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创始人陈嘉庚: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是陈嘉庚先生1938年10月28日从新加坡给当时正在召开的国民参政会发来这样的一个电报提案。它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发人深省,大快人心,给了当时的主和派以沉重的一击,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1938年,正当抗日将士浴血沙场,后方民众和海外侨胞全力支援,万众一心同仇敌忾,抗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在国民党内部却出现了一股逆抗战潮流而动的暗流。此
贴吧:
双一流作者:
酷儿COO? 2018-04-24 17:30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图集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对我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1939年,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侨居海外的炎黄子孙积极响应,纷纷回国报名参加打击日寇,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3000多名热血
贴吧:
掸邦作者:
中缅边境阿霖? 2018-01-25 20:35 确保抗日生命线畅通 南洋华侨血染滇缅公路 抗日战争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以下简称南侨机工)胸怀崇高的爱国情愫,在抗战中为挽救中华民族,吃
贴吧:
搜狐军师历史作者:
?妖怪哪里跑? 2017-07-10 19:06 回复:解码科技史 https://tv.cctv.com/lm/jmkjs/index.shtml?spm=C121 他想,为什么这些洋人问题那么蛮横地欺负华人,后来在课堂上当老师告诉他们,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后,他这才明白,国弱民就弱,只有国家强大了,它的人民才会扬眉吐气。
于是分就更加盼望自己祖国强大。
从陆陆续续来到马来西亚的同胞那里,吴孟超听说了许多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领导中国人民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为了帮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许多华侨时常会在富裕的福建人中进行募捐,只要有机会,吴孟超都会将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捐赠出来。
1939年,吴孟超马上要从光华初级中学毕业了,按照此前的惯例,毕业的时候,家长们都要拿出一些钱作为学校庆祝孩子毕业聚餐时的费用,这一次吴孟超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想,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中国军队此刻也许正需要用钱,来购买药品,食物,于是他就和同学们商议 ,要将毕业聚餐的费用,捐给祖国,捐给那些奋战在前线的将士。同学们听了他的提议,一致赞同,欢呼起来,于是吴孟超收取了班里所有毕业学生的聚餐费后,找到了在华侨当中很有影响力的陈嘉庚先生,他领导组织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通过滇缅公路运输抗战物资,带领华侨无私地支援着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陈嘉庚被 这些学子们的正义之心感动了,很快他就将这笔钱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延安,送到了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手中。毛泽东、朱德听说这是海外学生的捐款,也被 深深地感动了,他们立刻给马来西亚光华初级中学三九届的全体毕业生发来了电报,向这些学生们表达了深深的敬意。
毕业典礼正式开始的时候,光华初级中学全体师生聚拢在学校操场上,校长拿着电报大声朗读着,听着校长念着从延安发来的电报内容,看着校长激动的泪水,此时的吴孟超眼泪也止不往地流了下来,就这样,吴孟超从光华初级中学毕业了。
当时他面前有两条出路,一条就是进入高中学习,另一条就是跟父亲一起做生意,那里他父亲的生意在马来西亚已小有名气了,但是吴孟超却为自己规划出了第三条路,那就是回到祖国,投入到抗日的队伍中去,这已经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贴吧:
中医学习交流作者:
huangyy2006 2021-06-16 10:18 回复:抗日川军子弟出川300万、湘军子弟200万、你们省出多少?
福建是中国第二大侨乡。抗战时,三百万闽籍华侨心系祖国安危。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祖国土地,激起海外华侨极大的民族义愤。为团结、动员南洋华侨为祖国抗战出力,闽籍爱国华侨陈嘉庚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该会的宗旨是:以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一报九世之深仇”。号召侨胞节衣缩食,增筹款项,推销公债,以救济祖国抗战中之难民。
在捐献财物行动中,许多闽籍侨领率先垂范。抗战爆发后,陈嘉庚除带头每月捐2000元以外,还购救国公债10万元。在抗战头四年,华侨平均每月捐款1350万元,每年达1.6亿多元,等于负担了当时抗战军费的一半,尤其是闽籍华侨,先后捐款将近1亿元。广大华侨还募集了大量物资运回祖国。到1940年4月止,华侨捐献的飞机达217架, 其中旅居菲律宾的福建华侨捐献了36架
贴吧:
遮天作者:
長安丶? 2013-03-02 16:19 回复:闽南人吹上天的民营企业及富人数量,在和福州的比较中完败 坚决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他自己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近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汇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半期间,共计捐款约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国内的抗日力量。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我国对外交通濒于瘫痪。新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最主要的军运大动脉。不但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总经理处商请陈嘉庚先生在南洋代招募司机和修理工(通称“南侨机工”或“华侨机工”)。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遂于1939年2月迅速发出《征募汽车修机、驶机人员回国服务》的第六号通告。陈嘉庚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品,另一方面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白清泉等在新加坡首先报名,当即批准30名;廖国雄、赖玉光等在巴株、巴峇带头报名,当即批准50名。同年2月18日,首批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80名在新加坡集中出发,南侨总会举行盛大欢送会。陈嘉庚勉励大家:“你们是代表千万华侨回国服务的,一定要坚持到底”。新加坡报纸出版欢送专刊,把首批回国机工赞颂为“八十先锋队”。
贴吧:
中华城市作者:
布灵欧, 2018-08-30 01:18 回复:☆☆☆【泉州华侨—泉籍港澳台.乡贤】☆☆☆“人物篇”待续 
爱国华侨领袖
李清泉(1888~1940年),又名李回泉,泉州晋江金井人
13岁的时候离开家乡石圳到了菲律宾。之后,他成为20世纪在菲律宾政治、经济舞台上的杰出人物,被称为“菲律宾经济发展史上占有永久地位的人”。他奉行“实业救国”振兴中华的理念,发起召开“闽侨救乡会”,提倡实业救乡,致力于福建的开发和建设;上世纪30年代初,他鼎力支持十九路军奋起抗击日军,后又与陈嘉庚一道共同发起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鞠躬尽瘁,至死不忘救国,是一位功勋卓著的爱国侨领。1940年,年仅53岁的李清泉因病在美国逝世。
18岁往菲律宾主持其父的木业公司,后扩大经营,建立了从木材采伐、加工、销售到出口的一系列大企业,成为菲华巨富,被誉为“木材大王”。1920年与薛敏佬、黄奕住等人合作,创办菲律宾中兴银行。
李清泉别墅-(厦门鼓浪屿李清泉别墅)


贴吧:
中华城市作者:
飘香劍雨 2010-05-10 18:38 中国境外祭扫抗战英烈代表团祭奠抗战华侨英烈 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率民政部、中宣部、外交部、财政部、侨办、台办等部门组成的代表团,于2015年8月26
贴吧:
醒狮互联作者:
哈尔滨醒狮互联 2015-11-02 14:38 回复:2让帝吧的朋友见识一下霸气十足的地方、中国福建古田县 张杰儒(1907~1944),号少文,福建省古田县人,马来西亚华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沙捞越诗巫华侨抗日会会长、沙捞越诗巫筹赈祖国伤兵难民会主席、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诗巫分会主席、诗巫华侨抗日志愿队队长。
贴吧:
李毅作者:
山高都是云 2017-05-31 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