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更多»
搜贴
搜吧
排序结果:
按时间倒序
|
按时间顺序
|
按相关性顺序
|
只看主题贴
|
查看更多结果
回复:【大千色】说说古言中的颜色
青翠 qīngcuì
[verdant] 鲜绿的;有新鲜植物覆盖的
雨后,垂柳显得格外青翠
(1).鲜绿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西望 佷山 诸岭,重峰叠秀,青翠相临。” 唐 孟浩然 《重酬李少府见赠》:“还看后凋色,青翠有松筠。”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功德寺》:“寺两侧皆古松,枝柯青翠,蟠屈覆地。”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虽说是冬天,普山普岭,还是满眼的青翠。”
(2).借指青山。 唐 刘长卿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诗:“青翠数千仞,飞来方丈间。”
贴吧:
古词奇潭
作者:
岒沄
2017-08-25 11:07
回复:谈杜甫《昔游》《忆昔行》的注释和系年 刘友竹《杜甫研究
二、“庐霍”究竟是什么地方?
赵次公认为《昔游》中的“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与《忆昔行》中的“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游早鼓潇湘舵”是同一个意思。他实际上把“庐霍”与“衡阳”等同起来了。朱鹤龄云:“汉武移南岳于霍山,故衡、霍之称相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即《忆昔行》‘更讨衡阳董炼师,南游早鼓潇湘舵’也。”(《杜诗详注》卷二十)他认为“庐霍”就是衡山。仇兆鳌和浦起龙对“庐霍”注云:“浔阳郡南有庐山”;又注云:“霍山为南岳,庐在江西。”把“庐霍”解释为江西的庐山和安徽的霍山这两座山。另一位注家说:“庐山,在九江;霍山,在衡阳。”又把“庐霍”解释为江西的庐山和湖南的衡山这两座山了。杨伦《杜诗镜铨》除注释为浔阳的庐山和庐江的霍山之外,又说:“衡山,一名霍山。”他竟把“庐霍”解释为上述三座山了。凡此种种,都不符合杜诗原意。
“庐霍”这个词汇,在唐代和唐代以前曾被诗人们广泛使用,它具有确定的含义。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云:“夤缘泛潮海,偃蹇陟庐霍。”他还在这首诗的序中说自己“久在庐霍”。过去的李诗注家都把“庐霍”解释为江西的庐山和安徽的霍山这两座山。我在《“衡霍”、“庐霍”释义质疑》(载《唐代文学论丛》总第七辑)一文中,根据《尔雅》和郭璞《山海经注》关于“大山绕小山为霍”的定义,论证了“衡霍”是指衡山群峰,“庐霍”是指庐山群峰。
还有不少材料可以补证上述结论。王十六自白帝城经江陵赴湖南,杜甫赋诗送别,作《送王十六判官》:“客下荆南尽,君今复入舟。买薪犹白帝,鸣橹少沙头。衡霍生春早,潇湘共海浮。荒林庾信宅,为仗主人留。”仇兆鳌云:“公此云衡霍,乃是衡山,故与潇湘作对。”(《杜诗详注》卷十八)这种判断无疑是正确的。
刘长卿《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粉壁衡霍近,群峰如可攀。能令堂上客,见尽湖南山。”(《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九)这清楚地表明,“衡霍诸山”都在“湖南”即洞庭湖之南,它们只能是衡山群峰。
至于“庐霍”,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谢灵运(385~433年)《初发石首城》:“出宿薄京畿,晨装抟鲁飔。重经平生别,再与朋知辞。故山日已远,风波岂还时。苕苕万里帆,茫茫终何之。游当罗浮行,息必庐霍期。越海凌三山,游湘历九嶷。”(《文选》卷二六)谢灵运乃南朝宋著名诗人,他的诗大都描绘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此诗是他出任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内史离京时作。他对此行很不情愿,诗中表示了对一些名山包括庐霍的向往。在这次赴任途中,他在庐山淹留了一个月左右,作了《入彭蠡湖口》、《登庐山》和《登庐山绝顶望诸峤》等诗。此外没有任何材料能证明他到过霍山或想去霍山。结合谢灵运的经历,他诗中的“庐霍”,只能是指庐山,绝不能如旧注家所说指庐山和霍山这两座山。
可作此证的还有以下几例。
南朝梁文学家江淹(444~505年)《谢临川灵运游山》诗云:“江海经邅回,山峤备盈缺。灵境信淹留,赏心非徒设。平明登云峰,杳与庐霍绝……”(《文选》卷三一)此诗专咏谢灵运登山,而这几句则是叙述他从永嘉(今浙江永嘉县)、会稽(今浙江绍兴市)等沿海地区回来,又游历了庐山。且看谢灵运的《登庐山》诗:“山行非前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盈缺。”(见《文选》卷三一注)谢灵运在庐山上“淹昏旦”,江淹就说他“灵境信淹留”;谢灵运在庐山上“经盈缺”,江淹也说他“山峤备盈缺”。可以看出,江淹的那几句正是从谢灵运这几句脱胎变化而来。毫无疑问,江淹诗中的“庐霍”亦指庐山。
唐人皇甫冉《送康判官往新安赋得江路西南永》:“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比庐霍,水色胜潇湘。”(《全唐诗》卷二百五十)“潇湘”指洞庭湖一带,杜甫有句“潇湘洞庭白雪中”(《岁晏行》)可证。此诗“庐霍”与“潇湘”连文,且均与“江路”相联系,可知“庐霍”必指长江侧近的庐山。
崔公信《和太原张相公山亭怀古》:“叠石状崖巘,翠含城上楼。前移庐霍峰,远带沅湘流。”(《全唐诗》卷四百八十四)他把张相公园林里的假山比作“庐霍峰”,可知其必为一簇山峰,而绝不可能是“庐江、霍山地区”。此诗“庐霍峰”与“沅湘流”连文,亦与皇甫冉诗意相同。把庐山与洞庭湖相联系,盖唐人惯例耳。
综上所述,可知杜诗中的“庐霍”必指庐山无疑。
贴吧:
杜甫
作者:
我是杜鹃wsdj
2017-07-18 06:36
回复:【专属福利】《千字榜》第1050位:衡。赠:阴阳平衡year:)
【第106首含衡的5字句的诗】
会稽王处士草堂壁画衡霍诸山(唐代刘长卿)
粉壁(一作爱此)衡霍近,
群峰(一作卷帘)如可攀。能令堂上客,见尽湖(一作湘)南山。
青翠数千仞(一作千万状),飞来方丈间。归云无处灭,去鸟何时还?
胜事日相对,主人常独闲。稍看林壑晚①,佳气生重关②。
按:
① 一作青阴满四壁
② 一本此下有颇与宿心会,看看慰愁颜二句
贴吧:
中国诗词大会
作者:
诗奇可大观?
2016-01-18 17:21
大家都在搜
会稽王是什么意思
会稽王是谁
处士
处士读音
赠卫八处士
会稽
会稽怎么读
会稽的拼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赤壁赋
赤壁怀古 苏轼
邹忌讽齐王纳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江城子密州出猎
月夜忆舍弟
杜牧
韩愈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定风波苏轼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百度一下,找到相关贴吧贴子3篇,用时0.52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