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雪时晴帖》行书.晋.王羲之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06
:《快雪时晴帖》行书.晋.王羲之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0621X3119像素.pdf 2:《中秋帖》草书.晋.王献之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48055X4086像素.pdf 3:《伯远帖》行书.晋.王珣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62008X4079像素.pdf 4:《兰亭序》晋.王羲之书.高清版.pdf 5:《道德经》晋.王羲之.书.邨井漸.編.pdf 6:《上阳台帖》唐.李白.草书.纸本.25233x2812像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df 7:寒食帖.北宋.苏轼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8766X1997像素.注释.宋元丰五年.pdf 8:《清明上河图》
贴吧:古书作者:301200RH00 2020-04-15 22:06
古书下载地址
18 敕修百丈清规. 上下卷. 唐. 百丈怀海禅师. 撰. 元 http://www.gjtsg.com/gushuji/4253.html 19 群经音辨. 七卷. 宋. 贾昌朝. 撰. 清康熙五十三年 http://www.gjtsg.com/gushuji/4252.html 20 罗鄂州小集. 五卷. 宋. 罗愿撰. 附录遗文. 一卷 http://www.gjtsg.com/gushuji/4251.html 21 十六罗汉图. 存十一幅. 南宋时代. 金大受绘. 绢本 http://www.gjtsg.com/guzihua/4250.html 22 长安客话. 八卷. 明. 蒋一葵撰 http://www.gjtsg.com/gushuji/4249.html 23 古今小说. 四十卷. 明. 冯梦龙编. 明代刊本 http://www.gjtsg.com/gushuji/424
贴吧:古书作者:pby168 2021-01-29 09:55
回复:析宋代“稻麦二熟”说
[1]《续资治通鉴》卷149。
[2]《续资治通鉴》卷150。
[3]据朱熹对浙东一些地区的调查,“其丰熟处,常歳所收,亦不过可为两月之计。”(《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7《乞给降官会等事仍将山阴等县下户夏税秋苗丁钱并行住催状》)
[4]张耒:《雪中狂言五首(之三)》:“我家中州食嗜面,长罗如船硙如电。烂银白璧照中厨,膳夫调和随百变。江乡种麦几数粒,强进腥鱼蒸粝饭。雪深麦好定丰登,明年一饱偿吾愿。”(《全宋诗》卷1182,第20册,第13358页。)
[5]苏轼:《苏东坡全集》下,第353—354页。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0。
[7]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中。
[8]苏东坡:《苏东坡全集》下,第470页。
[9]苏东坡:“勘会浙西七州军,冬春积水,不种早稻,及五六月水退,方插晚秧。”(《苏东坡全集》下,第470页)。
[10]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16《张邦献待补太学生黄澄赈济饥民斗斛》。
[11]陆游:《春雨绝句》:“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杀风景处君知否,正伴邻翁救麦忙。”《陆放翁全集》中,第374页。
[12]陈造:《江湖长翁集》卷9《田家叹》。
[13]陈造:《江湖长翁集》卷9《田家谣》。
[14]陈造:《江湖长翁集》卷7《田家叹》。
[15]黄震:《黄氏日抄》卷78《咸淳八年中秋劝种麦文》。
[16]朱熹:《晦庵朱先生朱文公文集》别集卷9《再谕上户?下户借贷》。
[17]李根蟠:《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第15页。
[18]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北仐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第106页。
[19]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11。
[20]详见曾雄生:《宋代的早稻和晚稻》,《中国农史》2002年第1期。
[21]沈括:《梦溪笔谈》卷26:“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朱熹也提到晚禾的成熟期为十月。(《晦庵集》卷27《与赵帅书》)南宋时期,曾要求各地屯田官员将“每岁所收二麦于六月终,稻谷于十月终”具数上报,后来又考虑到襄汉等地的具体情况,改为“二麦于七月终,稻谷于十一月终,具数开奏”。
[22]据明末《沈氏农书·逐月事宜》的记载,从九月斫早稻,垦麦棱开始,经十月斫稻,垦麦棱,到十一月才种大小麦,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见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补农书校释》,北仐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
[23]陆佃:《陶山集》卷13《颍川祈晴祝文》。
[24]《苏东坡全集》上,76页。
[25]杨万里:《诚斋集》卷41。
[26]《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陈旉农书·六种之宜篇》;《罗鄂州小集·鄂州劝农》等。南方原本没有种麦的传统,北人南渡之后将种麦的传统带到南方,自然也包括种麦所依据的历法。江南种麦可以适当推迟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过这需要时间。
[27]范成大有“去岁秋霖麦下迟”的诗句(《石湖诗集》卷17《初四日东郊观麦苗》)。
[28]例如嘉泰《会稽志》说:“浙东艺麦晚,有至九月者。”也就是说到九月种麦已经是很晚了。陆游《剑南诗稿》卷68,在“秋分后顿凄冷有感”诗之后,“秋晚”诗之前,有“种麦”一诗,也表明麦子是在晚秋以前(即阴历九月以前)播种的。尽管如此,还要担心失时,因此,诗中有“未能贪佛日,正恐失农时”一句。范成大《刈麦行》中有“黄花开时我种麦”一句,也证明宋代江南地区小麦的播种期是在秋季。此诗的许多版本作“梅花开时我种麦”,似乎不妥,因为梅花开时,已是腊月,而宋代一般的小麦播种都在秋季,范成大另一首诗提到:“去岁秋霖麦下迟”,也表明是在秋季播种。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的家乡江西省新干县三湖公社也有少量麦子种植,当地的小麦播种期一般都是在阴历9月底10月初,也即秋末冬初。
[29]张福春等:《中国农业物候图集》,北仐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0页。
[30]《江西通志》卷1,四库全书本。
贴吧:历史作者:小白忉忉 2011-03-15 19:33
回复:《分享》古籍善本约300本,每一本书都是经典!
51:《备急灸方》一卷.南宋.闻人耆年.撰.上杭罗氏十瓣同心兰室藏版.清光绪十六年影宋刊本.pdf
52:《罗鄂州小集》五卷.宋.罗愿撰.附录遗文.一卷.宋.罗颂撰.明洪武二年罗宣明刻本.pdf
53:《古今岁时杂咏》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编.清代钞本.pdf
54:《历朝贤后故事图》十二帧.清.焦秉贞绘.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pdf
55:《仿古山水》画册.八帧.明董其昌作.明天启元年.pdf
56:《燕山八景图册》清.张若澄绘.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pdf
57:《自杭州行宫游西湖道里图说》五幅.清乾隆16年彩绘绢本.pdf
58:《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撰.明嘉靖十年锡山安国桂坡馆刊本.pdf
59:《急就篇》四卷.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明崇祯时期毛氏汲古阁刊本.pdf
60:《湖山胜概》一卷.明.陈昌锡著.法国国图藏.明万历年间彩色套印本.pdf
61:《陶渊明集》十卷.晋.陶潜撰.南宋刻递修本.pdf
62:《八行图说》明.沈鲤辑.清康熙36年任懋谦翕和堂重刊本.pdf
63:《十竹斋书画谱》16册.明胡正言辑.清嘉庆22年芥子园重刊胡氏彩色套印本.1817年.pdf
64:《中国人物服饰》器物等等.Costumes Chinois.Marchands et Gens du Peuple et quelques autres.Instruments.vases et meubles.外销画.约十八世纪.pdf
65:《街头各行业人物》大英图书馆藏.19世纪外销画.pdf
66:《白岳凝烟》一卷.清汪漋编.吴镕绘.清康熙间海阳刘功臣刻本.pdf
67:《大宋重修广韵》5卷.宋准景德四年陈彭年等奉敕编撰.南宋宁宗年间杭州翻刻本.pdf
68:《Animaux de la Chine.中国自然历史绘画》.动物画谱.By Pierre Joseph Buchoz.1786-1787.pdf
69:《Plantes de la Chine.中国自然历史绘画》.植物.花鸟画谱.By Pierre Joseph Buchoz等.19世纪.pdf
70:《中国自然历史绘画》制漆图谱.各式炉灶图.水稻生产图.19世纪.pdf
71:《中国自然历史绘画》瓷器制造.水粉和通草画册.两本.19世纪.pdf
72:《中国自然历史绘画》通草画.三册.三十六幅.十八世纪.pdf
73:《瓷器制造及贸易图谱》.Fabrication et commerce de la porcelaine.五十帧.约十八世纪.pdf
74:《中国自然历史绘画》棉布生产.十二幅.十八世纪.pdf
75:《中国药用本草绘本》Traité chinois de botanique médicale.18世纪彩绘本.pdf
76:《升平署脸谱》46帧.清代宫廷画师绘制.高清.pdf
77:《百幅京剧人物图》清代.pdf
78:《伤寒轮》汉张仲景著.康平本.日本.丹波雅忠.和气朝臣嗣成.1854年再钞本.pdf
79:《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唐.王冰注.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覆宋刊本.杨守敬手书题记.pdf
80:《经训堂法书》12册.毕沅撰集.钱泳.孔千秋刻.乾隆54年.pdf
81:《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高等小学用.姚祖义编.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元年版.1909年.pdf
82:《文选》60卷.萧统撰.李善注.清嘉庆时重刻宋淳熙本.pdf
83:《说文解字》第1-15.许慎记.徐铉校.北宋本校刊.汲古阁藏板.pdf
84:《钦定篆文六经》四书.63卷.李光地等奉敕撰.清康熙內府刊本.pdf
85:《本草图汇》18册.31卷.写绘本.约19世纪.pdf
86:《费汉源山水画式》上中下卷.清费汉源撰.天明9年和刊本.1789年.pdf
87:《居家必备》十卷.阙名辑.读书坊藏板.明末刻本.pdf
88:《金石昆虫草木状》总二十七卷.明.文俶绘.台北国家图书馆藏.明万历时期彩绘本.pdf
89:《富岳三十六景》追加10景.共46景.葛饰北斋画.1832年版.pdf
90:《秋闲戏铁》8卷.清.严乘篆辑.附罗公权续2卷.雍正4年朱绿套印本.1726年.pdf
91:《四时幽赏》明高濂撰.野间三竹画.1667年跋写本.pdf
92:《南华经》16卷.晋郭象注.宋林希逸口义.刘辰翁.王世贞.陈仁锡等批.明万历时期凌氏刊五色套印本.pdf
93:《吉祥图案解题》上下卷.野崎诚近著.日本昭和15年平凡社再版.1940年.pdf
94:《锦绣万花谷》前集40卷.后集40卷.明嘉靖14年崇古书院刻本.1535年.pdf
95:《名山图》2册.61幅.明代木刻印刷.pdf
贴吧:中华诸子藏书阁作者:甘辉智 2020-01-07 16:07
回复:“主仆名分”与宋代奴婢的法律地位
【74】《袁氏世范》卷3《婢仆当令饱暖》。
【75】参见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第30—48页;梁太济《两宋阶级关系的若干问题》 (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7—115页。
【76】需要说明的是,今本《庆元条法事类》尚有两处涉及奴婢,在卷75《编配流役》类目中所言奴婢,乃当时已不用之旧法,卷78《归明附籍约束》中所言奴婢是针对周边少数民族而言的。
【77】以上规定皆见《宋会要辑稿·刑法》1之33建炎三年四月条。
【78】陈傅良:《止斋先生文集》卷44,四部丛刊本。
【79】葛洪:《涉史随笔·汉高帝诏免奴婢自卖者为庶人》。
【80】《罗鄂州小集》卷5《鄂州到任五事札子》。
【81】参见朱瑞熙《宋代佃客法律地位再探讨》,《宋史研究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82】梁治平:《“从身份到契约”:社会关系的革命》,《读书》1986年第6期,第27页。
【83】鹤见尚弘:《日本史学界的中国封建社会论》,栾成显译,《中国史研究动态》1986年第7期。
【84】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6—97页。
【85】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第1页。
【86】参见谷川道雄编著《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株]河合出版,1993年)第5章《宋代农村社会史研究的展开》。
贴吧:唐宋明作者:忧郁的Henry 2014-11-01 00:28
回复:【山河一览梦长缨】四库全书目录
北山集 [宋]郑刚中(撰) 郑良嗣(编) 1138
横浦集 [宋]张九成(撰) 郎晔(编) 1138
湖山集 [宋]吴芾(撰) 1138
文定集 [宋]汪应辰(撰) 1138
缙云文集 [宋]冯时行(撰) [[明]李玺(编) 1138
嵩山集 [宋]晁公遡(撰) 1139
默堂集 [宋]陈渊(撰) 沈度(编) 1139
知稼翁集 [宋]黄公度(撰) 1139
唯室集 [宋]陈长方(撰) 1139
汉滨集 [宋]王之望(撰) 1139
香溪集 [宋]范浚(撰) 1140
郑忠肃奏议遗集 [宋]郑兴裔(撰) 1140
云庄集 [宋]曾协(撰) 1140
竹轩杂着 [宋]林季仲(撰) 1140
拙斋文集 [宋]林之奇(撰) 1140
于湖集 [宋]张孝祥(撰) 1140
太仓稊米集 [宋]周紫芝(撰) 1141
夹漈遗稿 [宋]郑樵(撰) 1141
鄮峰真隐漫录 [宋]史浩(撰) 1141
海陵集 [宋]周麟之(撰) 周准(编) 1142
燕堂诗稿 [宋]赵公豫(撰) 1142
竹洲集 [宋]吴儆(撰) 1142
高峰文集 [宋]廖刚(撰) 1142
罗鄂州小集 [宋]罗愿(撰) 1142
艾轩集 [宋]林光朝(撰) [[明]郑岳(编) 1142
晦庵集 [宋]朱熹(撰) 1143
文忠集 [宋]周必大(撰) 周纶(编) 1147
雪山集 [宋]王质(撰) 1149
梁溪遗稿 [宋]尤袤(撰) [[清]尤桐(辑) 1149
方舟集 [宋]李石(撰) 1149
网山集 [宋]林亦之(撰) 1149
东莱集 [宋]吕祖谦(撰) 吕祖俭 吕乔年(编) 1150
止斋集 [宋]陈傅良(撰) 曹叔远(编) 1150
格斋四六 [宋]王子俊(撰) 1151
梅溪集 [宋]王十朋(撰) 王闻诗 王闻礼(编) 1151
香山集 [宋]喻良能(撰) 1151
蒙隐集 [宋]陈棣(撰) 1151
宫教集 [宋]崔敦礼(撰) 1151
倪石陵书 [宋]倪朴(撰) [[明]毛风韶(辑) 1152
乐轩集 [宋]陈藻(撰) 林希逸(编) 1152
定庵类稿 [宋]卫博(撰) 1152
淡轩集 [宋]李吕(撰) 1152
攻愧集 [宋]楼钥(撰) 1152
尊白堂集 [宋]虞俦(撰) 1154
东塘集 [宋]袁说友(撰) 1154
涉斋集 [宋]许纶(撰) 1154
义丰集 [宋]王阮(撰) 1154
蠹斋铅刀编 [宋]周孚(撰) 1154
乾道稿 [宋]赵蕃(撰) 1155
双溪类稿 [宋]王炎(撰) 1155
止堂集 [宋]彭龟年(撰) 1155
缘督集 [宋]曾丰(撰) 1156
象山集 [宋]陆九渊(撰) 陆持之(编) 1156
慈湖遗书 [宋]杨简(撰) 1156
絜斋集 [宋]袁燮(撰) 1157
云庄集 [宋]刘爚(撰) [[明]刘梗(编) 1157
舒文靖集 [宋]舒璘(撰) 1157
定斋集 [宋]蔡戡(撰) 1157
九华集 [宋]员兴宗(撰) 1158
野处类稿 [宋]洪迈(撰) 1158
盘洲文集 [宋]洪适(撰) 1158
应斋杂著 [宋]赵善括(撰) 1159
芸庵类稿 [宋]李洪(撰) 1159
浪语集 [宋]薛季宣(撰) 薛旦(编) 1159
石湖诗集 [宋]范成大(撰) 1159
诚斋集 [宋]杨万里(撰) 杨长孺(编) 1160
剑南诗稿 [宋]陆游(撰) 陆子虡(编) 1162
渭南文集 [宋]陆游(撰) 1163
放翁逸稿 [明]毛晋(辑) 1163
放翁诗选 [宋]陆游(撰) 罗椅 刘辰翁(选) 1163
金陵百咏 [宋]曾极(撰) 1164
颐庵居士集 [宋]刘应时(撰) 1164
水心集 [宋]叶适(撰) [[明]黎谅(编) 1164
南湖集 [宋]张鎡(撰) 1164
南涧甲乙稿 [宋]韩元吉(撰) 1165
自鸣集 [宋]章甫(撰) 1165
客亭类稿 [宋]杨冠卿(撰) 1165
石屏诗集 [宋]戴复古(撰) 1165
莲峰集 [宋]史尧弼(撰) 1165
江湖长翁集 [宋]陈造(撰) 1166
烛湖集 [宋]孙应时(撰) 1166
昌谷集 [宋]曹彦约(撰) 1167
省斋集 [宋]廖行之(撰) 1167
南轩集 [宋]张栻(撰) 朱熹(编) 1167
勉斋集 [宋]黄干(撰) 1168
北溪大全集 [宋]陈淳(撰) 陈矩(编) 1168
山房集 [宋]周南(撰) 1169
橘山四六 [宋]李廷忠(撰) [[明]孙云翼(注) 1169
竹斋诗集 [宋]裘万顷(撰) 1169
后乐集 [宋]卫泾(撰) 1169
华亭百咏 [宋]许尚(撰) 1170
梅山续稿 [宋]姜特立(撰) 1170
菊涧集 [宋]高翥(撰) [[清]高士奇(辑编) 1170
性善堂稿 [宋]度正(撰) 1170
漫塘集 [宋]刘宰(撰) 1170
克斋集 [宋]陈文蔚(撰) 1171
芳兰轩集 [宋]徐照(撰) 1171
二薇亭诗集 [宋]徐玑(撰) 1171
西岩集 [宋]翁卷(撰) 1171
清苑斋诗集 [宋]赵师秀(撰) 1171
瓜庐集 [宋]薛师石(撰) 1171
洺水集 [宋]陈珌(撰) 1171
龙川集 [宋]陈亮(撰) 1171
龙洲集 [宋]刘过(撰) 1172
鹤山集 [宋]魏了翁(撰) 1172
西山文集 [宋]真德秀(撰) 1174
方泉诗集 [宋]周文璞(撰) 1175
东山诗选 [宋]葛绍体(撰) 1175
白石道人诗集 [宋]姜夔(撰) 1175
野谷诗稿 [宋]赵汝鐩(撰) 1175
平斋集 [宋]洪咨夔(撰) 1175
蒙斋集 [宋]袁甫(撰) 1175
康范诗集 [宋]汪晫(撰) 1175
贴吧:沧海红缨作者:贴吧用户_04b1b9W837 2012-11-06 09:07
回复:【古风图文】【人物集】那些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介绍.......
趁着无线网不欺负我的时候发下吧,我咧个去,我很有想砸东西的冲动…………
鱼玄机
简介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唐懿宗年号,860—874)中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与著名文学家温庭筠为忘年交,唱和甚多。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生平
鱼玄机是唐代长安人,字幼微,唐咸通中(约为公元865年)为李亿之妾。为李亿的大老婆所不容,遂出家到咸宜观为女道士,道号玄机。鱼玄机出家以后,与名士李郢、温庭筠互通诗作。后因笞杀女侍童绿翘,被京兆尹温璋所杀。
  其生平只存留于《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全唐诗》、《唐才子传》、《三水小牍》、《北梦琐言》之断章短句中。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皇甫枚《三水小牍》称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
  《唐才子传》记有:“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夫人妒,不能容,亿遣隶咸宜观披戴。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筒往反。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尝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曰:‘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观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赏怜之。时京师诸宫宇女郎,皆清俊济楚,簪星曳月,惟以吟咏自遣,玄机杰出,多见酬酢云。有诗集一卷,今传。”
  鱼玄机之死,《三水小牍》有记:
  一女僮曰缘翘,亦明慧有色。忽一日,机为邻院所邀,将行,诫翘曰:“吾出,若有客,但云在某处。”机为女伴所留,迨暮方归院。缘翘迎门曰:“适某客来,知练师不在,不舍辔而去矣。”客乃机素相昵者,意翘与之私。及夜,张灯扃户,乃命翘入卧内讯之。翘曰:“自执中盥数年,实自检御,令有似是之过,致忤尊意。且某客至款扉,翘隔阖报云:‘练师不在。’客无言策马而去。若云情爱,不蓄于胸襟有年矣,幸练师无疑。”机愈怒,裸而笞百数,但言无之。既委顿,请杯水酹地曰:“练师欲求三清长生之道,而未能忘解佩荐枕之欢,反以沈猜,厚诬贞正,翘今必毙于毒手矣,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强魂?誓不蠢蠢于冥冥之中,纵尔淫佚。”言讫,绝于地。机恐,乃坎**瘗之,自谓人无知者,时咸通戊子春正月也。有问翘者,则曰:“春雨霁逃矣。”客有宴于机室者,因溲于**,当瘗上,见青蝇数十集于地,驱去复来,详视之,如有血痕且腥。客既出,窃语其仆。仆归,复语其兄。其兄为府街卒,尝求全于机,机不顾,卒深衔之。闻此,遽至观门觇伺,见偶语者,乃讶不睹缘翘之出入。街卒复呼数卒,携锸具,突入玄机院发之,而缘翘貌如生。卒遂录玄机京兆,府吏诘之辞伏,而朝士多为言者。府乃表列上,至秋竟戮之。
传世诗作
《赋得江边柳》  《赠邻女》(《寄李亿员外》)  《江陵愁望有寄》(《江陵愁望寄子安》)  《寄国香》  《寄题炼师》  《寄刘尚书》  《浣纱庙》  《卖残牡丹》  《酬李学士寄簟》  《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  《闺怨》  《春情寄子安》  《打毬作》  《暮春有感寄友人》  《冬夜寄温飞卿》  《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  《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  《和友人次韵》  《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  《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  《愁思》  《秋怨》  《江行》  《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  《题任处士创资福寺》  《题隐雾亭》  《重阳阻雨》  《早秋》  《感怀寄人》  《期友人阻雨不至》  《访赵炼师不遇》  《遣怀》  《寄飞卿》  《过鄂州》  《夏日山居》  《暮春即事》  《代人悼亡》  《和人》  《隔汉江寄子安》  《寓言》  《寄子安》  《送别》  《迎李近仁员外》  《送别》  《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  《和人次韵》  《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精粹难俦虽谢家联雪何以加之有客自京师来者示予因次其韵》  《折杨柳》  《狱中作》

贴吧:古风图文鉴赏作者:离之夏殇 2012-10-08 00:08
:《快雪时晴帖》行书.晋.王羲之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06
:《快雪时晴帖》行书.晋.王羲之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0621X3119像素.pdf 2:《中秋帖》草书.晋.王献之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48055X4086像素.pdf 3:《伯远帖》行书.晋.王珣书.北京故宫博物院藏.62008X4079像素.pdf 4:《兰亭序》晋.王羲之书.高清版.pdf 5:《道德经》晋.王羲之.书.邨井漸.編.pdf 6:《上阳台帖》唐.李白.草书.纸本.25233x2812像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pdf 7:寒食帖.北宋.苏轼书.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38766X1997像素.注释.宋元丰五年.pdf 8:《清明上河图》
贴吧:pdf电子书作者:301200RH00 2020-04-15 22:06

大家都在搜

  • 鄂州市鄂城区小北门
  • 鄂州为什么这么小
  • 鄂州太小了
  • 鄂州小北门
  • 鄂州小户型
  • 鄂州小北门在什么位置
  • 鄂州市大小
  • 鄂州小光谷在哪里
  • 鄂州小掌柜
  • 鄂州小卡片
  • 鄂州那么小为什么是个地级市
  • 鄂州映月小区
  • 鄂州市最高档的小区
  • 湖北鄂州观音阁小视频
  • 鄂州肖运军
  • 鄂州吧
  • 鄂州在哪
  • 鄂州怎么样
  • 鄂州华容区
  • 鄂州第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