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伊:
特点:平原地带不广大但农业生产力依然很高,但国内土豪众多,政情不够稳定。
石高:24.4万石
分郡:伊都、那贺、名草、海部、在田、日高、牟娄
主要特产名物:蜜桔、梅、海苔、黑江涂、陈皮、酱油、熊胆、味增
代表风土:东照宫、那智山、那智瀑布、日前神社、和歌浦、道成寺、大云取山、汤之峰温泉
主要势力:杂贺众,根来众,熊野水军
梗概:占据纪伊半岛尖端的南海道之国。北面是河内和和泉国,东北端是伊势国,由东到西的广大范围都与大和南部接壤,西端通过纪淡海峡与淡路和阿波两国隔海相望。南方是太平洋海岸线,三面被海包围。
由于距离平安京和平城京不远,是较早被开发的地区。国土大部分被和泉山脉、长峰山脉、白马山脉、大塔山脉等山地所占据,平原较少,山谷部雨水丰富,气候温暖,森林资源也很丰富。从古代开始就以盛产木材而著称。
同时东南方的牟娄郡是由熊野国演变而来,自古以来便有很多修行者到此修行,有着很多密宗的道场,形成了以熊野三山为中心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平原中有被纪之川和熊野川冲积出来的肥沃土壤,古代就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灌溉,农业水准高,孕育了杂贺党等本地土豪。
由于国内守护田山家随着应仁之乱而分裂,纪北至南河内保有一定势力的根来众和在纪之川流域盘据的杂贺众等土豪势力不断扩大;因有天然良港而赖以生存的熊野水军势力逐渐抬头;而从高野山中分离出的真言宗根来寺众也开始坐大。以上土豪势力各自为政,不理会守护田山氏的统治,国内始终没有能够统一该国的势力出现。战国时代在与其他势力的同盟和抗战中生存。谁掌握了以根来众和杂贺众为代表的雇佣兵集团,往往便能够左右战局。
特别是纪北的杂贺党和根来寺,通过本地铁炮冶炼集团,形成了以铁炮为装备的一大雇佣兵集团,信长就是利用这些势力的一人。但随着信长与一向一揆的对立,情况也随之一变。当时纪州农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向宗徒,杂贺众与一向一揆联合,形成杂贺一揆,公然对抗信长。杂贺一揆;联合反信长势力的三好、石山本愿寺等势力,本愿寺便以纪伊为后勤基地,与信长进行长时间的抗争,另信长大为头疼。
1570年,信长逐渐开始讨伐本地一向一揆势力,但因一揆方占有地利,使信长收效甚微。自1574年开始,信长逐渐开始分化一向宗控制较弱的社家相、中乡、南乡的太田党和根来众等势力,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
杂贺孙市率领的杂贺庄十乡的铃木党继续与信长对抗,在1577年遭到信长大军的讨伐。之后纪州一揆仍然顽强地与信长对抗,并与从海上封锁石山的九鬼嘉隆水军对战。最后1581年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推出石山城前往纪伊,石山战争完全结束。信长死后,羽柴秀吉于1583年开始入侵纪伊,攻落粉河寺。次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杂贺众、根来众们应德川家康的请求作为呼应,摆出一副反抗秀吉的态势而骚扰大坂。终于秀吉在战争结束后的次年1585年展开了报复行动,烧毁了根来寺,水淹太田城,彻底驱逐了根来众和太田党。而熊野水军势力堀内氏,早早便投降于秀吉麾下。秀吉派其弟秀长接管纪伊。后桑山重晴分封到和歌山城,堀内氏善保有新宫地方,铃木无心保有田边地方。但关原战后,以上几个势力遭到惩罚,浅野幸长领有了和歌山37万石。1619年,浅野家被转封到安芸,家康十子赖宣分封到此,奠定了御三家之一的纪州藩的基础。
分郡图:

位置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