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军为什么总能在关键时刻逃出生天、起死回生? 李自成为例,看看他每次失败都是怎么东山再起的。 第一次,崇祯四年四月,李自成此时还是不沾泥张存孟的八队队长,不沾泥被明军马科部打败,损失惨重,不沾泥出卖同伴双翅虎、紫金龙投降,李自成不肯降,翻山而走。不沾泥的部下有很多不肯随张存孟投降,二队的李友、四队的吴汝义等人全都投奔了李自成,李自成再起,纵横山西。 第二次,崇祯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被明军尤世禄部包围在了辽州。闯军拼死抵抗,尤世禄和他的儿子尤人龙都
贴吧:
明朝作者:
冈拉梅朵丶 2021-07-10 00:59 中国野战军掌军人物,谁更牛叉!!! 一、一野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1898年生,湖南湘潭人,北伐战争期间在湘军当团长,1928年率部平江起义。 红军时期是的红三军团总指挥,辉煌是曾攻占长沙
贴吧:
凡人修仙传作者:
04101318 2013-10-17 20:09 为什么李自成打明朝势如破竹,打清朝却节节败退? 这个问题下的一些回答,把商洛山之前的李自成和商洛山之后的李自成混为一谈了,早期的李自成确实是你们说的那样,战斗力和明军的陕西边军差不了太多,打起仗来互有胜负,旋起旋败。但从1641年开始,李自成已经完全今非昔比了。 左良玉被张献忠打败、宁武关大顺军阵亡七万这种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就不提了。把李自成的崛起归结于松锦大战是一个很常见的言论,好像有洪承畴在李自成就没机会一样,那我们就不妨来比较一下辽东边军和闯军
贴吧:
明朝作者:
冈拉梅朵丶 2021-07-15 01:19 解放战争中的那些“以少胜多”战役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理解的以少胜多,都不是严格意义的以少胜多。严格意义的兵力对比,应该是计算战役一次性投入兵力数量,而不是添油投入总量。 严格意义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有哪些呢? 一、我军: 1、定陶战役:野战军约5万,加地方部队6万左右,敌军投入整编3,41,47,55,11师,5军(欠200师),68师119旅10余万人。 2、突破汝河:我军6纵2.6万,敌军整编85师及15师64旅3万余人。 3、北向店遭遇战:刘邓1纵2旅约5000人,敌整编11师3万余人。 4、鄄
贴吧:
名将风采作者:
舰船过客 2024-04-10 10:07 裴昌会兵团进豫西,出自刘斐之手,不是胡宗南本意。 由于战事的不利,国民党内部矛盾集中爆发,在47年秋,陈谢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连克30余座城镇,前锋直逼潼关,西安震动。时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刘斐制订了从陕北抽调整1军赴豫,留整29军拖住西野的方案,但如此一来,陕北国军力量大减。陕北在第二次榆林战役后,已经打成了势均力敌。尽管国军连遭败绩,不过确已将西北野战军逼到了安塞周围很小的范围内,而这个沟壑纵横的地区又是陕北最贫瘠的地方,西野大军已经到了吃了这
贴吧:
白马茶馆作者:
玉西金南 2019-09-18 14:15 陕北的沙家店、山东的莱阳,是粉碎重点进攻的标志 沙家店战役,是刚成立的西北野战军在榆林战役后,于1947年8月中旬进行的一次歼灭战。这次战役共歼灭敌整编第36师6000余人。由于此役的胜利,结束了敌
贴吧:
许世友作者:
xiayiyeaaa 2013-08-02 22:42 [府中]还有家里的老人对榆林解放前的驻军、日本人进入府谷的战 1937年到1948年国民21军团军团长邓宝珊驻守榆林。期间共进行了两次榆林战役。并且组织兵力对于进入府谷的日军予以打击。因为我最近做的一个论文是针对
贴吧:
府谷中学作者:
布诺的天空 2013-09-13 18:37 横刀三大战役前战役胜负统计 1.延安保卫战(平) 2.青化砭(胜) 3.羊马河(胜) 4.蟠龙(胜) 5.陇东(胜) 6.榆林(负) 7.沙家店(胜) 8.关岔(平) 9.延清(胜) 10.元大摊(负) 11.瓦子街(胜) 12.洛川(负) 13.宝鸡(胜) 14.屯子镇(负) 15.澄合(胜) 总计:9胜4负2平,胜率60%,低于谷盈26胜6负(81.2%)和育容17胜7负(70.8%),高于刘伯13胜10负1平(54.2%)
贴吧:
粟裕作者:
爆炸破解 2022-02-05 03:07 【不负众望】【消息】望哥下一部戏的消息 电视剧《战火西北狼》 集数:26 西安天拓影视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题材:近代** 主演:谷智鑫(共)刘恺威(国)陈道明(国) 拍摄地点:北京 拍摄时间:
贴吧:
徐望作者:
512434661 2012-09-16 20:40 【榆林吧】由追到撕得一个过程 记得最早以前想让谁火,大家都是密谋一番统一目标追谁。起哄起哄一不小心就凑了一对。撕逼史是从我们得社会我佳锅开始得。固然以前撕逼也有但是其中没有任何一次超越社会我佳锅得一次小战役。佳锅在我们榆林吧史得洪流中浓厚得画了一笔。
贴吧:
榆林作者:
__漫步者 2015-08-04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