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多少和内心的安全感成正比[转] 20世纪30年代在印度发现的“狼孩”,是人在脱离人类社会后所造成的后果。为了研究合群倾向,心理学家斯坦利•沙赫特曾经对一些长期生活在与世隔
贴吧:
心理作者:
xlzxun 2010-01-21 10:56 塑造完美的性格 威廉·麦独孤在《性格的力量》一书中写道:不论好还是坏,强还是弱,优雅还是粗鲁,所有人都会形成一定程度、一定类型的性格。 在生命的初期,发育最为迅速,性格也最具可塑性。
贴吧:
霍煤集团作者:
贴吧用户_546bCVE 2023-05-04 22:13 回复:淮阳子(3.0) 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年)最早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科学的理念。在麦独孤看来,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1908年,刊布《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力主心理学必须放弃内省法研究意识的取向,改而研究行为。只有以行为作为研究主题,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本能使机体驱向目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伴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相伴随。本能是行为的非理性策动力。本能都具有目的性,因而由本能所策动的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
麦独孤认为行为并不等同于机械反射,更不能把行为归结为由感官刺激所引起的反射弧的纯物理过程。行为产生于身心交互作用。每种行为都含有对某事物的知,对此事物的情,和趋向或躲避此事物的意。
贴吧:
书作者:
淮阳子轩起 2024-10-20 18:31 回复:心理学大观 威廉·麦独孤于1871年出生于英国,其父亲是一家化工厂厂长。麦独孤于1886年进入曼彻斯特大学学习生理学,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医学,期间阅读了詹姆斯的心理学著作,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98年,麦独孤随剑桥大学人类学探险队前往大洋洲某岛屿考察土著人生活。不久又赴婆罗洲研究当地土著部落,曾到过中国、爪哇、印度等地。1900年,麦独孤任伦敦大学讲师,并主持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后,麦独孤曾任剑桥大学哲学讲师及牛津大学心理学讲师。
1920年,麦独孤应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邀请,出任该校心理学教授。因反对机械论心理学,长期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进行论战。后来麦独孤遭到舆论攻击,他转向研究心灵学。
1921年至1924年间,麦独孤担任美国心灵研究会会长。1927年,麦独孤转到北卡罗来纳州迪克大学,任心理学系主任兼教授,建立了超心理学研究所,以科学立场从事心灵和超心理学研究。
贴吧:
心灯馈世作者:
淮阳子轩起 2021-11-27 07:33 回复:心理学大观 本能使机体驱向目标,每一种本能活动都有一定目的,都包含一个情绪内核,有一定的情绪相伴随。如逃避与畏惧、争斗与愤怒相伴随。威廉·麦独孤(William McDougall,1871年-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策动心理学的创建人,社会心理学先驱。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心灵研究研究会长等职务。
他最早提出心理学是行为科学的理念。在麦独孤看来,行为的特征是追求一定的目的。1908年,刊布《社会心理学导论》一书,力主心理学必须放弃内省法研究意识的取向,改而研究行为。只有以行为作为研究主题,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证科学。
本能是行为的非理性策动力。本能都具有目的性,因而由本能所策动的行为都在于奋力达到一定的目的。麦独孤认为行为并不等同于机械反射,更不能把行为归结为由感官刺激所引起的反射弧的纯物理过程。行为产生于身心交互作用。每种行为都含有对某事物的知,对此事物的情,和趋向或躲避此事物的意。
贴吧:
心灯馈世作者:
淮阳子轩起 2021-11-27 07:46 #心理问题#掌握内心的阴晴天气——从行为心理学角度谈大学生情 #心理问题#掌握内心的阴晴天气 ——从行为心理学角度谈大学生情绪调节 19世纪末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他发表的一篇学术文章中提出了“情绪内省”的理论。他认为,人的真实情绪不可能通过实验观察做出描述,也无法验证其真实性和合理性,只有通过人本身对情绪的主观感受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论。就好比达尔文曾经对恐惧进行过实验:受到惊吓的人,双腿发抖,像个木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他们屏住呼吸并蜷缩着,害怕别人注意。他
贴吧:
心理作者:
律子墨◆ 2019-12-20 21:09 回复:这些书你确定看过? 跃升
作者: 威廉·麦独孤
内容简介 · · · · · ·
在当今这个声色犬马的时代,人们对于生命、生活、人格的思考已经越来越少。许多年轻人在追求短暂享乐的过程中,放弃了一些本该遵守的行为品质和道德操守,导致生活陷入痛苦甚至毁灭当中。同时,虽然有很多人想寻求长远及有益的生活,但却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本书正是写给那些有追求但迷茫困惑的男男女女,写给那些善良但对自己还不满意的人们。
作者在《跃升》中不仅从总体上论述了人性的共同特点,而且具体阐明了该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时,作者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给出了具体的性格养成建议。
《跃升》享誉世界,是麦独孤深入了解人性之后,提供给人们开发、利用、培养自己品质与潜能的珍贵建言,是繁华浮世的心疗良方。
——安然邀您jiaru
贴吧:
安然书店作者:
安然书店? 2020-05-15 15:59 回复:心理学那点事 151.桑标.当代儿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52. 沈文卓.九种人格的品位.海潮出版社,2005
153. 史葛利,特约翰著.爱的语言.新华出版社,2005.01
154.斯腾伯格.成功智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5.松松老汉著.心理学的故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
156.苏珊·海特乐著.爱就是彼此珍惜.新华出版社,2005.08
157. 孙东东.追求阳光心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58.孙隆基〔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59.覃卓颖等.一生要做的99件事.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160.汤宜朗,许又新.心理咨询概论.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9
16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6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7
163.王曾才.西方文化要义.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64.王建华.美国总统幽默演说精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65.王锦贵.中国文化史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6.王琳.听心理学家讲故事.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
167.王米渠,王克勤等主编.中医心理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168. 王效道.心理卫生.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169. 威廉·A·哈维兰〔美〕.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70. 威廉·麦独孤(英).社会心理学导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09
171. 韦小满.特殊儿童心理评估.华夏出版社,2006
172.维吉尼亚·萨提亚著.萨提亚治疗实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08
173.卫异等.青少年人格塑造——马加爵案件的心理学思考.北大出版社,2004
174.温泉润.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
175. 翁定军.社会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原理与方法.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176. 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设计和应用统计.科学出版社,2003
177. 伍道栋.管理心理DIY.企业管理出版社,1999
178. 徐光兴.被禁止的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
179. 徐光兴.奇妙的仪式—强迫症的精神世界解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180. 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81. 徐行言.中西方文化比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82. 徐小平.新东方精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出版,2005
183. 徐晓著.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01
184. 许又新.心理治疗基础.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9
185.杨德森.行为医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186. 杨东.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重庆出版社,2007
187.杨国枢等.华人本土心理学.台湾远流出版社,2005
188. 杨克立,杨青.临床医学心理学概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89.杨柳译.自我觉醒的七个阶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190. 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191.杨雁捷.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农村读物出版社,2006
192. 杨治良著.实验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193.姚芳传.情感性精神障碍.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194. 叶朗等.中国文化导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195.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2006
196. 于丹.庄子心得.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2007
197. 袁弘,王蕾.辩证行为疗法与情绪调整.重庆出版社,2007
198.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99. 岳晓东.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00.岳晓东.少年我心—一个心理学者对自我成长的回顾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01.岳晓东.与真理为友—我的哈佛求学之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02.翟书涛.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
203. 张伯华.中医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204. 张成忠,吕屏主编.设计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5.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06. 张大均.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7. 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华夏出版社,2008
208.张德芬.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8
209.张积家.普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0. 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11. 张凯.音乐心理(修订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12. 张明主编.解读缤纷的色彩世界.科学出版社,2007
213. 张**,斯腾伯格主编.创造性研究手册.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14. 张人骏,朱永新,袁振国.咨询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87
215. 张亚林.行为疗法.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9
216. 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218.钟思嘉.豆豆妈妈的成长.新世纪出版社,2005
219.钟思嘉.父母效能培训手册.新世纪出版社,2005
220.钟思嘉.开明父母大学堂.商务印书馆,2006
221.钟友彬.现代心理咨询——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22.钟友彬.中国精神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223.朱宝荣等.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24. 朱晨海.天平上的心灵—实验心理学的故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25.朱建军.我是谁——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226.朱滢.心理实验研究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27.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28.朱祖祥著.工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9.庄锦英著.决策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贴吧:
夕遇作者:
坚果会会长 2013-01-20 19:30 回复:YIf的粉丝来揭秘他的魔术了,哈哈 我们知道左脑具有五感:视、听、触、嗅、味,这是我们常用的感觉体系。而右脑也有一套自己的感觉体系,这右脑的五感就是:心灵感应、预知力、透视力、触知力、意念力。人们将这些超越普通感觉的感知力统称为“超感觉”,又称之为ESP(英文ExtraSensory Perception的略称)。
(1)心灵感应:就是一个人能够领会对方所思所想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不必靠语言传达的沟通能力。日本战国时代的第一剑客宫本武藏就具有这种感应能力。有一次他的一个仆人站在他的后面,心想如果从后面拔刀突袭,他肯定无法回避。谁知就在他这个念头产生的时候,宫本武藏就已经感觉到了有一股杀气。他左右四顾,看见并无敌人,不觉有些奇怪。就向仆人说起,仆人听了大吃一惊,于是将自己的想法向宫本武藏说了出来。
(2)预知力:就是能够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能力。1865年4月1日的晚上,林肯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走在白宫的走廊上,听到许多人在哭,当他走到一个房间时,看见正中摆着一副担架,上面放着一具尸体,周围站满了泣不成声的人,他问是谁死了,士兵回答说,总统被暗杀了!林肯醒来后把这个梦告诉了太太和亲近的人,大家都十分不安。谁也没想到,林肯的预感变成了现实,4月14日,他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的包厢中看戏时真的遭到了枪杀!
(3)透视力:就是能透视障碍物之后的东西的能力。
(4)触知力:比如将一张揉成一团、记有文字和记号的纸片,通过用手触摸的方法便能知道纸片里的文字和记号,这种能力就是触知能力。
(5)意念力:是通过意念使物体按照自己的要求变形或恢复原状的能力,比如通过意念来控制时钟的指针,于是指针真能按自己的想象移动。
在我们常人看来这些能力都是神秘而不可信的,有一种故弄玄虚的感觉。但是通过最近的研究人们认识到,这些能力绝对不是什么特殊的能力,而是任何人都拥有的潜在能力。
早在1930~1940年之间,美国杜克大学的莱因博士曾进行过多ESP确认实验,在1940年得到确立,也得到了统计学的承认,美国心理学家本能学说的创始人威廉·麦独孤也坚信和支持莱因提出的超感觉的研究。
现今美国有一门专门用来训练经理人的ESP课程,这个课程主要是用来培养透视力,预知力等心灵感应的心灵力量。许多学术机构也有从事ESP的实验,并且也获得具体的证明及结果。
本文由引领右脑潜能开发连锁机构整理发布!
推荐阅读《右脑革命》
贴吧:
yif魔幻作者:
觉醒?? 2016-02-28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