他把数学书当小说看,初中没毕业却敢自荐中科大数学研究生 今天,超模君来介绍一位看数学书像看小说一样的天才吧。 他是初中没毕业,靠自学8年,便成为文 革后第一个被中科大破格录取的数学研究生。 他只坚持做了10年数学研究,便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代数曲面专家,成就至今没人能超越。 而数学竞赛圈的解题大师单墫也曾表示:“在数学界,我见过不少聪明人,但说到天才,恐怕只有他担得起。” 他就是肖刚。 1951年,肖刚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 父
贴吧:
西南科技大学作者:
九州太极湖 2019-01-12 13:55 回复:最后的“推荐上大学”,最后的“工农兵大学生”。 百度来的:
肖刚是80年代代数几何界的先锋人物,被公认为是少数的天才型数学家之一。主要从事代数曲面的研究工作。在代数曲面的纤维化,高次典范除子,曲面自同构群等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
肖刚的学生中有陈猛、蔡金星、谈胜利、孙笑涛等国内杰出的数学家。
肖刚不等式(Xiao inequality)是反映曲面纤维化的相对不变量之间的重要不等式, 也可以称作是斜率不等式。
段元星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正规方式计算出行、彗星等天体在太空的位置及移动线,能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二十四个气节的时刻;白天能根据太阳距离当地子午线的角度,用拇指比划法测定时间;晚上能根据恒星在天空移动的位置来推算时间。长期坚持星夜天象观测,1975年8月30日北京时间19时35分,他在宁都县城北门梅江河畔,用肉眼比中国科学院天文台早2小时发现了天鹅星座中的一颗新星,震惊了世界。其事迹以 《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为题,入编1978年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教课书。1978年2月,被中国科学院破格录取为北京天文台研究生。现为北京天文台研究员。
段元星:中学毕业后,“cr”爆发,我被下放到宁都县竹笮公社的大布大队,在那里我是民办教师,天天教书育人。在农村,我深刻体会到科学与知识的匮乏给农民带来的贫困和损失。有一年春播,寒潮骤降,队里的秧苗全都冻死了,我和社员们都很心痛,要是能事先预测到天气的变化,提前防范,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了。从此,我立志要改变科学落后的局面,做一个有作为的下放知青。
李振宇 《植物分类学报》副主编;《生物多样性》常务编委;《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特邀编审;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六×五"计划以来参加多项国家及中科院基金项目。目前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变化、可持续利用与区域生态安全》、中科院重大项目《外来入侵种的生态学效应和综合防治措施研究》及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工作。曾38次(其中9次带队)到国内20多个省区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个人累计采集11300余号植物标本(主要存PE),90号昆虫标本(存中科院动物所)和26号昆虫化石标本(存北京自然博物馆)。主要从事:苦苣苔科、狸藻科、仙人掌科、车前科等类群的分类;植物资源研究及其保护;被子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外来入侵物种的研究。发表新属2个,新种及新组合60余个,发现中国植物分布新记录10余个,发现"中国辣根菜"等新的资源植物。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刊13篇),参与30多部著作的编写。先后获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以及6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1]
宁铂的成长令人唏嘘,这里说一下他的学弟
1979年,年仅13岁的张亚勤入校。他后来回忆说,197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读到一篇报告文学,讲的是“神童”宁铂的事迹,看完后他激动了整整一天,整晚睡不着;几天后,他跳了级;6个月后,他也考入中科大少年班。他在科大默默无闻,后来赴美留学,获乔治华盛顿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担任过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如今是微软全球副总裁。2004年,他与科大校长朱清时一起出现在上海,应对自如,只是早生华发。值得注意的是,1978-1979年,中科大试办两届少年班都采取学校派人亲自面试,自出考题、破格录取的模式,没有参加高考。到1980年,少年班选拔一律通过高考,然后学校复试筛选。“这等于说,对于那些有天赋、有专长的孩子,最后还是用应试教育这一套,用高考这把尺子去衡量。
贴吧:
历史作者:
防风白芷秦艽 2025-02-16 15:40 回复:十大有为青年!谁最不该入榜? 
抗抗们反1不反9我是没懂的,肖刚徒弟女儿证明的不等式发什么杂志了

。反流量至上主义是这样的

贴吧:
抗压背锅作者:
ptyzjg 2022-08-09 18:43 数学天才肖刚 他是初中没毕业,靠自学8年,便成为文 ge后第一个被中科大破格录取的数学研究生。 他只坚持做了10年数学研究,便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代数曲面专家,成就至今没人能超越。 而数学竞赛圈的解题大师单墫也曾表示:“在数学界,我见过不少聪明人,但说到天才,恐怕只有他担得起。” 他就是肖刚。 1父母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 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人称“一把刀”,母亲则是出了名的才女,曾获上海市数学竞赛第三名,懂5国
贴吧:
分子人类学作者:
阿伽门农? 2019-05-26 14:30 回复:数学天才肖刚 一开始,肖刚就对李克正说:“背单词很重要,你一天背不了一千个,背五百个总可以吧。”
李克正一脸震惊:“天呐,我一百个都背不了。。。”
后来,学校派肖刚、李克正出去留学,本来以为两个好基友可以一起出去学习的,不料却被告知只能一个去法国,一个去美国,没得商量。
最后,肖刚只好选择了法国,毕竟李克正的英语都顾不过来了,再让他学法语估计会疯掉。
既然决定了要去法国,肖刚便开始找来教科书学法语,而且依然保持“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风格,看语法、背单词、练听力,就这样学了2周,便能将法语电台的广播内容听懂70%。
这时,李克正继续心塞:“天呐!我学了那么久英语都没能听懂70%!”
1980年1月,肖刚来到巴黎十一大跟随着代数几何教皇格罗滕迪克的学生、柯尔代数奖获得者雷诺(Michel Raynaud)学习代数几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带有亏格(genus)2的纤维化的代数曲面的分类研究。
雷诺教授
众所周知,代数几何入门很难,就算读了两三年还看不懂论文也是正常不过的了。然而,肖刚学了一年便开始发表论文,还证明了关于这种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猜想以及对不规则的亏格二纤维化进行了完整的分类。
这样的肖刚在导师雷诺眼里早已是“亏格2的世界专家”,肖刚仅仅用了2年时间便拿下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并将博士论文《带亏格2纤维化的曲面》(法文)出版,成为了著名的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数学“小黄书”系列中的专著。
博士毕业后,法语水平极高的肖刚本可以继续留在法国继续搞更深层的研究,但他不忍看中国代数几何的空白,决定回国培养第一代代数几何人才。表示即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
简陋的代数几何教研室
肖刚回华东师范大学仅仅2年便被聘为教授,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1986年9月至1988年6月间,肖刚先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和加州伯克莱大学的数学研究所工作,这两个研究所是基础数学方面最有声望的研究机构。
1992年,肖刚离开了工作了6年的华师大,尽管在这段时间,他培养了翁林、杜宏、刘先仿、蔡金星、谈胜利等至代数几何方面的人才。
中科院的孙笑涛教授也曾说:“肖刚老师当时已是世界上最好的代数曲面专家(成就至今无人超越),他的代数曲面课信息量之大不难想象。”
在华师大的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肖刚建立一个关于纤维化斜率的不等式,被称为“肖刚不等式(Xiao inequality)”,证明某一类低斜率一般型曲面中一定存在亏格较低的纤维化;得到了纤维化的不规则性的上界的几个估计;求得了任意纤维化的稳定化基扩张(即稳定约化)的次数的上确界。证明了曲面自同构群中的阿贝尔子群的阶有一个与陈数成线性关系的上界。出版了著作《代数曲面纤维化》,至今仍是代数曲面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而这次离开,肖刚去到了法国尼斯大学数学系,并且离开了代数几何的研究,转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肖刚创建了网上互动式多功能服务站WIMS(以Linux语言为基础的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工程),并花了多年时间改进系统,在抵御恶意攻击和防作弊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使得他的系统没有被攻破过。
再后来,肖刚看着日益枯竭的世界能源,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便决定将自己的抛物线曲面运用于太阳能采集箱,在尼斯大学建立了太阳能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
很多人都对他离开代数几何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仅仅坚持了10年就离开了?也许,肖刚的这句话可以解答:
“你知道什么是乐趣吗?这就是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直至攻破面临的困难。”
也一直有人问:“如果肖刚再返法国后继续研究代数几何,他对数学的贡献会是怎么样?”
但是,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
因为,在2014年6月,肖刚因肺癌去世了,中国数学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就这样消失了。
贴吧:
智商作者:
阿伽门农? 2019-05-26 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