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秀书院经学博士,经史学家——吴兰修 吴兰修(1789年-1839年),字石华,广东梅县松口下坪阙里村人。清朝学者,对南汉史学造诣尤深。吴兰修少年勤学,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试中举。曾任广东信宜县儒学训导,后在广州粤秀书院讲学。阮元任两广总督时,将广州羊城、越华、端溪等四大书院门生集中于“学海堂”,演习经史,并任命吴兰修为“广州学海堂”首任学长。吴兰修精通经学、文史,工诗词。道光年间曾纂修广东《封川县志》,还曾充《广东通志》总校勘。吴兰修最为突出
贴吧:
客家文化作者:
依水娉婷 2014-06-19 17:22 考研,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诂经精舍是阮元任浙江巡抚时,于嘉庆五 考研,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诂经精舍是阮元任浙江巡抚时,于嘉庆五年在杭州孤山创立的,学海堂则是他在任两广总督时,根据诂经精舍的办学经验在广州创立。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继承和发扬了书院教育的优良传统,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人才,对清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两所书院成为许多书院的楷模,对改变当时腐败的书院教育起了积极作用。 2.书院学术研究。 ①坚持“以励品学”的办学目的,不求科举时文,而是以名物训诂、
贴吧:
河海大学研究生作者:
课程部陈义楠 2024-12-23 14:14 23年考研真题,19.在下列清代著名书院中,不设山长而实行学长制 23年考研真题,19.在下列清代著名书院中,不设山长而实行学长制的是( ) A. 诂经精舍 B. 船山书院 C. 漳南书院 D.学海堂 【 解析】D。
贴吧:
新考研作者:
课程部陈义楠 2025-02-12 15:55 清代爱国学者梁廷枏 梁廷枏 (1796-1861年) 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广东顺德伦教人。精研史学,兼擅诗文戏曲,曾任澄海县教谕,学海堂学长,越华、粤秀书院监院及两广总
贴吧:
梁作者:
塘溪老嘢 2012-03-08 10:28 《中国历史名人录》:改变广东文风的清代翰林——李黼平 [清](公元一七七o年至一八三三年)字绣子,又字贞甫,广东嘉应州攀桂坊人。 生于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二年,年六十三岁。幼颖异。年十四,精通乐谱。及长,治汉学,工考证。嘉庆十年(公元一八o五年)进士。授江苏昭文县知县,公余却手一编,民间因有“李十五书生”之目。后以亏挪落职,系狱数年,始得归。阮元开学海堂,聘阅课艺,遂留授诸子经。后主东莞宝安书院,人咸爱重之。黼平为诗,专讲昔韵,得古人不传之秘
贴吧:
客家文化作者:
依水娉婷 2014-06-18 17:17 广州文化地标之应元书院 (转自微博)【广州二中校园前身之应元书院(应元宫):重读几幅老照片和老地图】 图1、图2:广州二中大门位置,大致就是原应元宫和应元书院大门。大门前的小路,以后扩建为应元路;大门前的路段两端各有一道方形的门;大门前的路下边,有一口大池塘,估计占有现今应元路的路面和省政府的部分地盘。这个大池塘什么时候填掉的?修应元路的时候? 图3:这是1860年的地图。地图明确地标出了应元宫及其前面的池塘(POND)。应元宫图标左边
贴吧:
粤语作者:
寒塘渡鹤? 2024-11-08 10:25 清末著名文学家、诗人——温训 伊墨卿死于1815年,而温训的《夕阳》诗曾获得伊墨卿好评,也可认定《夕阳》诗为温训28岁前的作品。道光三十年(1850),63岁的温训,仍然抱着无限的希望,再赴北京参加礼部主办的博学鸿词科考试,社会都普遍认为温训当能“应诏而出”,最后却因“部议不行”而无法得尝夙愿。 □陈定开 提要:著名文学家、诗人温训(1787~1851),字宗德,一字伊初,别号登云山人,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下滩村人。温训因《夕阳诗
贴吧:
客家文化作者:
依水娉婷 2017-09-29 15:32 广州粤秀书院经学博士,经史学家——吴兰修 吴兰修(1789年-1839年),字石华,广东梅县松口下坪阙里村人。清朝学者,对南汉史学造诣尤深。吴兰修少年勤学,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试中举。曾任
贴吧:
客家文化作者:
依水娉婷 2012-09-24 10:11 中国教育史考研资料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
贴吧:
中国矿业大学作者:
不倾国的女子go 2018-06-05 17:13 【申请目录】广州二中吧 申请到广东中小学贴吧目录 贴吧名称:广州二中吧 现目录:个人贴吧 贴吧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w=%B9%E3%D6%DD%B6%FE%D6%D0&fr=itb_ 现任吧主:嶶笑灬掩盖忧伤 小
贴吧:
贴吧分类作者:
嶶笑灬掩盖忧傷 2013-04-20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