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的国都是俺们襄阳市而不是河南邓州
人民网报道邓国的古国都是今天的襄阳(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228171/17820106.html) 邓国 国都古邓城遗址(今襄阳市邓城大道附近区域),邓城从西周建城,秦汉置县,宋元设镇,明清荒废,在长达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的邓城,使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具古研究、考古、发掘价值。古城遗址,遗留古迹丰富,如烽火台、玉带井、九冢、宁国寺、城北山湾的古墓群。邓城出土各种文物达3000多件,其中“上府簠”、“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
贴吧:襄州作者:只为美好生活? 2013-01-04 16:19
回复:邓城可能的由来,并非邓国都城
  邓城城址外围有西周至春秋早期(与邓国同一时期)较大规模的村落、作坊遗址,又有高级贵族、平民墓地,它们组成了完整的都市中心聚落群。1981年,邓城遗址被湖北省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城附近出土邓国玉人
通过发掘,发现了一些特殊遗存,出土了一批较重要的文物,为解决一些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特殊遗存有卞营遗址集中分布的水井群、周家岗遗址春秋早期大壕沟及宋代火葬墓、王家巷遗址制陶作坊区的灰坑及窑址群、贾巷墓地一主一侧室加祭台的墓葬等。这在本区域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此类遗存的空白。
较为重要的文物有周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完整花瓣圈足陶碗、黑或红彩红陶杯,西周中期前段或西周早期后段陶鬲,宋代红绿彩花卉纹瓷枕、影青釉小鼎式瓷香炉;王家巷遗址春秋早期卜骨;卞营遗址春秋晚期陶鸟形双耳平底壶;贾巷墓地青铜小羽人等。
发掘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襄阳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一是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存,佐证了邓城至迟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古邓国都城、春秋中期至汉代为邓县县治的史实,继而将襄樊早期城市的中心圈定在了邓城区域;二是周代文化内涵的复杂性和融合性为寻找早期楚文化的来源积累了资料;三是较多大中型墓葬在贾巷、卞营墓地的发掘反映了邓城区域在东汉末年至西晋时期的繁荣程度,间接说明了襄樊当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四是宋代火葬墓及具有北方窑系瓷器的发现,说明了宋代北方地区民众可能大量南迁并定居襄樊,为本区域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本次发掘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直接到发掘现场观摩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襄樊历史文化的知名度。

贴吧:邓州作者:新闻发言稔 2012-08-22 11:12
邓城见证了襄樊早期城市的辉煌和变迁
王先福 安富斌      作为襄樊历史文化名城重要载体——三大古城之一的邓城,今天的知名度已远不如襄阳、樊城了,它没有襄阳城池
贴吧:博雅小轩作者:博雅小轩ba主 2010-08-23 20:17
襄阳是邓国的国都——来源于人民网
以下是人民网(2012.5.7)报道 为深入发掘襄阳丰厚的文化资源,全面展示襄阳独特的文化魅力,培养城市的文气,传承襄阳的文脉,提升全市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全市干部群众 积极投身到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今日起,本报开设“品读襄阳”专版,对襄阳文物史迹、先贤名家等进行图文并茂地解读,以飨读 者。   4月30日清晨,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阵清脆的鸟叫将村子唤醒。村里人忙碌起来,或张
贴吧:邓国作者:只为美好生活? 2012-12-28 22:04
回复:襄阳应该有5个市辖区才算比较合理!
邓城附近出土邓国玉人
通过发掘,发现了一些特殊遗存,出土了一批较重要的文物,为解决一些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特殊遗存有卞营遗址集中分布的水井群、周家岗遗址春秋早期大壕沟及宋代火葬墓、王家巷遗址制陶作坊区的灰坑及窑址群、贾巷墓地一主一侧室加祭台的墓葬等。这在本区域属首次发现,填补了此类遗存的空白。
较为重要的文物有周家岗遗址新石器时代完整花瓣圈足陶碗、黑或红彩红陶杯,西周中期前段或西周早期后段陶鬲,宋代红绿彩花卉纹瓷枕、影青釉小鼎式瓷香炉;王家巷遗址春秋早期卜骨;卞营遗址春秋晚期陶鸟形双耳平底壶;贾巷墓地青铜小羽人等。
发掘成果进一步证实了襄阳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厚。一是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和周代遗存,佐证了邓城至迟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为古邓国都城、春秋中期至汉代为邓县县治的史实,继而将襄樊早期城市的中心圈定在了邓城区域;二是周代文化内涵的复杂性和融合性为寻找早期楚文化的来源积累了资料;三是较多大中型墓葬在贾巷、卞营墓地的发掘反映了邓城区域在东汉末年至西晋时期的繁荣程度,间接说明了襄樊当时所处地位的重要性;四是宋代火葬墓及具有北方窑系瓷器的发现,说明了宋代北方地区民众可能大量南迁并定居襄樊,为本区域的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本次发掘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有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多位学者直接到发掘现场观摩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了襄樊历史文化的知名度。
贴吧:襄阳崛起作者:轩辕逍遥十二少 2019-01-04 21:47
回复:邓国——吴离陵
邓国的都城邓城是襄阳城市的源头(摘自人民网)(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228171/17820106.html
为深入发掘襄阳丰厚的文化资源,全面展示襄阳独特的文化魅力,培养城市的文气,传承襄阳的文脉,提升全市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引导全市干部群众 积极投身到襄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今日起,本报开设“品读襄阳”专版,对襄阳文物史迹、先贤名家等进行图文并茂地解读,以飨读 者。
  4月30日清晨,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一阵清脆的鸟叫将村子唤醒。村里人忙碌起来,或张罗早饭,或收拾农具准备下地……邓城村位于樊城西北方向,现在是一个典型的城郊村落,而在3000年前,这里正是邓国的都城所在地——邓城。
  邓城的重要地位持续到两汉
  邓国是我国先秦时期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方国。邓的先人早期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商代时邓是一个侯国,西周初年分封为邓国。大概在西周中叶,邓国迁都到襄阳邓城。
  邓国地理位置优越,与周王室及姬姓国关系密切,并且和北方一些大的诸侯国互有联姻。成、康时代的盂爵铭有“王令盂宁邓伯“之句,记述了周王派盂慰问邓国君,可见邓国在周天子心目中的分量。
   邓国历经22代国君,最终被楚国所灭。《左传》特别记录了这一段历史。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率军讨伐申国,中途经过邓国。当时,邓国的国君祁侯说,楚 文王是我的外甥。于是设宴款待了楚文王。祁侯的外甥骓、聃、养三人请求祁侯杀掉楚文王,祁侯不答应。三位外甥说:“将来灭掉邓国的,一定就是楚文王。您不 趁早做打算,将来会追悔莫及。”祁侯还是不答应。结果,楚文王讨伐申国返回那年(鲁庄公六年),率军攻打了邓国。鲁庄公十六年,楚国再次攻打邓国,邓国灭 亡。
  楚国灭掉邓国后,并没有将邓城废弃,而是加以利用,把它作为北上争霸的战略要地。市考古人员在邓城周围的山湾、蔡坡、团山、余 岗、沈岗、彭岗发现6处大型楚国墓地,在贾家庄、卞营、黄家村、岭子发现4处小型楚国墓地。著名的“吴王夫差剑”,郑、鄀、蔡、徐等诸侯国的青铜器也作为 战利品埋在邓城附近。
  邓城战略要地的地位一直持续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邓城衰落,樊城兴起。
  邓城曾是一座繁荣的都城
  邓国的都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邓城城址现位于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虽然城池早已被岁月覆上厚厚的泥土,突起的四角依然清晰可辨,其中东南角最高。
  城址基本保存完好,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800—825米,东西宽600—675米,城墙残高3—6米。东、南、西、北四面正中各有一个缺口,为城门。在城墙外有一条用于防御外敌入侵的护城河,护城河宽20—40米,残深1—4米。
  邓城城址在地下沉睡了3000年,至今仍未挖掘,我们只能从周边那些已发掘的遗址去了解它。
  从邓城城址出发,向北约4公里是王坡墓地,这里曾是邓国的高级贵族墓葬区。2001年,考古人员在这里清理发掘了4座墓葬,陪葬器物不是陶器,而是青铜、玉石、水晶、玛瑙……
  市博物馆馆长王先福说,“西周时期,生产、生活工具以石器、木器、骨器、陶器为主,青铜器比较昂贵。一般的老百姓只能用便宜的陶器陪葬,用青铜器陪葬的多是贵族。”
  其中一个墓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五鼎六簋(音“诡”)铜器组合。
  鼎与簋都是古代的礼器,它们的数量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按照周朝礼制规定:只有周天子才能享用九鼎八簋,五鼎六簋表明墓主人地位相当于上大夫。
   邓城不是一座孤立的城,它的周边还分布着一些“卫星城”,用来供给、拱卫都城。2005年,考古人员在邓城城址东侧的黄家村遗址发掘面积达50万平方米
贴吧:邓国作者:只为美好生活? 2012-12-28 09:31

大家都在搜

  • 孙家岗遗址
  • 双冢遗址
  • 金界壕遗址
  • 罗子国遗址
  • 喇家遗址
  • 丰镐遗址
  • 黑水国遗址
  • 胥城遗址
  • 石峁遗址
  • 凌家滩遗址
  • 遗址的意思
  • 周原遗址
  • 大河村遗址
  • 牛河梁遗址
  • 古格王朝遗址
  • 贾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