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舒村舒元舆祠堂开启修复工作了
舒村里破败的两座祠堂终于要修复了 话说舒村里建于万历朝的周宣王庙前些年都修好了 舒村自舒元舆七世孙定居以来已有千年, 有唐以来除元清两朝以外皆有社稷之臣。 兰溪舒氏曾经为大唐做出过巨大牺牲(甘露之变子孙隐姓埋名) 身为大唐宰辅舒元舆嫉恶如仇查处贪官时写下“去恶犹农夫,稂莠须耘耨。恢恢布疏网,罪者何由逃”的诗句,也没有尸位素餐像牛李两党党人一般投靠宦官为个人利益而你争我夺,而是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舒元褒句),
贴吧:兰溪作者:兰若筏喻 2019-10-03 18:58
考试、狸猫、烦躁、出离愤怒、杯具、求教
今天晚上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题出的是一篇古文(废话!)名字叫《养狸述》其中有一段写狸猫捉老鼠写的很生动很有爱很给力很萌……然后不好的事情发
贴吧:洛奇作者:月未 2010-07-23 22:30
鼠气的意义与内涵
词语鼠气 拼音shǔ qì 释义鼠的气味。 出处唐 舒元舆 《养狸述》:“自获此狸,尝阖关实窦,纵于室中,潜伺之,见轩首引鼻,似得鼠气。”
贴吧:鼠气作者:55粗才 2013-06-07 21:35
《养狸述》 (唐) 舒元舆
1L百度
贴吧:李毅作者: 2013-01-16 20:59
回复:【扯】晚唐吐槽集
丧病更
【卢杞】
卢杞幼时至孝,里人称之,“夫子曰色难,郎君当之矣。”有湘语者闻之,讹作色蓝,杞竟不能自明。
【舒元舆】
舒相公元舆尝畜一狸,年二十余,毛须转白,莹然如雪,而神威不减。尽一坊之地鼠不敢近。至大和末,忽对舒相作人言,语之再三而去,竟绝踪迹。舒相不识其言,遍询宾客,有善胡语者解之曰:So long. And thanks for all the fish.
-------------------------------------------
舒元舆养猫参见《养狸述》。
贴吧:晚唐作者:vc2270 2018-03-24 12:48
回复:鼠年说“鼠”(转)
文学作品中的“鼠”
老鼠是最常见的动物,据说世界上老鼠的数量是人类的好几倍。由于熟悉,鼠很早就进入到历史典籍中。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中就有关于鼠的论述,《易》第三十五卦《晋》卦中说:“晋如鼫鼠,贞厉。”意思是进攻像田鼠偷吃禾苗,是危险的。如果说《周易》很多人不熟悉的话,那麼《诗经》中一些与鼠有关的诗作可就算得上脍炙人口了。《诗经·魏风》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大概很多人都能背诵。《诗经·墉风》中用“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来讽刺那些表面道貌岸然,实则毫无羞耻心、廉耻感的伪君子。

黄永玉画作《硕鼠》
历代与“鼠”有关的文学作品自是不胜枚举。唐代曹邺在《官仓鼠》一诗中说:“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作者用“官仓老鼠”比喻那些榨取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将其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柳宗元写有《永某氏之鼠》一文,将那些自以为“饱食而无祸”的人比喻为老鼠。唐代舒元舆写有《养狸述》一文,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将宦官奸臣比喻为老鼠,以捕鼠之“狸”比喻正直善良之人。
宋代苏轼在《黠鼠赋》中描写了老鼠的机智狡猾:有人发现袋中有只老鼠,一动不动,以为它死了,把袋子的口朝下,想倒出袋中的死老鼠,谁知刚落地它就逃走了,即使身手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作者用黠鼠比喻狡猾的坏人,生动形象。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有一篇《义鼠》,描写了两只老鼠在遇到蛇之后,一只被蛇所吞,另一只拼死相救、不离不弃的感人事迹。
贴吧:中国历史作者:今宵酒醒無梦 2020-02-07 18:56
回复:【王者凯旋1225】【讨论】#王凯# 吧日常签到聊天楼
宋代的《尔雅翼》说中国本来没有猫,是玄奘法师怕老鼠咬坏佛经,才顺便从印度把猫捎来的。敢情他老人家是猫奴祖师爷。这个说法虽然比较扯,但猫在唐代的出场频率变高是有目共睹的,相关作品有舒元舆的《养狸述》、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杨夔的《蓄狸说》等。
贴吧:王凯作者:94pm 2016-12-25 11:58
回复:兰溪古城复苏之文化底蕴.....名人录
第二:
[唐] 舒元舆(791-835)字升远。婺州东阳上卢泉塘北人(又说浙江婺州兰溪垷坦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代大臣、诗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唐文宗时期两位宰相之一(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另一宰相为李训,擅长写文章,有著作《舒元舆集》等,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
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进士。宰相裴度荐元舆为兴元书记,作文以檄豪健闻名。当时宦官专权,故作《养狸述》一文。拜监察御史,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文宗时,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因与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机不密,于甘露之变中腰斩。其五子普闻变携带家眷逃入丛林,后隐姓埋名,在唐宣宗时期平反,并加封显号——乘仙公,其后裔将其遗骨移葬到兰溪白露山惠安寺侧(兰溪女埠街道垷坦村境内)。
舒元舆曾作《牡丹赋》,时人认为写得好。后来唐文宗赏牡丹时,吟诵其中词句,为舒元舆落泪哀悼。
贴吧:兰溪作者:乄Au 2019-04-04 05:53
舒元舆--唐朝官员、诗人
  舒元舆(791年-835年),字升远,唐东阳郡(今浙江金华)兰溪纯孝乡人。其先祖曾任东阳郡守,祖父舒缜,授兰溪医学学训导、学正,父敬之,母薛氏,其为长子。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初仕即以干练知名。曾任刑、兵两部侍郎,兰溪历史上第一位官至宰相的人,擅文敢谏,著有《舒元舆集》等,与白居易互为唱和,有作品被收录于《全唐诗》。   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第进士。宰相裴度荐元舆为兴元书记,作文以檄豪健闻名。当时宦官专
贴吧:极品明皇帝作者:极品方小桃? 2019-01-25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