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语记音符号 恩和巴图
达斡族是我国一个人口近十万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但由于达斡族没有文字,在记录自己的语言及搜集、整理、研究语言文学方面造成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达她历史语言文学学会于一九八O年初委托恩和巴图同志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起草了这个《达斡尔 语记音符号》。初稿拟就后,曾在语言学界及达斡尔族干部群众中广泛征求了意见。最后学会成立了由巴达荣嘎、孟志东、恩和巴图三同志组成的技术
贴吧:蒙古语族作者:哈喇契丹 2013-04-09 09:29
持续暴雪,游客被困!警方紧急救援!
纷飞大雪中 处处“藏蓝”守护 1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辅警救援被困车辆。李新芳 摄 1月16日,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丈八路中队民警冒雪指挥交通。孙崇明 摄 1月16日,山西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四支队五大队民警帮助驾驶员换轮胎。马双龙 摄 海拔1700米 郧西民警值守积雪结冰路段 “前方路面结冰,请装好防滑链再上路!”1月16日15时许,湖北省郧西县公安局湖北口派出所民警孟志东顶风冒雪,
贴吧:吐鲁番作者:吐鲁番网警 2024-01-18 16:56
回复:晚风拂南岸
成片的乌云笼罩,滂沱大雨打在空气里,静谧,哀沉。
沈芝溪死了,孟知晚的母亲死了,那个只将她带到这个世界,就离家的女人死了。
孟知晚恨她吗?或许什么感情都没有,好比一个陌生人,24年孟知晚没有见过沈芝溪一次,就连5年前,孟志东的葬礼她也没有参加。
雨越下越大,宾客渐渐散去了,留下的只有孟知晚和他。
孟知晚身着黑色大衣,黑色的墨镜挡住了大半张脸,没人知晓孟知晚的情绪。
"小姐,走吧”俞恒宇看了看时间,离下一轮投资会开始不远了。
孟知晚不答,她仍旧站在那里。
“少爷,少爷,没事吧。”孟知晚被突然的惊呼声强制回过神来,她缓缓摘下墨镜,眼圈微红,眼神扫向后方。
"是太太的养子"俞恒宇答道。
孟知晚至始至终感觉自己就是个笑话,母亲不疼爱自己,转头就领养了别的小孩,孟知晚感觉自己是可悲的,落寞瞬时间将她吞没。
"先天还是?"孟知晚转向深陷于轮椅中的少年,发出了疑问。
"听说,这小少爷有先心病,后来四年前出了意外,瘫痪了。”俞恒宇回答道
“走吧"
小雨淅淅沥沥化作心中的一盏屏障。
自从孟志东走后,公司的担子落在了孟知晚的身上,公司里的一群老狐狸,虎视眈眈的。
总裁办公室
"咚咚"
“进”来人是俞恒宇,他望着手中的文件脸色有些复杂。
"孟总,这是夫人生前托予季律师的。”
孟知晚打开纸袋,抬头赫然写着“领养证明”四个大字。
孟知晚快速翻阅着文件,内心如洪水猛兽"这么多年,撒手人寰了还留个礼物给我。
沈家
"少爷,那边来人了。"说话的是司振洋,沈南岸的贴身护工。司振洋不过大了沈南岸四岁,沈南岸也总唤他哥。
沈南岸深陷在身下的白色被子里,脸色苍白,锁骨处还扎了留置针,自上周沈芝溪离世,沈南岸食不下咽原本不济的身子更加无力,日日靠着输营养液度日。
"来便来了,纵是将我扔出去我也认了,母亲走了,哪里还有人愿意管我这样一个残废。"沈南岸直直的盯着灰蒙蒙的天花板,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如同濒死的鱼儿,不愿再做挣扎。
客厅
孟知晚懒懒的倚着沙发,纤细的双腿交叠着,乌黑的长发遮住了半边脸,一袭酒红色的复古长裙衬的她肌肤雪白。
“孟小姐,我们少爷身体不便,不能见客,还请您见谅。”回话的是这宅子的管家
"哦?”孟知晚的语气里带着嘲弄,嘴角微微上扬,,红唇微启道:"沈少爷身子不便,是我考虑不周了。”
孟家老宅
"二哥,你说死丫头真能同意养那小子。
”孟明远瞟了瞟对面的孟明深。
孟明深轻笑,摘下他右手的黑色皮质手套,小指的残缺让他不得不整日戴着手套,他点燃了指间的雪茄,缓缓抽吸一口,浓浓的烟雾弥散开来。
"就算她不想养,你以为那些老家伙能放过她,孟知晚现在正值风口浪尖,她没那么傻。"
沈家
“咚咚” “少爷,孟小姐来了。”
贴吧:海天爱月儿作者:薯塔酱 2024-06-30 22:59
回复:晚风拂南岸
成片的乌云笼罩,滂沱大雨打在空气里,静谧,哀沉。
沈芝溪死了,孟知晚的母亲死了,那个只将她带到这个世界,就抛弃她的女人死了。
孟知晚恨她吗?或许什么感情都没有,好比一个陌生人,24年孟知晚没有见过沈芝溪一次,就连5年前,孟志东的葬礼她也没有参加。
雨越下越大,宾客渐渐散去了。
孟知晚身着黑色大衣,黑色的墨镜挡住了大半张脸,没人知晓孟知晚的情绪。
"小姐,走吧”俞恒宇看了看时间,离下一轮投资会开始不远了。
孟知晚不答,她仍旧站在那里,看着墓碑上那张陌生的脸,有些发怔,或许那不是她想象中母亲的样子。
“少爷,少爷,没事吧。”孟知晚被突然的惊呼声强制回过神来,她缓缓摘下墨镜,眼圈微红,眼神扫向后方,后方人群中尤为显眼的是轮椅上的少年,远处看去,看不清他的神色,只觉得他单薄的厉害。
"是太太的养子"俞恒宇答道。
孟知晚至始至终感觉自己就是个笑话,母亲不疼爱自己,转头就领养了别的小孩,孟知晚感觉自己是可悲的,她的出生就这么不受母亲待见吗,宁愿领养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孩子,也不愿意见自己一面。
天更阴了,黑云沉得像要坠落下来。
"先天还是?"孟知晚转过身来,理了理胸前的白花,问道。
"听说,这沈少爷有先心病,后来四年前出了意外,瘫痪了。”俞恒宇回答道
“严重吗?”孟知晚淡淡问道。
俞恒宇蹙了蹙眉头,暗自道自己也不清楚,没事谁去调查一个无关的人。
见俞恒宇支支吾吾的,孟知晚也不再追问,摘下胸前的白花,弯身放在碑前,再一次注视着照片,晶莹的泪水从眼角滑落,是刺痛的。
“走吧”孟知晚抬起手腕,摩挲着盘面说道,这块表是沈芝溪唯一留给她的,或许这也是她在孟知晚生命中出现过的唯一证据。
贴吧:海天爱月儿作者:薯塔酱 2024-07-18 23:29
回复:考古新发现:散落在云南的契丹后裔有15万?
曾任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的孟志东最早留意到云南契丹人后裔的线索,是读到历史学家陈述在1940年代发表的一篇文章《大辽瓦解以后的契丹人》,文章提到云南龙陵县有自称耶律后裔的族群。1990年,孟志东组织调查组到云南施甸做了多学科的调查,1992年又去了一趟,最后写成关于云南契丹后裔的调查报告。这项对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落籍云南的契丹后裔的调查研究,被认为填补了中外契丹学研究领域的空白。孟志东的这项研究于1995年成书——《云南契丹后裔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我们的税收部门应该养什么样的文化人?这是一个问题。而且他们酷爱说谎。
贴吧:印度作者:世界ZF总统 2017-05-19 06:08
回复: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

清末以迄民国,滇西地区存在契丹遗裔至少在当地似乎已是公认的事实。抗战期间,第11集团军某师长为龙陵蒋氏祠堂题写过一副楹联,上联是“溯族源出自古代契丹”,下联是“考姓氏却为耶律后裔”。又当时在云南省府供职的蒋宗旦,在视察龙陵时应邀题联,上联为“契丹古族汉化久”,下联为“岂知遗裔此间多”。[20]
(2)语言
孟志东、陈乃雄两位学者试图将云南契丹后裔的语言(本语)与被认为源出契丹的达斡尔族的语言以及蒙古语进行比较研究,以证实其中的契丹语遗存。孟志东在这方面独具优势,因为他是达斡尔族人,同时又懂蒙语。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生活在坝区的本人语言汉化程度较高,但生活在山区的本人,其基本词汇与达斡尔语和蒙古语有某些相近成分。陈乃雄教授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根据他对1326个山区本语语词的分析结果,发现其中有一百多个词似乎与达斡尔语和蒙古语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21]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孟志东自己也承认,本语中与达斡尔语和蒙古语相似的那些词,一般也与布朗语相似,而布朗族是与云南契丹后裔长期杂居的一个主要民族,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不可造次。与陈乃雄教授同赴施甸进行契丹后裔语言文字调查的蒙古族学者那顺乌日图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意见,他认为对本语的比较研究还需要更加广泛和深入,所谓广泛,是指不仅把它同蒙古语族语言进行比较,还应同阿尔泰语系的其它语言进行比较,同当地各民族语言如布朗语、佤语、德昂语甚至当地汉语土语进行比较;所谓深入,就是不仅要对词汇进行比较,还应对有关各语言的语音、语法系统进行比较。[22]
贴吧:完颜守绪作者:青葙? 2013-08-02 14:26
回复: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
     不过,直到今天为止,还不能说达斡尔族为契丹苗裔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学术定论,在八十年代中期出版的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就依然是两种观点并存:《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不主一说,认为这仍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15]而《达斡尔族简史》则持契丹遗裔说。[16]近年仍有人撰文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但论战双方提供的论据均没有超出傅乐焕和陈述先生所论述的范围。[17]
     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目前对达斡尔族族源的推测只能主要依赖于历史传说,自然很难得出一个确信无疑的结论。持契丹遗裔说者虽然指出达斡尔人在语言、民俗等方面与契丹人有不少相同之处,但我们知道,在历史上东胡系的各个民族之间都可以找到一些彼此间的共同点。要想彻底弄清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应该寄希望于新的文献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对达斡尔人十七世纪以前的历史空白的填补。
     (二)云南契丹后裔问题
     云南契丹后裔虽已不是什么新的发现,但直到近年才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并由此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950年,云南潞西县勐板土司蒋家杰曾向云南民委反映滇西契丹后裔的情况,但未受到重视。1956年,陈述先生根据中央民院研究部蒋家骅(蒋家杰胞弟)提供的线索,在《大辽瓦解以后的契丹人》一文中指出:“现在云南龙陵有一部分蒋姓,根据他们的家谱记载,先世耶律氏,显然是从军著籍云南的。”可惜这个信息也未能引起史学界的注意。三十多年后,由内蒙古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达斡尔族学者孟志东(莫日根迪)和云南民族学研究者杨毓骧等人组成的一个联合调查组,于1990至1992年先后两次深入滇西地区,对云南契丹后裔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取得数十万字包括族谱、碑刻在内的各种资料,孟志东的《云南契丹后裔研究》一书,[18]就是上述调查工作的一个总结性报告。另外,在此期间,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陈乃雄教授曾专程赴云南施甸对契丹后裔的语言及有关契丹小字的石刻材料进行考察,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和云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几位学者检验了施甸县契丹后裔的遗传基因,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干志耿、叶启晓也曾前往滇西进行契丹后裔的民族历史调查。我们今天能够对云南契丹后裔的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首先应该感谢他们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孟志东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云南契丹后裔约有15万人,主要分布在保山、临沧地区和德宏、大理、西双版纳等州,其中保山地区施甸县是契丹后裔最集中的聚居地。他们今天自报的民族很不一致,计有汉、布朗、彝、佤、德昂、基诺、傣、景颇等八个民族,同时他们一般又自称为“本人”或“本族”(意即本地土著民族)。

贴吧:元清作者:dingcq007 2011-02-13 23:01
回复:揭秘云南境内的契丹后裔(组图)
孟志东著《云南契丹后裔研究》.pdf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22822402.html?from=like
贴吧:普通话作者:至正大法师 2012-09-27 16:09
回复:云南民族的源流
众多的云南民族,从语言系属看,在汉藏语系中,有属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语、哈尼语、纳西语、傈僳语、拉祜语等,属白语支的白语,属藏语支的藏语,属于景颇语支的景颇语;有属于藏缅语族而语支尚未确定的怒语、独龙语、阿昌语、普米语、基诺语等;有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壮语和傣语;有属于苗瑶语族苗语支的苗语,瑶语支的瑶语;有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的佤语、德昂语、布朗语、克木语等;回族操汉语;蒙古族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但云南的蒙古族多数已改操彝语。
白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独龙族、阿昌族、基诺族、怒族、藏族等是云南世居的民族。他们与古代的氐羌有渊源关系。他们是同源异流,也可以说是一体多元[2]。
壮族、傣族等也是世居云南南部和西南部的民族。他们是古代“百越”的一部分。
佤族、布朗族、德昂族是世居云南西南部的民族,是古代“百濮”的一部分。
汉族自汉代就开始进入云南,历代都有汉人以不同的方式移居云南。明代,大量的军队进入云南,明王朝在云南实行“卫所”屯田、商人屯田等,将汉族大量移入云南,改变了云南居民的组成比例,使夷多汉少一变而为汉多夷少。明末,又有大量的汉人因逃避清兵而进入云南。大西军和南明王朝在云南坚持十余年的抗清斗争,不仅带来大量汉族军队,也吸引大量汉族难民归附。清代、民国也有汉人不断进入云南。
蒙古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队跨过金沙江突入大理,以云南为根据地,叩南宋王朝的后门。大量的蒙古人、契丹人[3]、畏吾儿人、回回人、普米人随征战进入云南。元王朝建立云南行省后,不断有蒙古人、回回人到云南为官、经商。他们中大部分逐渐融合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现在仅有少量蒙古族聚居在通海县的杞麓湖畔。明清两代继续有回族迁入云南。云南成为我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
在明代以前,云南文献尚无苗族和瑶族的记录。到清代,苗族与瑶族见于记录逐渐增多,但没有较大的聚落,多分散在山区;云南土司中也没有苗族和瑶族的土司,他们大多是土司的属民。
满族主要是清代迁入云南的。
1950年以后,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原因,各民族都有进入云南的,也有不少人在云南定居。因此,中国56个民族,云南有52个,只缺鄂温克、保安、裕固、珞巴4个民族。
注解:
[1] 参考《新编云南省情》,第34页。
[2] 关于云南民族的源流,我们的见解与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略有不同,除在本书中有论及外,我们还将在其他文章中做深入探讨。
[3] 参见孟志东《云南契丹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贴吧:白族作者:世隆大帝 2012-03-03 01:20
回复:达斡尔族满语书面文学述论
参考文献:
[1] 敖·毕力格.达斡尔文学宗师敖拉·昌兴资料专辑[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2] 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达斡尔族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3] 《中国达斡尔族人物录》编委会.中国达斡尔族人物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4] 恩和巴图.清代达呼尔文文献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70-71.
[5] 奥登挂,呼思乐.达斡尔族传统诗歌选译[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15.
[6] 《达斡尔族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达斡尔族资料集[M](第三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 贺元秀.锡伯族文学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8] 孟志东.中国达斡尔族古籍汇要[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2.
[9] 满都尔图.达斡尔族百科词典[K].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
[10]胡格金台.达斡尔故事满文手稿[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
[11]苏都日·图木热.达斡尔民间故事[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
[12]鄂尔泰,等.八旗通志(初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961.
[13]西清.黑龙江外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14]王洪生.达族藏书家敖庆善[J].黑龙江图书馆,1985,(3).
[15]关纪新.满族书面文学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31.
[16]鸟居龙藏.东北亚洲搜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43.
[17]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130.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原文载《满语研究》 2017年第1期P98-103页
贴吧:满族文化作者:贴吧用户_0eMZa2J 2018-02-22 17:03

大家都在搜

  • 孟学东个人资料
  • 孟之东易凌琛
  • 孟之东
  • 孟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