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吧流程已升级,请使用贴吧APP创建新吧

  • 方法一
    进吧页 - 我关注的吧 - 最后一栏
  • 方法二
    最新版百度贴吧App -「我的」右上角 - 扫一扫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明代瓷制花觚” 与本吧的讨论主题相关,已为你自动跳转。您还可以 创建明代瓷制花觚吧 搜索明代瓷制花觚

明朝吧
关注: 806,352 贴子: 12,612,210

复兴汉文化、修正被诋毁篡改的明朝历史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1
    为什么叫门粉能相信也先是救驾的大明忠良,就是不肯相信满清是为了崇祯报仇的,满清杀了李自成这个反贼,为崇祯报仇雪恨。南明那群人勾结海盗以及李自成张献忠这群反贼的余部,害死崇祯,可见他们早就勾搭成奸,崇祯就是死于他们的阴谋之下。满清为了给崇祯报仇,花费数十年,倾尽国力。才把这些乱臣贼子消灭,为崇祯报仇雪恨,可见满清的诚心。统治中原不过是大明皇族嫡系绝嗣,不得已而为之。事实胜于雄辩,叫门粉们为什么信也先
    動机不莼 13:44
  • 211
    上天曾给过闯王李自成一次改变历史、统一全国的机会,可惜他没有把握住 从起兵反明到进入北京,李自成花了整整十五年,但从入京称帝、建立大顺王朝,然后再到狼狈逃窜,他只用了四十二天…… 这个原本可能会成为朱元璋的人物,为什么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在起义过程中被明军打的好几次分崩离析都坚持了下来,可却在加冕为王的巅峰时刻,命运反而急转直下了?恐怕这就是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古代中国的农民起义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从
  • 95

    广告
    14:03
  • 21
    第一章 仁宗朝:监国体制的遗产与皇权让渡 一、永乐监国时期的权力让渡仁宗朱高炽的统治实始于永乐七年(1409年)的监国时期。《明太宗实录》记载,成祖北征期间,"凡军国重务悉委太子决之",但实际决策机制已发生质变:1. 票拟制度的萌芽:杨士奇《东里别集》透露,太子处理奏章时"必先咨三杨而后行",形成文官预决策机制。2. 军事指挥权的分割:据《明仁宗起居注残卷》,永乐十二年(1414年)北征期间,兵部绕过太子直接
  • 42
    为什么明朝末年的时候,那些投降满清的大明降军,像从地狱爬出来的撒旦一样,杀起自己的同胞来个个毫不手软,比满清的八旗还要残暴? 我们可以看一下那些投靠满人的明军,是如何对待自己曾经守护过的大明百姓 1650年,被封为平南王的尚可喜攻打广州城,整整围城十个月才将城墙攻破,为了报复守城的百姓,给满清当马前族的尚可喜部队,在广州屠城了12天,杀了70万人! 广州城的男女老幼几乎被 杀 光 杀 绝 当时军队中有一个姓陈的文书,
  • 205
    这是我复制下来的
    名利场s 13:27
  • 94
    一、松锦大战 1. 战略决策失误 崇祯十三年(1640)清军围锦州,蓟辽总督洪承畴提出“持久困敌”方略,主张“且战且守,步步立营,勿轻浪战”(《洪承畴奏疏》崇祯13年5月)。但兵部尚书陈新甲受崇祯密谕,强令“刻期进兵”,其幕僚马绍愉在私信中透露:“上意谓师老财匮,必欲速战”(《马绍愉家书》藏台北故宫)。这种决策模式完全违背“战场指挥官优先”原则,洪承畴被迫率13万大军仓促出关。 2. 战术操控 明军进至松山后,崇祯在平台
  • 61
    其实很简单,给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忠诚,有时候只是背叛的筹码不够罢了!况且以明朝末年朝廷对待军户的态度,让这些人背叛只怕一个馒头就能搞定 满清的第二任统治者皇太极是一个深谙人性的政治高手,可以说拥有他是清朝最大的幸运!相比较开创者努尔哈赤,皇太极才是清朝真正的奠基者,如果不是在他手里改变了策略,当时还叫做后金的满清,或许早就在老努晚年的排外和嗜杀中烟消云散了!即便没有散架,也顶多作为一个地方割据
  • 64

    广告
    13:57
  • 64
    在明朝初年为官,怎么能躲过明太祖的大清洗 说实话,这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技术活 可以说在洪武年间当官,真的是你早上去上朝的时候还好好的,晚上回去可能就因为家里某个丫鬟小厮,跟蓝玉或是胡维庸周边的邻居打过一声招呼,你就受牵连被满门抄斩了!这一点都不夸张 像在蓝玉案里,除了朝堂上的达官贵人,连那些渔夫、佃护、僧人、寡妇,以及住在蓝玉家附近的百姓,还有上原县的老秀才、工匠之类都不能幸免!他们就算跟蓝玉谋反没有
  • 0
    “谁服役,谁就拥有土地,谁拥有土地,谁就得服役”,取得土地的前提条件是履行军事义务。服役贵族取得的这份土地不能出售、转赠、按遗嘱继承、按遗产转让;只有为自己主人服务时,才能使用这份土地
    moonless 11:52
  • 90
    崇祯如果不“瞎折腾”,而是选择做一个甩手掌柜,明朝会不会起死回生或者多苟延残喘几年? 这话听起来是有道理的,因为按照当时明朝和主要对手后金的体量对比来看,努尔哈赤和皇太吉的后金似乎不占半点优势!虽然大明在辽东损失惨重,败多胜少,但大明当时仍然是东亚地区最强的巨无霸,远不是占据着辽东苦寒之地的满洲人可以相比 明朝当时有一亿人口,而后金只有两百万,明朝占据着两京十三省最富庶的土地,而后金只有辽东的弹丸之
  • 202
    我怀疑这人是不是满清,拿个流民图就代表了所有人?人家古代流民是指受灾而导致流亡,没有生活着落,合着你一个流民就代表全部,这么喜欢跳脚我是不是要拿出满清条约
  • 33

    广告
    13:51
  • 7
    我将从制度演进视角切入,结合汉唐政治传统对比分析,揭示明代宦官作为皇权延伸工具的本质属性,以及文官集团集体性权力扩张对皇权造成的结构性冲击。 一、汉唐政治传统的制度遗产与宋明异变 汉代"太子宫府制"奠定了储君培养的制度基础。据《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太子太傅秩中二千石,属官达二百余人,形成完整的行政班底。这种制度设计使汉武帝得以在即位之初就启用卫绾、直不疑等东宫旧臣,迅速掌控朝局。唐代更将东宫
  • 5
    在中国古代,什么是亡国?什么又是亡天下? 我发现很多人分不清国家和天下的区别,很容易把它们混淆在一起。明末清初的时候,顾炎武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什么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是改朝换代,那不过是国家灭亡了,但如果是华夏文明的传承断绝,中国人的道德伦理标准被颠覆,那就是 天下灭亡了 说得再浅显一点,国和天下在古代指的绝对不是一个意思!天下指的是这片
    kane木研 12:55
  • 152
    明太祖朱元璋95 朱惠宗朱允文30 明太宗朱棣95 明仁宗朱高炽70 明宣宗朱瞻基75 明英宗朱祁镇70(现在争议最大,很多人因为己巳之祸对他感官很差) 明代宗朱祁钰65 明宪宗朱见深85 明孝宗朱祐樘70 明武宗朱厚照70(武宗是最难评的,因为个人和文官闹翻,加上即位是堂弟,关于他的记载看了一些后总是感觉嫌弃满满) 明世宗朱厚熜65 明穆宗朱载坖75 明神宗朱翊钧60 明光宗朱常洛50(时间太短,给个及格线)明熹宗朱由校60 明思宗朱由检65 基本检索明实
  • 22
    我想他们并不在乎 古代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小农社会的特点是封闭而又割裂。所以对于古时候的老百姓来说,相对于顶层那遥不可及,如同神话传说般的皇权争霸,他们更关心的是地里庄稼的收成,关心谁成了村里新的族长,关心地主赵老爷会不会加租,关心县里派来收费的衙役该如何应付 在古代中国,占人口大多数的那些底层群体,由于认知和文化上的局限性,再加上生存条件堪忧,仅仅活着他们已经用尽了全部力气,哪还有精力去思考更深层
  • 33

    广告
    13:45
  • 0
    一、干政模式的制度性突破 相较于汉唐外戚专权的家族垄断模式,明代形成后宫文官联盟的干政体系: 汉唐案例:西汉吕后执政时,吕氏家族占据九卿之位其五(《汉书·外戚传》);唐代武则天称帝后,武氏子弟控制十六卫大将军半数(《新唐书·则天皇后纪》)。其本质是单一外戚集团的武力威慑。 明代创新:正统年间张太后联合"三杨内阁"主政,形成"太后懿旨-内阁票拟-六部执行"的行政链条。《明英宗实录》卷23载:"凡章奏
  • 2
    三月中旬,二楼摔下,造成左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已身无分文,天天躺只能躺,饿了就出去捡垃圾桶找吃的,可这俩天我发烧,真心闻不到下去了,难不成真只有卖手机一条路嘛。
  • 3
    服装到是很是明朝服装
  • 2
    酷刑男 11:22
  • 49
    这已经是我能找到最大的麓川王国的地图,你和着猪吹,为了吹朱祁镇,你还给敌人开疆是吧@.御龙道长
  • 9
    朱标当皇帝,能坐稳皇位吗? 秦朝,二世而亡 汉朝,诸吕之乱,刘弘被废杀 晋朝,二世而亡 隋朝,二世而亡 唐朝,玄武门之变,太子被杀 明朝,靖难之役,建文被废 宋朝,兄终弟及(赵匡胤如果不直接把皇位给弟弟,是不是也会和其他朝代二代一样发生转变?)
  • 46

    广告
    13:39
  • 2
    第一章光宗逝世与众正盈朝 泰昌元年八月廿八日(1620年9月26日):光宗驾崩与文官夺门 1. 光宗暴崩,李选侍控帝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明光宗朱常洛驾崩,其宠妃李选侍(天启帝养母)占据乾清宫,将皇长子朱由校(天启帝)控制在身边,企图垂帘听政或自封太后。 2. 杨涟率众强行介入 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联合吏部尚书周嘉谟,率百官至乾清宫外请见皇长子。李选侍闭门不纳,杨涟怒斥宦官:“皇帝已崩,皇长子当为社稷主,汝等敢隔绝
    崇禎曆書 13:18
  • 17
    前面看到吧里有讨论张弘范,很激烈,有说汉奸的,有说不是的,各有道理,还是很喜欢历史讨论的,我说说我的看法。 张弘范从民族划分以及后来的行为,他确实是汉奸,毕竟汉族本位政权是南宋,金本就不能算,哪怕蒙古人把金朝汉人和南宋汉人区分开弄出了个“南人”;但是他又属于我可以理解的那种汉奸,不是说他张弘范本身有点文采军事水平又不错就值得称赞,而是酿成张弘范辅佐蒙元的经历不是张弘范自己一出生就能根据利益决定的,
    最下川 5-18
  • 0
    景泰三年,太子朱见济夭折,年方九岁,请大家分析一下朱见济是病亡还是英宗党羽加害的呢?
  • 33
    总有人说朱元璋没能正经读过书是个大弊端,但其实吧...读了也没用。 因为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不可能掌握这个世界所有的知识,但凡还是个人类就不可能面面俱到,一般来说还是得老老实实依靠相府内阁等机构辅助的。 朱元璋也一样,没有丞相开府治事,他一个人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知道他有把权力分散下放了,问题这放出去的全都是行政权,就剩个通政司有点政权,但最多也就是个秘书部。 就宰相的相权都得依靠相府才能玩的转,
    卧竹居士 06:49
  • 481
    如果 明代皇帝 有座次 ,谁应该跪着 ? 大明经历几代的耕耘 到了朱瞻基时期,也算鼎盛 压着北方民族打 结果,朱祈镇一战 给败光了 如果不是于谦 都城 都保不住 后果, 就是微钦二帝重演 当然,任何朝代都会衰落 只是这个罪人 也太 夸张了 你们觉得, 朱祁镇,能站起来吗?
  • 402
    你不能只在国家强大的时候,才爱国啊。明朝是哪怕被灭了,汉人也应该是惋惜,反思,研究他的利弊得失,而不是什么大骂朱元璋,大骂皇帝,大骂百官,大骂百姓造反,大骂一切它的弊端,然后为胜利者张目,认贼作父。 我看清朝灭亡后,很少有遗老遗少去批判清朝皇帝,许多遗老遗少面对敏感问题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是潜心研究学问,研究女真文化,女真文,满文,研究清史,或多或少去做一些事情,缅怀故国,或者去影视行业,写剧本,拍
  • 68

    广告
    13:33
  • 0
    吧务赶紧把这人禁言了吧,太恶心了。
  • 109
    看到好多人说朱标如果造反,朱元璋会很高兴,大家认同吗?
    满粑粑 5-12
  • 57
    公元1392年,大明王朝最顶配的太子朱标突然离世,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如果事件。这位被朱元璋亲手调教三十七年的完美继承人,像一部刚完成系统升级的旗舰手机,却在发布会前夕意外黑屏,给后世留下无数脑洞大开的猜想空间。让我们穿越时空,戴上福尔摩斯同款猎鹿帽,翻开这卷六百年前的悬案档案。 第一章 太子之死:大明版《走近科学》现场 在应天府某五星级病房里,三十八岁的朱标突然病逝,吓得朱元璋连夜修改《皇明祖训》
  • 0
    吴之彦这种小人真恶心!!!!!! 最后还能继续当官,看来跟王锡爵早就商量好了吧!!!!!! 我严重怀疑弹劾吴之彦的那帮人是吴之彦自己人,否则不会那么巧,怎么会刚被弹劾,就出了退婚这事!!!!!! 明末的党争文官真是恶心,卧槽这种私人退婚绝婚的事都能拿来党争!!!!!! 真是手不能挑肩不能扛,遇事就党争!!!!!! 除了耍心眼子,别的一点不会!!!!!!
  • 120
    如何评价关于元清是中国和元清非中国的争论?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解决"清朝中国论"与"清朝-日本行为如此像,日本为什么不是中国"矛盾的解决方案。(我真是机智) 其实主要矛盾在清上,不在元上。元朝只不过是清朝拿来护体的。因为元朝地盘太大,对应中蒙俄中亚五国等许多国家,就算单是忽必烈的元朝,现在还有外蒙古存在,人家国家内部崇拜成吉思汗你也没法干涉。所以元朝不是"元清非中国"的核心问题。 以前曾经存
    mrguoxin 00:23
  • 95

    广告
    13:27
  • 32
    真有满族同胞愿意被爱新觉罗源傅仪那一家子代表吗?一个让国家陷入前所未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苟姓氏,真有资格代表一个民族?被这么一个苟姓代表,不觉耻辱吗?
    芙堰 5-13
  • 107
    清修明史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要抹黑明朝,又羞羞答答。 有些人看了明史对明朝皇帝的评价(主要指评价好的几位),感觉不错,但看内容,又感觉不搭。事实上是,清修明史,即使对某些皇帝留下了比较好的客观评价,但是在具体事实上却又做了手脚,也就是把好的一面,故意少记载或者不记载,把歪的一面,刻意放大,甚至篡改历史(显然清修明史也不是对所有皇帝的评价都正面,比如对天启的评价就有刻意抹黑嫌疑)。 略举几个例子吧。一
  • 267
    推演下,如果随便哪个汉人起义军推翻了大明,并且打赢了大清,后面基本不可能再闭关锁国了,哪怕闭关锁国,也是类似日本那种,挨打了肯定会立即维新变法的,这样,汉人王朝就很难错过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汉人王朝完全不用担心汉人会覆灭自己的统治,这和大清完全不一样,毕竟大清是把中国当殖民地的,汉人王朝肯定是当本土治理。最次最次,也是类似俄罗斯的十月革命,然后建立起共和国。而且以中国的体量和汉人强悍的战斗力
  • 21
    最近总能看到有人刷这句话称赞景泰皇帝,但始终找不到出处,实录翻了一遍并没有这句话,反而是景泰五年爆发了四次之多的农民起义,并且米价也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这位景泰皇帝真的能当得上图中的t1吗
    孟初. 5-13
  • 8

    广告
    13:21
  • 173
    如果把崇祯当时的位置换给历史上其他的平庸皇帝,如后主刘禅、宋高宗赵构、清朝的咸丰等人,会不会做的比他更好? 答案显然是会 与咸丰对比: 我们就拿咸丰举例,咸丰是出了名的菜鸡皇帝,胆子小身体虚,而且他在位的形势,并不比崇祯强。那时候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联军。这两大势力的危险程度可不比崇祯时期的皇太极和李自成小 但是两人在很多抉择上,却有非常大的不同!曾格林沁在八里桥惨败,曾国藩被石达开打得想跳水自尽,
    Fem^0^ 5-13
  • 73
    上个帖子(https://tieba.baidu.com/p/8651900100?pn=1)为问题之二,包括了“粗略的明朝史”和“明朝的后末期”,两大部分。写来写去,居然长达一年多,里面外加了透史现真对三国的石破天惊的逻辑推演,让我大开眼界。 不过,写得多了,危险系数就变大,今后不能问得太多,写得太长。 这个帖子是讨论明朝中期的,只提了两个问题: 1 。如何看待于谦,他真的是一身清白,毫无瑕疵吗? 2 。明朝最会忽悠,欺骗皇帝的大臣是谁?是那个严嵩吗? 先这两
    朱定傉 5-13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2

会员: 日月汉魂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