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四大家 贴吧:
笛子作者:
神韵阁 2017-07-24 15:19 婺江风光用什么调笛子 贴吧:
笛子作者:
低掉的_剑圣 2023-01-11 07:03 近现代笛子演奏家(2) 赵松庭,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江东阳人。九岁学吹竹笛。上海法学院肄业。曾任东阳中学、缙云师范学校音乐教师。建国后,历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文工团团员,浙江省歌舞团演奏员,浙江省艺术学校教员、艺术指导。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年,被公认为中国笛子的代表人物之一,浙派笛子艺术的创始人,并被誉为“江南笛王”。曾任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名誉校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第六、第七届委
贴吧:
江西陶瓷工艺美院竹韵笛箫社作者:
似雨流云 2015-08-30 10:22 回复:转贴:中国民族乐器 观览 贴吧:
艺海拾贝作者:
总是我不对 2012-04-12 09:59 回复:笛子爱好者福利贴(更新中) 赵松庭竹笛艺术研究:赵松庭的笛曲创作与演奏技法特点 作者:周可奇
赵松庭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他的创作和演奏,以江浙一带民间音乐为基础,广采博纳,善于借鉴,勇于创新,形成了他自己独特的演奏艺术风格。从1954年赵松庭创作第一首笛曲《早晨》,到1979年与曹星合作创作《幽兰逢春》,赵松庭一共创编了十余首竹笛音乐作品。从乐曲的素材来源、创作与演奏技法特点以及乐曲的审美情趣来看,他的笛子作品可以分为三个类别: 一、融合南北笛子演奏技法特点的笛曲《早晨》。
二、具有浓郁的浙江民间音乐风格特点的笛曲《三五七》、《二凡》、《婺江风光》等。
三、体现中国文人审美情趣的笛曲《鹧鸪飞》、《幽兰逢春》。 另外赵松庭还有一些作品系根据民歌或创作歌曲改编(如《绣荷包》、《友谊列车》)等,不在这三类之列。 本章从三类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早晨》、《三五七》、《鹧鸪飞》入手,分析探讨赵松庭的创作与演奏技法特点。
一、南北风格兼容的《早晨》 笛子广泛流行于我国各民族地区,它的形制很多,演奏风格多种多样,但主要有曲笛(亦称昆笛)和梆笛两种。曲笛主要用于伴奏昆曲或南方民间器乐合奏,其音色纯厚、圆润,技巧上多用叠音、打音、赠音、颤音等;梆笛主要用于伴奏梆子戏和北方民间器乐合奏,音色高亢、明亮,技巧上多用花舌、吐音、历音、剁音等。20世纪50年代初,以冯子存、刘管乐为代表的北方梆笛和以陆春龄、赵松庭为代表的南方曲笛在创作上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梆笛独奏曲和曲笛独奏曲,如梆笛曲《五梆子》、《喜相逢》、《荫中鸟》等,曲笛曲《小放牛》、《鹧鸪飞》、《三五七》等,使笛子的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50年代笛子曲的创作,多是单一的梆笛或曲笛音乐风格。随着竹笛音乐创作的发展,南、北两派演奏家互相交流,相互学习,吸取对方的长处,一批熔南、北派笛子演奏技法与风格于一炉的笛子独奏曲也随之问世,《早晨》就是一首手法新颖、特色鲜明,较早将南、北派笛子演奏技巧融于一体的优秀笛子独奏曲。 《早晨》创作于1954年。它一出现,立即受到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据赵松庭先生讲,当时他是志愿军文工团成员,因负伤住在东北的一个医院里疗养。每天拂晓,他就到树林里漫步,聆听清晨各种鸟儿的鸣叫,在这种场景下,他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早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这种强烈的冲动下,迸发了激情,创作出这首脍炙人口的笛子独奏曲。 在乐曲的创作上,赵松庭有两条意图: 1、立足传统,但不受其局限。首先考虑的是要塑造一个朝气蓬勃的"早晨"的艺术形象。音乐语言既要能为大众所熟悉,又要使人感到清新。 2、技巧为内容服务,只要有助于内容,应尽可能地广泛吸收、创造各种表达手段,并使二者完美结合。演奏者应把这种创作意图体现出来。 正是这种创作意图,使赵松庭在《早晨》的创作上富有新意地将南、北派笛子演奏技巧融于一体。 全曲分为三个段落和一个尾声。第一段是"恬静、自由"的引子,气息控制的运用和缓慢自由的节奏,把一个由万籁俱寂到东方日出的早晨,展现在听众面前。十二连音的运用、循环换气吹奏的长颤音,以及两个渐强至渐弱的全音符,给人日出东方,晨曦四射的早晨意境。第二段是"灵活的快板",包涵主题及其发展、变化。急速的三拍子剁音、旋律化的鸟鸣,以及优美、流畅的音乐进行,呈现出一幅阳关照耀下的森林中百鸟齐鸣、百花齐放的美丽画面。第三段为"跳跃、舞蹈节奏"的华彩乐段,极富舞蹈节奏的旋律似乎是孩子们在森林中欢快游戏的情景,极快的飞指与花舌,将沸腾热闹的场面推向高潮。尾声中,连续的八分音符使全曲在令人回味的意境中结束,仿佛森林中一切又安静下来。
贴吧:
笛子作者:
萧国书生 2013-03-11 16:49 回复:作品幽兰逢春简介 作者简介
赵松庭先生
赵松庭(1924~2001),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浙江东阳人,曾任浙江艺术学校(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名誉校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南派笛艺的代表人物,浙派笛艺创始人,被誉为“江南笛王”。曾创吹笛循环换气法。创作笛子独奏曲《早晨》、《三五七》、《婺江风光》等。著有《横笛的频率计算与应用》、《温度与乐器间准问题》等。
曹星,出生于1935年。1949年参加革命,先后在公安和法院部门工作。1956年在上海浦东任律师,1957年辞职改学音乐(指挥),师从时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何无奇先生和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著名指挥家杨嘉仁先生。1958年任浦东川沙艺校音乐班班主任兼指挥。1962年起在杭州文艺界工作。1981年起归队重操律师职业至今,其间,曾当选为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华律师协会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浙江律师协会副会长、杭州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被誉为“艺术型”律师。
贴吧:
幽兰逢春作者:
379112076 2013-12-15 00:11 【转】民族音乐漫谈 龙音胡琴类男士的也很出彩,刘明源、余其伟名家自不待说,刘明源《春夏秋冬》这张专辑中各种胡琴齐出、十八般兵刃把人们演绎得眼花缭乱。而桃李满天下的二胡教育家刘长福、安如励、张尊连、宋国生的专辑也弥足珍重。刘明源的儿子刘湘的2张专辑也是深受波得的喜爱的胡琴专辑之一。高邵青的摇滚现代风格的二胡有点不习惯,可是他在国外就是这种方式把二胡硬是表现得让老外痴迷。刘天华十大名曲是他比较正经演奏的,可以一听;newage味十足的诗人的山庄很有可听性。
拉弦乐中,龙音的演奏家不仅多而且要全面些,但雨果虽然数量不多,如刘明源与闵惠芬;宋飞与蒋才如,张张都够份量。尤其以前不是十分熟悉的丁鲁峰的那张专辑尤其值得特别推荐。老易真是惠眼识人。
其他主要的二胡名家,一听钟情的闵惠芬《江河水》、《霓裳曲》和宋飞《秋思幻想曲》,在百利中有三张王国潼二胡作品集还有一张马晓晖的《夜深沉》,在风潮夸父系列中有于红梅的二胡专辑《迷胡》和《天胡》,还有陈洁冰的二胡专辑《弦在烧》(一)(二);
六。吹管篇:
民族吹管乐主要有:笛子、箫、排箫、埙、笙、管子、唢呐、巴乌、葫芦丝、芦笙、号筒等。这里民族管乐的历史和特点就暂不介绍了,还是介绍一下现今最出色的唱片和民族管乐大家。
马可勃罗居然录有笛子大师赵松庭的专辑,这里将大师生平介绍如下: 1956年,第一届中国音乐周上,赵松庭演奏了自己脱稿不久的《早晨》。笛声从他的手指中像小河一样流淌出来,出现了清晨的静谧,出现了欢快的鸟鸣,森林郁郁葱葱,仿佛还带着露水的初阳从东方升起,鸟群飞过江南江北,幸福的人们在歌唱,孩子们欢呼雀跃,然后又是平平静静的小桥流水人家,最后一切归于无声的平静。平静之后,终于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赵松庭对南派和北派笛子风格技巧的融合、把握、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还创作和改编了一系列婺剧味浓郁的笛子曲。如 《婺江风光》、《采茶忙》、《荫中鸟》、《三五七》、《早晨》、《鹧鸪飞》。并造就了一大批出色的笛中高手,如上海的俞逊发,北京的戴亚、詹永明、曾永清,浙江的蒋国基和杜如松等。
龙音的吹管系列也很强,除了杜冲外,赵松庭(马可勃罗里有其专辑)的最著名的四大弟子:戴亚、詹永明、曾永清、蒋国基系数登场一人一张专辑、非常难得。好像龙音各大系列中都喜欢把港台最出色的演奏家一起拉过来,所以在台湾如日中天的竹笛演奏兼指挥家陈中申、和中乐团的著名萧笛演奏家谭宝硕、助理首席陈鸿燕也各占一席。唢呐部分则是由唢呐演奏家左翼伟领衔。
吹管乐要数星辉的这套也很让人心动:王次恒的情箫“梅花三弄”,郭雅志的唢呐“百鸟朝凤”,管子的第一人胡志厚的“江河水”,詹永明的魔笛“平湖秋月”,还有李光陆的笙韵“西厢情怨”,国内的吹管大家和各类型吹管大都齐了。
中国龙的吹管乐也非常出彩,荟聚了各类型吹管乐最有代表性的演奏家,如笙演奏家李光陆、笛箫演奏家张维良、王次恒、简广易、詹永明、北派笛子大师王铁锤。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可以与龙音、雨果一道并列三大吹管系列。
雨果的吹管乐系列,像陆春玲、张维良、杜冲这些笛箫名家,唢呐名家刘英都在内了。同样龙音的吹管乐也同样出色,令人兴奋的是这两家的演奏家部分并不重复,很好地互补了,把两家综合起来则出赵松庭(马可勃罗有出专辑)外。几乎全部给网络了。
雨果在奇异果系列,杜冲排箫《在彩虹上》、张维良箫《天幻箫音》,埙《问天》,还有笛子陈悦的《情竹》,口哨《唇音乐》;还有云南葫芦丝巴乌等云南吹管的《葫芦乾坤》这些专辑。
说起吹管乐,就不能不提到普罗出的几张,除了《归来的马》马头琴以及《乌兰巴托之夜》的长笛外,为陈悦出的三张笛箫曲专辑备受推崇,分别是笛子的《无词歌》、箫的《箫色》等。
贴吧:
箫作者:
琴萧埙 2011-07-03 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