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环4nfc版使用感受 手环拿到手还是很激动的,但是使用下来整体感受只能说可进步的空间很大(虽然手环只有两百块不能求啥自行车,但还是希望能做的更好),具体想吐槽一下几点: 1.先说一下拿到手二十分钟的感受,整体上手环的表现像一个傻子,像使用初代安卓手机感受一样,上来二话不说先升级,杂七杂八加起来升了三次级,啥都绑好了授权好了发现小爱同学没有反应脑袋短路(是真短路),后来上论坛发现不少大哥也有这个问题,然后重新登陆了一下小米运
贴吧:
小米手环作者:
拉扎斯? 2019-07-05 08:56 第一次在图书馆背书已经快要背吐了 拉扎斯菲尔德拉扎斯菲尔德拉扎斯菲尔德
贴吧:
许昌学院作者:
FirstMelange 2013-01-15 09:02 回复:ML系贴吧传播学视角下亟待解决的理论议题探究 1. ML运动中去“KOL”化尝试与实际KOL化矛盾分析
KOL,即key opinion leader,中文译“关键意见领袖”的缩写,指的是在传播中能被相关群体接受,能在传播中对群体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或者组织。
基于ML系贴吧的原有组成成员均为某些二次元手游下强力社群管控的“受害者”的背景,ML运动以消费者叙事在舆论场异军突起后,这个互联网思潮下的支持者便从自身情感,或者自身利益出发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拥护去“KOL”化的观点,从而希望实现真正意义上“言论自由”与去“社区拥护”、去“熟人社会”的目的,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
而在实际去“KOL”化中,除去直接提出去KOL的某些社区能够以此在舆论中直接要求的方式外,也包括社区实际舆论控制者通过权限或者非权限策略降低某一已经对社区产生影响力的用户曝光的方式。当然,也存在完全放任社区内部KOL自然或者非自然形成的放养方式。
但目前而言,经过作者对泛ML系贴吧社区环境评估后认为,以上方式均未能真正达到去“KOL”化目的,只是抑制乃至无法抑制KOL的形成。
作者认为,尽管去“KOL”化后实现“言论自由”的愿景很美好,但在实际中,社区无法真正实现完全去“KOL”化。
在没有特定学术背景下的公众认知中的意见领袖是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理论下的概念,而关键意见领袖的概念则衍生于此,进而产生了相应针对方式如“只认可观点,不认可人”,在实际舆论环境中自觉要求社区内部用户只对某一个观点产生认同而非对某一个人产生认同。
然而,信息传播的过程并非是同步的,信息的来源并非是每个用户能同时接触到的,一切信息在社区内部的传播过程必然经历由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的过程,即便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每个用户都有能够接触到原始信息的可能,但在信息传播前期,即多数用户未能得知信息时,早期的传播者必然在信息传播中占据优势地位,从而形成拉扎斯菲尔德的“二级传播”下的“意见领袖”。
在此插入一个概念,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单位可以是“屏”,即用户使用的智能终端一个显示屏幕内所显示的信息,由此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可以以“屏”作为信息传播的时间单位。(对应的,印刷媒体环境中的信息传播单位可以是“页”)
在同一时间下,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只能为一个屏幕,而在具有数万活跃用户的贴吧内,可能一上午的时间便有几十个手机屏幕的新信息产生。在有限时间内,普通用户很难浏览全部的信息,更很难筛选出具有关键价值的信息(如可以产生大型影响力的信息)。因而在信息传播早期同时也是舆论发酵早期,意见领袖的出现能够带动信息传播和舆论发酵,从而使信息得到进一步传播。而在这种传播过程中,信息将被加工形成观点,此时,意见领袖完成从“信息产生影响”到“观点产生影响”的转变,意见领袖从输出信息到输出观点的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的社区影响力不断扩大,社区地位进而提高。
此时,信息进一步传播,舆论进一步发展,当社区内原有的具有社区影响力的用户开始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并形成观点,如果其所生产的观点和上一级意见领袖的观点保持一致并且符合社区内“浅舆论”走向,则这二级意见领袖均可获得社区影响力,而如果这一观点与上一级意见领袖观点相悖,则社区舆论反应则会引起冲突,这一舆论冲突的形成流程在此不展开。
由此,这一信息传播链条中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将逐步递增,最终形成关键意见领袖。
如果抛却N级传播理论,从鲍尔洛基奇与梅尔文·德弗勒的媒介系统依赖理论来看,在早期信息传播过程中,绝大多数用户均未了解信息时,用户越是缺乏这一信息,就越是对生产这一信息的意见领袖产生依赖与认同,直到用户得到更多信息。而在这一过程中的意见领袖从而获取用户信任,增强了其在社区内部的影响力。
关键意见领袖的发展过程有两个阶段,在初期,意见领袖的形成是信息主导的,进而可以从把关人理论的视角去分析,而在以多数用户均未得知的信息作为早期影响力扩张的资本后,其发展动力会完成从信息主导到观点主导,即通过传播缺失信息获得社区影响力到通过传播社区共识(也是社区主流群体认可的观点)来获取影响力。
获得影响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以信息交换权力的过程,这一点,如果通过透视美国新闻业19世纪到20世纪的经营方式和发展过程即可轻易理解,即意见领袖在获取影响力的同时,也是以文化资本换取社区实际权力的过程,这一过程这是意见领袖发展为关键意见领袖的最核心也是较为隐蔽的过程。只有其影响力能够兑换为社区内实际权力,其才能成为持久的KOL,而这一过程并非KOL自身的主观意愿,而是客观进程。由此,KOL实际在社区内形成。
此后KOL大部分多以观点主导,形成上述循环,直到其因为其生产的观点与社区主流观点相悖而被社区抛弃为止。
贴吧:
手综避难所作者:
长草提督 2025-02-24 20:04 回复:ddddd 运动健身提高x魅力,读书和看严肃文学(看书尤其是社科类的书我喜欢看拉扎斯菲尔德或者亚当斯密),打理一下面部和头发,着装得体就可以?
贴吧:
上海建桥学院作者:
翼德鸽拉米 2025-04-02 17:44 【全球风靡】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老何造型争议 这些天似乎贴吧里大姨妈贴不少,核心就是指向造型问题。时间很奇怪,因为这已经不是老何走怀神路线的阵痛期了~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声音的始作俑者想
贴吧:
尚雯婕作者:
酷玩电台司令 2011-01-24 12:34 【2016/12/01】决战之月——十二月 召唤五大守护神:拉斯维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施拉姆
贴吧:
樱草染风作者:
小白羊口味布丁 2016-12-01 06:53 2021新闻与传播考研热词(四) 1.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的概念是2006年哈佛大学教授桑斯坦在《信息乌托邦》中提出的。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梏于像蚕茧一样的“茧房"中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表面看起
贴吧:
暨南大学研究生作者:
一起考研啊? 2020-12-09 13:37 新宿的archer到底是谁 看着像欧洲的,可能是传说人物,正常人怎么可能会使用魔弹 或者是魔弹论的代表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或者西多尼·罗杰森 奶死不负责
贴吧:
命运冠位指定作者:
大英雄? 2018-04-08 15:58 【研究生考试信息】新闻学2019年新闻传播理论真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使用了“第三次浪潮”来描述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巨大变革。 2. 组织传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 、 、 、 。 3. 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H.米德看来,人内传播是一个“ (I)”、“ (Me)”之间双向互动的社会过程。 4. 美国学者C.R.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分别是 、 、 和 。 5.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提出的,之
贴吧:
四川社科院作者:
好景_经验 2019-09-21 09:27 从事新媒体运营,为什么要学习传播?(内含福利) 新媒体运营是个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的岗位,最近报了个课程,来完善自己的新媒体知识体系。刚好学完了其中一门新媒体应用传播学课程,现在给大家分享这方面的知识,也加深下自己的记忆。 首先我们来认识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传播学的创始人是施拉姆,但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分别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库尔特·勒温、哈罗德·拉斯韦尔。 在传播学中有2种媒介形式,分为狭义媒介
贴吧:
新媒体运营作者:
jinny? 2021-03-29 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