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有什么不同意的可以在下面列出来 1.《史记·大宛列传》载大夏、安息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 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安 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著,耕 田,田稻麦,蒲陶酒。”(《史记》卷 一百二十三) 司马迁详述张骞亲历的中亚诸国,其 中"安息"即波斯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大夏”为希腊化巴克特里 亚王国(Bactria)。其记载与斯特拉 波《地理志》所述帕提亚”筑城定居, 精耕农业”完全契合。 2.《后汉书·西域传》记罗马帝国 "
贴吧:
西方伪史作者:
千梦真人 2025-01-31 12:29 李广利战绩整理 1(不克).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史记·大宛列传》 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故浩侯王恢使道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2(平).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史记·大宛列传》 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3(败).比至郁成
贴吧:
名将作者:
大楚霸王项羽 2025-03-08 21:48 关于游牧民族的农耕经济 刚开始一直以为像匈奴、突厥这种游牧都是畜牧为业,没有农耕经济(《汉书匈奴传》: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结果仔细翻阅史书发现并非如此。仅《史记》《汉书》对匈奴的记载就能找到一些关于匈奴农耕方面的记载: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迟明,行二百馀里,不得单于,颇捕斩首虏万馀级,遂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军留一日而还,悉烧其城馀粟以归。 《汉书·匈奴传上》:遂屠贰师以祠。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
贴吧:
冷兵器作者:
李忆如?亲dad 2024-09-08 01:29 中国古文献记载的大秦到底在哪个位置 《后汉纪》:"西域都护班超遣掾甘英临大海而还,具言葱岭西诸国地形风俗……甘英逾悬度乌弋、山离,抵条支,临大海。欲渡,人谓英曰:'海广大,水咸苦不可食。往来者逢善风时,三月而渡;如风迟则三岁。故入海者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具问其士俗。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
贴吧:
西方伪史作者:
李暗珠 2025-01-14 07:47 【政绩】汉昭帝采取的措施扭转了汉武帝晚年造成的“盛世危机 汉武帝后期的经济社会危机。 《汉书·西域传》就记载,武帝后期“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 连年的战争和徭役让国内劳动力数量减少,沉重的赋税让老百姓苦不堪言。刘彻实施的向商人等财产税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豪强地主,维持了国家战时经济的运转,但这一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濒临破产。 刘弗陵如何延续汉帝国盛世? 汉昭帝登基后,重用霍光延续武帝晚年颁布《轮台罪己诏》之后的休养生息
贴吧:
汉昭帝作者:
竹烟槐 2023-10-18 11:35 各位吧友我问个问题,有关伊斯兰世界文献的 其实就是说在对抗国内伪史论选手时,采用伊斯兰世界的文献记录是否有效众所周知,伊斯兰世界和传统西方有深仇大恨,十字军东征、维也纳之围、罗德岛之围乃至现在的巴以矛盾,上千年从不曾止歇。说伊斯兰文明是对抗西方的“政治正确”都不为过。下面罗列一些伊斯兰世界学者、旅者的记录,关键在于它们在我国不是显学,知道的国人偏少,当然这些也不可能100%真实,但我认为它们具有“非西方”这一特性,内容的参考价值不能忽视。 据我
贴吧:
历史作者:
老哥来一颗逍遥丸 2024-12-23 12:59 166年,罗马是从海路来到汉朝建交的吗? 罗马帝国五贤帝时代,罗马皇帝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在位)和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161年—180年在位)时期罗马使节团从越南方向于166年(汉桓帝延熹九年)拜访汉朝。 “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后汉书?西域传》。 这里的“日南”应该是汉朝时期在越南设的日南郡吧?
贴吧:
历史作者:
破壁人冯诺依曼② 2024-11-17 20:57 汉朝最强外交家班超战绩整理 ①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后汉书·班梁传 十六年,明帝乃命将帅北征匈奴,取伊吾卢地,置宜禾都尉以屯田,遂通西域,于窴诸国皆遣子入侍。——后汉书·西域传 ②初夜,遂将吏士往奔虏营。会天大风,超令十人持鼓藏虏舍后,约曰:“见火然,皆当鸣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夹门而伏。超乃顺风纵火,前后鼓噪。虏众惊乱,超手格杀三人,吏兵斩其使及从士三十余级,余
贴吧:
名将作者:
大明中山王徐天德 2024-08-02 13:43 张骞甘英出使西域遇到同一个祖先的大秦国人? 不多说,看史书记载 《后汉书·西域传》: “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魏略·西戎传》: “其俗,人长大平正,似中国人而胡服。自云本中国一别也,常欲通使於中国,而安息图其利,不能得过。其俗能胡书。” 《晋书·四夷传》: “其人长大,貌类中国人而胡服。
贴吧:
历史作者:
贴吧用户_0J3J6MG 2021-06-15 07:47 历史文化价值和稀有价值 评定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往往拥有非凡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者文化价值。在历史上,一些名贵的古董由于其独特性而被视为无价之宝。艺术价值方面,一些古董可能是杰出艺术家的作品,代表了他们的创作巅峰。文化价值方面,可能承载了某种文化的重要符号、象征或者传承。 从发现到研究文献记载,逐渐清晰了解了历史的审美特征也是鉴定特征,发现明清时期的各种审美工艺数量拐点非常突,也明显发现明清以后犀角的变化和明以前是格格
贴吧:
亚犀作者:
去繁为简 2024-09-17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