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贴】彭小瑜翻箱倒柜北大图书馆版本的罗马史参考书目 罗马史参考书目: 重点阅读: 《古代罗马史》(苏)科瓦略夫著 王以铸译 932.83/2050 《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美)罗斯托夫采夫著 马雍 厉以宁译 K12
贴吧:
中世纪作者:
我不是Henry 2012-07-02 01:08 回复:敢不敢把你们认为不错的历史方面的书的书名发上来 13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黎樵译,
(二)1982年起
135、高卢战记〔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译,
136、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李活译,
137、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
138、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威廉·戚美尔曼著,北京编译,社译,
(三)1985年起
139、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
贴吧:
历史作者:
心碎lio无? 2013-01-07 19:04 回复:土耳其—法国同盟的建立与16世纪欧洲国际均势的演变 注释:
①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计秋枫:《略论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与演变》,《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漫漫长路:近代国际体系的萌芽与确立》,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周桂银:《意大利战争与欧洲国家体系的初步形成》,《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何新华:《欧洲近代国际体系的兴起与古典世界政治秩序的终结》,《暨南学报》,2004年第1期;张嵩:《欧洲的宗教改革与近代欧洲国际体系的起源》,《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2期;刘鸣、顾永兴:《近代国际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世界经济和其他要素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10期;蒲利民:《奥斯曼帝国战争与欧洲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时殷弘:《现代国际体系的起源——从体系与单位双重视野出发的论述》,《史学月刊》,2007年第7期等等。
② 有关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可参见刘德斌:《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2期;刘德斌、任东波:《世界历史的视野与国际关系研究的重建——来自巴里·布赞的挑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刘德斌、张乃和、许兆昌和杨军合撰:《布赞和利特尔〈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笔谈》,《史学集刊》,2004年第2期;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英国学派与国际关系理论》,《史学集刊》,2005年第4期;唐小松:《英国学派的发展、贡献和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梁军:《试析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英〕巴里·布赞、刘德斌:《探求“英国学派”及国际社会——巴里·布赞与刘德斌对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03月11日〔第70期〕第4版)等等。
③ 参见王晋新:《别一种的解说——评〈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新史学》,河南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美〕维克多·李·伯克著,王晋新译:《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④ Thomas F. Arnold, “War in Sixteenth- Century Europe: Revolution and Renaissance”, in Jeremy Black, ed., European Warfare, 1453-1815,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and London, New York, 1999, p. 30.
⑤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吴模信译:《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3-14页。
⑥ Richard Knolles, The Generalle Historie of the Turkes, London:Printed by Adam Islip, 1603, p. 614.
⑦ 奥地利的费迪南多次向德意志人求助,参见拙文:《奥斯曼威胁与德意志新教改革》,《历史教学》,2009年第10期,第76-80页。1595年奥地利人再次向西欧君主求救,消息传到英格兰,见Anon, Nevves from Rome, Venice, and Vienna, Touching the Present Proceedinges of the Turkes against the Christians in Austria, Hungarie, and Heluetia, otherwise called Seuenbergh, London: By Iohn Danter, 1595, pp.15-20.
⑧ Paul H. Coles, The Ottoman Impact on Europe, London: Thomas & Hudson, 1968, p. 86, 87; Geoffrey Woodward, “The Ottomans in Europe”, History Review, Mar. 2001, Issue 39, p. 41.
⑨ Martin Sicker, The Islamic World in Ascendancy: From the Arab Conquests to the Siege of Vienna,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s, 2000,p. 202.
⑩ 〔美〕维克多·李·伯克:《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第139页。
(11) Paul H. Coles, The Ottoman Impact on Europe, p. 77.
(12) 这次保卫战胜利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英格兰,基督徒们欢庆胜利,缅怀死难者。Anon, [C]enayn and tru good nues, fro[m]the syege of the isle Malta, Gaunt:[G. Manilius], 1565.
(13) 此次海战的胜利很快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传播开来,即使在英格兰这个遥远的地方也鼓舞人心。见Fleuri Preuost, Letters sent from Venice. Anno. 1571, London: By Henrie Bynneman, 1571。
(14)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著,刘德斌主译:《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15) E. Harris Harbison, The Age of Reformati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55, p. 29.
(16) 〔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第186页。
(17) 〔苏〕波将金等编,史源译:《外交史》第一卷上,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51页。
(18) E. Harris Harbison, The Age of Reformation, p. 29.
(19) 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第191页。
(20) Eugene F. Rice, J. R., The Foundations of Early Modem Europe, 1460-1559,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1970,p. 117.
(21) Garrett Mattingly, Renaissance Diplomac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88, p. 124.
(22) 〔美〕保罗·肯尼迪著,陈景彪等译:《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31页。
(23) Halil Inalcik, The Ottoman Empire: The Classical Age 1300-1600,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Inc., 1973, p. 35.
(24)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326页。
(25) De Lamar Jensen, “The Ottoman Turks in Sixteenth Century French Diplomacy”,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Vol. 16, No. 4. (Winter, 1985): 453.
(26) Halil Inalcik, The Ottoman Empire: The Classical Age 1300-1600, p. 35.
贴吧:
庾亮作者:
Burnaby 2014-05-27 14:43 回复:敢不敢把你们认为不错的历史方面的书的书名发上来 184、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英〕E·P·汤普逊著,
185、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唐家龙曾培耿等译,吴模信校
186、人文地理学问题〔法〕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译,
增1、世界征服者史,〔伊朗〕志费尼著,
增2、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增3、西方的兴起,〔美〕威廉·H.麦克尼尔著,
增4、中世纪的城市,〔比利时〕亨利·皮雷纳著,
贴吧:
历史作者:
心碎lio无? 2013-01-07 19:04 回复:【社会】秦汉时期的民间社区和民间组织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1020页。
②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申海世界》第2卷,吴模信译,商务印书馆1996午出版,第5l页.
③ 参看林甘泉主编:《中国封建土地制度史》第l卷第1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④ 马克思对印度村社的论述,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7l页。
⑤ 《史记·商君列传》。
⑥ 《史记·秦始主本纪》.
⑦ 噬史记·高祖本纪》。
⑧ 《汉书·高帝纪》.
⑨ 《汉书·高帝纪》。
⑩ 《后汉书·光武帝纪》。
⑾ 《汉书·高帝纪》.
⑿ 王毓铨:《汉代“亭”与“乡…‘里”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
⒀ 《史记·孟尝君列传》太史公曰.
⒁ 《史记·留侯世家》。
⒂ 《史记·项羽本纪》。
⒃ 《国语·齐语》。
⒄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52。
⒅ 《周礼正义·地官·大司徒》。
⒆ 宁可:《汉代的社》,《文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
⒇ 《史记·封禅书》。
贴吧:
大汉王朝作者:
420414851 2012-03-31 17:57 回复:抄寒假作业抄到手软...过来放送下. (八)1999年起
105、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古希腊〕柏拉图著,严群译,
106、诗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注
107、新系统及其说明,〔德〕莱布尼茨著,陈修斋译,
108、泛神论要义,〔英〕约翰•托兰德著,陈启伟译,
109、自然的体系,〔法〕霍尔巴赫著,管士滨译,
110、道德情操论,〔英〕亚当•斯密著,蒋自强 钦北愚 朱钟棣 沈凯璋译,胡企林校
111、实践理性批判,〔德〕康德著,韩水法译,
112、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德〕叔本华著,任立孟庆时译,
113、数理哲学导论,〔英〕罗素著,晏成书译,
114、尼耳斯•玻尔哲学文选,〔丹麦〕N•玻尔著,戈革译,
115、历史与阶级意识,〔匈〕卢卡奇著,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
116、面向思的事情,〔德〕海德格尔著,陈小文 孙周兴译,
117、多元的宇宙,〔美〕威廉•詹姆士著,吴棠译,
118、物理学和哲学,〔德〕W•海森伯著,范岱年译,
(九)2001年起
119、谈谈方法,〔法〕笛卡尔著,
120、道德原则研究,〔英〕休谟著,
121、算术基础,〔德〕G•弗雷格著,王路译,王炳文校
122、欧洲科学的危机,〔德〕胡塞尔著,
123、路标,〔德〕海德格尔著,
124、心的概念,〔英〕吉尔伯特•赖尔著,徐大建译,
125、计算机与人脑,〔美〕约•冯•诺意曼著,
126、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美〕金•默顿著,
127、卡布斯教诲录,〔波斯〕昂苏尔•玛阿里著,张晖译,
128、圣教论,〔印度〕乔荼波陀著,巫白慧译,释
增1、薄伽梵歌论,〔印度〕室利•阿罗频多著,
增2、尼各马可伦理学,〔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
增3、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古罗马〕西塞罗著,
增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英〕牛顿著
增5、宗教经验之种种,〔美〕威廉•詹姆士著,
增6、权力意志,〔德〕尼采著,
增7、拓扑心理学原理,〔德〕库尔特•勒温著,
增8、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德〕海德格尔著,
增9、科学社会学,〔美〕R.K.默顿著,
增10、哲学和自然之镜,〔美〕理查德•罗蒂著,
二、历史•地理类(黄色)
(一)1981年起
129、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译,崔妙因译,
130、法兰克人史,〔法兰克〕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著,寿纪瑜戚国淦译,
131、法国革命史〔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郑福熙校
13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马香雪校
133、古代社会〔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
13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黎樵译,
(二)1982年起
135、高卢战记〔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译,
136、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李活译,
137、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
138、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威廉•戚美尔曼著,北京编译,社译,
(三)1985年起
139、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
14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
141、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崔金戎译,
142、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
143、罗马史〔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谢德风译,
144、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
145、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傅正元译,
146、查理大帝传〔法兰克〕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
贴吧:
汉服水吧作者:
未了生死 2011-02-18 00:16 回复:【个人专区】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目录 二、历史·地理类(黄色)
(一)1981年起
129、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译,崔妙因译,
130、法兰克人史,〔法兰克〕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著,寿纪瑜戚国淦译,
131、法国革命史〔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郑福熙校
13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马香雪校
133、古代社会〔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
13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黎樵译,
(二)1982年起
135、高卢战记〔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译,
136、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李活译,
137、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
138、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威廉·戚美尔曼著,北京编译,社译,
(三)1985年起
139、希腊波斯战争史〔古希腊〕希罗多德著王以铸译,
14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
141、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崔金戎译,
142、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
143、罗马史〔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谢德风译,
144、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
145、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傅正元译,
146、查理大帝传〔法兰克〕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
147、克拉维的东使记〔土耳其〕奥玛·李查译,杨兆钧译,
148、拿破仑时代〔法〕乔治·勒费弗尔著,河北师大外语系《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端木正校
149、摩奴法典〔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
贴吧:
月中冰作者:
?莲勺旧梦? 2015-06-01 10:09 回复:商务印书局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书目(转) 136、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李活译,
137、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
138、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威廉•戚美尔曼著,北京编译,社译,
(三)1985年起
139、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
14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
141、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崔金戎译,
142、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
143、罗马史〔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谢德风译,
144、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
145、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傅正元译,
146、查理大帝传〔法兰克〕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
147、克拉维的东使记〔土耳其〕奥玛•李查译,杨兆钧译,
148、拿破仑时代〔法〕乔治•勒费弗尔著,河北师大外语系《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端木正校
149、摩奴法典〔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
贴吧:
ak47ma41h作者:
画风奇清欢乐多 2011-02-27 21:14 回复: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一)1981年起129、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译,崔妙因译,130、法兰克人史,〔法兰克〕都尔教会主教格雷戈里著,寿纪瑜戚国淦译,131、法国革命史〔法〕米涅著,北京编译社译,郑福熙校13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马香雪校133、古代社会〔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134、地理学性质的透视〔美〕R·哈特向著,黎樵译,(二)1982年起135、高卢战记〔古罗马〕凯撒著,任炳湘译,136、佛罗伦萨史〔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著,李活译,137、路易十四时代〔法〕伏尔泰著,吴模信沈怀洁梁守锵译,138、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德〕威廉·戚美尔曼著,北京编译,社译,(三)1985年起139、希罗多德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王以铸译,14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谢德风译,141、长征记〔古希腊〕色诺芬著,崔金戎译,142、亚历山大远征记〔古希腊〕阿里安著,李活译,143、罗马史〔古罗马〕阿庇安著,谢德风谢德风译,144、塔西佗历史王以铸崔妙因译,145、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傅正元译,146、查理大帝传〔法兰克〕圣高尔修道院僧侣艾因哈德著,戚国淦译,147、克拉维的东使记〔土耳其〕奥玛·李查译,杨兆钧译,148、拿破仑时代〔法〕乔治·勒费弗尔著,河北师大外语系《拿破仑时代》翻译,组译,端木正校149、摩奴法典〔法〕迭朗善译,马香雪转译,
贴吧:
影印本作者:
亡自盗血者 2013-04-06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