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了苏轼的毒舌,估计你也想送他进诏狱 公元1079年七月,刚刚到任湖州知州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中丞李定弹劾,称他攻击朝政、反对新法。神宗皇帝大为光火,命台吏皇甫僎带人急赴湖州,锁拿苏轼。这就是后来震惊朝野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并非偶然,而是御史李定公报私仇,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因为苏轼太过毒舌。他的嘴和他的笔都毫无遮拦,二十多年的官当下来已经得罪了无数人。 他的学生黄庭坚曾评价他“子瞻文章妙天下,其短为好骂”,“好骂”就是苏轼最大的特
贴吧:
历史作者:
破碎大厅 2024-08-16 06:57 抱朴子外篇 晋 葛洪 嘉遁卷第一 抱朴子曰:有怀冰先生者,薄周流之栖遑,悲吐握之良苦。让膏壤於陆海,爰躬耕乎斥卤。秘六奇以括囊,含琳琅而不吐。谧清音则莫之或闻,掩辉藻则世不得睹。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乎蓬户。绝轨躅於金张之闾,养浩然於幽人之仵。谓荣显为不幸,以玉帛为草土。抗灵规於云表,独违今而遂古。庇峻岫之巍峨,藉翠兰之芳茵。漱流霞之澄液,茹八石之精英。思眇眇焉若居乎虹霓之端,意飘飘焉若在乎倒景之邻。万物不能
贴吧:
正一派作者:
闻弈水月 2021-09-21 03:07 200811【一博成王~互动~】1、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宋代: 200811【一博成王~互动~】1、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宋代:苏轼 定知玉兔十分圆,化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流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叫江水向西流。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贴吧:
王一博作者:
王一博散饭博 2020-08-11 05:40 大家有必要可普一下汉沽,身为汉沽人,不知道汉沽历史那行啊。 汉沽是一座盐渔文化浓郁的滨海城市,靠大海煮盐、捕捞鱼蟹得到繁衍发展。早在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已有煮盐灶户居住,汉沽历史沿革变迁频繁,唐代为雍奴、武清辖地。辽时,国号契丹(916-1125年)时属香河,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入宝坻。清雍正九年(1731年)属宁河。1949年3月1日析宁河置汉沽特别区。因境内有汉沽庄而得名。汉沽由来——古代汉沽庄北有一条运盐小河<今称二道沟>得小盐河庄之名。金、元时称韩沽庄。后又以蓟运
贴吧:
汉沽作者:
咕噜图图 2019-07-31 11:27 [千里江山|二十四路]—河北路 河北路,盖《禹贡》兖、冀、青三州之域,而冀、兖为多。当毕、昴、室、东壁、尾、箕之分。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岱,西压上党。茧丝、织纴之所出。人性质厚少文,多专经术,大率气勇尚义,号为强忮。土平而近边,习尚战斗。有河漕以实边用,商贾贸迁,刍粟峙积。宋初募置乡义,大修战备,为三关,置方田以资军廪。契丹数来侵扰,人多去本,及荐修戎好,益开互市,而流庸复来归矣。大名、澶渊、安阳、临洺、汲郡之地,颇杂斥
贴吧:
梁宋笔谈作者:
姑苏舟隐 2021-09-05 22:55 宋夏崇宁以后战事的升级与西夏筑城战术 宋夏两国经过元符议和的短暂休战以后,又在宋徽宗崇宁三年再起战端。这一段时期战争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虽然长编徽宗朝史料已经散失,但节略长编而成的《皇宋十朝纲要》仍保存了部分史料: 崇宁三年,七月丁酉,诏诸路帅臣:近夏国遣使到阙,宻奏事宜,朝虽以理遣之,恐其不测惊扰,戒饬边将严备,静以待?。 八月丙午,夏人?边,距临宗寨六七十里,都统制麻永宗?将兵御之,寻引去。 是月(八月),夏人犯鄜延,焚五堡,又犯泾
贴吧:
五代十国作者:
我张弯弯? 2020-11-14 18:48 回复:奉劝浙江人尽量少玩三味书屋走杭甬高速的梗,这是一种软文化入侵 绍兴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它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勾践小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勾践是春秋越国的一位著名君王。越国是越部族所建立的春秋列国之一。这个部族原来活动于会稽山、四明山以及浙东的其他丘陵山地,过着象《吴越春秋》一书中所描述的“随陵陆而耕种,或逐禽鹿而给食”的狩猎业和迁徙农业的生活。它们北部的宁绍平原,有着丰富的水土资源。但是,由于这个地区是一片潮汐出没的沼泽地,土地泥泞而斥卤,要到那里定居垦殖,不仅需要解决当时力所不及的农田水利问题,而且人民生活所必需的饮水和燃料也都存在困难。因此,除了崛起于平原深厚冲积层上的许多孤立丘阜周围,已经建立了若干聚落以外,整个平原还处于一片洪荒的状态
贴吧:
江南作者:
伺隙而动 2024-12-23 12:50 回复:《读史方舆纪要》摘抄之北直隶(有一点图片和注释) 北直隶雄峙东北,关山险阻,所以隔阂重边,藩屏中夏。说者曰: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前襟漕河,北枕大漠,川归毂走,开三面以来八表之梯航。奋武揆文,执长策以扼九州之吭背。秦晋为之唇齿,而斥堠无惊。江淮贡其囷输,而资储有备。鱼盐枣栗,多于瀛海、碣石之间。突骑折冲,近在上谷渔阳之境。修耕屯而塘泊之利可兴,振师干而开宁之疆在握,此真抚御六合之宏规也。然而居庸当肩背之间,古北在肘腋之下。渝关一线,为辽海之噤喉;紫荆片垒,系燕云之保障。近在百里之间,远不过二三百里之外,藩篱疏薄,肩背单寒,老成谋国者,早已切切忧之,而不仅此也。九原、云中制我上游之命,李邺侯灵武之谋,欲并塞北出犄角以取范阳。盖地势形便,川原斥卤,驰骤易达也。三齐为我南屏,而挽输数百万,皆假道于此。保无脱巾挺刃之徒,乘间而起。昔则京师之大命,倒悬于山左矣,可勿为意外之虞乎?嗟夫!中外之势,千古大防也。勃、碣之间,自古为都会矣。特以密迩疆索引弓之徒,狺狺于塞外者,不惟一族,故制驭之道,为尤切焉。富氏弼曰:河北一路,为天下根本。燕蓟之北,有松亭关、古北口、居庸关,此中原险要,所恃以隔绝中外也。吕氏中曰:燕蓟不收,则河北不固。河北不固,则河南不可高枕而卧。澶渊之役,寇准欲邀契丹称臣,且献幽蓟地。曰如此可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戎且生心矣。真宗不从。及女真取燕山,遂成靖康之祸。
贴吧:
稚嫩的魔法师作者:
石英刚玉 2024-11-12 13:54 【侯镇各村庄的来历】 1、北崔家庄子 得名时间: 明洪武二年 得名原因:据崔氏族谱考释,明洪武二年,始祖崔德音由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迁至寿光县卜居寿光弥河下游南岸立村。时因村西南邻一果子园。遂取村名为果子林。 备注 至清雍正年间,因弥水泛滥淹没村舍,故南迁至此重立村庄,以姓故名崔家庄子,为便于区别称北崔家庄子。 2、北宋岭 得名时间:清嘉庆九年 得名原因:清嘉庆九年,宋氏从西岔河迁此立村,因地处高岭,以姓氏故名宋家岭。解放后与南宋岭
贴吧:
侯镇作者:
寿光新闻 2013-07-03 13:33 【万箭齐发】的小秘密 万箭齐发锦囊下方有一行小字,是来自于苏东坡的 《八月十五日看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万人鼓噪慑
贴吧:
三国杀作者:
jinwenbo0535 2011-11-21 2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