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的由来
苏我氏的权柄,
并未因推古女王的即位而更加稳如泰山,推古女王根本不买亲舅舅苏我马子的帐。苏我马子曾经请求受赐葛城的领地,但是女王推托说:“我是苏我家的女子,舅舅
提出的要求,从来晚上提出的不会等到天亮,白天提出的不会拖到天黑,总会尽快办理。但此次舅舅的请求太过分了,如果今天无故割取县邑下赐,后代国王必会骂
我是愚痴妇人君临天下!”婉拒了苏我马子的无理要求。
女王即位的第二年,册封用明大王的遗子厩户为东宫,同时授予他“摄政”的头衔,用意大概是想分夺苏我氏的权柄吧。厩户素有贤名,既虔信佛教,也仰慕中国尊王大一统的思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理想和苏我马子是殊途同归的。然而马子只知道擅权,厩户却希望从根本上改革旧制,建立全新的国家体系。后世尊称厩户为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的家人
他的父亲是用明天皇,母亲是钦明天皇的女儿、穴穗部间人公主。圣德太子的本名是厩户,传说是因为在厩户(马厩)前出生,所以取名为厩户。还有说法认为是圣德太子的母亲穴穗部间人皇女是在圣德太子外婆(小姊君)的娘家苏我家生下圣德太子,苏我家当时的家主是小姊君的兄弟苏我马子,厩户是“在马子家出生的”的意思。现在的主流的说法是,圣德太子出生地的附近有个叫“厩户”的地名,因此取名为厩户。别名有丰聪耳、上宫王等。《古事记》记载为上宫之厩户丰聪耳命,《日本书纪》除了厩户皇子之外,还记载有丰耳聪圣德、丰聪耳法大王、法主王等别名,《万叶集》卷三有上宫圣德皇子等记载。
“圣德太子”这个称呼,实际上在生前从来没有使用过,死去100年多年后在天平胜宝3年(751年)编纂的《怀风藻》中第一次出现。还有显真记录的《圣德太子传私记》引用的是庆云3年(706年)完成的“法起寺塔露盘铭”中的“上宫太子圣德皇”。在平安时代成书的史书《日本三代实录》、《大镜》、《东大寺要录》《水镜》等几处都是记载为“圣德太子”,“厩户”、“丰聪耳”等不见于记载,最晚于这个时期“圣德太子”的谥号已经广泛应用,成为了一般性的称呼。
现在,基于一般性的称呼,在日本历史教科书中是使用“圣德太子(厩户皇子)”的长名。但是以前文所述的“‘圣德太子’是在世时没有使用过的名称”为理由,在例如山川出版社的《详说日本史》从2002年度审定版开始,变更为“厩户王(圣德太子)”。
圣德太子的肖像画在旧版纸币图案中共被使用过7次,是历史人物中
在纸币图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如1946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A版一百日元、1950年1月7日开始发行的B版一千日元、1957年10月1日开始发行
的C版五千日元、195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C版一万日元等等)。特别是在正值经济高度成长期的1958年到1984年发行的“C版一万日元”最为人
所知。在日语中,“圣德太子”一词也是高额纸币的代名词。这一版本的圣德太子肖像是采用最古老的唐本御影。
圣德太子生平
圣德太子于敏达天皇3年(574年),由桔丰日皇子和穴穗部间人皇女所生。桔丰日皇子之母是苏我稻目之女坚盐媛,穴穗部间人皇女之母也是苏我稻目之女小姊君,圣德太子与苏我氏有很浓的血缘关系。
圣德太子幼年时就很聪慧,尊奉佛法,留下了很多的逸话、传说。
用明天皇元年(585年)、敏达天皇去世,圣德太子之父桔丰日皇子即位(即用明天皇)。这时,围绕着是否接受佛教,崇佛派的苏我马子和排佛派的物部守屋形成了激烈的对立。用明天皇2年(587年)、用明天皇去世。围绕着皇位,纷争迭起,苏我马子取得了丰御食炊屋姬(敏达天皇的皇后)的诏书,诛杀了物部守屋欲推举的穴穗部皇子,**了由诸豪族、诸皇子组成的物部守屋讨伐大军。圣德太子的愉快木造建筑也参加了这支讨伐军。讨伐军进攻位于河内国涉川郡的物部守屋的城寨。物部氏是军事氏族,士卒精锐,并修建了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