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2017.07.01北牟娄郡纪北町——海山区便之山の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2MTg5NTE2NA==.html
贴吧:日本时事作者:后藤太太?? 2018-04-17 22:03
回复:【考古】1884~1978年西北太平洋台风考古贴
WP201972-Helen
台风海伦
ACE 9.2925
100kts
持续日期 9月11日-9月21日
强度 185 km/h(115 mph) (一分钟) 955 hPa(mbar)
9月初,有一个热带扰动在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道近赤道槽发展。9月11日,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低压。最初该系统向西南移动,不久后便转向西北沿高压脊移动。9月13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开始为它进行监测,把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伦。翌日,海伦增强为台风,和转向北移动,后来受到一道位于东海、增强中的低压槽所影响,再转向北偏东加快移动。
9月16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其升格为三级台风。同日较后时间,海伦在日本和歌山县西牟娄郡串本町(今东牟娄郡串本町)附近登陆。海伦其后穿过本州,威力减弱,在移到北海道附近海域时速度突然减慢,并且在该处逆时针缓慢绕行一圈。9月19日,海伦与附近一个高空气旋合并,及转化为温带气旋。其残余经过北海道南部,最终于9月21日在北海道以东海域消散。
贴吧:台风作者:1991ANGOLA 2022-08-05 09:09
回复:日本的城堡
三重县北牟娄郡长岛城迹-仅剩曲轮、空堀
贴吧:地理作者:sherlock221b 2010-09-11 16:54
回复:【Here is Castle 】ここは日本(各地城堡罗列)~~~~//////////
三重县北牟娄郡长岛城迹-仅剩曲轮、空堀
贴吧:日本作者:我才不是上帝 2012-05-09 21:34
回复:第一百五十六章:幕府之制(中)

“内府殿下所言甚是。”尊朝法亲王投桃报李,立刻同意了我的举荐。
……,……
虽然将武家法度的制定也委托了出去,但正如我向前田玄以所说的,只是因为天海等人立场较为超脱,希望他们能够拾遗补缺,增加一些修身养性的内容和礼仪方面的规制而已。关键的领地、家格、世职等内容,自然是由我来亲自确定,最多还征求一下信景的意见。
首先确立的是整个框架,那就是我在永贞暂定法度中规定的中枢制度和家格划分。中枢的制度,自然还是三大老五中老统领诸奉行担当政务的格局,另外就是监察和审判体制。监察方面,我仿造历史上德川幕府的做法,确立了“一国一城令”和“参勤令”不过做得要柔和得多。一国一城令的执行,我采取的方式是命令加上引导,除了下令各藩废弃多余城池外,先由宗家和各亲藩作出示范,而且还令秀景、藤堂高虎等筑城名人编撰了城池图谱下发,鼓励他们筑造形制精美、规模宏大的居城,如此一来,各藩为了名声和威望,自然会在居城上投入全领之力,作为自家代代相传的基业,那么也就没有多余力量再建造其余坚城了:而参勤令方面,我做得更为宽松,大名家的嗣子隔年交替前往江户和京都,分别学习政务和礼仪,而大名的正室们前来,还可以获赐一些精美的服饰用度,这些服饰用度都来自于明国宫廷,只能通过勘合贸易的渠道获得,极能彰显自家的身份。即使没有这道命令,这几年每逢贸易船回来,好些亲近的大名家眷都会主动前往今治城,向於加和冬姬求取这些限量的贡物。
审判方面,我准备颁布“惣无事令”,严禁各大名和豪族侵占周边的领地,违者不仅要退还所侵占的部分,还要给予罚金、减封甚至改易的处罚。其余方面的争端,则按照“喧哗两败”的原则,首先给予两方一定的处罚,然后再给予理亏方追加的处罚,补偿给得理的一方。这样既能够防止各地大名和豪族贸然挑事,也能够提醒他们保持克制态度,以防事态扩大,如果他们由于小事二贸然争执,即使是得理的一方,也肯定会吃亏的,因为他所得的补偿部分,恐怕还不够支付“两败”的定额处罚。
当然,最受关注的部分,自然还是家格和领地的确定。家格方面,一如暂定法度之制,将各大名和豪族分为家老众、谱代众和外样众,各自担负相应的权限和义务力领地方面,二十万石以上的大名,称为国持大名;二十万石至十万石,称为准国持大名;十万石至五万石,称为城主大名;五万石至一万石,称为准城主大名;一万石以下,直属幕府谱代或谱代大名的称为旗本,外样叫做豪族,不列入武家名录。
作为幕府的统治核心,家老众基本上都属于国持大名,即使领地不到二十万石,也会特赐国持大名的家格。领地最多的自然是御门三家,分别是秀景的京兆家、周景的金吾家和义景的武卫家,京兆家领播磨、但马两国五十六万石,护山阴、山阳两道,如室町幕府的足利直义般享副将军格,但是没有继承宗家的名份;金吾家领纪伊国,领地五十五万五千石,护南海道,可以继承宗家,但是熊野东部的南牟娄、北牟娄两郡,连同三鬼家一起划给九鬼嘉隆,以十万石大名的身份统领熊野海援队;京兆家领越前国除敦贺外的五十九万石,护北陆道,同样能够继承宗家,敦贺的八万石交给安宅信康,特赐准国持大名格,率若狭海援队。这三家大名除现有官职外,视家主资历叙正三位或从二位官阶,兼任中纳言或大纳言之职。
接下来是连枝七家。七家中为首的自然是身为继任正室於加之子的仁木景政,领伊贺和伊势北半国三十七万石,世职伊势守,称为势州家;其次是领丰后、筑后两国的大友景义,世职筑后守,称筑州家,这两国的领地超过七十万石,因此我将筑后国的十五万石高桥家和十万石立花家分立,作为幕府的直属准国持谱代大名,从而将其直领降低到五十万石以下,以示和御门家的区别;同样格式的还有领美浓国、世职美浓守、称为浓州家的养子织田吉法师景信,我将国中的十万石交给了稻叶一铁,列为幕府谱代,他在池田恒兴出征时留守岐阜城,为泷川一益平定美浓立下了极大的功绩:然后是身为养子、预定迎娶秀景嫡女的宇喜多景家,我赐予他备前、美作两国,但是同样将美作的三浦家胜单列,将其领地降到五十万石以下,同时领美作守世职,称作州家;阿波、赞岐两国三十六万石依然是细川景之,世职是阿波细川家的赞岐守,称赞州家,他的身份现在已经可以公开,之后不仅不需要忌讳,反而会成为家族的荣幸,正如九州的大友和岛津两家总是自称自家先祖是源赖朝的落胤(私生子)一般;再就是井伊宣直,我不仅将他家井伊谷所在的远江国赐下,另外还加上骏河半国,领地合计三十六万石,世职骏河守,称骏州家,其余的骏河东半国交给本多正信、正纯父子,赐十万石准国持谱代大名格;最后是小夏的上川家,以景重的身份,原本该是仅次于景政的,然而他不幸战没,这一家就只能由养子继承了,我思考一番后,选择了吉良亲贞的次子,为他改幼名为景七郎,和景重的同胞姐姐明津定下婚约,然后继承土佐国和南伊予的三十万石领地,世职定为伊予守,称予州家,而吉良亲贞则从周景配下脱离,转封土佐西部的中村城,和东部的长宗我部赖亲一起担任景七郎的后见役。
贴吧:土佐之梦作者:侍007 2012-01-02 00:48
回复:【转帖】日本战国制国简介+分郡图+位置图
纪伊:
特点:平原地带不广大但农业生产力依然很高,但国内土豪众多,政情不够稳定。
石高:24.4万石
分郡:伊都、那贺、名草、海部、在田、日高、牟娄
主要特产名物:蜜桔、梅、海苔、黑江涂、陈皮、酱油、熊胆、味增
代表风土:东照宫、那智山、那智瀑布、日前神社、和歌浦、道成寺、大云取山、汤之峰温泉
主要势力:杂贺众,根来众,熊野水军
梗概:占据纪伊半岛尖端的南海道之国。北面是河内和和泉国,东北端是伊势国,由东到西的广大范围都与大和南部接壤,西端通过纪淡海峡与淡路和阿波两国隔海相望。南方是太平洋海岸线,三面被海包围。
由于距离平安京和平城京不远,是较早被开发的地区。国土大部分被和泉山脉、长峰山脉、白马山脉、大塔山脉等山地所占据,平原较少,山谷部雨水丰富,气候温暖,森林资源也很丰富。从古代开始就以盛产木材而著称。
同时东南方的牟娄郡是由熊野国演变而来,自古以来便有很多修行者到此修行,有着很多密宗的道场,形成了以熊野三山为中心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平原中有被纪之川和熊野川冲积出来的肥沃土壤,古代就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灌溉,农业水准高,孕育了杂贺党等本地土豪。
由于国内守护田山家随着应仁之乱而分裂,纪北至南河内保有一定势力的根来众和在纪之川流域盘据的杂贺众等土豪势力不断扩大;因有天然良港而赖以生存的熊野水军势力逐渐抬头;而从高野山中分离出的真言宗根来寺众也开始坐大。以上土豪势力各自为政,不理会守护田山氏的统治,国内始终没有能够统一该国的势力出现。战国时代在与其他势力的同盟和抗战中生存。谁掌握了以根来众和杂贺众为代表的雇佣兵集团,往往便能够左右战局。
特别是纪北的杂贺党和根来寺,通过本地铁炮冶炼集团,形成了以铁炮为装备的一大雇佣兵集团,信长就是利用这些势力的一人。但随着信长与一向一揆的对立,情况也随之一变。当时纪州农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向宗徒,杂贺众与一向一揆联合,形成杂贺一揆,公然对抗信长。杂贺一揆;联合反信长势力的三好、石山本愿寺等势力,本愿寺便以纪伊为后勤基地,与信长进行长时间的抗争,另信长大为头疼。
1570年,信长逐渐开始讨伐本地一向一揆势力,但因一揆方占有地利,使信长收效甚微。自1574年开始,信长逐渐开始分化一向宗控制较弱的社家相、中乡、南乡的太田党和根来众等势力,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
杂贺孙市率领的杂贺庄十乡的铃木党继续与信长对抗,在1577年遭到信长大军的讨伐。之后纪州一揆仍然顽强地与信长对抗,并与从海上封锁石山的九鬼嘉隆水军对战。最后1581年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推出石山城前往纪伊,石山战争完全结束。信长死后,羽柴秀吉于1583年开始入侵纪伊,攻落粉河寺。次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杂贺众、根来众们应德川家康的请求作为呼应,摆出一副反抗秀吉的态势而骚扰大坂。终于秀吉在战争结束后的次年1585年展开了报复行动,烧毁了根来寺,水淹太田城,彻底驱逐了根来众和太田党。而熊野水军势力堀内氏,早早便投降于秀吉麾下。秀吉派其弟秀长接管纪伊。后桑山重晴分封到和歌山城,堀内氏善保有新宫地方,铃木无心保有田边地方。但关原战后,以上几个势力遭到惩罚,浅野幸长领有了和歌山37万石。1619年,浅野家被转封到安芸,家康十子赖宣分封到此,奠定了御三家之一的纪州藩的基础。
分郡图:

位置图:
贴吧:剑狂渺卿作者:张张张羽卿? 2015-02-14 04:37
回复:日本的城堡
三重县北牟娄郡长岛城迹-仅剩曲轮、空堀
贴吧:地理作者:sherlock221b 2010-08-26 20:37
回复:日本令制国简介+分郡图+位置图
纪伊:
特点:平原地带不广大但农业生产力依然很高,但国内土豪众多,政情不够稳定。
石高:24.4万石
分郡:伊都、那贺、名草、海部、在田、日高、牟娄
主要特产名物:蜜桔、梅、海苔、黑江涂、陈皮、酱油、熊胆、味增
代表风土:东照宫、那智山、那智瀑布、日前神社、和歌浦、道成寺、大云取山、汤之峰温泉
主要势力:杂贺众,根来众,熊野水军
梗概:占据纪伊半岛尖端的南海道之国。北面是河内和和泉国,东北端是伊势国,由东到西的广大范围都与大和南部接壤,西端通过纪淡海峡与淡路和阿波两国隔海相望。南方是太平洋海岸线,三面被海包围。
由于距离平安京和平城京不远,是较早被开发的地区。国土大部分被和泉山脉、长峰山脉、白马山脉、大塔山脉等山地所占据,平原较少,山谷部雨水丰富,气候温暖,森林资源也很丰富。从古代开始就以盛产木材而著称。
同时东南方的牟娄郡是由熊野国演变而来,自古以来便有很多修行者到此修行,有着很多密宗的道场,形成了以熊野三山为中心的独特的文化背景。平原中有被纪之川和熊野川冲积出来的肥沃土壤,古代就开始实施了大规模灌溉,农业水准高,孕育了杂贺党等本地土豪。
由于国内守护田山家随着应仁之乱而分裂,纪北至南河内保有一定势力的根来众和在纪之川流域盘据的杂贺众等土豪势力不断扩大;因有天然良港而赖以生存的熊野水军势力逐渐抬头;而从高野山中分离出的真言宗根来寺众也开始坐大。以上土豪势力各自为政,不理会守护田山氏的统治,国内始终没有能够统一该国的势力出现。战国时代在与其他势力的同盟和抗战中生存。谁掌握了以根来众和杂贺众为代表的雇佣兵集团,往往便能够左右战局。
特别是纪北的杂贺党和根来寺,通过本地铁炮冶炼集团,形成了以铁炮为装备的一大雇佣兵集团,信长就是利用这些势力的一人。但随着信长与一向一揆的对立,情况也随之一变。当时纪州农民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一向宗徒,杂贺众与一向一揆联合,形成杂贺一揆,公然对抗信长。杂贺一揆;联合反信长势力的三好、石山本愿寺等势力,本愿寺便以纪伊为后勤基地,与信长进行长时间的抗争,另信长大为头疼。
1570年,信长逐渐开始讨伐本地一向一揆势力,但因一揆方占有地利,使信长收效甚微。自1574年开始,信长逐渐开始分化一向宗控制较弱的社家相、中乡、南乡的太田党和根来众等势力,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
杂贺孙市率领的杂贺庄十乡的铃木党继续与信长对抗,在1577年遭到信长大军的讨伐。之后纪州一揆仍然顽强地与信长对抗,并与从海上封锁石山的九鬼嘉隆水军对战。最后1581年石山本愿寺的显如上人推出石山城前往纪伊,石山战争完全结束。信长死后,羽柴秀吉于1583年开始入侵纪伊,攻落粉河寺。次年的小牧长久手之战,杂贺众、根来众们应德川家康的请求作为呼应,摆出一副反抗秀吉的态势而骚扰大坂。终于秀吉在战争结束后的次年1585年展开了报复行动,烧毁了根来寺,水淹太田城,彻底驱逐了根来众和太田党。而熊野水军势力堀内氏,早早便投降于秀吉麾下。秀吉派其弟秀长接管纪伊。后桑山重晴分封到和歌山城,堀内氏善保有新宫地方,铃木无心保有田边地方。但关原战后,以上几个势力遭到惩罚,浅野幸长领有了和歌山37万石。1619年,浅野家被转封到安芸,家康十子赖宣分封到此,奠定了御三家之一的纪州藩的基础。
分郡图:

位置图:
贴吧:日本战国时代作者:松平康清? 2013-01-23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