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四时读书法】 by:江湖夜雨 旧时的学子们编了一首打油诗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收拾心情待明年。然而,如
贴吧:
古风漫道作者:
棋待诏也输五目 2010-12-06 14:17 回复:说说 寒山与寒山诗 从书目著录的情况来看, 自宋代开始,寒山诗就已进入了藏书家和目录学家的视野,宋王尧臣等编《崇文总目》卷十著有“寒山子诗七卷”,宋郑樵《通志》卷七著有“寒山子诗七卷”,尤袤《遂初堂书目》也著有“寒山诗”,无卷册数。欧阳修等修《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志》著有“《对寒山子诗》七卷”,后注云: “天台隐士。台州刺史闾丘胤序,僧道翘集。寒山子隐唐兴县寒山岩,于国清寺与隐者拾得往还。” 《宋史》卷二百八十《艺文志》著有“僧道翘《寒山拾得诗》一卷”,以上著录的辨证可参见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卷二十·集部一《寒山子诗集二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的有关考辨。清《文渊阁书目》卷四著有“寒山诗一部一册”, 《秘殿珠林》卷二十三有“寒山拾得诗一部”。但是,从整个诗歌史及文学史的情况来看,寒山诗却并未占到重要地位。由于寒山诗语言的通俗性和较浓厚的宗教色彩,除一些书目著录外,清代以前的唐诗总集或选集限于体例与习惯,几乎都未收寒山诗,如宋计有功的《唐诗纪事》、杨士宏的《唐音》、明高楝的《唐诗品汇》等,只有胡震亨《唐音统签》卷九百八十至卷九百八十五(《唐音辛签》卷十七偈颂之十二至十七)收有寒山诗六卷,计三百零六首,几乎囊括了现传寒山诗”“。到清御编《全唐诗》,寒山诗才算在官方的正式唐诗总集中占了一席之地,并被列为释家类之首。
贴吧:
中华好诗词作者:
菁古斋主人 2016-12-21 08:12 回复:寒山问拾得 寒山,本长安高官子弟,成年参加科举,屡试不第,据说是因长相问题,后家境败落,而立之年,归隐天台山寒山在翠屏山成家隐居,再次败落,后隐居寒石山寒岩,常来往于国清寺,众人不知其名,皆称其寒山子。寒山时常桦皮为冠,布裘破敝,木屐履地,形容枯悴,或长歌徐行,或叫噪凌人,或望空独笑,或沉思玄想。出言吐语,颇具哲理。且似儒似道亦似佛,非儒非道亦非佛。寒山诗在传统的流传主要是在民间的,民间对于寒山诗有着比较广泛的接受程度。不拘格律,直写胸臆,或俗或雅,涉笔成趣,是寒山诗的总体风格。
拾得,乃国清寺丰干禅师外出途中拾得,遂抱回养大,起名拾得。这国清寺乃隋杨广遵智顗和尚遗愿所修的寺庙,寓寺成国清。拾得在寺中掌理食堂、香灯的事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其中就有寒山,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寒山、拾得二人踪迹怪异,其典型形象总是满面春风,拍掌而笑,民间奉为“和”、“合”二仙。有人说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就去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寒山、拾得,丰干被后人尊称为国清三隐。
雍正皇帝也曾为《寒山拾得诗》坐注,敕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
寒山与拾得的影响力也遍及日本,欧美,特别是成为嬉皮士的偶像。
贴吧:
空院子作者:
空院子 2011-07-13 19:02 回复:【备用】有兴趣的书 OVER:
绾青丝(小说·消遣)
喵喵喵(小说·消遣有益)
他、来自火星(小说·消遣有益)
苏菲的世界(小说·哲学视角、开拓视野)
昆仑(武侠·非常不错的武侠小说~)
无限恐怖(网络小说-很不错的构思 只不过从中段开始有些走样 但值得一看)
ING:
阴阳师(小说·云一般的男子)
无限未来(网络小说-未完结 不过智战还是有些吸引 想看下去 作者所想表达的平淡的深奥)
FUTURE:
项羽和刘邦(历史·司马辽太郎)
一代军师(小说·看评论不错)
宫女谈往录(历史·纪实)
空之境界(小说·朋友大力推荐)
源氏物语(小说·朋友大力推荐)
十二国记(小说·架空)
鬼吹灯(小说·听评论很不错)
道连格雷的画像(小说·王尔德)
禅:
《坛经》
《寒山拾得诗》
《禅 ——诗僧的天涯》
《五元灯会》
《传灯录》
《高僧传》
《续高僧传》
《禅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贴吧:
百味子作者:
quwan925 2011-11-17 11:27 回复:【备用】有兴趣的书 禅:
《坛经》
《寒山拾得诗》
《禅 ——诗僧的天涯》
《五元灯会》
《传灯录》
《高僧传》
《续高僧传》
《禅说》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贴吧:
百味子作者:
quwan925 2010-12-06 00:59 回复:说说 寒山与寒山诗 现存最早的寒山诗版本是宋淳熙十六年(1189)国清寺志南刊本,这也是目前流传的各种寒山诗版本的最重要祖本。此外,寒山诗集的版本数量之多、系统之复杂,直令人瞠目结舌,在版本梳理与研究方面,用力最勤、成绩亦最突出的当推陈耀东先生,他曾就此发表多篇文章,如《日本国庋藏{寒山诗集)闻知录》、 《寒山子诗结集新探》、 《{寒山子诗集)传本研究》等,并承担了寒山诗集版本研究的国家课题,其主要观点是:寒山诗集最初为寒山自编,共六百首,分体编次。后有徐灵府采编本三卷,诗三百余首;又有本寂注释本,削徐序,增托名闾丘胤序,附拾得录及诗。久之,本寂之文为人删削,仅留寒、拾诗及闾丘胤序,并增丰干录及诗,是为《三隐集》。清代之前,寒山诗集已有数十种刻本,且远及日本、高丽。现存国内外著录及传世之刻本、抄本、注本、校本、选本共百余种,可分为四大系统,一为寒山拾得诗之“二圣诗”系统;宋刻《寒山子诗》一卷、 《丰干拾得诗》一卷系统;宋刻国清寺本系统;宋刻宝祜本系统。陈先生并对诸系统之行格、版式、诗数、编次等情况做了详细的甄别与辨析,揭示了其异同、特点及相互间的承继关系。陈文俱在,读者可覆按,不赘。
贴吧:
中华好诗词作者:
菁古斋主人 2016-12-21 08:13 回复:说说 寒山与寒山诗 现代整理出版的寒山诗校注本也很多,按时间顺序排列大略有以下数种:黄山轩的《寒山诗笺注》、曾普信的《寒山诗解》、卓安琪的《寒山子其人及其诗之笺注与校定》、李谊的《禅家寒山诗注》、钱学烈的《寒山诗校注》及其修订本《寒山拾得诗校评》、徐光大的《寒山子诗校注》、郭鹏的《寒山诗注释》、项楚的《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等。以上寒山诗集新版本的出版为当代的寒山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显示了当代学者在寒山诗整理与研究方面注重文献、踏踏实实的良好学风。上述版本中以钱学烈与项楚之注本较有特色和影响,同时也是大陆流行最广的两个版本,尤其后者更被论者誉为取得了“建构寒山文化研究的学术之厦”的卓著成就。
贴吧:
中华好诗词作者:
菁古斋主人 2016-12-21 08:13 回复:宋元明清的刻书事业 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刻《钓矶立谈》一卷、《渑水燕谈录》十卷、《北户录》三卷、《茅亭客话》十卷、《却扫编》三卷、《续幽怪录》四卷、《箧中集》一卷、《曲洧旧闻》十卷。该书序后有"临安府太庙前经籍铺尹家刊行"一行。
杭州钱塘门里车桥南大街郭宅□铺刻《寒山拾得诗》一卷。据叶德辉考证宅下□是"纸"字。
临安府金氏刻《甲乙集》十卷。此书据叶德辉考证,为南宋书棚本,即临安府棚北大街眭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印行的书籍。
金华双桂堂景定二年(1261年)刻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二卷。
此外,现今藏书单位仍有流传的宋代浙江刻书有:
杭州开笺纸马铺钟家刻《文选五臣注》三十卷(唐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北大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均有残卷,卷末刻有"钱塘鲍询书字,杭州猫儿桥河东岸开笺纸马铺钟家印行。"
临安荣六郎书籍铺刻葛洪撰《抱朴子内篇》二十卷(图7-12)。现藏辽宁省图书馆。该书卷二十后刻有"旧东京大相国寺东荣六郎家,见寄居临安府中瓦南街东,开印经史书籍铺,今将京师旧本抱朴子内篇校正刊行,的无一字差讹,请四方收书好事君子,幸赐藻鉴。绍兴壬申二十二年(1152年)六月旦日"牌记。该店原设开封,高宗南迁,荣氏书铺也跟随南下,于杭州继续开店印卖书籍。说明其店经营历史悠久,且注重内容校勘精确、书籍质量上乘。是一份极有宣传力的售书广告。
南宋时,浙江地区坊间刻书最着名的主要是陈氏。临安府陈氏书籍铺不止一家。其所刻书可视为宋代书棚刻书的代表。据知见目录和现存实物考证,陈氏刻书多在书后印有牌记。
陈氏刻书者,又以陈起父子颇受重视。陈起字宗之,室名芸居楼,于临安府睦亲坊卖书开肆。能诗,有较深的文学造诣,又有武林陈学士之称,尤其与江湖诗人交往密切。好刻唐人诗集,有"字画堪追晋,刊诗欲遍唐"之誉。陈氏刻印的唐宋文集和笔记小说有近百种之多。他对于贫困的文士以及怀才不遇者,抱有同情之心,低价售书或慷慨解囊相助。与他交往的诗人寄赠诗词中,即有"哦诗苦似悲就客,收价清于卖卜钱","独愧陈徵士,赊书不问金"的诗句。
陈起之子续芳也刻书卖书。据叶德辉据诸家书目记载所统计,陈氏刻书每卷后均刻字一行,其文详略不同。如卷后记:
贴吧:
史记作者:
秋天与星辰 2014-09-16 15:27 回复:个人诗集,求知交 回复 落泪戏子zx :

我乱凑的,楼主会寒山拾得诗那样格式的么
贴吧:
修水职高作者:
灵魂指挥 2013-06-01 0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