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记录 沃尔斯克拉河战役
1399年8月,维陶塔斯率领一支由立陶宛人、波兰人、蒙古人和条顿骑士组成的联军入侵金帐汗国,帖木儿和
贴吧:王的战歌作者:王的战歌 2017-02-09 20:51
其实草原帝国一书对金帐汗国的史实记录有一个很大的错误
脱脱迷失在被帖木儿于捷列克河击败以后,很快就逃到了立陶宛,并攻占了一次热那亚人的殖民地卡法然后恢复了汗位(虽然代价是默许立陶宛两次大规模洗劫顿河和第聂伯河流域),然而好景不长,他很快受到了另一位鞑靼贵族帖木儿.忽特鲁格和亦迪忽的袭击(这个亦迪忽不像是人名,很像是官衔亦都护,高昌回鹘就用过类似的称号),被打败的脱脱迷失仓猝得逃亡到了立陶宛,并借助立陶宛的力量重新反攻南俄草原,双方在沃尔斯克拉河遭遇,
贴吧:中世纪作者:贴吧用户_aeS58JQ 2020-12-31 13:18
回复:不懂,真心发问,为什么推翻元朝的是大明?
首先区分元朝和蒙古帝国的区别,其次,明朝1368年建立,然后开始和蒙古的拉锯战,期间有土木堡这种惨败,同期立陶宛在蓝水河初步粉碎鞑靼之轭释放部分罗斯公国,但也有沃尔斯克拉河的惨败,到1480莫斯科乌格拉河战役彻底击败金帐汗国,其实时间段也差不多
贴吧:历史作者:霍雷肖?纳尔逊 2023-05-16 08:21
回复:帝国时代战役的叙事手法为什么趋于相同
帖木儿战役讲述人是脱脱迷失意料之中。
意料之外是在最后一关结尾,帖木儿派人来说你(听故事的立陶宛人)窝藏了脱脱迷失,才暗示听故事的人维陶塔斯。
相当于公爵黎明的彩蛋了。
不过现实中沃尔斯克拉河谷之战应该发生在安卡拉之战之前。
贴吧:帝国时代作者:电磁波尔卡 2023-10-29 19:45
回复:随手记录 沃尔斯克拉河战役
这场战役的结果是,维陶塔斯后来体会了什么叫东方不亮,西方亮
贴吧:王的战歌作者:历史长河之东流 2017-02-10 19:21
回复:【Rzeczpospolita】波兰立陶宛珠联璧合 条顿骑士团百年悲歌
由于新婚妻子尚且too young too naive,因此邦联的主要行政事务都是由雅盖沃负责的,雅德维加在前期主要是参与外交和慈善活动。雅盖沃效仿卡齐米日大帝时期定下的种种规定和法律,在立陶宛施行了新的法律法规,其中就包括向本地的犹太社区发放各种特权。
雅盖沃新君当政没几天,条顿骑士团的使者就到了。傲慢骑士团表示不接受不认同雅盖沃的受洗,硬说他依然是异教徒,并且以此为借口继续对立陶宛发起侵略,即使雅盖沃第一时间就资助建立了维尔纽斯的大主教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389年,维塔图斯因不满雅盖沃在立陶宛的代理人斯基尔加拉的统治,又在立陶宛发起了内战。1390年9月4日,维塔图斯联合条顿骑士团围攻维尔纽斯,虽然围攻失败,但不甘心的骑士团将城镇周围的村庄夷为平地。1392年,不堪其扰的雅盖沃授予了维塔图斯立陶宛大公的身份,但是给自己保留了更高一级的“宗主大公”头衔,这才结束了立陶宛内战。
1399年,钦察汗国在于帖木儿帝国的战争中连续战败,维塔图斯也想要在蒙古人身上踩一脚。维塔图斯优势很大,维塔图斯A了上去,维塔图斯打出了GG。在沃尔斯克拉河战役上,维塔图斯及其盟友几乎全军覆没,所幸他本人安然无恙。但此战似的立陶宛短期内难以恢复军力,骑士团趁机又来进攻,维塔图斯被逼签订《萨林合约》,将日姆兹让给了条顿骑士团国。
贴吧:波兰立陶宛王国作者:仁心济世天下幸福 2019-09-07 22:24
回复:【转载】卫国战争中苏军战役突破的实践与发展
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
1943年7月23日前,沃罗涅日方面军粉碎了德军主要突击集群从南面对库尔斯克的进攻后,在草原方面军部分兵力配合下将德军击退到7月5日发起进攻的地区。德军统帅部特别重视扼守这一地区,如果苏军在此突破并攻占别尔哥罗德及哈尔科夫,德军就有失去顿巴斯的危险。因此,德军急忙加固沃尔斯克拉河防御地区工事,并给军队补充人员和技术装备。
近卫第5集团军的任务是对预有准备的德军防御战术地幅实施突破,并保障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方面军快速集群)在其突破地带进入交战,以便向战役纵深发展胜利并迅速粉碎当面守敌。
近卫第5集团军决心在宽16公里的地带(由贝科夫卡至新切尔卡斯克一线)转入进攻,在左翼实施主要突击,在6公里地段上突破德军防御,并向佐洛切夫发展进攻。在7月份的最后6天里,该集团军完成了全部准备工作。集团军的战役布势为一个梯队和兵力为一个步兵师的预备队。集团军有7个步兵师和相当数量的配属部队,在主突方向上对当面德军形成了优势:人员2-3倍,火炮9倍,如坦克第1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不计算在内,则双方坦克相等。
集团军炮兵司令部详细制订了炮兵进攻计划:持续时间170分钟,覆盖德军主要防御地带的纵深(6-8公里)。除建制和配属炮兵外,两个坦克集团军的炮兵也参加炮兵进攻,因而能构成每公里正面达230门火炮和迫击炮的密度。炮火准备计划包括持续时间为5-15分钟的各次急袭射击,完全停止射击阶段,等速射击,并结合进行火箭炮对敌支撑点、发射阵地和预备队的齐射。最后一次急袭射击以不断增长的射速进行,随后炮兵转入徐进弹幕射击。这种炮火准备可使德军搞不清楚苏军发起冲击的时间。规定用在3公里纵深进行徐进弹幕射击的方法对步兵兵团实施冲击的火力支援,而用对敌支撑点及其反冲击的预备队进行逐次集中射击的方法对步兵和坦克在德防御纵深实施火力护送。
冲击的航空火力准备和火力支援由空军第2集团军的强击航空兵和轰炸航空兵担任。主要用于压制德军主要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范围内的炮兵和预备队。
根据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计划,坦克第1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应于进攻第一日在近卫第5集团军地带内投入交战。其任务是从行进间完成对敌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然后迅猛展方面军的胜利,切断哈尔科夫集团向西和西南撤退的道路。近卫第5集团军负责为各坦克军向进入交战的地区开进提供不准任何其他部队使用的畅通的行进路线,并在各坦克军展开时对其进行可靠的火力保障。为了做到这一点,预先把各坦克军第一梯队调到距前沿仅3-4公里的地方。
1943年8月3日凌晨,沃罗涅日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上开始了3小时的炮火准备。与此同时,空军第2集团军的航空兵对防御之敌实施了轰炸和强击。8时,近卫第5集团军各部队转入进攻,激战至11时,突破了德军第一阵地。随后着手突破主要防御地带的第二阵地。至13时,各步兵团向纵深推进了3-4公里。为了加快进攻速度,方面军司令员命令方面军快速集群的先遣坦克旅投入了战斗。在各坦克旅进入战斗地段上的近卫第5集团军各兵团的炮兵负责保障坦克旅的行动。坦克旅和步兵一起完成了对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为坦克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造成了有利条件。坦克集团军在当天下午从行进间克服了第二防御地带并急速向前推进。进攻第一日日终前,近卫第5集团军各步兵兵团随坦克集团军之后向纵深推进了10-20公里。
结果,德军防御的战术地幅在进攻第一天就被突破了。之所以能迅速突破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是由于进攻准备周密和实施了强大的首次突击。用逐次进入交战的方法,即首先投入先遣坦克旅进入交战以完成对第一防御地带的突破,然后使坦克集团军主力进入交战以突破第二防御地带的方法解决增强步兵力量的问题。这在克服德军纵深梯次配置的防御方面还是首创。如此使用坦克集团军的部分原因是近卫第5集团军缺少足够数量的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每公里正面不超过10辆)和能担任集团军快速集群的坦克(机械化)兵团。
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中,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快速集群由近卫坦克第1和第5集团军组成。投入交战时,它们成纵深梯次配置。为完成对敌炮兵基本发射阵地的主要防御地带的突破,在10公里的地段,投入了总数约为200辆坦克的几个坦克旅。在专门指派的炮兵支援下,在步兵师的协同动作下,这些坦克旅必须突破第一防御地带的第三道阵地,并为坦克军的主力投入战斗创造有利条件。坦克集团军的主力用于从行进间突破第二防御地带,并在浅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坦克集团军的第二梯队规定在敌集团军防御地带以远的地区投入交战。
坦克集团军在奥廖尔突出部北面的行动战果很小。主要原因是诸兵种合成集团军与坦克集团军的行动脱节。当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时,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已经停止了进攻,这使德军有充裕时间调动预备队封闭在防御中造成的缺口。即使每公里正面的坦克密度为40至50辆,但在每公里正面总共只有40至45门火炮与迫击炮支援的情况下,坦克集团军单独对预有准备防御的突破也是不可能的,这必然造成重大损失,也不可能向战役纵深发展突击。
沃罗涅日方面军采用的将战术突破发展为战役突破的顺序是比较合适的。即使在坦克第一集团军贻误了投入战斗时机的情况下,进攻最初的几昼夜仍然完成了对第二防御地带的突破。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取得的胜利更大。进攻第一天已突入德军防御30公里。这就为方面军的其他部队向战役纵深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1943年夏季,苏军已经确立了对战术防御实施突破和发展突破的基本观点。但是由于兵力兵器的机动力差,追击溃逃之敌的速度很慢。因此,将战役突破发展为战略突破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贴吧:苏军作者:红色精英兵 2013-02-04 14:53
回复:库尔斯克地面会战的相关如果问题?
第二,瓦图丁不仅要通过第一第二道防线缓冲迟滞德军坦克和步兵的突破,还要迫使德军不能把装甲部队击中到主要突击方向,为了做到这点他要充分利用天然的盟友—地形条件,寻找强力的支撑点分离南方集团军群的侧翼突击兵力四装集和肯普夫集群.瓦图丁假设曼施坦因的主力突击兵力会在托马洛夫卡到别尔哥罗德区域集结,然后德军朝北打,取科罗恰方向.在奥博扬公路突破,这里到库尔斯克有最短的直线距离.而且地形对防御方有优势,如果能充分利用在沃尔斯克拉、佩纳、顿涅茨河和普肖尔河的天然反坦克屏障,守住问题不大.但是没人能确定曼施坦因的主力当时一定会走这条突击路线.
那么为了引诱曼施坦因去走这条路线,舍弃最初几天的某些防线阵地是不可避免的,军事上的欺诈是必须的,于是在奥博扬方向瓦图丁只零散部署了近卫第六军的几个团兵力一字排开,而在近卫第六军的左右两翼分别是近卫第七军和40军,这样的部署使得奥博扬兵力空虚,但相反的是近卫第六军的两翼防御相当强悍,近卫第七军1还有天然的北顿尼茨河防线可做依托,瓦图丁这样的部署就是为了引诱曼施坦因往这一方向突击,无论曼施坦因是向奥博扬还是科罗恰(将要突破近卫第七军阵地),还是苏贾(Sudzha,为40军防线)。这种防御排兵极其罕见,在德军的主攻轴线纵深防御薄弱,主攻轴线防线阵地的两翼纵深兵力强大,这一细节第一次是被苏联历史学家Koltunov和Solovev在他们的库尔斯战役著作记载,他们没有提到这样排兵的原因,只是说明了这样做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现实形势。
贴吧:古德里安作者:MystBT4 2020-05-23 23:38
回复:西伯利亚凛冽的寒冬----记古比雪夫战役
帖木儿摧毁了钦察草原。由于毁掉塔那和萨莱城,使欧洲和中亚之间的商业受到致命的打击,他封锁了马可·波罗所描述的古代内陆通道,抹去了成吉思汗征服所留下的、可能对欧洲有利的那些遗迹。在钦察草原上,也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他摧毁一切,但从无建树。当帖木儿一返回波斯时,脱脱迷失又登上了金帐汗国的王位。巴托尔德摘录的伊本·哈扎尔·阿斯卡拉尼的一段引文表明,脱脱迷失在1396年9月至1397年10月之间在与克里米亚的热那亚殖民者交战。与此同时,脱脱迷失的对手帖木儿·忽特鲁格对他获取王位的权利提出了挑战,他还与另一个名叫亦敌忽的地区首领发生争夺,伊本·阿拉不沙叙述了这一令金帐汗国衰竭的新战争的变迁。在所有这些争夺王位者中,帖木儿·忽特鲁格是胜利者,至少在几年之内是这样。他感到承认自己是帖木儿的属臣是谨慎的,于是,派一个使节到帖木儿处,帖木儿于1398年8月17日接见了他。脱脱迷失被打败后,逃到立陶宛大公维托夫特处避难。维托夫特支持他的事业,但是,他于1399年8月13日在第聂伯河支流沃尔斯克拉河畔被帖木儿·忽特鲁格打败。
脱脱迷失被迫过着冒险生涯,试图重新获得帖木儿的恩赐。帖木儿于1405年1月在讹答刺接见了他派来的使者。帖木儿对这位不感恩的朋友总有些手软,据说他答应重新帮助他复位,但是,因脱脱迷失的去世而未果。帖木儿·忽特鲁格之弟沙狄别(约1400-1407年在位)继承其兄为钦察汗。据俄文史料,是沙狄别的军队于1405年在西伯利亚的秋明杀死了逃亡到那里的脱脱迷失。

贴吧:中世纪作者:天渊的德约 2012-07-20 15:01

大家都在搜

  • 沃扎河战役
  • 蓝水河之战役
  • 捷列克河之战
  • 乌格拉河战役
  • 库里科沃战役
  • 塔拉斯河战役
  • 提基努斯河战役
  • 维斯瓦河战役
  • 沃克斯豪尔
  • 哥尔格扎沃尔斯
  • 特雷比亚河战役
  • 蒂萨河战役
  • 赛约河战役
  • 会河堡战役
  • 羊马河战役
  • 奥得河战役
  • 第聂伯河战役
  • 内雷特瓦河战役免费
  • 汶河战役
  • 汶河战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