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七所医学院之一 贵阳医学院 国立上海医学院(上海) 国立湘雅医学院(长沙) 国立中正医学院(南昌) 国立沈阳医学院(沈阳) 国立贵阳医学院(贵阳) 国立江苏医学院(镇江) 国
贴吧:
贵州医科大学作者:
山人行568 2015-02-21 09:27 挑战写真女优行业 日本最美议员立川明日香曾在2012年日本地方选举中当选为议员,备受舆论关注。但随后,选举当地政府以“立川不在当地常住”为由,认定当选无效,曾一时
贴吧: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作者:
陇集大山 2013-10-12 13:39 回复:原来初民一来就奠定今后山大的苦逼岁月 医学院。1949年6月,山大仅设医学专修科,附设实习医院和护士学校。7月,将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及其附属医院并入山西大学医学院。8月,再将长治和平医专(原1948年成立的晋冀鲁豫白求恩国际和平医学专科学院)、山西省高级助产学校(原1943年8月在吉县克难坡成立的山西女子医学院)并入山西大学。1950年8月,医学院改归中央卫生部领导,行政建制仍隶属山西大学。
贴吧:
山西大学作者:
???? 2023-09-23 13:00 太原的民国建筑群 太原的民国建筑群:一张城市名片 “城市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文化环境和城市建筑的优劣对城市文化品牌的作用将
贴吧:
阳泉作者:
继续孤单8 2012-03-05 10:52 回复:盘点简介太原市辖区的古建筑(不含近代,仿古,当代重建) 楼主发的太慢,我先发个文字总结版

:
杏花岭区
1太原唱经楼 (含春秋阁 )
2 太原天主堂(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含修女院圣堂、教会加辣女校旧址、教会明原男校旧址)
3 山西督军府旧址 (含山西布政司衙门、府东街东花园、山西省人民zf办公楼旧址)
4 山西机器局旧址和太原兵工厂旧址
5 南华门赵树理旧居(原为清代民居)
6 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
7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旧址
8 南华门阎氏家宅
9 牛驼寨碉堡群遗址(含太原解放纪念碑、牛驼寨烈士陵园)
10 太原城隍庙钟鼓楼及东配殿
11 圆通寺
12 明清太原府城墙遗址
13 文殊寺过殿 (含晋兴出版社旧址)
14 南肖墙关帝庙和浙江会馆旧址
15 山西省谘议局旧址
16 傅公祠
17 新民北街东花园
18 广晋煤矿公司旧址(东山煤矿)
19 zg北方局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成成中学旧址)
20 精营东边街徐永昌旧居
21 西华门王靖国旧居
22 南华门杨爱源旧居
23 同蒲铁路管理局旧址
24 山西牺盟会太原委员会旧址(原为清代民居)
25 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集中营旧址
贴吧:
古建筑作者:
Shevermore 2022-01-01 01:16 那些太原现存的西式建筑 太原是全国范围内保留民国建筑数量较多的城市之一,其中不乏西式风格的建筑,这些建筑如今也成了太
贴吧:
山西周边游作者:
我爱德罗 2015-12-18 09:06 回复:太原印象(城建-历史) 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 位于杏花岭区精营东二道街。 1919年建立,为山西省医学院的前身,是山西省创建较早的一所高等医学院校,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川至医专原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现山医二院的位置)。办公主楼坐北朝南,为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为520平方米,四周门窗为西式木质门窗,正中一层门、二层窗两边饰西式半圆柱,整个建筑平面按功能对称设置,造型为中西合璧。其东为图书室(现存),西为病理教室(现为存车处)。学校原有各种科研教室、学生宿舍、教授宿舍、防空洞以及医学院的各种门诊室、病房等。2004年6月10日成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贴吧:
中华城市作者:
dingdangmaook 2015-01-25 21:45 回复: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县市名单 太原市(13处)
杏花岭区(4处)
督军府旧址(含山西布政使司衙门) 清至民国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旧址 清末至民国
赵树理旧居(含沁水县嘉峰镇尉迟村赵树理故居) 民国
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 1919年
迎泽区(3处)
孟家井瓷窑遗址 宋至清
东太堡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太原文瀛湖辛亥革命活动旧址 清至民国
包括:
崇德庐石刻 清
原山西贡院状元桥 清
原新美园琉璃塔 清至民国
孙中山纪念馆(劝工陈列所) 1905年
万字楼 民国
山西革命烈士纪念塔 1950年
(省立一中旧址已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不再列入)
晋源区(1处)
蒙山开化寺旧址及连理塔(含蒙山大佛) 北朝至唐、宋
清徐县(3处)
清徐严香寺 宋
清徐香岩寺 金
清泉寺 元至清
娄烦县(2处)
山城峁遗址 新石器时代至汉
高君宇故居 清末
贴吧:
山西作者:
Vivalavidalc 2013-05-07 13:53 回复:山西大学之变——上世纪50年代山西高等教育的“院系调整” 在山西省,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仅有山西大学一所高等学校。经过恢复整顿,到1951年,山西铭贤学院从四川成都迁回山西太谷县设为独立的山西农学院。就高等教育规模而言,解放初山西大学作为全省惟一的高等学校,在名义上虽有文、法、工、医四个学院,但在校学生仅有528人,并且因多年战乱破坏,校舍破损,设备简陋,基础非常薄弱,办学条件十分差。因此,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有关方针,按照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指示,山西大学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院系扩充。主要内容有,山西大学文学院改设为师范学院,下设中文、历史、外语、教育4个系,及中文、史地、数学、理化、生物、体育5个专修科;山西大学法学院改设为财经学院,下设经济、工商管理、会计3个系;山西大学工学院扩充,设有土木工程、采矿工程、冶金工程、化工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纺织工程7个系;山西大学医学院接收了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山西省立高级助产职业学校和晋冀鲁豫边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学专科学校,开始设置了医学专业、附属实习医院和助产、护士两个中技学校,后又增设了公共卫生专业。此外,1949年9月,根据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的决定,原在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合并到山西大学,迁至山西太谷铭贤学校旧址,改为山西大学理学院,下设数学、化学、生物三个系。至此,山西大学经扩充调整,共设有5个学院、18个系和6个专修科,是当时国内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之一。另一高校山西农学院下设有农艺系和畜牧兽医系两个系,及附属农业技术学校。1951年,全省两所高校共有在校本科生1326人,专科生209人,高校教职工628人。每万人口中大学生数由1949年的0.4人提高到了1.3人
贴吧:
山西大学作者:
wang玉凤 2012-05-27 06:07 回复:太原的民国建筑群(图) 太原的民国建筑群:一张城市名片 “城市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文化环境和城市建筑的优劣对城市文化品牌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太原的近代建筑,尤其是民国时期那些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功能的建筑,大多具有典型意义,而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城市的整体形象影响极大。在太原特色文化名城的建设当中,必将会产生独特而重要的影响作用。” 【文化品位和历史价值凸显】 山西是一个文物大省。全省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有32处,太原就有山西大学堂、督军府、山西国民师范**活动旧址、高君宇故居、赵树理旧居、太原文瀛湖畔辛亥**活动旧址、山西省立川至医学专科学校旧址、太原天主教堂、**烈士纪念碑9处。
贴吧:
中华城市作者:
秋高气爽~ 2012-03-03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