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植大全十五
。
506、蓬蘽
。
蓬蘽,蔷薇科悬钩子属
。
蓬蘽(学名:Rubus hirsutus Thunb.)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其详细信息如下:
。
一、基本信息
。
中文名:蓬蘽
学名:Rubus hirsutus Thunb.
别名:三月泡、野草莓、刺泡、空心泡、覆盆、陵蘽、阴蘽、割田藨、寒莓、寒藨等
分类:蔷薇科悬钩子属空心莓组多心皮亚组灌木
。
二、形态特征
。
植株:高度通常在2米以下,枝条红褐色或褐色,表面有柔毛、腺毛和稀疏皮刺。
叶子:复叶有小叶3-5片,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3-7公分,两面有稀疏柔毛,叶边有不整齐尖锐重锯齿;叶柄长2公分左右,表面有柔毛、腺毛和稀疏皮刺。
花朵:常单生,花朵大,直径约3公分,花萼在开花后反折,花瓣倒卵形或圆形,白色,花期在4月。
果实:果实圆球形,直径约2公分,无毛,成熟时黄红色或红色,果期在5-6月。
。
三、分布与生长环
。
分布区域: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山坡路旁、阴湿处或灌丛中。
。
四、价值与用途
。
食用价值:
。
成熟果实可食用,既可生食,果肉多汁,味道甜酸可口。
也可加工成果汁、果酱、果酒等。
据测定,蓬蘽的果实主要含有有机酸、糖类、矿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营养成分。
。
药用价值:
。
全株及根可药用,具有消炎解毒、清热镇惊、活血祛风湿等功效。
在中医药中,蓬蘽的果实(灰白毛莓的果实)具有补肾益精、缩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头目眩晕、多尿、阳痿、不育、须发早白、痈疽等症状。
观赏价值:
。
蓬蘽株形自然,夏季叶色深绿,秋冬季红色,叶色随季节变化;花朵白色,果实红色,具有观赏价值,可在园林中栽培观赏应用。
五、其他信息
生命力顽强:蓬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悬钩子属宝贵的育种亲本材料。
生态功能:蓬蘽具有较强的净化空气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隔音和降低噪音效果。
综上所述,蓬蘽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价值于一身的植物,在我国南方农村地区广泛分布,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