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直接呼为皇后家的人,以此支持巩固宠臣的政治地位,失宠之后就直呼其名。
一切以皇后为核心转移,老杨你也太明显了(PS:早在老杨为丞相时候,各家就复本姓了)
从“独孤”到“高”:一个称呼的转变,恩宠悬绝
【隋书高熲传】
高颎,字昭玄,一名敏,自云渤海蓚人也。父宾,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氏。及信被诛,妻子徙蜀。
文献皇后以宾父之故吏,每往来其家。宾后官至鄀州刺史,及颎贵,赠礼部尚书、渤海公。
……
高祖受禅,(高熲)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
上每呼为独孤而不名也。
……
是后右卫将军庞晃及将军卢贲等,前后短颎于上。
上怒之,皆被疏黜。因谓颎曰:“独孤公犹镜也,每被磨莹,皎然益明。”===============废易太子分割线=================
老头装冷艳高贵,伽罗猫哭耗子(不可否认还有一大半真心的),夫妻俩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一起动手开始针对我可怜的男二号了。
【隋书 高熲传】
时太子勇失爱于上,潜有废立之意。谓颎曰:“晋王妃有神凭之,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颎长跪曰:“长幼有序,其可废乎!”上默然而止,
独孤皇后知颎不可夺,阴欲去之。
上幸秦王俊第,召颎侍宴。
颎歔欷悲不自胜,独狐皇后亦对之泣,左右皆流涕。上谓颎曰:“朕不负公,公自负也。”因谓侍臣曰:“我于高颎胜儿子,虽或不见,常似目前。自其解落,瞑然忘之,如本无高颎。不可以身要君,自云第一也。”
杨坚对高熲的特殊恩宠,比如“上每呼独孤而不名也”
那是因为:
1、独孤皇后在隋文帝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文帝标榜高熲出自皇后家就等于是在变相支持巩固高熲的地位:这是我爱妻家的人。文帝夫妇决定打击高熲为废太子清路之后,杨坚就称呼他为“高熲”了= =。
2、表示对皇后的爱重:贤才出自爱妻家,皇后倍儿有面子。
3、因为皇后是高熲的后台,所以高熲在隋文帝一朝的地位一直稳如泰山,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最后扳倒他还得帝后亲自动手。文帝对他恩宠赏赐不可计数,曾经把一座行宫赐给了他。那些嫉妒和攻讦他的大臣都被文帝罢黜,有一个人甚至被活活打死。直到高熲无法支持帝后废易太子,隋文帝和皇后才不得不亲自出马花大力气拔除高熲。
4、因为皇后对高熲有特殊感情,所以他虽然因为废易太子事件遭受到了严酷的政治清洗,而且除名被废,但是高家人还是都幸免了实质性殃及身家的牵连,比如流放或者血光之灾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