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新闻】长汀名城“一江两岸”主景区规划问题-再提汀州开元…
长汀名城“一江两岸”主景区规划问题——再提汀州开元寺应该在原址重建 全民动员,积极支持早日建成长汀“一江两岸”主景区,以迎接新赣龙铁路动车到
贴吧:长汀作者:南山小人物123 2012-09-12 23:02
《寒门状元》第二十一章 南戏戏本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简介: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
贴吧:寒门状元作者:统御全服 2016-02-07 12:38
过去还有那么多关于静海的诗词呢
明代诗词   过静海   曾綮   朝来过静海,   归路有三千。   吟几添新句,   行囊只旧毡。   水禽飞傍客,   河柳远迎船。   注目
贴吧:静海作者:shuan614 2013-12-19 16:20
醉美大溪口 悠悠千古情
□邹伟平   西联乡大溪口村是我的老家,我的爸爸就是在这个小山村里长大的,家里有兄弟姐妹五个,
贴吧:邹氏崇小三郎作者:xmfylp 2017-02-10 23:07
回复:[关府|亭山]---轻车都尉(关惟远)居所
汉军旗关氏,先祖豢龙氏以为姓氏者,族源黄河北邑,宋后长居晋北。大兴于唐,诗书传家,代有令闻。蒙铁骑入侵,中原乱,衣冠南渡,独守晋北不去,旋死大半,遂败落。时族长率众遁山林,隐东篱,不问世俗,得以保全。为鉴前车,诫儿嗣勤学习武。明成祖迁都北京,文风复盛,下场科考,屡登天子堂。时倭寇作乱,关氏子守海滨,战死不退,上旌其义烈。满人入关,剃发易服,再衰。盖朝廷推政令,满蒙汉一家,为民生入世。德厚源远,能自振于式微。
清崇章,嫡支关氏羽烈官正五品国子监学录,携妻眷迁居北京,重修族谱。宣正间,承蒙天恩,子多入仕;且有好女,为天子嫔,一为全裕靖礼皇贵妃,二为柔贞宝庆皇贵妃。三代子归衡、归恪高中武状元、武榜眼,光耀门楣。宣正帝崩,咸庆践祚,关氏一族,宗有祀,家有业,得其人而传之,日益兴盛。
宣正年间,双姝登喜,子孙仕顺,扩府建苑碧山汀州。后延家学,设淬词为锋,教授经纶大义。有子孙好操计然之术,产业颇丰,其关关雎鸠、狸奴茶坊冠绝京师。
刻家训有云: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遵法律,禁非为。
风涛初振,秉钺济业。
贴吧:梦回沉浮作者:關惟遠 2021-06-03 08:36
西闽大哥是很有爱心的人7月19
西闽大哥是很有爱心的人7月19号还到长汀汀州状元亭参加一年一度的奖学助学仪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我们是同一个村的,真的为你感到骄傲。
贴吧:李西闽作者:BBH韵 2015-08-27 22:13
回复:汀州,世界客家的雍渊家园

风雨千年弦歌地——汀城文教篇
龙山钟灵秀,汀水育精英。汀城历来崇文重教、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立郡以来,先后出过四位状元,唐代名相张九龄、宋代硕儒朱熹、文豪辛弃疾、民族英雄文天祥、名臣宋慈、清代学者纪晓岚等都曾莅汀讲学。千年风流,文脉不断,近百年来汀城又为祖国培养出了数十名共和国将军、两位院士、一名世界冠军以及数以千计的博导级专家学者。
长汀是一个千年古城,老城区是在原汀州府郡址基础上历经千年的翻修改建逐渐形成的,由于形成过程历经数千年,期间经历了许多不同的朝代和不同的政权政策,因此老城区的功能分区格局并不明显,商业区、居民区、职能区相杂建址,并无明显的界线。但即便如此,要在汀城找出“文教区”还是相对容易的,那便是分布在汀江河以西,西门以东,朝天门西南,背枕卧龙山沿兆征路分布的区域。
在此区域之内,分别分布了汀州府学(现为县博物馆所在地)、长汀县学(厦门大学内迁旧址、现中区小学所在地)、文庙、长汀一中、状元亭、三元阁(魁星阁)、文化馆等文教场所,并辐射至长汀四中、南区小学、实验小学等优秀学府,政府部门也逐渐在这个区域内落户。
百年汀中,汀郡翘楚,风雨中走来的长汀一中最能代表长汀教育的发展状况。自立校以来,长汀一中一直承担着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为长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众多汀州父母的关注中,汀中上下达成高度共识,上下齐用劲,力往一处使,既秉承汀中优良学风,又不断开拓创新,终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成就了汀中高考三连冠的伟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虽然在与兄弟学校的竞争中面临着更多、更大、更新的挑战,但是汀中全体师生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证明,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汀中仍具备极强的竞争实力,仍然能够在与发达地区学校的竞争中同步前进。以04年、05年、06年为例,每年汀中都有几十名学生能够进入北大、清华、中科大、复旦等这样的一流学府深造学习,此外还有数以百计的学生能够凭借出色的学习成绩进入其他985、211高校。
历经千年,文脉不断,学子莘莘,弦歌满城,汀城在千年的发展过历程中始终将教育文化作为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长汀的教育事业必将跨上新的台阶,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新纪元。
描述:长汀一中大门
图片:
描述:07年“录取龙虎榜”局部
图片:
描述:“三元阁”是民众为企盼汀州学子能“连中三元”而建
图片:


贴吧:客家作者:秦汉重镇 2012-02-22 16:49
寒门状元-第2677章 第二六八〇章 世袭罔替
阳春三月,桃红柳绿,正是江南好风景,新城的战争氛围却越发浓烈。 每天都有海船出海训练,此时舟山群岛和东番岛,已经修建有多座军港,可以供舰队泊靠。 四月初五,朱厚照做好了从宣府回京师的准备,年初他便说要回去,一直拖到此时还不肯动身。 这天中午,朱厚照陪沈亦儿一起吃饭。 最近两口子关系日渐缓和,随着年龄增长,沈亦儿也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经跟朱厚照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说是可以跟民间夫妻一样和离,但牵扯到的利益太大,沈亦儿无论如何也
贴吧:寒门状元作者:打不过就装死66 2021-04-18 18:15
回复:漳州大事记
宋 初
始筑子城,时间无考。城周长4里,设6门,东曰名第、曰清漳,西曰登仙、曰朝真,南曰云霄,北曰庆丰。
咸平二年(999年)
十月,漳州大水灾,损坏民房千余间,溺死多人。州奉旨设惠民仓。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
《漳郡图经》问世(已失传,仅存吴与《序》一篇)。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
知州王冕加浚西濠,又于西南隅凿水门接潮及通舟揖,外城列木栅,周围15里。
天圣四年(1026年)
漳州暴雨成灾,损坏甚多民房。
明道元年(1032年)
漳州大旱,饥荒。
明道二年(1033年)
漳州、龙溪疟疾流行。
景祐三年(1036年)
五月初二日(5月29日),民间名医吴夲采药堕岩死,白礁乡人建龙湫庵以祀。后高宗诏建医灵神祠,赐额“慈济”,后人称“慈济宫”。吴夲神化后称“大道公”,香火遍及闽、台各地。
治平四年(1067年)
秋,漳州发生地震,地裂长数十丈,宽丈余(震中漳州石亭,北纬24°36′、东经117°36′,里氏5.2级、烈度7度)。
元祐间(1086年至1093年)
尚书省刑部都官郎谢伯宜退休后,率乡民在龙溪县八、九都(今海澄镇)填海造田,引九十九坑水灌溉,为漳州地区大规模围垦的开始。
建炎四年(1130年)
松州威惠庙因离城较远,于北门外另建一庙。
绍兴十四年(1144年)
漳州大水灾,禾谷歉收。知州事张成大奏免征当年赋役。同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弱和残疾人。
知州张成大毁子城,撤外城东、西、北三面木栅,筑土城,独南一面阻溪。
十二月,汀州农军华齐袭击漳州之长泰县,安抚司派兵弹压,为农军击败。翌年,后军统制张渊出兵,始平定。
绍兴三十年(1160年)
户部发行楮币,“会子”在漳州流通。时面额有1贯、500文、300文及200文等4种。三年以旧换新一次。
隆兴二年(1164年)
漳州自春至八月不雨。
乾道二年(1166年)
萧国梁登进士第,殿试第一名,为漳州第一位状元(据康熙志。时漳州领龙岩县,萧系龙岩县永福里人)。
淳熙二年(1175年)
潮阳县主薄丁知几(龙溪人)回乡疏凿龙溪官港,上通柳营江,下达石美港,长30里,灌溉二十八、二十九都田地200余顷。
淳熙四年(1177年)
先是漳浦境地象害民稼,官府责令民间猎象须献象牙,为此民宁忍其害,象害更甚。是年知州事赵公绸“命自后敝死象听自有其齿牙,于是人争毙象而稼得无害”。
淳熙五年(1178年)
知州赵公绸主修《临漳志》告成。
淳熙八年(1181年)
潮州民沈师聚众起事,进攻汀、漳等地,后被赵师宪诱杀。
淳熙十年(1183年)
九月,大风雨,水暴至,漳州城半没,冲坏890余家。
淳熙十一年(1184年)
四月至八月不雨,稻粮无收,守臣赈粟贷种。
淳熙十二年(1185年)
五月初九地震,震中漳州石亭,里氏6.5级、烈度8度。于福州尚“觉所卧床榻动荡,如船在波浪中”(知州事赵汝愚语)。
淳熙十三年(1186年)
杨勍率农军500余人袭占长泰县城,对民居官舍,秋毫无犯。宋廷命韩总管追捕,杨被俘。
绍熙元年(1190年)
四月,知州朱熹到任,先训练诸军,继而改革弊政,倡导教育,端正风俗,禁止停棺待葬,劝谕息讼,劝喻女道还俗,并奏免无名赋税700余万缗。任职期间,竭力主张实行经界法,核对赋税,因遭豪绅猾吏反对,不及施行即调任。
庆元三年(1197年)
漳州知事傅伯成在龙溪八都筑广济陂,长130丈,灌田千余顷。
嘉定四年(1211年)
知州赵汝
?
拆漳州城东门土墙,改砌石墙。
嘉定六年(1213年)
知州赵汝
?
委秋官方杰主修《清漳志》告成。
嘉定九年(1216年)
五月,漳州大水灾,漂田庐,害禾稼。
嘉定十六年(1223年)
秋,漳州大水灾,损坏田稼过半。
绍定三年(1230年)
二月,朝廷下诏:汀、漳、吉、建、昌“蛮獠”窃发,经扰郡县,免除赋税一年。
同年,汀州民晏梦彪(一作晏彪)率盐贩百余人,攻破建宁、宁化、清流、泰宁、将乐、邵武等地,聚众至万余人,再进至龙岩、长泰、永春、德化诸县。宋廷调淮西精兵数千人进剿。翌年,梦彪败降,被杀。
同年,漳州通判林有宗与继任知州事江模相继砌城西、南、北三堵石墙,城周长3000余丈,辟有7门。城上建候亭2座,城下有闸门3道。
嘉熙二年(1238年)
知州事李韶重建虎渡桥(今名江东桥。桥于嘉熙元年即1237年焚毁)。李韶捐出私蓄,并责令南山寺僧廷濬等住持,易以石梁,桥长3000尺,高100尺,酾水15道。石梁跨桥墩者58条,长80尺,宽6尺。东西筑亭,以憩行人,共花费30多万缗。淳祐元年(1241年)建成。该桥工程巨大,至今闻名。
淳祐十年(1250年)
《清漳志》修成。
德祐元年(1275年)
宋右丞相
贴吧:和山村作者:ydsjhmkhx 2018-01-21 21:48

大家都在搜

  • 长汀东门街亭子
  • 长汀寺庙亭子
  • 长汀状元亭地址
  • 状元亭意义
  • 状元亭的来历简介
  • 长汀状元庙在长汀哪里啊
  • 长汀状元庙在哪里
  • 长汀状元亭状元的菩萨叫什么
  • 长汀县状元府地址
  • 长汀县状元楼在哪
  • 状元亭在哪里
  • 长汀古城收费吗
  • 明史汀州卫最厉害三个地方
  • 长汀县林英
  • 长汀状元亭晚上开放吗
  • 状元亭位于哪个景点
  • 汉阳县志状元亭
  • 长汀古城门票价格表
  • 汀州府
  • 状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