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了一下曹魏的历史走向,假如没有司马氏篡国的前提下。恭请御览 自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之后,曹操的野心一天比一天膨胀,最终在他迟暮之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废除了汉献帝,立国号为魏。但曹操只当了2年皇帝,就被其弟曹仁所篡,因为曹操即位之初,封曹仁为许都令,总揽朝野事务。曹仁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笼络大臣,安插眼线和党羽,最终在曹操病重之时,囚禁了第一顺位继承人?曹丕,而自己则抢先一步,率军进入洛阳市中心,在曹操离奇死亡之后,曹仁登上了第二代魏帝的宝座。曹仁即位
贴吧:
历史作者:
三国风流神帝 2019-10-23 20:34 今日武将:陈思王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因封陈王且諡号「思」,后世文章中常称「陈思王」、「陈王」。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第四子,嫡出的第三
贴吧:
三国志12作者:
尐葉婧衣尐 2012-04-01 10:10 曹植碑碑文及译文 《曹植碑》又名《曹子建碑》、《陈思王碑》、《曹子建神道碑》。隋开皇十三年(539)刻立。圆首方座,碑身高 2.57米,宽1.03米,厚0.21米。该碑系列利用北朝末制成的造像碑改制,因此碑首雕凿粗糙,碑阳首中凿一龛,内浮雕一佛二菩萨,面部残损。碑文阴刻,22行,每行42至43字不等,共931个字,无撰文和书丹者姓名。 书体为篆隶相杂,结构晋严谨,笔力遒劲。文述曹植生平事迹、葬地。 其十一世孙曹永洛,于北齐皇建二年(561年)奏请孝昭皇帝
贴吧:
曹植作者:
宫羽辞 2014-11-29 21:56 千古寂寞曹子建【转】 一两年前,一场争夺曹操墓的“大战”在中原大地上激烈展开,已死去一千七百多年的曹操一时间被炒得火热。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位文学成就并不亚
贴吧:
通榆心情驿站作者:
abcd2334456 2012-03-08 20:26 东阿名人之曹植!! 曹植墓位于中国北部山东省东阿镇西20公里处的鱼山西麓,是三国时期魏国(公元220~265年)著名诗人,曹操次子曹植的墓冢。 曹植(公元192~232年)字
贴吧:
东阿镇作者:
?东阿王? 2013-04-16 11:15 回复:黄初八年正月雨,北风飘寒,园果堕冰。 东阿县鱼山陈思王墓道隋碑文云:“王讳植,字子建,沛国谯人也。洪源与九泉竞深,崇□□□□比峻。自制舆□□,□□兴焉。其后建国启基,斗日周室。显霸业于东邾,彰芧封于谯邑。琼根宝叶,莳芳兰如莫朽;轩冕相传,袭缙绅如不绝。此乃备颂典,聊可梗概而言矣。逮承相参,乃成王室,道勋隆重,位登上宰,受国平阳。自兹厥后,鸣鸾佩玉,飞盖交映。祖嵩,汉司隶太尉公。职掌三事,从容论道。美著阿衡之任,不亦宜乎!父操,魏太祖武皇帝。资神龙虎剖判,郁以开基。名颁谶牒,谣敞真人。火运告终,土德承历。爰据图录,亨有天下。骤改质文,驰迁正朔。英雄之气,盖有馀矣。昆丕,魏高祖文皇帝。绍即四海,光泽五都。负扆明堂,朝宗万国。允文允武,庶绩咸熙。正践升平,时称宁晏。致黄龙表瑞,验兆漳滨。玉虎金鸡,恒纶宇。王乃黄内通理,愠淑唅英。睿哲禀于自然,博愍由于天纵。佩金华以迈四气,抱玉操如忽风霜。缀赡藻于孩年,摄酋什于孺岁。寻声制赋,膺诏题诗。词采照灼,子云遥惭于吐凤;文华理富,仲舒远愧于怀龙。又能诵万卷于三冬,观千言于壹见。才比山薮,思并江湖。清辞菀菀,若藂葩之蔚邓林;绿藻妍妍,如河英之照巨海。武库太官之誉,握捉之器者也。但禄由德赏,频亨皇爵。建安十六年,封平原侯。十九年,改封临淄侯。都不以贵任为怀,直置清雅自得。常闲步文籍,偃仰琴书。朝览百篇,夕存吐握。使高据擅名之士,侍宴于西薗;振藻独步之才,陪游于东阁。皇初二年,奸臣谤奏,遂贬爵为安乡侯。三年,立为□王,诣京师,面陈滥谤之罪。诏令复国。自以怀正信如见疑,抱利器而无用。每怀怨慨,频启频奏。四年,改封东阿。五年,以陈前四县封,复封为陈王。以言数构,奸臣内兴,十一年里,频□徙都。汲汲无欢,遂发愤而薨,时年卅□□。即营墓鱼山,傍羊茂台。平生游陟,有终焉之所。既如年代敻远,兆莹崩沦。茂响英声,远而不绝。至十弌世孙曹永洛等去齐朝。皇建二年,蒙前尊孝照皇帝恢弘古典,敬立二王,崇奉三恪。永洛等于时膺符表贡,面奉照皇亲酬圣诏。比经穷讨,皆存实录。蒙敕报允,兴复灵庙。馈嗣蒸尝,四时虔谒。使恭恭嗣子,得展衷诚之愿;茕茕孝孙,长毕昊天之慕。遂雕镂真容,镌金写状。庶使□□□相度,永劫而不泯。七步文宗,传芳猷于万叶者也。其词粤:维王磐石斯固,缔绪攸长。波连溟渤,枝带扶桑。分珪作瑞,建国开壃。蕙楼菌阁,远迈灵光。其一。器调高奇,风革梳朗。谈人刮舌,灵虵曜掌。东阁晨开,西薗夜赏。松华桂茂,玉闰金响。其二。声驰天下,道冠生民。才惊旷古,德重千钧。混之不浊,磨而不磷。如何一旦,萎我哲人。其三。山舟易失,日车难驻。壹谢人间,长尊埏路。风哀松柏,坟穿狐兔。何世何年,还成七步。其四。乃考维昆,廓定洪基。受图应历,运合紫微。一辞皇阙,永背象□。教随日转,响逐云飞。其五。大隋开皇十三年岁次星纪之吉。
贴吧:
天欲雪我一段春色作者:
春空千鹤幻如梦 2024-07-04 07:34 回复:谈谈陈寿所著三国志中的曹髦 回复
asaka2 :降晋后,曹魏的宗室不一定住在邺城,他们都被解除禁锢了,是有封地的。曹志死后埋在济北国也就是他在曹魏时的封地,没埋在邺城。北齐时有曹永洛是曹植后人,很多曹操后人在五胡乱华的时候南下了,那个时候那么乱,后世还有江陵焚书那样的巨祸,后人搞不清曹劢是曹操哪一房的也正常。
贴吧:
三国作者:
锦帆清浪 2024-12-06 13:19 回复:如果魏武王石牌是真的,那将证明曹操墓不可能姓曹 北齐皇建二年(561年),曹植第十一世孙曹永洛等表贡孝昭皇帝,“亲训圣诏”、 “蒙敕报允”,在曹植墓侧为曹植“复兴灵庙”、塑像、树碑。
没有子嗣哪里来的第十一世孙?
贴吧:
曹操墓作者:
挺正确 2011-07-15 00:15 回复:如果魏武王石牌是真的,那将证明曹操墓不可能姓曹 你是说“隋碑亭”那块吗?那块碑严格来说不是墓碑,据碑文,北齐皇建二年(561年),曹植第十一世孙曹永洛等表贡孝昭皇帝,“亲训圣诏”、 “蒙敕报允”,在曹植墓侧为曹植“复兴灵庙”、塑像、树碑。至隋开皇十三年(581年)竣工。它是曹植庙的一块碑。
贴吧:
曹操墓作者:
挺正确 2011-07-14 23:28 回复:鱼山 曹植墓 1700多年来,古墓苍苍,历经磨难。据记载,早年“兆茔崩沦,茂响英声,远而不绝”。北齐皇建年间,曹植的十一世孙曹永洛奏请孝昭皇帝恩准,在鱼山“兴复灵庙”“雕镂真容”。元代朝廷封曹植为东阿城隍,又另建祠于东阿城中,后城迁祠废。明隆庆年间,县令田乐建祠于墓下,有屋三楹,未设庙貌。惜年久荒芜,古建均已湮没。
今墓区几幢古碑,仍可见古代墓貌之一斑。其中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建的神道碑甚为珍贵。碑文书法杂用,篆隶八分,结构严谨,字体奇异,笔力遒劲。此碑早年曾湮没在大清河中,到清代抬捞出土,还置墓前,并建碑楼保护。1996年此碑移置于新建的隋碑亭内,碑亭四角重檐,巍峨壮观。清代大书法家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一书中对曹植墓碑(即隋碑)评价:“快刀斩阵,雄快劲者,莫若《曹子建碑》矣”。另两方石刻也较为珍贵。其一是明传碑,惜因年久风化,字迹漫漶不清,仅能辩出碑冠“魏陈思王传碑”6个小篆体大字标题;另一方为明弘治八年(1495年)山东按察司洽阳九皋子章草狂书七律一首。
子建祠位于曹植墓神道北侧。始建于明隆庆年间。早年遭毁弃,现存为1996年重建,仿汉魏风格。主要建筑有大殿、东西厢房、小山门等。大殿内安放有汉白玉曹植半身雕像,陈列有曹植墓1951年出土的部分随葬品,及曹植生平简介、鱼山曹植墓区图、有关文献作品等。东西厢房内悬挂着部分现代名人凭吊、纪念曹植的书画。整个建筑区呈郁然而深透之气。
曹植墓区铭碑林立。其中曹植墓神道碑现移立于隋碑亭内;碑楼内西墙壁立有明诗碑,东墙立有曹植传碑,碑楼外左侧有清《重修陈思王碑楼记》碑;墓区外一农户家存有清《新建故魏陈思王墓碑亭记》碑;曹植墓台筑下石侧立有大书法家杨萱庭题《绣虎》碑;墓前台筑左右分别立有民国时期东阿县县长周竹生和现代大文豪沈雁冰(茅盾)所题墓名碑。此外还有今人臧克家、赵朴初、端木蕻良,孙大石、颜文良、刘海粟、房甲山、溥杰、朱复戡、蒋维崧、杜震、王希坚、苏毅然、梁步庭、马连理等专家学者、名流政要的诗文碑刻。另有台湾学者名人诗词碑刻8幢,日本宗教团体碑刻6幢。计碑林3排,共22幢,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
羊茂台位于曹植墓北侧山坳上。此处为一块突兀奇形的大青石,因状似卧羊少憩,周围长有茂密的草木,人们称为羊茂台。据传,羊茂台为曹植读书的地方。当年曹植到东阿后,见鱼山翠柏郁郁,云霞缭绕,山顶金碧辉煌的鱼姑庙,掩映于浓荫之中,山下河水滔滔,一泻千里。奇异的羊茂台,为曹植流连忘返、久久驻足之地,青石板上至今留有他深深的足迹。今在羊茂台西数步之遥,建有曹植读书亭,与羊茂台浑然一体,相映生辉。
洗砚池位于羊茂台左上方,为十余米见的方天然池塘,崖上树木繁茂,荆棘丛生,塘内泉水一泓,倒映着蓝天白云,半山秀色。传说当年曹植封为东阿王时,常在羊茂台上读书、吟诗、著文。久而久之,洗砚池内的清水被曹植的笔砚染成了墨色。据传旧时池内“金鳞游泳,有吐墨状”。时隔1700多年后的今天,石缝隙间仍时常流出墨色的水浆。
闻梵处位于鱼山北麓登山道上段北侧石壁上,上刻“闻梵”二字。相传石壁前这片地方是曹植当年在鱼山闻听梵乐之处。据《法苑珠林》记载,曹植“尝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乃慕其音,写为梵呗’”。又据《异苑》记载,曹植“尝游鱼山,临东河,忽闻岩岫有诵经声,清道深亮,远各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以拟所造”。《大藏经》所载“鱼山十二调子”,即曹植当年在鱼山闻梵后创作的。曹植是中国佛乐(又称梵呗)的创始人,鱼山是佛乐的发源地。
梵音洞位于闻梵处的下方,鱼山西麓半山腰处。此处翠柏郁郁,曲经通幽,有个足有两间房大小的天然石洞,洞口镌刻“梵音洞”三字。相传当年曹植在鱼山顶上听到的梵音,就是从这个洞中传出的。如今夜深人静时,有缘人仍可隐隐约约听到梵乐之音。“鱼山闻梵”成为鱼山一大景观,有诗曰:
贴吧:
曹岭作者:
祖馨万里 2012-11-01 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