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曾巩《孺子亭》诗
孺子亭 一亩萧然绝世喧,抗怀那肯就笼樊? 功名晚更为余事,灾异初尝出至言。 群阁已空徐孺榻,里人
贴吧:南昌话作者:laomei6251602 2017-07-30 23:01
回复:豆香斋吟草(民国)王玉麟
和经鹤《夜雨》韵
声声夜雨滴檐头,竹引风来爽似秋。
蝶梦初醒徐孺榻,蜗居漫拟仲宣楼。
一池莲溢芬芳满,两部蛙添鼓吹稠。
霁色才分天欲曙,呼童整理钓诗钩。
贴吧:贾诩作者:贴吧用户_GAVRyae 2025-04-10 10:15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杜甫五律《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读记
(小河西)
2022-09-30 发表于广东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
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
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还将徐孺榻,处处待高人。【有作:还将徐孺子】】
此诗或作于永泰二年(766)。
1、韦之晋杜甫挚友。生平不详。据史载,大历四年二月后,韦之晋由衡州刺史转潭州刺史。在任衡州刺史期间,其兼衔从御史中丞(正五品上)升为御史大夫(从三品)。【《旧唐书-代宗记》:“(大历四年二月)辛酉,以湖南都团练观察使、衡州刺史韦之晋为潭州刺史。因是徙湖南军于潭州。”
《加韦之晋御史大夫制》(唐-常衮):“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兼衡州刺史,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等使,上柱国扶阳县开国男韦之晋,…可兼御史大夫,余如故。”】本诗应是杜甫在夔州送韦中丞赴湖南衡州。据本诗,韦之晋在赴湖南前或在“峡内”任某州刺史。
2、宠渥:皇帝的宠爱与恩泽。《谢男师损等官表》(唐-刘禹锡):“宠渥非常,授任不次。”
3、征黄:征招黄霸。西汉名臣黄霸(前130-前51)。曾为颍川太守《汉书-黄霸传》:“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
《送梓州李使君之任》(杜甫):“籍甚黄丞相,能名自颍川。”
4、借寇:借寇恂。东汉寇恂治理颍川有政绩,离任后随帝再至颍川,百姓请求再借寇恂留任。《后汉书-寇恂传》卷16:“即日车驾南征,从至颍川,盗贼悉降,而竟不拜郡。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长社,镇抚吏人,受纳余降。”
《奉寄章十侍御》(杜甫):“湘西不得归关羽,河内犹宜借寇恂。”
5、行春:官吏春日出巡。《后汉书-郑弘传》:“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李贤注:“太守常以春行所主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绝。”
《送张员外出牧岳州》(唐-钱起):“台上鸳鸾争送远,岳阳云树待行春。”
6、多故:多乱,多难。《国语-郑语》:“王室多故。”韦昭注:“,犹难也。”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
7、徐孺子:典“陈蕃悬榻”《后汉书-徐稚传》卷53:“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后以“悬榻”喻礼待贤士。
大意
皇上宠渥,像渐渐征诏黄霸。(将渐诏长安。)权宜之计,像频频借用寇恂。(多次担任刺史。)
湖南将安定虽然背靠洞庭,峡内会想起您春日出巡。
朝廷仍然处于多事之秋,苍生还倚重您这样的大臣。
还请您启用徐孺子一样的贤才,处处都等待聘用高人。
这首诗前二联
首联用典。皇上宠渥,像有征诏黄霸之迹。权宜之计,像再次借恂。(虽仍是刺史,暂借寇恂而已,很快会征诏入京。)
次联直赞。您到湖南,湖南将安。峡内人不会忘记您曾行春。
后二联勉励。现在朝廷多难,百姓寄望大臣。望重视任用贤才,处处礼待高人。
=======================================================
《杜甫全集校注》卷十八
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已见:《每天理解一首杜诗》第【49网页】2447楼;另有赏析:2448楼
贴吧:杜甫作者:我是杜鹃wsdj 2023-09-15 15:06
回复:竹林风 七律诗三百BY深南
偕梅雨兄寤堂兄BaoEr登求水山
莫言高处不胜寒,疏放吾曹结此欢。俯瞰丘峦摹万象,跻攀磴道绕千盘。空林憩听丁宁鸟,险涧惊凭断续栏。忽起松风频举袂,飘飘扶送碧云端。
岁末过长沙承柳堂兄招饮同用寤堂兄相寄韵
谦冲疏放自依然,诵尽缥缃踞楚天。松梦早从云外合,柳章迟被网中传。浊清资水同谁濯,幽邃梅山正雪妍。把盏重逢图一醉,期期争说锦袍仙。
岁杪归途晤方圆轻吟二兄醉宿益阳记此兼寄叶吟兄
一年期向酒边逢,堪笑吾身类转蓬。归梦每常闻唳鹤,寻章何以好雕虫。王春判序风将暖,玉斝浮香意未穷。忽起晨钟惊宿醉,江亭来日拜裴公。
读贺兰吹雪兄近作感百通杯事件同借钱钟书[寻诗]韵
江湖逐鹿起群雄,浴血交锋自古同。七子镐京冠复冕,天山一剑雨吹风。新盟暗结鹃声外,旧怨犹沈蜮影中。豆蔻梢头春正好,随园故事又谁工。
有记某国学大师
髯银步健面犹酡,荒诞人生跌宕过。四部文明拼剪贴,三言哲学正清和。狱中捏构诗何壮,台上翻添冕甚多。斯世浊清当异品,期颐莫笑好青娥。
承牧笛兄馈赠步韵却寄
几番风信絮花扬,快诵诗经第一章。夜鹊已从云外渡,阿娇犹待屋中藏。谁知锥颖埋囊橐,始信卿材出楚湘。同作岭南羁旅客,何当把臂拟疏狂。
方圆兄寿依韵有寄
蝶舞东风第一枝,裴亭烟树绕埙篪。萸江水谱停云曲,梅岭谁堪落月思。五斗生涯归尚早,三周故里晤何迟。今逢沧海添筹日,犹记桥南话别时。
闻踢馆将军出师未捷拟休兵恸而作
盘纡城堞举狼烟,旗卷风云马著鞭。紫塞天昏戈挽日,黄金甲破血流川。未曾粮秣三年断,何以关津一线悬。忍睹爱卿军令状,中宵泪洒帐帷前。
拟十三妹赠十三哥
湖州月夜醉何堪,身靠姬姨笑态憨。昔捧玫瑰千减一,今呼骰点十加三。沧桑变幻无前奏,冰火依违可内涵。哥是云间射雕手,投名曾上百花潭。
鹏城怀碰壁
城外停云月色高,城中大隐绝尘嚣。人倾肝胆凭谁识,腹满经纶待酒缫。客舍曾联徐孺榻,乡怀犹合屈平**庭湖上薰风起,何日安归一叶舠。
约赋冬雪一章于客中别后示怀
轻于柳絮冷于霜,四顾茫茫接大荒。冰冻要津羁异客,风号孤馆绕空廊。营营梦责华胥幻,去去身嗟陌路长。回首来时天欲暮,一行履印自何方。
《断臂山》观后作
施于简册记身名,多少悲欢宠辱惊。沪上堪怜磨镜党,岭南犹结养蚕盟。董贤断袖情何在,屈子投江事莫争。真爱千年无性别,做回自我是人生。
客中病愈屈指离家数日矣
倦羽栖枝别亦难,劳生何复向天端。襟风客馆秋声疾,灯影乡村夜色阑。病况遥嗔应止酒,平安尚报已加餐。孺儿未解人寰事,两颊微涡梦正欢。
诸子聚饮吾病初愈不意大醉烦无双二兄送归醒而赋此
一夜鹏城酒价高,只缘疏放合吾曹。丰仪久已瞻韩切,拙集偏闻说项劳。身恙余犹尝百草,时清君自梦三刀。何烦小醉频垂问,季子归来气尚豪。
风中的蒲公英
绒绒梦断绾韶华,身世飘零未有涯。今日情逃三面网,当时谁诩一枝花。东墙落月心相惑,南浦飞云眼望赊。风底勾留吹复起,茫茫何处是侬家。
感事步潮州沁儿韵却寄
文园琴毁十年心,多病劳谁每问临。瘴绕梅关归路远,身裎竹筏海愁深。昭昭莫诧天边事,靡靡犹闻濮上音。信否韩江曾祭鳄,长教吾辈枉赓吟。
七年存稿拟付梓屏前答梅雪
已俟城隅若许秋,灰飞律管动边愁。三番酒病嗔犹念,一帙行吟弃或留。天远东南抟倦翼,云深西北锁高楼。泠泠莫记幽渟水,曾照当时月半钩。
闻梅子久恙未愈寄此
酒未淋漓语未酣,殊途况味各深谙。微疴汝自伤天末,生计吾犹滞岭南。材惜子昂琴欲碎,情怜红拂梦何堪。屏山隔望初三月,故事封存到枕函。
南岭三章
绣梓删存问拙工,先留一卷证泥鸿。深情已贶书多册,烂醉还输酒半盅。渐忘当时蕉下鹿,堪惊是夜梦中□。湘滨事莫言凄美,尚有长巾舞朔风。
I
贴吧:诗词天地作者:纳兰解佩 2013-03-03 17:21
回复:滕州欲重建滕王阁,重振千年古城风姿
题滕王阁  
      宋 苏辙  
      客从筠溪来,奇侧舟一叶。  
      忽观章贡馀,晃荡天水接。  
      霜风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气奔西山浮,声动古今业。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鸟会,目送凫雁灭。  
      遥观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洲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买丰碣。  
      毫气相凌荡,俳语终仓卒。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和篇亦无陋,抱恨费弹压。  
      但当倒瓶罂,一醉沧江月。

贴吧:滕州作者:滕州青旅 2011-03-08 11:47
回复:转身,握不住的流年

题滕王阁
苏 辙
客从筠溪来,奇侧舟一叶。
忽观章贡馀,晃荡天水接。
霜风出洲渚,草木见毫末。
气奔西山浮,声动古今业。
楼观却相倚,山川互开阖。
心惊鱼鸟会,目送凫雁灭。
遥观客帆久,更悟江流阔。
使君东鲁儒,府有徐孺榻。
高谈对宾旅,确论精到骨。
余思属洲山,登临寄遗堞。
骄王应笑滕,狂客亦怜勃。
万钱罄一饭,千金买丰碣。
毫气相凌荡,俳语终仓卒。
事往空长江,人来逐飞楫。
和篇亦无陋,抱恨费弹压。
但当倒瓶罂,一醉沧江月。

贴吧:70年代作者:知我者莫言 2011-11-28 07:24

大家都在搜

  • 徐孺下陈蕃之榻
  • 徐孺下陈蕃之榻暗示什么
  • 陈蕃之榻
  • 陈蕃榻是周璆还是徐孺
  • 徐孺榻典故
  • 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典故
  • 徐孺下陈蕃之炕
  • 徐塌典故
  • 历史典故陈蕃之榻简介
  • 徐孺子简介
  • 陈蕃和徐孺子的故事
  • 许孺下陈蕃之塌
  • 陈蕃下榻典故
  • 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用意何在
  • 徐稚榻典故
  • 陈儒下徐犯之榻
  • 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
  • 翻译徐孺下陈蕃之榻
  • 徐孺下陈蕃之榻修辞
  • 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