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理工大学(筹)召开附属医院和医学院建设研讨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03 近日,深圳理工大学(筹)围绕研究型医院和特色医学院建设召开专家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宗久、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饶克勤、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执行理事长王波、原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邱晨、原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院长陈芸、原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原深圳市中医院院长易铁钢等国内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如
贴吧:文山湖作者:君覔 2024-04-19 11:32
山东教育成就巡展:农大凝心聚力“冲一流” (转自山东教育发布)
山东教育系统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努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做出新贡献。山东省教育厅新媒体矩阵推出“奋进教育强国路 奋力当好排头兵”专栏,展示奋进教育强国路上的“山东实践”。 一、奋力冲击国家一流学科,助力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为推动山东高等教育由大到强战略转变,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一流学科建设“811”项目,出台《关于支持山东农业大学加快一流学科建设的意见》,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全力支持山东农业大
贴吧:山东高校作者:奇遇仲夏 2024-11-21 10:16
985“经费困局”:南开67亿、海大62亿,钱荒如何拖垮百年名校?
2025年高校经费预算数据公布,一场关于“资源分配与高校命运”的讨论再度引爆舆论。 当清华大学以395亿元预算领跑全国,南开大学(66.78亿元)、中国海洋大学(61.56亿元)却以“断崖式垫底”的姿态,暴露出中国顶尖高校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经济区位、学科布局、创收能力三重短板叠加,正在将百年名校拖入“钱荒”泥潭。 这两所985高校的困境,不仅是两所学校的危机,更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失衡的缩影。 一、南开大学:经济下行与学科
贴吧:中国海洋大学作者:贴吧用户_JJG4beX 2025-05-16 17:18
朱新远校长出席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并做主旨报告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北京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马骏,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卢鹏起,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聂飙,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伟,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王颖捷,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诺贝尔奖获得者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le Shechtman),来自国内外的院士、
贴吧:上海理工大学作者:理1906? 2025-03-31 13:47
回复:霓裳各校区面积及所瞎相关学院位置描述很乱,请各位大神补充修正
【长安大学“双一流”建设:调整完善校园规划 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加快一流学校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因此,长安大学按照“双一流”建设总体布局,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为内涵式发展基础,提升以服务GJ与地方重大发展战略能力为根本。2018年3月6日,长安大学进行了一次校园规划论证会。学校以此为契机,提出了调整编制校园规划,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本次校园规划修订工作,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负责组织论证。此次校园规划调整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
长安大学校长陈峰表示,面临新时代、新要求,学校多校区办学存在以下瓶颈:
◎ 校园格局和校区功能定位无法与世界一流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
◎ 学科布局与学术资源分布规律不统一,学科发展空间不足;
◎ 行政主体、教学科研分布零散,本硕博办学分散,师生割裂;
◎ 新老校区资源分散,校园功能不全、功能不配套;
◎ 校园文化氛围不浓,缺乏学科特色与文化特点。
--------------
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表示,长安大学校园总体规划对于推动长安大学内涵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应破除思想和体制障碍,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校园。
第一,引导全校师生开展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围绕十九大报告要求,统一思想,做好校园总体规划;
其次,结合“双一流”建设要求,调整学科结构,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学科,打造学科专业集群超级平台,支撑学校深度转型发展;
第三,加快构建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平台,重点打造集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GJ重点实验平台;
四是充分挖掘学科重组产生的交叉学科,进一步推动各种形式的对外合作、校企合作,为学校“走出去”创造条件和机遇。
------------------
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提出:
1、以“双一流”建设引领学校发展
? 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做好学科规划,对接GJ发展,合理定位,明确学科方向,利用“十三五”规划调整关键期,做好中长期规划。
?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集中力量发展交通等优势学科打造学科集群,构建学校未来发展的支撑平台。
? 加强学科条件建设,树立标杆式的学科综合平台,保证学科群的可持续发展。
?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要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人才实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2、以校园规划和建设保障学校发展
? 围绕学校事业发展规划,顶层设计校园规划,做好多校区的功能布局。优势学科,集中布局,集中本科、研究生教学融入学科,集中财力优先建设,解决多校区办学的问题。
? 交叉学科要根据学校的现有校园进行总体布局,做好学校工艺学研究,合理整合资源,留有发展空间。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现古都风貌。新的物理空间建设要体现长安大学建筑风格,树立建设标杆。既要按照GJ的标准建设,又要合理安排。
? 加强智慧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理念,多规合一。加强办学条件的生命周期管理,引进成本核算体系。
3、以服务GJ和地方战略促进学校发展
? 全面融入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将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基于大数据的路网综合管理、“互联网+”路网综合服务、新一代GJ交通控制网6个方向作为重点。
? 面向国际视野,服务“一带一路”“交通强国”等国家战略。
?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更加有效的推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学校“走出去”创造条件和机遇。
? 加强留学生培养、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促进ZG教育现代化建设。
-------------------
受JYB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邀请,2018年3月2日,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就校园规划提出书面评审意见;3月6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柴裴义、丁洁民,以及来自高校的学科和建设方面的专家对校园规划进行了论证,会议肯定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做的校园规划方案,并从优化办学功能布局、突出校园文化、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及绿色、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对校园规划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形成如下论证结果:
长安大学本次校园规划以“双一流”建设的契机,提出了五个战略定位,实现了校园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合理整合了资源,综合考虑学校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本硕博办学分散、各校区教学科研空间零散等矛盾,优化校区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规划较好地体现了长安大学的学科特色、文化特点与建筑风格,提升了校园文化底蕴,为学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绿色校园创造了条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所完成的校园规划方案较好地反映了长安大学的发展需求,实现了校园规划与学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战略的有机统一,原则上同意该规划。
-----------------
一、规划目标与核心理念
核心定位: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明确“人文化、生态化、智慧化”的节约型校园发展方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
学科导向:聚焦交通工程等优势学科,构建学科集群,形成支撑学校发展的核心平台;推动土木、地质等传统学科与新兴领域(如新能源、信息技术)交叉融合。
二、校区功能优化与整合
多校区统筹:
渭水校区(北校区):定位为本科生主体校区,集中大一至大三本科生,新建教学楼与实验室以提升教学条件。
校本部(南校区北院):承担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保留传统学科(如公路、汽车工程)的教学与科研资源。
南校区东院(雁塔校区)、西院(小寨校区):聚焦研究生教育,依托原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旧址资源,强化科研与行业对接能力。
空间结构升级:提出“三轴、一心、七模块”规划(生活轴、礼仪轴、学术轴,图文信息中心,七大功能板块),优化人车分流交通组织,提升校园空间利用效率。
三、重点建设任务与实施成果
学科建设推进:
2018年启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双一流”建设,整合公路基础设施创新平台、渭水校区建筑实验中心等项目,强化国家级科研平台支撑能力。
新增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交叉学科方向,推动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学科发展。
设施与资源配套:
投资建设智慧校园系统,完善实验设备共享平台(如单价超1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需经立项论证)。
提升文化景观系统,结合历史风貌区规划(如雁塔校区毗邻大雁塔),协调古建保护与现代功能需求。
四、后续影响与挑战
建设成效:
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工程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多校区功能分工缓解资源分散问题,渭水校区教学条件显著改善,研究生科研设施集中于南校区。
现存挑战:
传统优势学科面临行业转型压力(如基建增速放缓),需动态调整学科布局以适应市场需求。
校区扩建受限于经费(2024年预算48.06亿元),部分规划目标(如智慧校园全覆盖)尚未完全落地。
总结
2018年校园规划论证会确立了长安大学“双一流”导向的顶层设计,通过学科集群化、校区功能整合、智慧化升级等举措,显著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其成果为后续跻身国内百强高校(2025年软科排名92位)奠定了基础,但仍需应对学科动态调整与资源投入不足的挑战。
贴吧:长安大学作者:潇湘城一号 2025-03-07 14:15
“双一流”建设:应重效率而不是公平
2016年8月19-21日,在“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挑战与应对高端论坛”上,来自教育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
贴吧:双一流作者:西电学生事务 2016-08-26 22:24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详细介绍~华科新生吃喝玩乐攻略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组建于1979年,经历了由最初的工程经济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到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院拥有一支深谙世界先进管理理念、熟悉中国企业发展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20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45人,讲师2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96%。管理学院教师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8
贴吧:华中科技大学作者:imwkljc41303 2020-08-10 13:33
杭州已引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名单
截止2020年底 1、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滨江区) 2、北航VR/AR创新研究院(未来科技城) 3、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转塘双浦) 4、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临安) 5、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下沙) 6、帝国理工先进技术研究院(下沙) 7、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萧山区与乌克兰国立航空航天大学合建,世纪城); 8、北京大学工学院杭州未来科技城研究院(未来科技城) 9、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萧山) 10、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
贴吧:stopand作者:高级法律顾问 2022-02-24 17:35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5》发布全国289城市竞争力指数 倪鹏飞 5小时前 从城市视角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和趋势 年度报告聚焦我国房价体系新发现 此次年度报告的研究视角由简单的城市间比较转向由城市的视角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和变化趋势,有新的发现如下:一是以东中一体和城市群体系为支撑的经济空间新格局更加明晰;二是经济增速放缓,城镇化质量并重,持续加速;三是经济转型升级正处于极化期;四是中小城市发展大多缺乏可
贴吧:振兴东北作者:范德彪 2017-06-30 20:59
回复:继北上走访企业洽谈合作后,任刚市长密集开启“南下”招商行程。
短短3天,任刚一行先后走访了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央企集团和顶尖科研机构,与各方展开洽谈与合作。从人工智能,到物流、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透过任刚此行的拜访名单,不难看出青岛新一轮产业布局升级的清晰路径。
此番任刚的深圳、广州之行,关键词在 “产业”,并基于青岛现有的产业基础和未来发展需要,精准锁定了新兴产业赛道。
期间,任刚一行重点走访了乐聚机器人、灵图科技、优必选、深开鸿等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招商局集团、广汽集团等央企和行业巨头展开深度洽谈,并到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东U谷·亿航智能科技园等园区机构考察学习。
而这些企业机构所涉及的领域,恰恰是青岛加快构建的“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技术密集、附加值高、带动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中,人工智能是青岛聚力突破的先导产业之一,发展的基础好、场景多、潜力大。作为细分赛道之一的具身智能,不仅是今年的大热产业,也是任刚此行对接洽谈的重点之一。
例如,率先前往的乐聚机器人,是一家致力于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夸父(KUAVO)、鲁班(ROBAN)、Aelos等多个机器人品牌产品;
同为行业头部企业的优必选,则在推进具身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走在前列,推出了全尺寸科研教育人形机器人平台——天工行者,在极氪5G智慧工厂开展了全球首例多台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企业此前便已与青岛牵手合作,不仅在青落子企业、项目,也与海尔、青岛一汽-大众等达成场景合作。
2023年12月,乐聚机器人与海尔家庭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4年3月,海尔智家联合乐聚机器人推出国内首款面向家庭场景的通用人形机器人夸父;8月,乐聚智家(青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也正式落地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
而优必选方面,2022年9月在崂山区设立全资子公司——优必康(青岛)科技有限公司;2023年3月,总投资30亿元的优必选东北亚总部项目正式签约,落户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2024年8月,又与一汽-大众位于青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达成合作,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场景的深度应用。
聚焦人工智能这条新赛道,青岛与各领军企业,合作空间广阔。基于此,任刚在走访中明确提出,希望企业加大人形机器人、垂直领域大模型、操作系统等产业在青布局,积极参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我们将在基金投资、场景开放、人才服务、园区环境配套等方面进一步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从任刚对企业的承诺不难看出,龙头企业与项目已然成为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的核心引擎。
人工智能产业之外,高端制造则是任刚此行的另一关键词。
其中,华通集团与招商局集团签订的青岛造船厂投资合同,引发广泛关注。于青岛而言,此次签约,不仅涉及了船舶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更将合作延伸至检验检测等高端服务领域。
一如招商局集团副总经理邓仁杰所言:“招商工业整合青岛船厂,是落实招商局集团与山东省及青岛市战略合作的具体举措,着力打造央地合作典范。”
项目背后,青岛希望借助央企资源,推动本地造船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转型的战略意图,已表露无遗。而任刚在会谈中强调的“从各个业务板块的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巩固合作基础和信心”,更揭示了青岛希望通过此类合作盘活存量资产、做大增量空间的深层考量。
与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和广汽集团的会谈,同样是围绕青岛的自身优势和未来发展需求展开,分别聚焦物流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建设南航物流转运中心”设想的提出,无疑将进一步提升青岛的航空货运能力,强化其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的地位;加快在青落地的广汽日野生态公司及产业试点项目,则瞄准了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的融合发展,有望推动青岛新能源企业产业链进一步向高端迈进。
从赴京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到南下对接洽谈合作事宜,近期市长密集的带队招商,释放了青岛“重商亲商”的强烈信号,也进一步展现了其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投资者的决心。
但洽谈与签约只是第一步,如何确保这些合作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考验青岛营商环境和产业配套能力的关键。
贴吧:东部作者:暗行御使暗行 2025-04-22 16:33

大家都在搜

  • 经中创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 中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中创研究中心
  • 河南省中创科技评价研究院
  • 小康发展中心
  • 中创合科技
  • 中创科技
  • 中国旅游文化发展促进会
  • 中创研究院
  • 中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中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深圳中创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市中创创业研究院
  • 国和研究院
  • 中国中创集团
  • 城市发展联盟张玉海
  • 中创区谁提出的
  • 中创产业平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