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母细胞瘤如何及时发现 视网膜母细胞瘤(简称RB)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范先群:据统计,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率约为1:15000,无明显种族、地域和性别的差异。约30%的患儿是双眼发病。大部分患儿5岁前发病,单眼发病者中位发病年龄是2岁,双眼发病者的中位发病年龄是9个月至1岁。 视网膜母细胞瘤经过治疗后可以发生其他部位的原发第二恶性肿瘤,包括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皮肤癌、肺癌、血液源性肿瘤及颅内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一般可以
贴吧:
视网膜母细胞瘤作者:
三个字的邂逅? 2018-03-04 18:28 科普:神经纤维瘤恶变危害 首先我们要了解神经纤维瘤病一般预后良好,大部分NFⅠ患者可以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当合并有高血压、脊髓损害或肿瘤恶变时,总体的预期寿命将减少10~15年。但是也会有恶变和复发的风险,多数肿瘤呈良性进展,生长缓慢,有3%~4%可发生恶变,经过手术切除肿瘤以后,部分患者存在复发的可能。 如果出现恶变,对身体会有哪些危害呢?(神经纤维瘤能治好吗) 1.危害眼部 虹膜部位可见到色素性虹膜错构瘤,又称为Lisch小体,一般检查不能发现
贴吧:
安驾庄镇作者:
7613800kong 2022-02-15 10:29 回复:白塞患者看过来:健脾散邪汤或许是新方法! 因NBD可呈缓解与复发的病程,且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有神经系统多部位受累。临床上应与多发性硬化(MS)、无菌性脑膜炎、假性延髓性麻痹等相鉴别。
白塞氏综合症综合症患者眼部主要表现为眼部炎症:早期表现为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后期可有前房积脓、眼色素膜炎,结膜、角膜和视网膜出血。眼部很少炎本病首发症状。多在口腔溃疡初次出现数年后发生。表现为眼及眶周疼痛、畏光,也可瞳孔变形,一侧或双侧视力受影响。本病是日本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眼底可见出血、动静脉闭塞、视神经萎缩。
贴吧:
白塞氏病作者:
白塞氏科普专业 2023-05-03 15:50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是一种来源于光感受器前体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成人中罕见。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可表现为结膜内充血、水肿、角膜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玻璃体混浊、眼压升高及斜视等。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贴吧:
百度知道登陆作者:
济南麦迪格 2017-08-28 16:35 虹膜结睫状体炎 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毒性刺激,睫状肌的收缩和肿胀组织的
贴吧:
麦迪格作者:
别死追我 2012-06-14 10:29 回复:白大夫门诊, 有问必答, (尤其是眼科和内分泌科, 其他内 这是个很厉害的眼病, 【本病别名】
黑蒙猫眼病
【概述】
在婴幼儿眼病中,是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于视网膜核层,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多发生于5岁以下,可单眼、双眼先后或同时罹患,本病易发生颅内及远处转移,常危及患儿生命,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病理】
未分化型:瘤细胞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不规则形。胞核大,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深,有1~2个以上核样结构体。核内常见1~2个不规则核仁。胞质少,有丰富的细胞器,主要为游离的核糖体及线粒体。瘤细胞围绕着一个血管形成的细胞柱,其中可见部分瘤细胞坏死及钙质沉着,此称为假菊花型(pseudosette)。该型分化程度低,恶性度较高,但对放射线敏感。 分化型:又称神经上皮型,由方形或低柱状瘤细胞构成,细胞围绕中央腔环形排列,称菊花型(rosette)。其中央腔内的"膜"为酸性粘多糖物质。胞核较小,位于远离中央腔一端,有一个核仁。胞质较多,主要细胞器为线粒体、微管、粗面内质网及高尔基器等。此型分化程度较高,恶性度较低,但对放射线不敏感。
还有一些病例瘤细胞分化程度更高,已有类似光感受器的结构,恶性程度最低。瘤细胞簇集似莲花型(fleurette),又称感光器分化型,最近称此型为视网膜细胞瘤(retinocytoma),以别于一般的视网膜母细胞。
【临床表现】 根据肿瘤的表现和发展过程一般可分四期。
1.眼内生长期:开始在眼内生长时外眼正常,因患儿年龄小,不能自述有无视力障碍,因此本病早期一般不易被家长发现。当肿瘤增殖突入到玻璃体或接近晶体时,瞳孔区将出现黄光反射,故称黑蒙性猫眼,此时常因视力障碍而瞳孔散大、白瞳症或斜视而家长发现。
眼底改变: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单发或多发,白色或黄色结节 状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有新生血管或出血点。肿瘤起源于内核层者,向玻璃体内生者叫内生型,玻璃体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白色团块状混浊;起源于外核层者,易向脉络膜生长者叫外生型,常使视网膜发生无裂孔性实性扁平脱离。裂隙灯检查,前房内可能有瘤细胞集落,形成假性前房积脓、角膜后沉着物,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 ,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些临床依据。
2.青光眼期:由于肿瘤逐渐生长体积增大,眼内容物增加,使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出现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眼红等。儿童眼球壁弹性较大,长期的高眼压可使球壁扩张,眼球膨大,形成特殊的所谓"牛眼"外观,大角膜,角巩膜葡萄肿等,所以应与先天性青光眼等鉴别。
3.眼外期:
(1)最早发生的是瘤细胞沿视神经向颅内蔓延,由于瘤组织的侵蚀使视神经变粗,如破坏了视神经孔骨质则视神经孔扩大,但在X线片上即使视神经孔大小正常,也不能除外球后及颅内转移的可能性。
(2)肿瘤穿破巩膜进入眶内,导致眼球突出;也可向前引起角膜葡萄肿或穿破角膜在球外生长,甚至可突出于睑裂之外,生长成巨大肿瘤。
4、全身转移期:转移可发生于任何一期,例如发生于视神经乳头附近之肿瘤,即使很小,在青光眼期之前就可能有视神经转移,但一般讲其转移以本期为最明显。转移途径:
(1)多数经视神经或眶裂进入颅内。
(2)经血行转移至骨及肝脏或全身其他器官。
(3)部分是经淋巴管转移到附近之淋巴结
贴吧:
残疾作者:
白菜vs男人 2010-05-09 17:25 回复:【为爱尔来】新生儿的噩梦——“猫眼” 眼底改变: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单发或多发,白色或黄色结节状隆起,表面不平,大小不一,有新生血管或出血点。肿瘤起源于内核层者,向玻璃体内生者叫内生型,玻璃体内可见大小不一的白色团块状混浊;起源于外核层者,易向脉络膜生长者叫外生型,常使视网膜发生无裂孔性实性扁平脱离。裂隙灯检查,前房内可能有瘤细胞集落,形成假性前房积脓、角膜后沉着物,虹膜表面形成灰白色肿瘤结节,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一些临床依据。
贴吧:
烟台爱尔眼科医院作者:
兰色的约定 2015-11-27 08:28 回复:白塞治疗没效果?可能是没有选对方法! 神经白塞氏综合征 - 鉴别检查
因NBD可呈缓解与复发的病程,且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可有神经系统多部位受累。临床上应与多发性硬化(MS)、无菌性脑膜炎、假性延髓性麻痹等相鉴别。
白塞氏综合症综合症患者眼部主要表现为眼部炎症:早期表现为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后期可有前房积脓、眼色素膜炎,结膜、角膜和视网膜出血。眼部很少炎本病首发症状。多在口腔溃疡初次出现数年后发生。表现为眼及眶周疼痛、畏光,也可瞳孔变形,一侧或双侧视力受影响。本病是日本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眼底可见出血、动静脉闭塞、视神经萎缩
贴吧:
白塞氏病作者:
白塞氏科普专业 2023-04-29 15:18 虹膜结睫状体炎 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等症状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 虹膜睫状体的三叉神经末梢受到毒性刺激,睫状肌的收缩和肿胀组织的
贴吧:
麦迪格作者:
gongzuokuangTJ 2012-09-19 08:57 虹膜睫状体炎 前葡萄膜炎(anterior uveitis)又名虹膜睫状体炎(iridocyclitis),虹膜发生炎症后常影响睫状体,故临床上单独的虹膜炎或睫状体为是很少见的。常同
贴吧:
麦迪格作者:
dandan2010008 2012-03-25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