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吧
关注: 31,755 贴子: 39,381

开放型孤独症交流学习贴吧

  • 目录:
  • 疾病治疗
  • 0
    为什么孩子年龄越大,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呢? 减少情绪冲动可能有些困难,但十分重要,因为情绪问题阻碍了自闭症孩子的学习和社会关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冲动行为如果没得到缓解,会导致更多的不良行为。 为什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的情绪问题越来越严重呢?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受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他不能很清晰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当别人在沟通的时候,存在一些障碍,
  • 1
    上海澳宗医药刚出的TTYP001
  • 0
    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我。
  • 0
    日常在家,我们家长教孩子数字后继续教导,是否可以让孩子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家长开始教孩子前, 要先了解孩子对数字与数学的理解能力和程度。比如:是否明白数字的概念,认识多少个数字;是否理解加减的概念,能进行到哪些数字的加减等在了解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后,我们家长教孩子时可以从“点数”开始:需要准备:孩子喜欢的事物(玩具、积木等)、零食(饼干、糖果等)以及数字卡片。(这里用孩子喜欢的
  • 0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2-6周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错过了,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要知道语言矫正,是最难的工作之一,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注意力的训练:比如,穿珠子,拼图,能够有效
  • 0
    自闭症儿童都有明显的语言发育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从发声困难、异常,到语言学习障碍,有的家长甚至于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说,就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都说。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话的时候总说。 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具体表现如下几方面。 (1)言语有明显的异常,在音量、语速、节奏及音调上,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经常说句子时会省略词语。如说“我要到楼下玩。”这句话
  • 1
    自闭症是跨越一生的障碍,家长的内心深处时刻承受着对自闭儿一生的担忧,一方面,由于整个家庭都要承受来自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家长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常常被忽视,长期保持这样的压抑状态,不但不利于家长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现生理机能减退、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障碍、家庭问题的出现等),也不利于自闭儿童的康复(家长的压力会影响自信心和行为的正确性,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儿童
    常林1982 4-20
  • 1
    孩子有孤独症,康复训练都做了很多,但效果不太好。还有哪些方法能帮助干预吗?
  • 0
    孤独症试药二期【 青少年孤独症】→→就是小孩自闭症近年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在ASD病理生理中扮演关键角色[lbk]蹲后续H[rbk]现针对TTYP01片治疗青少年和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多剂量、安慰剂平行对照II期临床试验,火热招募患者中!
    antumo 4-17
  • 0
    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外部的感觉刺激信号无法在儿童的大脑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而使机体不能和谐的运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种障碍最终影响身心健康。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意味着儿童的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这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推迟人的社会化进程。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高达85%以上,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为感觉统合训练,儿童进行感
  • 0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是2013年公布的教育学名词。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ism Rating Seale,CARS)由 E.Schopler、R.J.Reichler和B.R.Renner于1988年编制。适合6岁以下或智商79以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第二版 CARS-2 指导手册封面2010年该量表完成第2版修订(简称CARS-2),较适合6岁以下或智商79以下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临床诊断评估。6岁及以上且IQ 在 80 以上者则采用 CARS 2-HF高功能版。 CARS-2用于孤独症儿童言
  • 0
  • 0
    自闭症,也称为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影响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它通常在婴幼儿期就开始显现,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自闭症婴儿的早期表现虽然微妙,但家长若能细心观察,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及早发现并干预。以下自闭症婴儿早期表现的详细阐述。 一、社交互动障碍 自闭症婴儿在社交互动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缺陷。他们往往缺乏与他人的目光接触,对父母的逗弄和微笑反应淡漠,甚至回避。在婴儿期,正常宝宝
  • 0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涉及发育方面的三个核心缺陷,包括语言、社交和行为。临床类别有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及未特定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冷漠型、主动但怪异型和被动型。研究表明,大部分患者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明显的兴趣、刻板与重复行为方式。患病率以男性儿童为主,并且正在逐年增加。目前,虽然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但是,一些科学家认为,
  • 0
    孤独症6-16
  • 0
    自闭症儿童都有明显的语言发育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从发声困难、异常,到语言学习障碍,有的家长甚至于会感到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都会说,就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都说。该说话的时候不说,不该说话的时候总说。自闭症儿童言语障碍具体表现如下几方面。 (1)言语有明显的异常,在音量、语速、节奏及音调上,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经常说句子时会省略词语。如说“我要到楼下玩。”这句话
  • 0
    有一则寓言,有个人背个锅子走在路上,半路上,锅子掉下来摔破了,他却继续向前走而毫不理会。路人对他说:“你的锅子破了!”他仍然头也不回地一直前进。路人追去喊道:“你怎么不停下来看一看呢?”他说:“看了,锅子就会恢复原状吗?” 这是多么洒脱的人生态度啊!那人或许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或许家徒四壁、两袖清风,可是那种潇洒的态度,显示出他是一位心灵非常富有的人,否则也难如此坦然地放下!因此,若是能拥有真正的喜乐的泉源
  • 0
    游戏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对于孩子来说既是娱乐,又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同样对于存在运动发育问题的孩子也是如此,在康复的过程中,我们不妨适当加入一些游戏,来提升孩子的兴趣,达到训练目的。可能会有家长觉得,孩子应该抓紧时间进行康复,不应该把时间耽误在游戏上。其实不然,康复治疗对于孩子的成长固然重要,但长期重复进行枯燥的康复训练,孩子的兴趣与配合度也会随着时间慢慢降低,而在训练中
  • 2
    对于孤独症孩子的语言干预,我们一定要“理性”看待,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能力情况、兴趣喜好等),循序渐进地教导孩子。 本次我们整理了三个在孩子语言干预过程中常见的误区,望家长们能够了解。 首先,就是关于孩子的语言刺激,在这方面很多的资料与教学、知识分享内容中都会强调,在教导孩子语言的过程中要多对孩子进行语言刺激,但这并不代表对孩子进行的语言刺激越多越好。而是要考虑周围环境、人、声音等对孩子的影响,根据
  • 0
    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它让好多家庭特别苦恼,特别是对于患儿来说,危害也是特别严重的,我们要清楚儿童自闭症的症状,在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后,要及时检查和治疗。 自闭症的症状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
  • 0
    古人常言“相识满天下,知己有几人?”你所相识的是什么?与人交往只是在握手或举杯互祝的那一刹那,讲些冠冕堂皇的应酬话,一转身,听与讲的人都忘了。这是社会中经常上演的镜头,一个有生命质感的人不是这样,他对自己很深入,不浮在表面上跟人家虚与委蛇,并且看到别人的成就,会真心给予祝福和赞叹,懂得深入观察与欣赏,所谓的“知己有几人?”便在这时候产生了。 如果只是表面上讲得很潇洒,那个潇洒可能就是无奈。他的笑声好大,可
  • 0
    世间人的快乐往往来自于感官上的享受,每个人的喜悦不同,它需要不断给予神经系统新的剌激,否则很容易疲乏。例如很多人喜欢听歌曲,可是一首歌往往没听多久就腻了,于是不断会有新歌流行。由此可见因欲望而来的快乐带有一种流动的性质,会使心灵产生不稳定的现象。 当人有福报时,欲望能得到满足,可是没有福报时,就会因为挫折而觉得困窘。所以,想要透过欲望的满足来获得快乐,无异于饮鸩止渴。然而一般人总是不停地向外追逐种
  • 0
    拥有是满足感,和幸福大不相同。懂得欣赏才是真幸福!当你拥有很多的时候,幸福之钥一不小心便会掉落于外在的环境中,让你怎么找也找不到。一个人向外,就是想占有、拥有,才会感到满足,以此为幸福。可是真正的幸福却不在这个地方,真正的幸福在于克服内心的起伏、躁动、不安,在宁静中欣赏世间的一切。 幸福是真正的生命之路!期望大家再也不要依托于物质,活出自主的人生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幸福的关键。我们宁可事业减收一半
  • 0
    我们为何偏要把幸福的钥匙寄放在外面?为何不能自己掌握锁钥,悠游于欣赏的天地中,让自己活得幸福、祥和与自在?把幸福的钥匙握到手,不要寄托于外在的事相。譬如财富、权力、情人等,否则这一切一旦发生病变,幸福之钥就会随之失落,灾难与痛苦便会接踵而来。 生命层次低的人,为了生存,必须争取最基本的条件,这个争夺本身是不得已的,无可厚非。然而我们身处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已经拥有了最基础的生存条件,理应进一步训练自己
  • 2
    人生的幸福并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享受,这一点很重要。你若能将占有与享受分开,就会发现幸福与满足有很大不同,就能窥得幸福的奥秘。我们看到贫穷的孩子也有幸福快乐的一面,他穿得破破烂烂的,身体脏兮兮的,边走路边唱歌,弯身捡个树枝,踢个石头,他们安详、自在、享受。如果我们去污染他,鼓动他去占有、去争夺,这时,他的纯真顿时不见,欣赏的心境转成了占有,他开始学会跟人计较、争吵,原本清纯、美丽的心境顿时消失,换上
  • 1
    要怎样享受幸福? 幸福在哪里?对一般大众而言,这是非常大的一个疑问。要了解,幸福是无所不在的,幸福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我们不曾用心享受、感受。然而,为什么我们感受不到呢?那是因为你的心不在幸福里面,你的心跑到幸福外面去寻找幸福,当然找不到了。你应该从哪里来感受这份大地所赐予的礼物呢?就在与人和事的互动中去体会。你能感受到,就能享受到。幸福不是知识,它没办法求证,它是直接的感受。其实,这也是生命存在的
  • 1
    自闭症儿童的刻板行为和重复性行为在治疗过程中是比较多见的,常表现为无目的而有节律的动作或行为。若发生于正常的儿童中,属于良性和自我局限的行为。但当儿童出现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体格障碍的同时,刻板行为的频率增加,就应引起家长老师的注意了。比如“吮指”现象,家长应及时发现并制止。 自闭症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吮吸手指也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它是指儿童自主或不自主的反复吮吸拇指、食指等手指,是一种稚嫩的行为表现
  • 2
    生活自理能力,是自闭症孩子在生活中独立的先备技能。自闭症儿童技能的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和练习,长期不间断的家庭训练可以保证自闭症儿童始终处于一个支持性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中,干预的效果会逐渐显现。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功课”。 上厕所训练 在训练自闭症孩子上厕所时,不要把独立上厕所当成一个整体目标来完成,而是可以把它拆分成数个小目标。 比如,先让孩子对厕所和马桶熟悉
  • 1
    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愁容满面的人,你问他怎么了? 他说他的那个人怎么样了……你看他一脸的灾难,显然已把幸福的钥匙交给了那个人。同样,也有好多人把幸福的钥匙寄放在他处,例如车子,所以爱车倘若被撞个凹痕,他心里便很凄惨。你的事业、情人、地位、权力,可能彰显出你的满足感,但要知道,这并非是真正的幸福,因为都附属于外在的东西,一旦外在的凭借消失,痛苦便会立刻降临,成为不幸的开端。 幸福和满足有所不同。何
  • 0
    3月28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来临之际,凯德集团积极响应社会号召,在省、市、区残联及各级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的指导下,联合武汉市美好家园心智障碍人士家庭支援中心、武汉星向往儿童发展中心等专业机构,共同举办了意义非凡的“凯德商圈友好行动”。此次活动创新构建“政策引导+社会参与+商业赋能”三位一体模式,致力于从友好社区延伸至商业平台,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孤独症友好商圈。 活动筹备阶段,凯德集团发挥主导
  • 1
    生命能量够的人,就活在当下,我现在要做什么?这是有生命能量的人他所做的;一个没有生命能量,生命能量不足的人,他不这样做,他一直想将来我做什么,其实他将来要做的就是他过去的想象。所以他两头空,就是没有生命能量。各位把这个部分逐渐缩小,让他契合在一起就是当下。——自性不动主地神三十参
  • 0
    现在想要谈谈幸福的动力在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有驱动幸福的力量, 这个动力来自两部分: 一个是我们独处之时; 一个是我们与对方相处之时。这个对方包括我们的太太、先生、父母、子女、兄弟,甚至朋友、上司等等。只要是与人相处,就可以证明幸福是否存在。 而我们自己一人独处时,也就是面对事情、物品的时候,这时是否也有那种感受能力?有些人对某些东西特别具有感受力,譬如种兰花可以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他就觉得很幸福。一个人的感受
  • 0
    孤独症孩子的注意力,是在孩子康复干预过程中令家长们较为头疼的问题之一。除了需要改善孩子在一对一教学时的注意力外,对于自爱在团体课堂或活动上的注意力也需要提升,本次我们就整理了一些在团体课堂或活动上提升孩子注意力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论是在孤独症的康复干预还是教育,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都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而对于孩子注意力的改善、提升也是如此。在这一基础上,当我们要求孩子做出反应时,良好的
  • 1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一般都比较严重,而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所有的自闭症都是特别严重的吗?如何区分高功能和低功能自闭症呢? 1、低功能自闭症的表现   众所周知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疾病,主要是大脑皮层发育出现异常,大脑皮层发育异常大脑细胞异常放电就有可能表现为癫痫发作,一个自闭症小孩出现癫痫发作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大脑皮层发育异常有可能影响智力,自闭症小孩智力发育有缺陷者也是比较严重的指
    常林1982 3-30
  • 0
    今天的餐厅很漂亮,东西很好吃,有几对夫妻或父子母女,能在里面好好地纯粹享受一顿美餐? 每到中午,学校、工厂附近的餐厅都像在吃战争饭一样,人人都赶着把饭吃完。吃得好、吃得营养、吃得卫生,这都没问题,可是人生的享受在哪里? 真正的幸福以真诚为基础,人生如果活得无奈而空虚,哪里会有幸福可言? 餐厅如此,家庭亦然。家里的设备很好,一张弹簧床十几万,夫妻俩睡觉真的有那种享受吗? 房间里如果没有那份温馨,那么,家跟旅馆
  • 0
    在孤独症孩子的整体康复干预中,除了在专业康复中心接受训练外,家庭的干预也是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次将与家长们分享一些关于在家对孩子进行干预时的思考,希望能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居家干预的目标,我们要清楚为孩子设立的目标是否会对孩子的实际生活有所帮助。以孩子的认知训练为例,当孩子能够认识100张生词卡了,那么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下一阶段的干预目标就是让孩子再认识100张生词卡。 对此,如果孩子可
  • 1
    两岁之前家长要注意的: 1,在6个月之后,宝宝很少对他人笑或有意义的笑,表现出快乐、愉悦的表情; 2,在9个月之后,宝宝稍有情绪,并且长不知缘由地哭或笑; 3,在12个月之后,没有或少有对家人发出咕咕声,啊啊声 ; 4,在12个月之后,宝宝少主动找玩具,和物品、玩具的互动高于和人的互动 ; 5,在12个月之后,叫他的名字,少有回应,或是完全不回应 ; 6,在14个月之后,宝宝对周围事物没啥反应(比如飞机从头顶飞过都没啥反应); 7,
  • 2
    有家长问:孤独症孩子感知觉异常会有何表现?孤独症孩子普遍在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同时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 听觉发展异常:对声音有异常反应,听觉超敏感或低敏感。 视觉发展异常:大多数孤独症孩子倾向于选择注意物体,而不是人。 触觉发展异常:多数孤独症孩子有触觉敏感的现象,会拒绝他人的身体接触,避免他人的靠近。 前庭觉发展异常:有的孤独症孩子经常摇晃或摆动身体
  • 4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互动缺陷、语言沟通障碍以及重复刻板行为和狭窄兴趣为主要特征。众多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涵盖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方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营养物质与孤独症之间的潜在联系,尝试从饮食营养层面为孤独症的干预与治疗开拓新路径。 从神经生物学理论角度而言,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对正常神经发育和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多
  • 1
    自闭症的主要症状表现在三个方面:社会交往性障碍、语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等,而语言障碍是孤独症孩子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我想家有孤独症儿童的家庭应该知道,对有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来说,教孩子发音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为了让孩子学会一个发音,可能你要重复上千遍上万遍,他还是不会。那怎么办呢? 其实教自闭儿语言训练是有诀窍的,下面把诀窍写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对面:家长应蹲下来与幼儿面对面说话,与
    常林1982 3-20
  • 0
    两岁之前家长要注意的: 1,在6个月之后,宝宝很少对他人笑或有意义的笑,表现出快乐、愉悦的表情; 2,在9个月之后,宝宝稍有情绪,并且长不知缘由地哭或笑; 3,在12个月之后,没有或少有对家人发出咕咕声,啊啊声 ; 4,在12个月之后,宝宝少主动找玩具,和物品、玩具的互动高于和人的互动 ; 5,在12个月之后,叫他的名字,少有回应,或是完全不回应 ; 6,在14个月之后,宝宝对周围事物没啥反应(比如飞机从头顶飞过都没啥反应); 7
  • 0
    派润认知语言训练 小程序
    Qun湘 3-17
  • 4
    家里星儿还有一个月就4周岁了,早有发现异于别的小孩,比如出现语言迟缓,语言单一,不与其他小孩玩,不受控制地乱跑,不会深入玩玩具等。但当时一是认为男孩子发育比女孩子稍晚,二是对自闭不了解,三是心存侥幸,直至3岁7个月才去医院,后被诊断为自闭。现经几个月机构及家庭干预(主要是家庭),有了一些变化,比如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小崽子终于有了输赢的概念,现在我想进一步训练他石头剪刀布,一是让他有多一个玩法,二是刺激
  • 0
    传言:“自闭症者对疼痛没有感觉。” 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对我们提过很多次:他们的孩子从楼梯上摔下来骨折了,也不会表现出疼痛。但是如果他的一根手指上被弄出一个小伤口,那对他来说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自闭症者来说,信息都是从眼睛进入的。自闭症者“看到了”伤口,伤口在外面, 改变了他皮肤的样子,但是他“看不到”骨折,骨折在他体内,因此他的大脑无法理解这条信息,也无法把它带到前台。 伤口改变了身体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星星

目录: 疾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