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动听的曾经之音,沉淀风华的未来之色! 国家AAAA级旅游区: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东安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宁远九嶷山舜帝陵景区、祁阳浯溪碑林景区、双牌阳明山旅游区; 国家AAA级旅游区:永州萍洲书院、祁阳李家大院、宁远文庙、江永女书生态博物馆、道县周敦颐故里; 国家森林公园:宁远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双牌阳明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习俗、瑶族长鼓舞、祁剧、祁阳小调、舜帝祭典;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
贴吧:
永州作者:
皎洁玉色 2022-03-09 06:35 触摸国保“岁圆楼”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岁圆楼古建筑
贴吧:
双牌作者:
水木理生 2013-05-16 09:21 永州的国家保护文物 零陵区:永州柳子庙、永州文庙、永州武庙、涧岩头村周家大院、廻龙塔、朝阳岩石刻、淡岩石刻。冷水滩区:李达故居。东安县:广利桥、东安树德山庄。祁
贴吧:
永州凤凰园作者:
流浪者的博客 2015-02-26 10:43 回复:第一到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永州市
1.浯溪摩崖石刻 |唐至清|祁阳
2.宁远文庙 |清|宁远县
3.玉蟾岩遗址 |新石器时代|道县
4.柳子庙 |清|永州市
5.舜帝庙遗址 |夏|宁远县
6.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唐|江永县
7.阳华岩摩崖 |唐|江华县
8.树德山庄 |东安县
9.春陵侯城遗址|秦至汉|宁远县
10.泠道故城遗址 |西汉|宁远县
11.允山玉井古窑址| 宋|江永县
12.鬼崽岭遗址 |宋至清|道县
13.湘桂古道永州段 |清|永州
14.回龙塔 |明|零陵区
15. 云龙坊与王氏虚堂 |明|宁远
16.龙溪李家大院 |明|祁阳
17.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明|零陵区
18.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宋|道县
19.龙家大院 |明|新田县
20.岁圆楼古建筑群 |明|双牌县
21.零陵文武双庙 |北宋|零陵区
22. 广利桥 |清|东安县
23. 久安背翰林祠|宋|宁远县
24.朝阳岩石刻 |零陵区|宋
25. 淡岩石刻 |秦至清|永州
26. 李达故居|永州
贴吧:
湖南作者:
锺世計 2016-01-31 09:26 回复:【文化底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40个城市 有你家吗? 32. 湖南永州 26处
浯溪摩崖石刻 | 宁远文庙 | 玉蟾岩遗址 | 柳子庙 | 舜帝庙遗址 |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 阳华岩摩崖 | 树德山庄 | 春陵侯城遗址 | 泠道故城遗址 | 允山玉井古窑址 | 鬼崽岭遗址 | 湘桂古道永州段 | 回龙塔 | 云龙坊与王氏虚堂 | 龙溪李家大院 | 涧岩头周家大院古建筑群 | 濂溪故里古建筑群 | 龙家大院 | 岁圆楼古建筑群 | 零陵文武双庙 | 广利桥 | 久安背翰林祠 | 朝阳岩石刻 | 淡岩石刻 | 李达故居

贴吧:
历史作者:
经贸九零后 2014-04-06 20:02 回复:坦田村是全国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州新闻网讯(通讯员 卿建平 何姗玲)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核定公布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其中湖南省123处,永州市18处。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岁圆楼古建筑群(编号7—1257—3—555)顺利入选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双牌县“国保”零突破。
贴吧:
坦田作者:
HSHE_7840121 2013-05-10 19:28 回复: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基础资料汇 一、古民居建筑艺术
坦田千年古村古民居群落现状规模庞大,保存完整。老、新两大院子,分别创建于宋元与明清,总占地面积200 余亩,总建筑面积达6.3 万平方米,其中,位处新院子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岁圆楼,保存最是完整无缺。它已于2006 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3 排9 栋66 间,呈方阵分布,占地12 亩,建筑面积达3000 多平方米。
千余年来,庞大的古建筑群依然保存了旧日的规模与气势。它们依山傍水,坐落于青山绿水之间,两大院子的众多建筑物,虽然陆续落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恰似整体设计般规划有律,依照后龙山山势走向,自南向北,呈矩形延展,而东西纵深又依坡势递级而立。整体呈现出居高临下雄伟磅礴的气势。老院子里宋元时期房舍保存较多,如门楼、大堂屋、宗祠以及部分宅屋,虽然年久失修,破旧者较多,但基本格局保存完好,宅院居室完整者居多。围绕村落四周而建的护村石墙和荆棘土围子,尽管亦成残局,但大致防卫格局依稀可辨,其中村东一段仍旧完整。纵横交错于村中的建于北宋时期的石板主街巷、石渠以及古井、石拱桥,不仅风貌如昔,而且至今仍然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
坦田村古民居群建筑风格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模庞大,布局有律
坦田村的古建筑群虽然规模庞大,房屋众多,且构建于不同历史时期,但在整体布局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在规划中又反映了轴线对称,向中呼应的“中和”传统观念和哲理思维。从宏观上看,村落坐落于山环水抱之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依山势而立,可谓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山形和土地资源;用山峦而建古堡,可谓天然屏障,以御敌而避乱;引山泉凿石渠,可谓化害为利,排洪疏流;拦溪筑坝,引坦水灌溉农田,并山塘水池,以吸天地之灵气,防火灾于未然……山、水、石、泉与人融为一体,乃谋求天时、地利与人和。从古建筑的格局上观之,村落分布呈矩形,南北长,东西短,村前青石板村道,外与古驿道相接,是村人通向外界的通途,内与中心街巷沟通,便利于出入行走。全村自西而东,自上而下,设计了四条中心街巷,然后,按照后龙山势的起落之势形成不十分规划的梯级平台,于其上构建成一排数栋房屋,每两级平台间即两排房屋间形成南北向青石小巷道。这无数条小巷道直弯相同,一律通向中心街巷,从而保证各家各户的出入与交往的方便自如。所有房屋都临巷而建,其内部空间布局也大致相同。所有正屋(主体建筑)大都坐西朝东,多作两进,一进大门,有中门屏风,二进为厅堂屋,一般为三开间,也有五开间的,堂前开设长方天井,堂两侧辟构卧室,长方形天井,将室内外空间连成一片,井坪掘砌青石
排水沟和石坪,使排水顺畅。井坪两侧有南北厢房,与堂屋卧房,均开设花格窗,使室内光线充足。而堂廊两侧又开设券(侧)门,与横屋或巷道相通。这般理想的空间组合,使看似密集错迭的古民居群,实际上疏密有致,布局有律。它们既各成一体,又互相依存相通,充分体现了农耕社会聚族而居的时代特点。
坦田村古民居建筑布局精巧。这些建筑群依山傍水,新、老两大院落互为依倚,相映成辉。虽然它们构建于不同年代,上下限跨度达九百年之长,但整体观之,却纵横有序,错落有致。从整体平面分析上看,新、老村院均背倚后龙山,从其山腰,因地制宜,依势自上而下,递次布置,东西纵线近400 米,老院子有两条东西纵线中心街巷通向前后两条村道。一条成“N”型蜿蜒曲折的石渠在这两条中心街巷之间穿梭,山泉流淌,终年不枯。石渠全以石为底,经人工在天然石矶上开凿而成,渠堤壁以大青料石砌成。其间有“三拱搭一桥”与中心街巷相通。每一南北向梯级平台上建筑一排数栋房屋,其间形成小巷道,南北向与中心街巷相连通。每栋房屋的平面布局基本相同,主体建筑大都坐西朝东,一是地势使然,二谓取“紫气东来”之意。新、老院子的居宅无论是平面布局,还是空间组合,格局几近一致,且一律开设了中门,充分体现了民房建筑传统基本风格的传承关系。
贴吧:
坦田作者:
HSHE_7840121 2013-03-14 15:09 回复:湖南省双牌县理家坪乡坦田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基础资料汇 第三节 用地现状
一、用地性质
村域建设用地中以居住用地为主,间有文物古迹用地。由于疏于规划管理。
二、用地构成
1、居住用地
坦田村至今延续传统的宗族制度,村内为同系家庭,居住建筑为主,后龙山脚下延伸,并
集中在以岁圆楼为中心的大古建筑群。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居民点逐渐向外围扩展,在盆地
中,依自然地形,于山丘底部散布。向北延伸,向南延伸的带状发展趋势。
2、医疗卫生用地
村内有卫生室1 个,于村内自住居住用地中。此外,紧邻的理家坪有卫生院,建筑质量较
好,设施较完备。
3、行政办公用地
行政办公用地指村委会。综合利用,不占用地面积。4、工业用地
坦田村工业用地主要为一处。占地面积0.1 公顷,位于后龙山脚下,环村道旁,对文物建
筑有一定影响。
5、河流湖泊用地
河流湖泊用地为坦水河、水渠及其它池塘沟溪等。
6、农林用地等
村内的农业用地、天然林地占地较多,分别为63.86hm2、528.13 hm2。农业用地以水田为主。
7)道路交通用地
目前坦田镇与外界联系的公路有一条,即江车公路,到达国道207 仅8 公里,可连通十二
五规划的二广高速公路等,通往双牌县城、永州市区、长沙市,并连通广西省、广东省。
村内道路由村内自行修建,主要有在建的环村道,宽约4 米,自后龙山脚下通过,可通行机动车。目前车靠路边空地停放,无停车场。
贴吧:
坦田作者:
HSHE_7840121 2013-03-14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