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中提到蚕丛的“四万八千岁”是月亮历,简单除以12后是4000年。秦以前的4000年即距今6000年,与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的年代是相符的。

按《山海经》营盘山遗址就是“氐国”,氐就是氏。《通志》:“伏羲但称氏”。所以“氐国”就是伏羲女娲的都邑。
营盘山遗址也叫“蚕丛城”和“瞿上城”。“瞿”字演变为“灌”。《尔雅》:灌,丛也。崇:丛也。所以蚕丛的“丛”是地名。而“蚕=?=天蟲”,是天帝的意思,“蟲”表示“三皇”。《山海经》中称三皇为“三天子”。
《山海经》也使用月亮历。如人活“八百岁”,简单除以12后是66.7岁。
所以《山海经》出自古蜀,因为中原还没有发现使用月亮历的证据。《山海经》的语法用词习惯跟《穆天子传》《河图括地象》相似,证明中原以外还存在汉字汉语文化区。
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伏羲造字,古蜀是有6000年文字记载的信史。伏羲又是三皇中年代最晚的一个皇。所以华夏文明史是上5000年,下5000年,合计一万年。
蜀族是伏羲女娲的直系后代,西王母是蜀族的族长。所以“西王母”贯穿整个古蜀的4000年历史,是古蜀的标志。因历时较长,蜀族又演变为多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