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唐代-窦庠)
青琐昼无尘,碧梧阴似水。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 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 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 卫国知有人,齐竽偶相齿。有时趋绛纱,尽日随朱履。 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贴吧:渤海钻探作者:草莓泡芙贩卖机 2024-10-08 08:22
回复:资料:古琴, 关于古琴的综合介绍
司空图在他的《书怀》中的对陶渊明的广为传颂的抚无弦琴,提出了疑问或是的以诘:“……陶令若能兼不饮、无弦琴亦是沽名……”两句诗之意应为“陶令怎么能也不喝洒呢?那么分的抚无法弦琴即可写情,也只是博取名声已。”
反问的颇为有力。司空图将琴作为艺术来看,音乐艺术没有音乐不是能存在的,而弦乐器无弦自然也就无音可发。但如以琴为古玩,为工艺品,欣赏其造型或手工,亦可不必有弦。而且以琴为古贤者制作,可寄超然清高怀古之情的文人,只在把玩之中,或陈之几上,或悬之壁间,即和其趣。当然这已然脱离了音乐的本身。故而也可以说“只作雅器已堪赏,无弦未必即沽名”。又或陶渊明能琴已久,心已深存琴的音乐情趣,抚之而不弹,亦可意会神享。能琴者停琴多时而心乃存者,并不少见。故陶令人于无弦琴,或是原本心中深有琴音琴趣,甚而深怀其艺术。
韦庄的诗《听赵秀才弹琴》,写的是一个尚未取得功名,也未得琴家之名的文人所弹的具有艺术性的琴曲,诗人也从赵秀才的演奏中,欣赏了多彩多姿的音乐形象:
满匣冰泉咽又鸣。玉音闲淡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不须更奏《幽兰》卓氏门前月正明。
对赵秀才之琴的感人之艺术魅力,有着充分的欣赏和称。他未对所奏之曲为何曲加诸笔墨,也正是文人琴中艺术类的常规,而自别于艺术琴之音乐思想。
窦庠的诗《留守府酬皇甫曙待御弹琴之什》是一首专写文人琴中艺术表现者:
青琐书无尘,碧桐阴似水。高张朱弦琴,静举白玉指。洞箫又奏繁,玉磬一声起。鹤惊风露中,泉飞雪云里。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微。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卫知有人,齐竽偶相齿。有时趋顷纱,尽日随朱履。那令杂繁手,出假求焦尾。几载遗正音,今朝自君始。
诗各写出琴演奏合之以箫,并有玉磬加入。这是唯一记录了琴箫合奏的唐代诗作,或亦是关于琴箫合奏的最早记录。诗中写的琴虽也强调其雅,以别于郑卫之俗之淫。但琴有生动的表现而又与“繁箫”相合,且未称其怀古、出世、绝俗尘、淡无味。则可知仍是在欣赏琴的艺术。
白居易的诗多强调琴的清高古淡。是文人琴类给人印象最强者。然而此外白居易不但有颇强的欣然类之琴心寄之琴酒,也有深情之艺术琴思想见之于其诗:
听弹湘妃怨
玉轸朱弦瑟瑟微,吴娃微调春奏湘妃。分明曲里悉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
在此诗中白居易不但写出《湘纪怨》的“愁云雨”悲哀之情,而且诗人更联想到弹琴的吴娃悲情发自《湘妃怨》,恰似对自己所家之人眷恋和悬念。这是白居易也承认琴之作为音乐而有艺术深情之一个力证。
朱长文《琴史》记有唐代琴人多位,其中东皋子王绩当是一位以以琴为艺术的文人。他弃官而归田于东皋。善琴而“加减旧弄作《水仙操》,为知音者赏”。
还有李勉,曾为宰相而能制琴。韩皋也是居高位之官而能琴,甚重琴曲中艺术性极强的《广陵散》:“闻鼓琴至止息。叹日,美哉嵇康之为是曲也。”他对《广陵散》的解释,虽然主观以至牵强附会,但却对《广陵散》毫无否定或贬低之意。再有孤独宪公,文章名于一代,好琴。直至晚年有目疾而不求治,以为有利于强其听而益于琴。如琴之在于清高之平淡无味,不在于艺术,则不必求耳力之强,更不必损目力以求耳力。萧佑曾为彭州刺史,他作过琴调,其中有《小胡笳》之引子,“世称其妙”。
唐代古琴音乐思想中的艺术琴和文人琴中的艺术类,都在于以琴为音乐艺术。这两方面的音乐思想,令我们可感知唐代古琴音乐思想中的艺术观,乃是唐代古琴音乐的重心所在。
6、圣贤类
文人琴虽然多是在于艺术欣赏,沟通感情,寄托思想,悦性情心。但以琴追怀圣人,仰慕先贤,修身治世,也常被许多忠君勤力的的官员爱国爱民的文人视为最高境界,最大功用。在这种思想之下,琴已不是一般音乐的存在,而是神圣的理想之国、清明之治的象征。也有很小部分反映在朝延郊庙典礼仪式中。
贴吧:近江朽木家作者:梦遥o 2014-06-29 07:20

大家都在搜

  • 酬皇甫十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
  • 酬皇甫十早春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颔联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翻译
  • 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古诗寓意
  •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颔联的妙处
  • 曙去什么什么
  • 酬黄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 酬皇
  • 酬的意思
  • 为曙
  • 曙更
  • 曙望
  • 曙兮
  • 初曙
  • 曙正
  • 曙新
  • 一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