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你需要我来给你科普:
1、决堤的背景是保郑州,郑州的威胁来自日军14师团,14师团是一个经过加强的师团,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都远超甲种师团。国军在兰封会战战败后,14师团进逼郑州,郑州此时已经完全没有悬念。因为国军能调动的部队已经在兰封会战中用尽。
2、保郑州的目的是保住平汉线和陇海线,郑州位于平汉、陇海两条铁路线交汇处,从郑州出发,可以沿陇海线西进,也可以沿平汉线南下。
3、平汉线是重点,武汉自南京后就成为战时首都,军z全部在武汉。国f这边的估计是日军如果沿平汉线进攻,只需要1个月就可以拿下武汉。更重要的是如果打通平汉线,日军可以直接从东北运输物资兵源到武汉。
4、日军原计划是主力由徐州出发沿淮海流域切断平汉线,然后直取武汉。武汉位于郑州下方,地势平坦,国f估计1个月被拿下,那都是往多了说。
5、决堤后形成的黄泛区阻断了日军沿淮海流域进攻的路线,日军主力被迫改由安徽-江西进攻武汉,另一部则从大别山进攻武汉。
6、武汉会战的战场并不是武汉,而是长江防线的南岸和北岸,日军进逼武汉时,国军已经撤退。所以武汉会战对日军的影响大部分都是长江防线造成的。并且尽管日军最后拿下了武汉,但未能实现打通平汉线的目标。
7、武汉会战后中日进入对峙阶段,武汉会战的意义可想而知。
8、据水利部下的黄河wyh记载,日军随后也炸了一个口子,两个口子合并后才形成了最终的缺口。
以上是对日军的影响,接着来讲对我国的影响。
9、1938年河南一半城市gg,余下的一半到1944年才gg。1941年郑州短暂gg1个月后又被国军反攻成功给拿了回来。日军直到1944年才打通平汉线,但此时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日军在太平洋战场已经被人家推到了家门口。
10、根据河南官方(现在)的资料,河南粮食产量(相对于1936年)37年减产500万吨,38年减产200万吨,39-40年每年减产20万吨,41年-42年每年减产百万吨以上。官方总结的河南农业损失主要原因是受战争影响导致劳力缺失,从而让农田出现大面积荒废。
11、1942年的是一场波及全国的z害,北方是重灾区,郑州的上面山西一样受灾严重。
12、黄泛区89万的死亡数字是黄泛区九年间死亡的总人数,而且是涵盖了各类型的死亡数字,并不是单一的水灾。
最后再讲某些人无耻至极的地方。
13、死活不承认日军的进攻路线被改变。在某站,还见过一个更不要连的局座开了个专题视频,视频中居然说日军并没有往郑州方向进攻。
14、大肆宣扬日军的救灾壮举,我最初看到过自媒体对于日军的救灾内容,大概是救助了几百人。这个救助量连国f的万分之一都没到。而且日军的救灾,国内并没有记载,也没有报纸报道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