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如果不设船闸和其他任何闸门会出现什么情况?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一个资料,说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和大西洋的海面高度是不一样的,貌似是因为月球引力原因。。。巴拿马运河本身的河床好像大部分是高于海平面的。 设想:如果巴拿马运河的河床修成低于海平面,也不考虑加通湖的问题,即实现两大洋在巴拿马地峡实现相同,那么此时这个运河里的水是由太平洋向大西洋方向流动还是反之?还是静止不动?
贴吧:地理作者:后后现代人 2018-02-06 23:24
2012/03/13——巴拿马馆讨论贴
基本信息 场馆主题:与世界相连的巴拿马城,一个可持续环境发展的现代城市 国家馆日:8月16日 展馆位置:C片区,中南美洲联合馆 概况 展馆以蓝、绿两色为主色调,围绕闻名于世的巴拿马运河模型展现以蓝天绿草为背景的现代化城市。在“运河船闸模拟区”,巴拿马运河模型完全按照改建后的运河的原理修建,并能模拟运河开闸时的情景,展现货轮起航时壮阔的场面。“水幕墙”区域采用钢化玻璃和水循环系统形成水幕造型,展示巴拿马运河的实际
贴吧:上海世博会作者:上海_G 2014-03-12 19:26
第八百五十章 开通运河
随着智利分别和阿根廷以及巴西签署了和平条约,南美战争正式落下了帷幕,和平重新降临到这片土地上。但是,这个和平,明显只是脆弱的和平而已。智利和
贴吧:中华第四帝国作者:打击倭寇9 2013-10-31 01:03
美国五十年前的核巨兽今年拆完,中国同类产品尚未启用
对于世界上的第一艘核动力航母“企业”号来说,大家都比较熟悉。但其实还有一个核巨兽,在美军的历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却不被大家知道。这个大家伙的排水量超过万吨,被叫做“斯特吉斯”号,是座浮动核电站。在2018年的今天,“斯特吉斯”号浮动核电站将走向生命的终点。 “斯特吉斯”号是美国陆军的第一座浮动核电站,上面安装的MH-1A反应堆是美国陆军核动力项目之下建造的最后一座反应堆,也是整个项目里面美国陆军建造的功
贴吧:航空母舰作者:星光的远征TEL 2018-03-13 14:16
持美国签证可以免签的国家有哪些呢?
拿到美国签证,不仅可以来到美国,美国10年多次签证还有很多隐藏福利哦,除了在申请其他国家的签证有
贴吧:美国作者:ado很帅 2017-04-26 14:32
回复:早晨7点栈桥景区酷酷上人了,欢迎游客们
经过两级水闸系统提升,来到加通湖,然后经过一级水闸系统下降,最后到达科隆。一天的时间从太平洋到达大西洋,使用巴拿马运河后可缩短航程约15,000公里。由北美洲的一侧海岸至另一侧的南美洲港口也可节省航程多达6,500公里。航行于欧洲与东亚或澳大利亚之间的船只,经由该运河也可减少航程3,700公里。巴拿马运河真不愧是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首!
贴吧:东部作者:我是济南人 2025-04-04 10:08
回复:儒家东亚共同体与韩国的未来30年
香港《大公报》再发文: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
观察者网
2025-03-21 09:08
3月21日,香港《大公报》发布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的评论文章,作者为万云平。全文如下:
近日,某知名港企拟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海外港口经营权抛售给美资财团贝莱德引发舆论热议,当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声。众说纷纭间,如何洞察事件本质,可否从法律专业角度作剖析,涉事港企怎么处理才算妥当?本文尝试逐一进行拆解。
所谓“合法交易”的实质
近年来,美国将中国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和“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并通过技术封锁、贸易战、供应链脱钩等手段遏制中国和平崛起。控制全球关键基础设施是美国的重要策略之一,港口作为全球贸易的核心节点,便成为美国重点目标。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航运的咽喉要道,每年承担约6%全球贸易,是中国与美洲贸易的关键通道。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外贸稳定性、物流成本直接受其营运影响,它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意义重大。
今次交易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今次抛售事件看似是“普通的商业行为”,实则须置于复杂的大国博弈背景下考量。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背后与美国政府、总统特朗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控制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等港口,美国便可进一步巩固对全球航运网络的控制权,遏制他国发展。今次交易,正是美国企图通过控制关键港口影响全球物流网络、向中国外贸和供应链施压的具体表现。因此,这不仅是企业间“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完美配合美国的遏华战略。若说交易完成后将对中国经济和国家利益造成无穷后患,也绝非危言耸听。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想混淆视听,说成在合同自由下的“合法交易”。
先说交易带来的严重危害。有关港口售予美资后,可能直接导致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上升,削弱其国际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业和外贸的长期发展构成威胁,甚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造成冲击。
常识告诉我们,对国家和社会有严重危害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规管和制裁,包括那些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交易。那么,今次交易可能涉及哪些法律问题呢?
法理上,违反法律的形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被违反的法律条文本身会直接规定违反该条文的法律后果。然而,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并非每一项法律条文都直接写明违反的后果。例如原则性条文一般不会直接规定罚则。但是,没有写明法律后果不等于没有法律效力。比如“‘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项原则去年已被写入香港法律,成为具法律效力的法律条文。若以此观之,今次交易的后果是导致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受损,直接违背该项原则性条文。违反法律原则性条文也是违反法律。
有关港企如何处理为妥
日前,行政长官李家超回应事件时指出: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特区政府会依法依规处理。其实,无论在香港特区法律层面还是国家法律层面,法律体系已相当完备。特别是我国近年应对美西方打压和涉外制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反制裁经验,形成了有效应对机制。对于损害国家利益的所谓“合法交易”,国家和特区都有法律机制应对。换言之,那些一再强调今次交易全属合同自由下“合法交易”的说法,未免太过天真和糊涂。
中国作为法治国家,始终坚持依法治国、维护公平正义。香港特区作为国际知名的法治之都,更是以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司法运作著称。无论在内地还是香港,对于遵守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的商家企业,不仅其合法权益会受到法律的严格保障,社会还将为他们提供广阔的营商空间和发展机遇。反之,对于那些轻视法律、作出损害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行为的实体及个人,其道路只会越走越窄。商业决策若只求一己之私、漠视国家利益,那么无论其算计多精、利润多丰,与遭到国人唾弃、背负“卖国”骂名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最后,笔者从商业并购操作层面,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打错算盘、因小失大。
DeepSeek-R1满血版 回答完成
深度思考完成 用时19秒
事件核心脉络
交易背景与战略敏感性
某港企计划将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在内的43个海外港口经营权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引发争议。巴拿马运河是全球贸易咽喉要道,承担约6%的全球贸易量,是中国与美洲贸易的关键通道。中国作为第二大用户,其物流成本与贸易稳定性直接受运河运营影响。此次交易被质疑为美国通过控制关键基础设施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行动。
法律争议焦点
《大公报》文章指出,交易虽表面为“合法商业行为”,但实质可能违反香港及国家法律中关于国家安全的原则性条文。例如,香港法律明确“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一国两制”最高原则,而交易后果可能损害国家利益,构成“以合法手段掩盖非法目的”的法律规避行为。
贝莱德财团的战略角色
贝莱德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与美国政府关系密切。其控制巴拿马运河港口后,可能强化美国对全球物流网络的主导权,进一步配合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供应链脱钩等遏制政策,威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深层矛盾与影响
国家安全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此次交易凸显跨国资本运作中企业逐利与国家安全的尖锐矛盾。文章强调,企业若仅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战略安全,将面临法律制裁与社会道德谴责的双重风险。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回应“依法依规处理”表明,特区政府将严格审查交易是否触碰国安红线。
国际博弈中的法律工具化
美国近年来通过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如港口、通信网络)强化对华遏制,此次交易是美国“法律战”的一部分——利用商业并购实现战略围堵。中国则需通过完善涉外法律(如《反外国制裁法》)及香港国安法体系,构建反制机制,防止“合法外衣”下的国家安全侵蚀。
香港法治公信力的考验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法律体系需在维护国家利益与保障商业自由间平衡。若交易被认定危害国安,特区政府依法干预将强化“法治护国安”的示范效应;反之,若放任交易,可能损害中央对“一国两制”下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信任。
未来走向与应对研判
交易可能走向
终止交割:企业迫于舆论压力及法律风险,主动终止交易,避免被定性为“卖国”而丧失国内市场信任。
政府介入审查:特区政府援引国安法启动调查,以“损害国家发展利益”为由否决交易,或附加限制性条款(如禁止美方介入运营)。
美方施压与反制:若交易受阻,美国可能以“市场自由”为由施压,中方则可通过反制裁清单限制涉事企业及贝莱德在华业务。
企业决策的警示意义
跨国企业在涉及战略资产的商业决策中,需将国家利益纳入风险评估。此次事件警示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或资产处置时,需规避可能被解读为“配合他国遏制中国”的行为,否则将面临国内法律追责与舆论反噬。
强化法律与舆论防线
完善涉外法律解释:明确“国家安全”在商业交易中的具体适用情形,减少法律模糊地带。
舆论引导与民意动员:通过媒体揭露美国“基础设施控制”战略,强化公众对国家利益与安全关联性的认知,形成社会监督压力。
结语
《大公报》的评论不仅是对单一交易的警告,更是对香港商界与国家利益绑定关系的深刻提醒。在全球化退潮与大国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企业“合规”的内涵已从传统商业法律扩展至国家安全维度。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法治实践必须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任何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合法交易”都将被法律与社会共同审判。
--------------------------
巴拿马运河历史简介
一、早期构想与尝试(16世纪-19世纪末)
地理发现与初期设想
巴拿马地峡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最短路径(约82公里),早在16世纪西班牙殖民时期就被视为理想运河选址。1513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博亚首次提出开凿设想,但因技术限制未实现45。
法国工程的惨败
1881年,法国工程师费迪南·德·雷赛布(曾主导苏伊士运河)启动工程,但低估了热带雨林的挑战:疟疾、黄热病导致2.2万人死亡,耗资2.6亿美元后于1894年宣告失败,仅完成40%工程量15。
二、美国接管与建成(1903-1914年)
政治博弈与独立运动
1903年,美国支持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独立,随后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以1000万美元和年租金25万美元取得运河区永久控制权67。
技术突破与工程奇迹
美国通过灭蚊控制疾病、使用炸药开凿山地、建造加通湖水库及船闸系统,耗时10年(1904-1914),耗资3.75亿美元(相当于今100亿美元),牺牲5,600人后完成通航。其“水电梯”式船闸设计(如米拉弗洛雷斯船闸)使船只升降26米,耗时8-10小时12。
三、主权争端与回归(20世纪)
运河区的“国中之国”
美国在运河区实施殖民统治:升美国国旗、驻军、强制迁移4万原住民,将巴拿马国土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运河区成为美国对外贸易和军事运输的核心通道67。
巴拿马抗争与主权移交
经过长期斗争,1977年美巴签订《托里霍斯-卡特条约》,约定1999年12月31日移交运河主权。至此,巴拿马收回运河区1432平方公里领土78。
四、现代化与当代挑战(21世纪至今)
扩建与全球化角色
2016年完成的新船闸(“新巴拿马型”)可通航全球96%集装箱船,中国国企参与建造。运河年通过船舶约1.4万艘,承担全球5%-6%贸易量,是中国与美洲贸易的关键通道15。
气候与生态挑战
运河依赖加通湖淡水,气候变暖导致干旱频发(如2023年限流事件)。未来或需改造为“海水运河”以应对水资源危机,同时运河区成为美洲豹等物种的生态走廊15。
历史意义与争议
地缘政治象征:运河的修建史是殖民扩张、技术霸权与民族独立的缩影,美国通过运河巩固了全球霸权地位47。
经济价值:单次通行费高达数十万美元,但缩短纽约至旧金山航线60%距离,至今仍是全球物流“黄金水道”12。
人权争议:强制迁移、劳工剥削(尤其加勒比和亚洲劳工)及种族歧视政策,成为拉美反殖民运动的重要导火索67。
贴吧:儒家作者:爵士爵士猫 2025-03-27 11:21
关注丨6月1日起,国内外这些外贸新规开始生效实施!外贸人千万别
关注丨6月1日起,国内外这些外贸新规开始生效实施!外贸人千万别漏看! 6月1日起 俄罗斯海参崴成为中国内贸货物跨境中转口岸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拓展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公告,其中明确,同意在原有吉林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增加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2个港口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公告自2023年6月1
贴吧:英联金科作者:Union英联 2023-05-31 21:34
运价再起波澜!6月1日船公司再征收GRI、BUC、PCC
由于欧美需求依旧疲软货量没有明显回升,以致五一长假前出货潮不如预期,原本船公司发出5月1日的GRI涨价计划因市场低迷失去支撑,期望拉高美线运价再次落空。不过五一假期后,船公司相继发布6月1日起上调综合费率上涨附加费(GRI)、征收BUC(Bunker Charge)燃油费和PCC(PANAMA CANAL CHARGE)巴拿马运河附加费。 ★ HMM 6月1日调升GRI ★ 5月4日,HMM官网发布通知称,从2023年6月1日起,将对所有始发港到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服务(跨太平洋东行航线)上调综合
贴吧:锦程物流作者:贴吧用户_5XV3aUM 2023-05-05 10:58
回复:为啥连接两边海域的运河都要用旁边的河流供水?不能直接用海水连
地峡运河的修建形式,只能说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苏伊士运河就是直接海水连通两大洋,所以严格说来,苏伊士运河算是一条人工海峡。
2、巴拿马运河,就是依托有巨大水量的地上淡水河及加通湖修建的。
主要原因是加通湖及注入它的河流海拔20-30米,如果要直接连通两大洋 ,至少需要挖深40-50米,这个工程量是巨大的。
所以巴拿马运河利用了淡水形成的天然内河航道,两端从大洋用船闸升船26米进入巴拿马内河航道。
这样最大限度的节省了开挖成本、利用了天然河道。
有些说因为大洋两端有高度差的原因其实并不属实,不到40cm的大洋高度差,所形成的的流速,根本不影响航运。
贴吧:地理作者:蒹葭苍霜 2023-07-27 13:20

大家都在搜

  • 巴拿马湖泊
  • 加通湖比太平洋高多少
  • 加通湖海拔
  • 加通湖和海面落差
  • 巴拿马运河加通湖作用
  • 加通湖水位
  • 巴拿马运河加通湖的水从哪来
  • 博登湖流域面积
  • 圣胡安河运河
  • 巴拿马加通湖
  • 俄罗斯与中国边界的湖
  • 巴拿马运河中间的湖叫什么
  • 加通湖水量
  • 加通湖papi和原种papi
  • 加通湖能停泊航母
  • 博登湖流域示意图
  • 尼加拉瓜湖地图
  • 加通湖papi为什么贵
  • 加通湖冷战
  • 哈尔滨长岭湖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