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杂剧 ●逍遥游●赤壁游●高唐梦●红莲债●蕉鹿梦 ●逍遥游 (明)王应遴 撰 (古越云来王应遴 编 新安长吉黄嘉惠 评 西湖道常陈节、泰征王光升 阅) 〔末上开场〕【西江月】(何事无中生有,无端实里谈空。栩栩蝴蝶入花丛,搅醒邯郸一梦。生死关头逐逐,利名窠内憧憧。谁能片雪堕炉红?试看逍遥撮弄!) 小道童挖含钱惹祸,刁骷髅夺包伞成空。 梁县尹拨利名楔子,庄周子透生死关中。 (〔丑扮道童上〕自家叫做道童,面花头发蓬松。人物虽然丑陋,肚子里其实
贴吧:
戏曲作者:
爵士爵士猫 2024-08-15 16:28 回复:搬运,有关罗马儒略历 1729),上海图书馆藏
明初以《授时历》为基础编成《大统历》,但不久推算日月食就有差错。在利玛窦到达中国之前,已有一些人发现《大统历》预测日月食不验,并酝酿进行历法改革。万历年间,改历的呼声显得更为突出,范守己在万历十三年(1585)所上的“十二议:历法”中即提倡改历,后来与周子愚、徐光启一起参与历法改革,他对历法改革的论议,为《崇祯历书》的编纂打下了舆论基础。1595年,朱载堉进《圣寿万年历》《律历融通》二书,提出改历的建议。稍后,邢云路也曾建议修改历法,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利玛窦来华,传播科学,可谓适逢其时,但他觉得自己并不擅长天文理论,因此向罗马发出了呼吁,迅速派遣精通天文学的耶稣会士来华,以迎合中国改历的需要:
最后我有一件事向您要求,这是我多年的希望,迄今未能获得回音。此事意义重大,有利传教,那就是派遣一位精通天文学的神父或修士前来中国服务。因为其它科技,如钟表、地球仪、几何学等,我皆略知一二,同时有许多这类书籍可供参考,但是中国人对之并不重视,而对行星的轨道、位置以及日、月食的推算却很重视,因为这为编纂《历书》非常重要。我估计,中国皇帝每年聘用二百人以上,花费很大钱,编纂历书,且成立钦天监专司此职;目前中国使用的历书,有《大统历》与《回回历》两种,对推算日月食,虽然后者较佳些,但均不准确。宫里宫外各有两座修历机构,宫内由太监主持;宫外则设在南京雨花台,由学人主持。可惜他们除遵循先人所留下来的规律进行推算外,其它可说一概不知。
1610年,钦天监推算日食,职方郎范守己上疏指出其误,礼部官员请求访求精通历法的学者。1612年初,礼部获知大西洋归化之臣庞迪峨(庞迪我,Diego de Pantoja,1571-1618)、熊三拔(Sabatino de Ursis,1575-1620)等带有彼国历法,于是上奏皇帝,请求按洪武年间译修西域历法的事例,让他们和徐光启等人翻译成书。钦天监五官正周子愚提出:
大西洋归化远臣庞迪我、熊三拔等,携有彼国历法,多中国典籍所未备者,乞视洪武中译西域历法例,取知历儒臣率同监官,将诸书尽译,以补典籍之缺。
于是礼部推举邢云路、范守己以及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改历。天启三年(1623),钦天监监正周子愚再次提出改历,并请葡萄牙耶稣会士阳玛诺(Manuel Dias,1574-1659)参与其事。
翻开明代改历的奏疏,可发现多与日食、月食有关。这是因为,预报日食、月食是钦天监的活动之一,也是皇帝和国家事务的重要部分。为什么到了崇祯年间,皇帝才作出修历的重大决定?其原因也与日食有关。
崇祯二年(1629)五月初一日,因为发生日食,钦天监用大统历、回回历所推有误,而徐光启用西方的天文学方法推算,与实测相符,于是被皇帝委以修历重任,开设历局,大规模编纂《崇祯历书》。最初参与的有龙华民(Niccoló Longobardo,1559-1654)、邓玉函(Johann Terrenz,1576-1630),而以邓玉函的贡献最大。次年,邓氏去世,罗雅谷(Giacomo Rho,1592-1638)、汤若望(Johannes Adam Schall von Bell,1592-1666)随即被召至北京,使得改历得以顺利进行。徐光启还推荐了一些对西学、天主教有兴趣的学者参与修历,崇祯二年七月,李之藻被举荐到局工作,但次年即因病过世。他还力邀精通历算者或奉教士人(如金声、王应遴等)到北京历局工作,以续成《崇祯历书》。1633年徐光启死后,由山东参政、天主教徒李天经(1579—1659)继任,主持历局工作。
贴吧:
古罗马作者:
奥古斯都大帝 2022-05-11 12:01 回复:道古桥与《数书九章》
道德污点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秦九韶的学术成就未被同代人认识,加上一些不好的传闻和描述,称其贪赃枉法、生活无度,甚至犯有人命、非复人类,他在晚年后世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所有宋史和地方志都未为秦九韶列传,他的名字和桥名时隐时现,后裔也下落不明。不仅中文数论教科书里不出现他的名字,中国校园里也只张贴或雕塑祖冲之的像,甚至英国BBC制作的秦九韶专题片也渲染他的道德污点。
经笔者多方求证和讨教,得知有关秦九韶的传闻主要有两个出处,其内容大有互通。福建词人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的《缴秦九韶知临江军奏状》(1260)在前,湖州文人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中的《秦九韶》(共两页,癸辛是杭州的街名)在后,后者曾被《四库全书》列入“小说家之类”流传。
到了清代,学者院元、焦循、陆心源等人相继批驳周密,指其造谣诽谤,始有人为秦九韶列传。而刘克庄生前,即被认为谀词谄语,连章累牍,为人所讥。1842年,《数学九章》由历算名家宋景昌校订后第一次印刷出版,结束了600年的传抄史。之前,其抄本先后被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也是在传抄过程中,被明末戏剧家王应遴定名为《数学九章》。从这个意义上,《数学九章》堪与荷马史诗媲美。
需要指出的,贾似道和吴潜是南宋两位结怨的宰相,刘克庄和秦九韶分别与两人过从甚密(吴是湖州人)。或许,秦九韶从吴潜赠送的地基上建起的房子有些奢华,引得落魄文人周密的嫉妒。特别是,周密是湖州本地人而秦九韶是异乡人。这让我想起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他和秦九韶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在中国古代无人可以匹敌。蔡伦因为发明造纸术被封侯,晚年却在宠爱他的皇太后过世后被政敌毒死。还有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因政治上得宠,也被讽为阿谀奉承的势利小人。
值得一提的是,《数学九章》里有一幅著名的插图,是用来计算图中的宝塔塔尖高度的,通过观察角度的调整和正切函数的运用,便可以求得。这座宝塔与湖州城内的唐代古寺飞英寺里的飞英塔造型相似,此塔内是石塔外是砖木塔,因为塔中有塔而别具一格,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内塔和外塔分别建于唐代和北宋年间,但在12世纪前后遭到破坏,现在的塔重建于13世纪30年代,刚好在秦九韶寓居湖州之前。
最后,我想谈谈秦九韶为《数学九章》所作的自序(他还为每卷各写了一首序诗)。他在开头提到,周朝数学便属“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一。学者和官员们,历来重视、崇尚数学。人们因为要认识世界的规律,产生了数学。从大的方面说,数学可以认识自然,理解人生;从小的方面说,数学可以经营事务,分类万物。秦九韶坚信,世间万物都与数学相关。
这也是数学吸引秦九韶的地方,他向学者、能人求教,深入探索数学之精微。“我在青少年时代曾随父亲到过都城临安,有机会访问国家天文台的历算家,向他们学习历算。此外,我还从隐居的学者那里学习数学。”其时,元人军队入侵四川,九韶有时却不得不在战乱中长途跋涉,可是他仍不忘钻研数学。
与此同时,秦九韶也感叹,数学家的地位和作用,而今不被人们所认识,甚至当权人士对此状况也听之任之,这里他主要指的是纯粹数学和暂时无法用到的方法技巧。他认为,数学这门学问遭到鄙视,算学家只被当做工具使用,这就犹如制造乐器的人,仅仅只能拨弄出乐器的声音。“原本我想要把数学提升到哲理(道)的高度,只是实在太难做到了。”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这是一位有思想、有品位的人,与传言中的秦九韶似乎难以相符。
贴吧:
小夭酒肆作者:
黛雅水馨 2012-06-25 20:05 回复:惊现小景微姐妹 商景兰,字媚生,会稽人。吏部尚书商周祚长女,祁彪佳正室,伉俪相敬。能书善画,德才兼备,祁、商作配,乡里有金童玉女之称。
商景徽,商周祚次女,景兰妹,王应遴正室。有小女德琼,字嗣音,年方双十,听说花容玉貌的!”
贴吧:
雅骚作者:
剑已封尘① 2012-07-03 12:54 回复:敢说明代没有理论? 《明史文》艺志里面几万本,居然有人敢说明代没有系统的理论。
余文龙《祥异图说》七卷,《史异编》十七卷
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二卷
利玛窦《几何原本》六卷,《勾股义》一卷,《表度说》一卷,《圜容较义》
一卷,《测量法义》一卷,《天问略》一卷,《泰西水法》六卷
熊三拔《简平仪说》一卷,《测量异同》一卷
李天经《浑天仪说》五卷
王应遴《乾象图说》一卷,《中星图》一卷
陈胤昌《天文地理图说》二卷
李元庚《乾象图说》一卷
陈荩谟《象林》一卷
贴吧:
族汉作者:
H游侠V剑圣H 2013-04-27 20:13 回复:明朝进士列表 崇祯七年(1634年)
甲戌科殿试金榜
第一甲
赐进士及第
共3名
刘理顺 - 吴国华 - 杨昌祚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57名
李 焻 - 颜茂猷 - 陈组绶 - 李 青 - 周之茂 - 周之玙 - 许文岐 - 王承曾 - 刘自竑 - 张 璀
黄祖年 - 刘梦谦 - 黎庆永 - 陈黄裳 - 李含乙 - 姚应翀 - 李 豫 - 林梦官 - 蒋士芳 - 严 拭
易震吉 - 赵 辉 - 徐葆初 - 周仲琏 - 惠户实 - 孙 谋 - 朱廷焕 - 屈 动 - 叶士瑛 - 王世钫
朱永佑 - 张懋熺 - 钱良翰 - 陈 素 - 刘大巩 - 张允抡 - 韩文铉 - 程 峋 - 项声国 - 赵开心
沈在宥 - 杜时髦 - 段复兴 - 苏 琼 - 朱大忈 - 曾应遴 - 戴 英 - 吴震文 - 汪希甲 - 王永积
戴明说 - 林佳鼎 -欧阳主生- 葛遇朝 - 黎志升 - 冯之图 - 王所咨 - --- - --- - ---
第三甲
赐同进士出身
共242名
田 辟 - 阴 润 - 吴昌时 - 范士髦 - 陈慧业 - 钱瀛选 - 郑昆贞 - 王敷极 - 彭 琯 - 夏雨金
荆本澈 - 雷起剑 - 赵秉枢 - 孙 襄 - 万文英 - 田正春 - 康万民 - 葛维恒 - 袁彭年 - 李 恪
卫桢固 - 龚震英 - 陈士梅 - 周 启 - 祝启庸 - 吴文瀛 - 金汝砺 - 余日新 - 李士焜 - 黄家瑞
邓藩锡 - 王应元 - 毛凤彩 - 刘弘绪 - 徐 灏 - 王应元 - 傅汝为 - 牟 贤 - 韩承宣 - 许 直
游正中 - 方允昌 - 余尚春 - 陈 荩 - 汪宗友 - 冯士仁 - 徐孟邃 - 陆运昌 - 王 珵 - 南有台
陶廷烨 - 章日炌 - 叶培恕 - 彭永图 - 萧谱元 - 陈昌言 - 刘文翰 - 马刚中 - 张晋征 - 谢鼎新
甯予庆 - 张 质 - 万世显 - 赵明远 - 陈文显 - 罗 炌 - 汪元兆 - 陈丰顼 - 吴钟峦 - 何 复
金毓峒 - 徐殿臣 - 耿始然 - 李瑞和 - 刘成治 - 张 星 - 陈子达 - 刘星耀 - 李陈王 - 杨天精
朱芾煌 - 刘运隆 - 傅 岩 - 王廷谏 - 朱国翰 - 李振声 - 孙必达 - 翁元益 - 左懋泰 - 张文辉
詹时雨 - 向 北 - 金玉铉 - 文德翼 - 李长倩 - 陈志忠 - 张文烶 - 龚鼎孳 - 胡之彬 - 陈尔铭
郑翼云 - 成友谦 - 金 章 - 杨枝起 - 黄配玄 - 假文炳 - 杨振甲 - 宛三奇 - 宋翼明 - 王士英
陈
瑾 - 贺登选 - 王鼎铉 - 卫周胤 - 许 颖 - 任中麟 - 万 任 - 陶嘉祉 - 吴国斗 - 吴应台
赵国鼎 - 郑同玄 - 宋 屺 - 王孙蕙 - 王明德 - 鲁 鉴 - 刘维仁 - 赵 堪 - 唐士嵘 - 凌世韶
胡 璇 - 朱国昌 - 李化熙 - 李芳华 - 李允佐 - 李原立 - 黄文经 - 曾亨应 - 关捷先 - 马嘉植
张
琦 - 张首标 - 李悦心 - 宋祖乙 - 田瑞龙 - 刘之凤 - 白慧元 - 任元极 - 朱统铚 - 陶文彦
扶 纲 - 杨仁愿 - 俞志虞 - 张正声 - 方廷淐 - 张若獬 - 刘世俊 - 唐顺征 - 连 元 - 李 玄
崔育楩 - 裴希度 - 侯 佐 - 梁都汴 - 阙士琦 - 光时亨 - 韩献策 - 李其茂 - 张星炜 - 殷宜中
张才善 - 沈煃晃 - 钟鼎臣 - 杨玄锡 - 沈元龙 - 葛凝秀 - 谭景行 - 曲和声 - 阎 禧 - 郭万象
王化澄 - 吴洪昌 - 高允兹 - 邢国玺 - 李盛枝 - 王门弼 - 黄士藻 - 朱奉■ - 宋祖法 - 刘祯庆
李景贞 - 向玉轩 - 李发元 - 郭启科 - 蔡国光 - 汪国策 - 朱光熙 - 陈燕翼 - 张幼安 - 罗万杰
彭元祚 - 万民表 - 王大宪 - 蒋拱宸 - 刘 达 - 李 植 - 林冲霄 - 张希奎 - 刘沂春 - 姚咨俊
秦如容 - 陆 灿 - 任天成 - 贾鹤年 - 冯贞吉 - 路 迈 - 陈我德 - 张宏弼 - 李 皋 - 沈肩元
韩启泰 - 刘鸣谦 - 黄景明 - 沈加显 - 漆 园 - 陆清源 - 陈函辉 - 郑 封 - 刘 侗
- 俞墨华
陈际泰 - 张懋忠 - 傅云龙 - 张 矿 - 吴本泰 - 张 法 - 张 垣 - 梁 明 - 喻以恕 - 陈龙正
张如蕙 - 李可栋 - --- - --- - --- - --- - --- - --- - --- - ---
贴吧:
明朝作者:
西汉大学士 2010-07-20 21:21 回复:徐灏徐灏,我们都叫徐灏!!! 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殿试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 刘理顺 ▪ 吴国华 ▪ 杨昌祚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57名 ▪ 李焻 ▪ 颜茂猷 ▪ 陈组绶 ▪ 李青▪ 周之茂 ▪ 周之玙 ▪ 许文岐 ▪ 王承曾▪ 刘自竑 ▪ 张璀 ▪ 黄祖年 ▪ 刘梦谦▪ 黎庆永 ▪ 陈黄裳 ▪ 李含乙 ▪ 姚应翀▪ 李豫 ▪ 林梦官 ▪ 蒋士芳 ▪ 严拭▪ 易震吉 ▪ 赵辉 ▪ 徐葆初 ▪ 周仲琏▪ 惠户实 ▪ 孙谋 ▪ 朱廷焕 ▪ 屈动▪ 叶士瑛 ▪ 王世钫 ▪ 朱永佑 ▪ 张懋熺▪ 钱良翰 ▪ 陈素 ▪ 刘大巩 ▪ 张允抡▪ 韩文铉 ▪ 程峋 ▪ 项声国 ▪ 赵开心▪ 沈在宥 ▪ 杜时髦 ▪ 段复兴 ▪ 苏琼▪ 朱大 ▪ 曾应遴 ▪ 戴英 ▪ 吴震文▪ 汪希甲 ▪ 王永积 ▪ 戴明说 ▪ 林佳鼎▪ 欧阳主生 ▪ 葛遇朝 ▪ 黎志升 ▪ 冯之图▪ 王所咨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242名 ▪ 田辟 ▪ 阴润 ▪ 吴昌时 ▪ 范士髦▪ 陈慧业 ▪ 钱瀛选 ▪ 郑昆贞 ▪ 王敷极▪ 彭琯 ▪ 夏雨金 ▪ 荆本澈 ▪ 雷起剑▪ 赵秉枢 ▪ 孙襄 ▪ 万文英 ▪ 田正春▪ 康万民 ▪ 葛维恒 ▪ 袁彭年 ▪ 李恪▪ 卫桢固 ▪ 龚震英 ▪ 陈士梅 ▪ 周启▪ 祝启庸 ▪ 吴文瀛 ▪ 金汝砺 ▪ 余日新▪ 李士焜 ▪ 黄家瑞 ▪ 邓藩锡 ▪ 王应元▪ 毛凤彩 ▪ 刘弘绪 ▪ 徐灏 ▪ 王应元▪ 傅汝为 ▪ 牟贤 ▪ 韩承宣 ▪ 许直▪ 游正中 ▪ 方允昌 ▪ 余尚春 ▪ 陈荩▪ 汪宗友 ▪ 冯士仁 ▪ 徐孟邃 ▪ 陆运昌▪ 王珵 ▪ 南有台 ▪ 陶廷烨 ▪ 章日炌▪ 叶培恕 ▪ 彭永图 ▪ 萧谱元 ▪ 陈昌言▪ 刘文翰 ▪ 马刚中 ▪ 张晋征 ▪ 谢鼎新▪ 宁予庆 ▪ 张质 ▪ 万世显 ▪ 赵明远▪ 陈文显 ▪ 罗炌 ▪ 汪元兆 ▪ 陈丰顼▪ 吴钟峦 ▪ 何复 ▪ 金毓峒 ▪ 徐殿臣▪ 耿始然 ▪ 李瑞和 ▪ 刘成治 ▪ 张星▪ 陈子达 ▪ 刘星耀 ▪ 李陈王 ▪ 杨天精▪ 朱芾煌 ▪ 刘运隆 ▪ 傅岩 ▪ 王廷谏▪ 朱国翰 ▪ 李振声 ▪ 孙必达 ▪ 翁元益▪ 左懋泰 ▪ 张文辉 ▪ 詹时雨 ▪ 向北▪ 金玉铉 ▪ 文德翼 ▪ 李长倩 ▪ 陈志忠▪ 张文烶 ▪ 龚鼎孳 ▪ 胡之彬 ▪ 陈尔铭▪ 郑翼云 ▪ 成友谦 ▪ 金章 ▪ 杨枝起▪ 黄配玄 ▪ 假文炳 ▪ 杨振甲 ▪ 宛三奇▪ 宋翼明 ▪ 王士英 ▪ 陈瑾 ▪ 贺登选▪ 王鼎铉 ▪ 卫周胤 ▪ 许颖 ▪ 任中麟▪ 万任 ▪ 陶嘉祉 ▪ 吴国斗 ▪ 吴应台▪ 赵国鼎 ▪ 郑同玄 ▪ 宋屺 ▪ 王孙蕙▪ 王明德 ▪ 鲁鉴 ▪ 刘维仁 ▪ 赵堪▪ 唐士嵘 ▪ 凌世韶 ▪ 胡璇 ▪ 朱国昌▪ 李化熙 ▪ 李芳华 ▪ 李允佐 ▪ 李原立▪ 黄文经 ▪ 曾亨应 ▪ 关捷先 ▪ 马嘉植▪ 张琦 ▪ 张首标 ▪ 李悦心 ▪ 宋祖乙▪ 田瑞龙 ▪ 刘之勃 ▪ 白慧元 ▪ 任元极▪ 朱统铚 ▪ 陶文彦 ▪ 扶纲 ▪ 杨仁愿▪ 俞志虞 ▪ 张正声 ▪ 方廷淐 ▪ 张若獬▪ 刘世俊 ▪ 唐顺征 ▪ 连元 ▪ 李玄▪ 崔育楩 ▪ 裴希度 ▪ 侯佐 ▪ 梁都汴▪ 阙士琦 ▪ 光时亨 ▪ 韩献策 ▪ 李其茂▪ 张星炜 ▪ 殷宜中 ▪ 张才善 ▪ 沈煃晃▪ 钟鼎臣 ▪ 杨玄锡 ▪ 沈元龙 ▪ 葛凝秀▪ 谭景行 ▪ 曲和声 ▪ 阎禧 ▪ 郭万象▪ 王化澄 ▪ 吴洪昌 ▪ 高允兹 ▪ 邢国玺▪ 李盛枝 ▪ 王门弼 ▪ 黄士藻 ▪ 朱奉■▪ 宋祖法 ▪ 刘祯庆 ▪ 李景贞 ▪ 向玉轩▪ 李发元 ▪ 郭启科 ▪ 蔡国光 ▪ 汪国策▪ 朱光熙 ▪ 陈燕翼 ▪ 张幼安 ▪ 罗万杰▪ 彭元祚 ▪ 万民表 ▪ 王大宪 ▪ 蒋拱宸▪ 刘达 ▪ 李植 ▪ 林冲霄 ▪ 张希奎▪ 刘沂春 ▪ 姚咨俊 ▪ 秦如容 ▪ 陆灿▪ 任天成 ▪ 贾鹤年 ▪ 冯贞吉 ▪ 路迈▪ 陈我德 ▪ 张宏弼 ▪ 李皋 ▪ 沈肩元▪ 韩启泰 ▪ 刘鸣谦 ▪ 黄景明 ▪ 沈加显▪ 漆园 ▪ 陆清源 ▪ 陈函辉 ▪ 郑封▪ 刘侗 ▪ 俞墨华 ▪ 陈际泰 ▪ 张懋忠▪ 傅云龙 ▪ 张矿 ▪ 吴本泰 ▪ 张法▪ 张垣 ▪ 梁明 ▪ 喻以恕 ▪ 陈龙正▪ 张如蕙 ▪ 李可栋 ▪ --- ▪ ---▪ --- ▪ --- ▪ --- ▪ ---▪ --- ▪ --- 前一科:崇祯四年辛未科;后一科:崇祯十年丁丑科
贴吧:
徐灏作者:
devil灏 2013-01-19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