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学术资讯速递:
语言学/文学项目申报资讯汇总 https://mp.weixin.qq.com/s/b6bmUq7tDSpzpadSHbBRGA1.讲座8:00 李无未 明治末期日本现代汉字学构建及其学术史意义 https://mp.weixin.qq.com/s/O01Nzuuwn5flKNP-wpGZHw2.讲座9:30 潘建国教授 从书籍史细节体认中国书籍文化的东亚意义 B站:312711293.讲座16:00 Teun A. van Diik 教授 The Discourse of Social Solidarityhttps://mp.weixin.qq.com/s/O01Nzuuwn5flKNP-wpGZHw4.讲座18:30 肖阳 博士 “最小对比对法”的局限性及其根源 腾讯会议:424-427-987 密码:74875.讲座19:00 程乐教授 语言
贴吧:语言学作者:十月南山? 2024-05-30 16:29
台湾汉语音韵学代表人物
摘自李无未16.3
贴吧:莆阳话作者:元玄祖 2016-03-30 17:11
汉语语言学(第1辑)
《汉语语言学》是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语言学研究集刊,采用数据统计、理论分析、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大湾区专业联盟的优势,立足于汉语,在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推动语言学及语言学交叉学科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的学术研究,其意义在于为汉语本体及语言学与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汉语及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本辑为第一辑,共收录16篇文章,内容涵盖学者回忆、文
贴吧:语言学作者:十月南山? 2021-11-26 14:22
回复:我是天宝山人哦(徐宝成)
在同学会的召唤下,刘碧、汪明华从深圳赶来了;李无未从厦门赶来了;陈家帧、周淑芳、陈力英从宁波赶来了;王文红、郑培爱、金一从北京赶来了;宋效全从秦皇岛赶来了;
贴吧:天宝山人作者:xubaocheng 2011-08-16 14:44
回复: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美兰:《明治期间日本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张卫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李无未、陈珊珊:《日本明治时期的北京官话“会话”课本》,《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4期;李无未:《日本明治时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基本问题》,《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张美兰:《〈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3]威妥玛:《语言自迩集》,第129页。
  [4]周一民:《北京口语语法》,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5]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第505-599页。
贴吧:中国历史作者:慕寒3 2015-03-01 18:43
回复: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
 一、引言
  早期北京话词语的研究,多以19世纪以前或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文献为主要参考语料,[1]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北京话面貌,自然也就出现了断层。日本明治时期刊行的大量“北京官话”教科书,为我们研究清末民初北京官话面貌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也为北京方言研究、近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研究、字典辞书编纂等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张卫东、李无未、张美兰等都先后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这一时期汉语教科书的词汇研究价值,[2]我们则试图从北京话口语词汇方面来进行研究。
  本文主要选择了日本明治中后期十部影响价值较大的实用性北京官话课本①,参阅多种北京话研究的工具书及相关资料,从中挑选了1510个北京话词语,对它们作了穷尽式的分析描述,拟从不同侧面展示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的基本面貌。②
贴吧:中国历史作者:慕寒3 2015-03-01 18:32
回复: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汇及其汉语史价值
 作者简介:陈明娥,女,山东安丘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李无未,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
  内容提要:日本明治时期的十种官话课本里出现了1510个北京话词语,这一惊人的数量不仅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口语的基本面貌,也体现了官话课本的“京味儿”风格和实用主义的教学策略。这些北京话词语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口语化特征和地域特色,再现了清末民国前期北京地区的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为北京话词语研究、北京方言词汇史研究、北京官话研究以及辞书编纂等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具有重要的汉语史价值。
  关 键 词:清末民初/北京话/日本汉语教科书
贴吧:中国历史作者:慕寒3 2015-03-01 18:31
回复:2022年厦门大学高水平论文、项目、奖项等统计
回复 哲史时代 :厦大文史哲评帽子太难了,这么多年就上了一个周宁。圈子太重要了,帽子多的学校只给自己人投票,就形成马太效应了。再加上东部和中西部分开评,东部就更白热化了。王日根、代迅、李无未、鲁西奇都是推了多年没上,李都推到超龄了,鲁西奇干脆就回了武大,好像已经上长江了。
贴吧:厦门大学作者:夏俞广水? 2022-11-16 19:22
回复:2021年厦门大学高水平论文、科技项目及奖项统计
回复 高明明_棒棒鸡 :人文王日根、李无未都是推了好多年,到超龄了都没上。即便最强的会计,刘峰、杜兴强也是推了好几年没上,刘估计也差不多超龄了。教育部的项目向来对厦大不友好。
贴吧:厦门大学作者:夏俞广水? 2021-12-01 17:48
回复:2021年厦门大学高水平论文、科技项目及奖项统计
回复 哲史时代 :吴当年应该差不多能上长江了,可惜没管住裤腰带,看张近几年能不能上青长。历史钞和王推了好几次长江都没上。中文李无未也是推到超龄了都没上。感觉魔咒一样,人文学院除了之前周宁上了,后面再没人上过。
贴吧:厦门大学作者:夏俞广水? 2021-10-30 19:42

大家都在搜

  • 李无未的学生
  • 李无未延边大学
  • 厦门大学李无未教授
  • 李无未中国高贡献者
  • 李无未张品格
  • 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无未
  • 赵世举
  • 李文卫
  • 张惟捷
  • 李无未来
  • 陈明娥
  • 谢无量
  • 张闻玉
  • 冯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