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 恰帕斯州考咪旦的瀑布
恰帕斯州(西班牙语: Chiapas)位于墨西哥西南部,是墨西哥最南端的一州,共划分出118个行政区域。考咪旦(西班牙语: Comitán)是该州的第31个行政区
贴吧:北美洲作者:待业の青年 2011-12-16 17:48
回复:TNO 墨西哥 文字版解说

稗田阿求:
咳咳
墨西哥的地理位置应该不用我过多介绍吧
北美洲南部的一个国家
你要说它是拉丁美洲最北边的国家也行
西边太平洋东边墨西哥湾
国土面积大概......大概190多万平方公里吧
具体多少我记不太清了
墨西哥地势东、西、南三面环山
中部是墨西哥高原,东南边是地势平坦的尤卡坦半岛
你可以把墨西哥想象成一个布丁的形状
大致跟那差不了多少
墨西哥北边是名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庞然大物
“可怜的墨西哥,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墨西哥革命前夜那个臭名昭著的独裁者迪亚斯如此说道
(迪亚斯,全名为:波菲里奥·迪亚斯,这句话在剪辑的时候放在右上角,呆的时间长一点)
抛开迪亚斯本人的问题不谈
这句话还是非常正确的
但波菲里奥如是说道仅仅三年后
1910年
轰轰烈烈的墨西哥大革命便将他三十五年的独裁统治扫地出门
但也如从墨西哥城逃跑的迪亚斯所言
“马德罗放出了一只老虎,看他能不能控制它。”
墨西哥大革命时期
1911年到1913年的马德罗总统
1913年到1914年的韦尔塔总统
1914年的古铁雷斯临时总统
1915年1916年1917年到1920年的卡兰萨总统
1920年的韦尔塔临时总统
1920年到1924年的奥夫雷贡总统
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台
(这位墨西哥总统与1913-14年担任墨西哥总统的维克托里亚诺·韦尔塔没有任何亲属关系。)
(百度百科上“与”写成了“于”,“·”打成“.”,乐)
贴吧:tno作者:某过世的冴月麟 2025-02-12 07:16
回复:【风云人物】美共创始人之一杰克里德
进步记者/约翰·里德
支持工人运动
  在这段时间中,他的各类作品相继问世。小说《堕水》刊登在《星期六晚邮报》上,社论《移民》发表在《科里尔》杂志上,随笔《大企业家的虚伪道德观》被《趋向》杂志采用。他开始被人看作职业作家,并应邀参加了纽约文化艺术名人组成的团体“自费聚餐俱乐部”。
  1912年秋,里德被左翼的《群众》杂志聘为撰稿人,并参与制定了该刊的新宗旨:刊载那些被某些牟利性刊物认为过份揭露和直言的文字;反对僵化,反对教条,不奉承任何人。他从《群众》杂志那里没有获得任何稿酬,却获得了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该杂志所提供的“写作自由”。 1913年,美国新泽西州帕特森的25,000名丝绸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罢工。纽约报界对此采取了缄口不言的态度。里德作为《群众》杂志的记者,独自赶去采访。在那里,他由于“蔑视侮辱警察”而被投入监狱。这倒给了他一个极好的采访机会。监狱中关押着大批的罢工工人,里德很快就赢得了他们的友谊和信任。他们向里德讲述罢工的详情和各自被捕的经过。罢工工人在牢房中所表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那暸亮的《国际歌》和《马赛曲》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里德。他感到这些伟大的气质使他的思想也崇高起来。
  4天后,里德获释。描述帕特森罢工斗争的文章和报导很快就在《群众》杂志上刊登出来。这使得纽约各报争先恐后地派人去帕特森采访。为了宣传罢工斗争,里德把自己写的有关文章投寄给纽约一家大杂志《大都会》发表,并为罢工工人在麦迪生广场的露天演出写了一个被报界称之为“惊人之作”的出色的剧本。
采访墨西哥革命
  1913年春天,墨西哥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当年3月,军官维克托里亚诺·韦尔塔在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家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宪法派马德罗政府,从而激起了墨西哥各阶层人民的一致反对。墨西哥南方以潘乔·比利亚和萨帕塔为首的两支农民军和北方的卡兰萨为首的“宪法军”共同对韦尔塔的联邦军作战。激烈的战争引起了美国各阶层人民的注意。里德由于在报导帕特森罢工中显露的才华,于1913年秋,被《大都会》杂志和《纽约世界报》委任为特派记者,前去采访。在墨西哥,里德纵横数百里,历时4个月,采访了农民游击队的领袖潘乔·比利亚、反政府军官乌尔维纳将军、“宪法军”首领卡兰萨等人,采访了大批参加反抗斗争的农民和勇敢的农民军战士。他和他们一起睡营房、吃生肉,甚至参加他们的战斗。他把这些农民和战士的艰苦的战斗生活,英勇的斗争精神,以及他们建立民主的新墨西哥的美好理想都反映在他的新闻报导中。这些文章使美国人民了解了墨西哥革命的真相,也使里德获得了极大的荣誉。《纽约时报》把他的肖像作为英雄人物登在宣传他的文章的广告上。《纽约世界报》的邮递车车身两旁写上了他的名字。沃尔特·李普曼在评价里德的这些报导文章时,甚至认为“报告文学始于里德”。
反对商人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里德在《群众》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商人的战争》的文章。他批驳伍德罗·威尔逊总统和美国各报关于协约国在为“世界的民主获得安全”而战的说法,尖锐地指出: “这不是我们的战争”,“它纯粹是商人们的冲突”。不久,他再次作为《大都会》的特派记者到欧洲采访战事。在5个月的采访中,他写下了《对战争的探索》、《在协约国的一边》、《约翰·里德的报导:德国战壕里的一夜》等多篇报导和战地见闻。1915年3月,《大都会》再派里德去采访东欧战场。后来,他把在东欧战场7个月的采访中所写的文章收集到1916年出版的一本题为《东欧的战争》的书中。在书的导言中,里德指出:通过对于“长期吃紧的战争”中的东方各民族生活的观察,他更加确信,欧战是悲惨而且无益的事情。
  1916年初,里德在学生时代患过的肾脏病复发。医生建议他动手术,切除有病的肾脏。为了筹得足够的医疗费用,里德不得不在为《大都会》拼命工作的同时,不断地为其他的报刊杂志写稿。即便在这种景况下,他也绝不为赚钱而放弃原则和信仰。这一年,美国政府为了镇压墨西哥革命,派出了一支由约翰·约瑟夫·潘兴将军率领的远征军。《大都会》与另外几家美国报刊都提出要里德重返墨西哥,对这一事件进行报导。里德认为,这些报刊的编辑肯定会迫使他去颂扬这支用武力干涉别国革命的远征军。因此,他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11月,里德在巴尔的摩的琼斯·霍普金斯医院作了手术,休养了1个月后便出院了。
  1917年1月,《大都会》准备让里德作为特派记者到中国采访。2月,美国宣布与德国断交,这是美国参战的信号。《大都会》与其他各大报刊一样,准备提高鼓吹战争的声调,而冲淡反战的色彩。里德直言不讳的反战态度越来越被认为是一个麻烦人物。于是,到中国采访的计划取消了,里德与《大都会》合作的时代也随之结束。
  里德并没有沉默。他继续阐明所相信的真理,抨击所反对的战争。威尔逊总统发表宣战声明的当天晚上,里德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和平主义者集会的讲坛上公开表示反对。几天以后,在国会司法委员会的听证会上,里德义正辞严地宣布:“……我决不为这个战争效力,枪毙我也罢,强迫我作战也罢,随你们的便。可是我知道,这不止我一个,还有成千上万的人……”
  里德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深刻认识使得他逐渐地转向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1916年,他在自传《三十将至》中写道:在现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下,“我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我有饭吃,是因为别人挨着饿;别人在冬天几乎光着身子穿过冰封雪盖的城市,而我穿着衣服……”他衷心地盼望着“产生一个更富裕繁荣、更勇敢有为、更自由、更美好的新世界”,虽然当时他还不知道通往这个“新世界”的途径是什么。
贴吧:钢铁雄心kaiserreich作者:贴吧用户_06b8ayR 2017-05-19 22:25
回复:DH 1.03 国家名称汉化求教
Constitucionalistas 宪政派 应该指的是卡兰萨那帮人
Villistas 韦尔塔派 维克托里亚诺·韦尔塔的
Zapatistas 南方解放军或萨帕塔派
贴吧:钢铁雄心作者:三才法師 2013-01-03 16:47
回复:科普贴一战保加利亚的背景、过程、结果由于新人创贴,有什么错误
第二十九章
墨西哥革命 第二阶段
11月6日马德罗就任总统。然而马德罗政府从一开始就不稳定,马德罗并未实现革命前包括土地改革的承诺。萨帕塔对马德罗不立即将土地归还给被剥夺土地的印第安人表示愤怒,转而反对他。马德罗支持者奥罗斯科不满新政府改革步伐缓慢,也在北方发动了反政府运动。美国担心新总统过于妥协,怕墨西哥内战影响美国的商业利益,也转而反对马德罗。当独裁者迪亚斯的侄子费利克斯·迪亚斯领导的军队和维克托里亚诺·韦尔塔指挥的联邦军队在墨西哥城发生冲突时,局势极为紧张。
(大家:这不就是背景吗?咋搞得我:别介意,操作不好)
贴吧:欧陆战争6作者:氵氵氵氵氵水- 2020-04-02 17:53

大家都在搜

  • 弗朗西斯科·马德罗
  • 埃米利亚诺·萨帕塔
  • 波菲里奥·迪亚兹
  • 波菲里奥·迪亚斯
  • 贝努斯蒂亚诺·卡兰萨
  • 奥夫雷贡城
  • 波费里奥·迪亚斯
  • 阿德里亚诺
  • 西普里亚诺
  • 当奥雷里亚诺
  • 奥雷里亚诺是谁
  • 奥雷里亚诺结局
  • 奥雷里亚诺英文
  • 维克托
  • 维克托原型
  • 满配维克托
  • 维克托怎么玩
  • 维克托的e怎么放
  • all维克托
  • 维克托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