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 在满清时改的《静夜思》是首反清复明诗的N个理由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网络热贴——《破解李白〈静夜思〉千谜》,提出了诗中的“床”字,并非是指传统的“睡床”抑或某些专家提出的所谓“井栏”,应该
贴吧:
明朝作者:
hb956558830 2011-02-23 13:03 唐人绝句万首 唐人万首绝句选卷三 七言一 杜审言 赠苏书记 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张说 送梁六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张敬忠 边词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王翰 春日思归 杨柳青青杏发花。年光误客转思家。不知湖上菱歌女。几个春舟在若耶。 凉州词 蒲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
贴吧:
月下公子白作者:
西池露冷? 2018-05-25 08:44 后人对李白诗歌的删改1 作者:张知强(山东大学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白一直受到后代读者的喜爱。对李白诗歌的注释、评点、和韵、拟作等数量很多,形成丰富的接受史。但也有一些读者发现李白诗歌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因此对其进行批评,甚至删改。 李白诗歌删改概况 在后人的选本、评点、诗话、笔记中,有删改李白诗歌的行为。唐代选本所收李白诗歌存在与诗集内容不同的情况,但无法确认是否属于删改。如《河岳英灵集
贴吧:
渤海钻探作者:
宝宝佛手串 2024-06-03 16:17 关于李白的书籍大全 李太白文集,三十卷,日本,平冈武夫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本 李太白文集,二十卷,北京图书馆藏,宋蜀本,残本 李翰林集,三十卷,清,缪曰芑影印宋本,黄丕烈批注 李杜全集,八十三卷,明鲍松正影印宋咸淳本 李翰林诗,四卷,元,范德机批选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元,萧士赟著、杨齐贤注 唐翰林李太白诗集,二十六卷,元,佚名著 古今事文类聚,元,佚名著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郭云鹏著,《四部丛刊》影印 唐诗品汇
贴吧:
李白作者:
杨叛儿? 2018-08-29 21:03 《唐诗三百首》赏读。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
贴吧:
永福庄作者:
平安就是福也 2011-08-20 22:09 “草木凋”与“草未凋” 杜牧的七言绝句《寄扬州韩绰判官》第二句一直聚讼不已,有的版本是“秋尽江南草木凋”,有的版本则
贴吧:
中华好诗词作者:
云中乐府 2017-08-19 10:07 长眠于苍山长城的历史名人:何逊(长城何逊墓) 何逊出身贫寒,仕途很不得志。但是他的诗在当时曾与刘孝绰齐名,称为"何刘"。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何诗虽有"清巧"的长处,但多"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其实何逊的诗之所以多"苦辛"之词,乃是他的遭遇坎坷所致,其诗作多不平之鸣,并非无病呻吟。 姓名:何逊 又名:字仲言何逊 性别:男 生卒年:公元前472?-公元前519? 所属朝代:魏晋南北朝时
贴吧:
苍山长城作者:
天雨寒园 2013-09-04 00:01 关于古诗《清明》作者的考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原题《杏花村》,南宋时期方出世 晚唐樊川居士杜牧(803-853),著名的高干子弟,才华出众,少年得志,尤以七绝诗才独步天下。因其粉丝众多,每有新作,往往广为传诵,佚诗极少。 杜牧去世之后,他的外甥裴延翰搜罗编辑了整二十卷《樊川文集》。北宋时,又有一些新粉丝做了拾遗补编的工作,汇为《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不过,有学者考证
贴吧:
官居一品作者:
无为南海 2013-04-06 20:38 夜雨寄北 赏析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
贴吧:
李商隐作者:
小福大人? 2011-07-10 21:32 端午奉献,静夜思传奇! 诗词中的历史故事很多,有虚构的有真实的,分析起来李白《静夜思》背后可谓是个经典故事,并且惊心动魄内涵丰富且诡异。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不在诗歌本身而在这首诗的历史流传社会背景里。 目前最早的是一个北宋版,简单说宋神宗年间的《李太白文集》。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接下来南宋版,南宋光宗,《万首唐人绝句》《乐府诗集》,都录有此诗,文字全同于北宋刊本《李太白文集》。 床前看月光,疑
贴吧:
中华好诗词作者:
小水通大河 2017-05-29 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