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一章 烂账背后的算计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
贴吧:明朝谋生手册作者:马蹄催趁明月归 2016-05-07 21:32
和裴玄相守三年,在我准备向他袒露隐瞒已久的公主身份时, 却听
云海尘清,万事空花堕 和裴玄相守三年,在我准备向他袒露隐瞒已久的公主身份时, 却听到他的朋友当着我的面用月氏语询问:“裴将军,你和赵相嫡女什么时候成婚?” 裴玄给我拢了拢身上的狐裘,漫不经心:“家里找国师算了日子,一旬后是良辰吉日,宜嫁娶!” 在场众人都看向我,“你那边成婚了,央央姑娘怎么办?” 裴玄给我剥了颗平日爱吃的蜜饯,“养在外面就是了,我舍不得她受高门内院之苦!” 众人哄堂大笑打趣:“看来央央姑娘
贴吧:非凡书窝作者:你终于回来了 2025-04-27 01:22
回复:[宣武门内|佘家胡同]---正乙祠戏楼
【佘家胡同的戏楼总共去过两回,上一回已记不清是什么缘故,这回大抵是因为无聊。三年来,东行西走,受尽栖遑之辱,没做出什么像样的功绩,却丢了享乐的本事。原本一同玩岁愒时的弟兄起初还抱怨几句,后来便再无音讯,只剩下宦海同途的几个人,偶尔能小酌两杯。到底,是不堪寂寞了。】
·
【兴许是没什么名角儿排场的缘故,戏楼里出乎意料的冷清,堂中只有几个闲来无事的大爷攒在一块儿磕牙谈戏。有眼尖的瞥了我一眼,就起身热络招呼,唤一声“席八爷”。便也老练舒展开笑意,迎前拱揖】松二爷好啊,嘿秦二爷,好久不见呐您!
·
【巡捕营摊派的是走街串巷的活儿,谁家有个窥牖小儿,急于星火地提刀就去。一来二去的,和京城的小门小户都能唠上几句。但好容易休沐一回,实在不想同他们打交道了,便胡口诌了个“有约了”,就直奔二楼的隔断。】
·
【二楼的茶水费钱,视野却不如一楼敞亮,是给些有脸面的贵胄用以疏离贩夫皁隶的。但我原也不是真来看戏的——消磨光阴嘛,就往椅子里一陷,翘着腿儿,再沏一壶茶,就能慢悠悠地荒废掉一整本戏折的功夫。】
·
【今儿台上排的是《白蛇全传》,正唱到白娘子与许官人断桥初见。这戏是老本子了,耳熟能详到街坊邻里的黄口孺子都能哼上几句。估摸着是哪代徒子徒孙捡了个没什么人的空档搁这儿练呢,好几句腔调都干涩得剌人。但我也不是正经来听戏的,实在没必要厚责于人,便也将时而闪过的挑剔都咽进肚里,双眼放空地对着底下隐怨娇嗔的优伶。】
贴吧:清§皇朝作者:哲柏席文 2024-05-05 22:58
回复:《全唐诗》韦应物诗集卷一
33 「对雪赠徐秀才」韦应物
靡靡寒欲收,霭霭阴还结。晨起望南端,千林散春雪。妍光属瑶阶,乱绪陵新节。无为掩扉卧,独守袁生辙。
34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韦应物
升阳暧春物,置酒临芳席。高宴阙英僚,众宾寡欢怿。是时尚多垒,板筑兴颓壁。羁旅念越疆,领徒方祗役。如何嘉会日,当子忧勤夕。西郊郁已茂,春岚重如积。何当返徂雨,杂英纷可惜。
35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韦应物
逦迤曙云薄,散漫东风来。青山满春野,微雨洒轻埃。吏局劳佳士,宾筵得上才。终朝狎文墨,高兴共徘徊。
36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韦应物
宦游三十载,田野久已疏。休沐遂兹日,一来还故墟。山明宿雨霁,风暖百卉舒。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俯惊鬓已衰,周览昔所娱。存没恻私怀,迁变伤里闾。欲言少留心,中复畏简书。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与子终携手,岁晏当来居。
37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韦应物
宰邑分甸服,夙驾朝上京。是时当暮春,休沐集友生。抗志青云表,俱践高世名。樽酒且欢乐,文翰亦纵横。良游昔所希,累宴夜复明。晨露含瑶琴,夕风殒素英。一旦遵归路,伏轼出京城。谁言再念别,忽若千里行。闲合寡喧讼,端居结幽情。况兹昼方永,展转何由平。
贴吧:贾诩作者:韦左司 2013-12-11 01:03
回复:球解。大神进来看看。
解: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唐 韦应物),
《次诸公诗韵》(宋 陈造)。
《珍珠帘》(宋 葛辰庚),
不可考。
贴吧:诗词作者:xuminghui0507 2012-10-19 15:31
回复:中国唐诗联集成(连载)
    上党争为天下脊,
    罗浮最近海边风。
    上联出杜牧《东兵长句》;下联出张籍《赠道士逢茅山道士》。    上党:地名,即今山西长治市。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相传罗山之西有浮山,为蓬莱之一阜,浮海而至,与罗山并体,故曰罗浮。
    山雨尊仍在,
    庭香草不凡。
    上联出杜甫《重过何氏》;下联出张祜《题道光上人山院》。
    山明宿雨霁,
    潮满夕阳多。
    上联出韦应物《休沐东还贵胄里示端》;下联出刘长卿《送韩司直》。   霁:雨止。
    山深云更好,
    楼高月迥明。
    上联出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怀》;下联出杜甫《季秋苏五弟缨红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   迥:远。
    山上孤云随马去,
    江边明月为君留。
    上联出岑参《火山云歌送别》;下联出王昌龄《送窦七》。  
    山上高松溪畔竹,
    林间啼鸟野中芳。
    上联出杨行敏《失题》;下联出欧阳詹《许州途中》。
    山头水从云处落,
    庭前树尽手中栽。
    上联出韩偓《太平谷中玩水上花》;下联出李贺《题张司马别墅》。
    山头鹿下长惊犬,
    枝上莺娇不畏人。
    上联出王建《题金家竹溪》;下联出储光《蔷薇》。

贴吧:50年代作者:我佛慈悲202 2011-01-28 10:25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续】
杜甫五古《写怀二首》读记
(小河西)
夜深坐南轩,明月照我膝。
惊风翻河汉,梁栋已出日。
群生各一宿,飞动自俦匹。
吾亦驱其儿,营营为私实。
17、南轩《园葵赋》(南朝宋-鲍照):“独酌南轩,拥琴孤听。篇章间作,以歌以咏。”
18、惊风:强风。《赠徐干》(魏-曹植):“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19、梁栋:屋宇的大梁;喻担负重任的人才。《游仙》(东晋-郭璞):“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卷7(汉-赵晔):“大夫文种者,国之梁栋,君之爪牙。”
20、群生:众生物;百姓;众儒生。《庄子-马蹄》:“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国语-周语下》:“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
《大唐中兴颂》(唐-元结):“边将骋兵,毒乱国经,群生失宁。”
《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唐-柳宗元):“群生闻礼,后学知孝。”
21、俦(chóu)匹:同伴,伴侣。《九怀-危俊》(汉-王褒):“步余马兮飞柱,览可与兮匹俦。”王逸注:“二人为,四人为。”
《伤歌行》(魏-曹睿):“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22、营营:忙碌。《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行药至城东桥》(南朝宋-鲍照):“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
23、《左传》文公十八年:“聚敛积。”杜预注:“,财也。”
大意
深夜里俺坐在南边的长廊,明亮的月光照在身上。
大风好像翻动了河汉,梁栋之间忽然升起太阳。
世间生命各有自己的栖处,在飞动中自然结成伴侣。
俺也催促两个儿子,为全家生计奔走忙碌。
天寒行旅稀,岁暮日月疾。
荣名忽中人,世乱如虮虱。
古者三皇前,满腹志愿毕。
胡为有结绳,陷此胶与漆?
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
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24、荣名:美名。《战国策-齐策四》:“且吾闻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唐-韦应物):“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
25、中人:中伤人。《九辩》(宋玉):“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26、虮虱:虱及其卵;喻卑贱或微小。《论衡-物势》:“然则人生于天地也,犹鱼之于渊,虮虱之于人也。”
《韩非子-喻老》:“甲冑生虮虱,燕雀处帷幄。”
《抱朴子-吴失》(晋-葛洪):“笑虮虱之宴安,不觉事异而患等。”
27、三皇:《庄子-天运》:“余语汝三皇五帝之治天下。”成玄英疏:“三皇者,伏羲、神农、黄帝也。”
28、满腹:充满肚腹。《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29、结绳:记数记事方法。《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30、胶与漆《庄子-外篇-骈拇》卷4:“且夫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屈折礼乐,呴(xu)俞(温恤)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附着)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mò)索(绳索)。故天下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
《韩非子-安危》:“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
31、燧人氏:“三皇”之首,尊称“燧皇”。《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32、厉阶:祸端。《桑柔》(诗经):“谁生厉阶,至今为梗。” 毛传:“,恶。”
《大雅-瞻卬》(诗经):“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郑玄笺:“,所由上下也。”
《代张方平谏用兵书》(宋-苏轼):“从微至著,遂成厉阶。”
33、董狐笔《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后用以称直笔记事、无所忌讳的笔法。
34、灯烛,飞蛾:《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绝,百计奔冲,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大意
冬天天冷行旅之人稀少,到了年末日子过得飞快。
忽然之间得到美名,在这乱之中不过如同虮虱。
古代三皇五帝之前,能够吃饱肚子就是所有的心愿。
为啥古时的结绳记事,陷于如今的胶漆之约?
祸首是发明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祸端是直笔记事的董狐笔。
君看每当灯烛点燃之后,反而使飞蛾聚来更密。
放神八极外,俯仰俱萧瑟。
终契如往还,得匪合仙术?
35、放神:驰骋心神。《反招隐》(晋-王康琚):”放神青云外,绝迹穷山里。“
36、:达;至。《淮南子-览冥训》:“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黄垆。”
《咏贞妇彭城刘氏》(北魏-高允):“虽曰异族,气犹自然。生则同室,终黄泉。”
37、往还《吴越春秋》:“生,不受其辱。”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南朝宋-颜延之):“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
38、得匪:得非,岂不是。《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杜甫):“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
39、仙术:修炼成仙之术;奇幻变化之术。《抱朴子-辨问》(晋-葛洪):“道家秘仙术,弟子之中,尤尚简择至精,弥久然后告之以要诀。”
《拾遗记-前汉上》(晋-王嘉):“周孔之教,不贵虚无之学。 武帝修黄老,治却老之方,求报无福之祀。是以张敞切言,使远斥仙术。”
大意
放眼天地之间四面八方,无论俯仰都是一篇萧瑟。
最终的归宿如同生往死还,这岂不是符合仙家之术?
这首诗首8句深夜及早晨所见所行。夜深明月。惊风日出。夜里“群生”各有宿处,早晨在“飞动”中结成伴侣。俺也赶忙叫醒儿子,为全家生计忙碌。(群生飞动,吾亦营营。)
接着4句自叙。天寒之时行旅稀少;岁暮之时日月疾驰。晚年忽中“荣名”,在乱世如同“虮虱”。(杜甫晚年“”了检校工部员外郎。还赐绯、鱼袋。)
古者8句叹人情。在三皇以前,人们只追求“满腹”而已。本来结绳纪事,现在却要胶漆之约。啥原因呢?杜甫认为祸首之一是“燧人氏”,是他发明了钻木取火。有了火,人们争相追求饮食之利。祸首之二是“董狐笔”,是他开始了直笔记史。有了史书,人们开始争相追求青史留名。就像是他们点燃了灯烛,吸引了众多的飞蛾,争相飞蛾投火。
末4句写自己的人生感叹。放眼五洲四海,俯仰皆“萧瑟”。人生的“终契’如同生往死还。这岂不是正合仙家的说法?
========================================================
《杜甫全集校注》卷十八
杜甫《写怀二首》

已见:《每天理解一首杜诗》第【48网页】2422楼;另有赏析:2423楼
贴吧:杜甫作者:我是杜鹃wsdj 2023-09-12 18:13
回复:[小甜水巷|公主府|燕子斜]—驸马都尉/通议大夫/缙云伯(李肇)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1)初遇-计起
少女娇艳的面容,飞上薄薄一层的粉色,就似这刚刚露头的小荷,让人心生怜意。不过李肇随口一言,却不想她也读过,便是越发愉悦,如墨如画般的眉眼间带出笑意,更添三分少年意气。
:“小娘子也读过这句?白乐天咏荷多次,唯有这句极衬此时。”
虽是骄阳当头,可身处千万莲叶之中,且池水凉爽,清风拂过,带起阵阵清幽凉气,一扫周身燥热。然对面小舟上的少女鬓边落下汗珠,李肇本是不懂,心底一动,便是了然。伸手折下两片荷叶,大的一顶带在头上,小的递给少女小舟上的仆从,意思她带起来,遮阳正好。
:“试试看,这世间花卉千万种,小娘子喜欢哪一种都好,无妨。”
正如李肇所言,世间花卉千万种,哪一种都好,春游桃林夏赏荷,秋嗅金桂冬观梅。随着少女轻快的语调,李肇眼前似乎浮现出了桃林深处,飞花漫天,女子折枝轻笑,恍若玄都仙姝,好一场烂漫的春三月。李肇轻笑出声,低沉温柔的声线,在层层涟漪中荡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好美。”
野史记载前朝玄都观栽桃千株,春风拂过,千树万树皆盛开,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看到这样盛大而艳丽的场景。身前的荷花是清雅,是悠然,是另外一番风//情。李肇指着少女怀里的荷花,轻笑而言。
:“莲可观赏,叶可入药,节可食用,就连果亦可食用煮粥,好处多多,我乃俗人一人,倒是先想到这些。九月末,正是莲子成熟的时节,果肉清甜,莲芯虽苦,却可清热降火。我住在小甜水巷,到那时我多摘些送于你。”
-
(2)定情-诓骗
金明池上的漫漫荷叶,接天莲叶无穷碧,就如当日一般,清风徐来,带来池上的清清幽香。少女明艳的面容,是如春三月的桃花,娇艳欲滴。听到李肇言语,少女娇羞的低下头,鬓边垂下的珍珠流苏随着少女动作,泠泠作响,极为悦耳。她是官家亲女,是天潢贵胄,烂漫多情,瞧中了李肇,以为是个良善的郎君,却不想李肇是心思深沉的,多得是为了她的身份。李肇心底泛起细密的痛楚,当真是个无耻之徒,叫自己都厌弃的很,但面上却柔和的很,只细细的于她讲来。
:“倒也不是日日都来,你晓得的,做官的人,一旬才得一日休沐,休沐的时候,我经常来,为你,也为这金明池。”
这几句话,这样真心,又这样的假,倒叫李肇说出了无限深情,也不知是骗了身前天真无邪的少女,还是骗了野心勃勃又可耻龌蹉的自己。许是李肇说出有官职在身,吓到了这位公主殿下,她连忙起身退开几步,作势要与李肇划清界线,可李肇又如何能放过她。快步上前,挡住她的去路,只低头瞧着她。皱着眉头,只能瞧见她乌黑的发顶,李肇想伸手摸摸她,告诉她没事的,作为颇受官家看重的左司郎中,几年间连晋几级,大概是有那个资格的。可他要装作不知道她是公主,又要如何安慰她。最终还是放下了手,开口的,也只剩下那么几句。
:“你配的上的,瞧你衣饰精致,大概是世家或官宦之女,你告诉我,家住何处,我挑个好日子,上门去……”
最后那句淹没在腹腔之中,其中意思不言而喻,李肇有心勾起她的话头。
-
(3)婚宴-无情
晚霞渐出,几道霞光穿透了云层,洒在雕栏画柱的公主府,绚烂如烟火。随着天边被晚霞染得越来越艳丽,慢腾腾的太阳终是落了下去,红彤彤的一片,烧起了正片天空。映的公主府里的满院红帛,像是篝火中的火焰一样热烈。
满目的红,李肇一瞬间竟然晃花了眼,没有瞧见当中端坐的昌元。由着奚女扶至婚床坐下,李肇此时的眼里,才看见了身着深青褕翟的赵饮霜,端坐在床沿,拿着一把红底绣粉桃鸳鸯的团扇,李肇似乎记得赵饮霜很是喜欢桃花。新妇羞怯,执团扇遮脸,李肇轻笑,很是随意的拿开了那个阻挡的东西,扔至一旁。
往日熟悉的脸庞,此时泛着别样的光芒,靥边贴着珍珠,衬得新妇面容愈羞,绯红了脸颊。满头珠翠,端得显示着她作为公主的尊荣。耳边都是熙攘的人声,吵得李肇脑袋发疼,捏着两颊轻揉。待撒帐、合髻等一道道礼行完,身侧的顽童任闹腾不止的,李肇只好接过奚女递来的小荷包分给他们,取过桌上的三杯酒,一饮而尽,意为送客。婚房内的人渐渐少了,奚女替昌元卸下钗环,垂着一头鸦发。但此时的李肇却没心思欣赏,醉酒的后劲泛上来,头疼的厉害。饮下醒酒汤,挥退奚女,坐在床沿,伸手搭上昌元的臂膀。
:“睡吧。”
-
贴吧:梁宋笔谈作者:東詩 2021-12-20 09:16
回复:推一本文笔不错,情节也比较舒缓的书,吧务留情
大夏咸兴三年三月初五。
宜:祭祀、安葬、修坟,忌:余事勿取。
今日是清明节,也是西王夫妇薨后的尾七,按照民间的说法,尾七过后,死者将七魄散尽。
苍青县陈家祖陵,现在是王陵,陵前被专门划出的一大片空地上,来来往往的形形色色的人,都压抑在一片默然之中。
冷风巻过燃烧着的黄纸,带起地上的白钱,呜咽着抛上高空。
这是王府专门划出来,供原西平民缅怀祭祀西王和王妃的一片地方,来的人很多,也很杂,农民,商人,屠户,文士,稚子...什么身份的都有,还有个别身体各有残缺但仪容凌冽者,应该是已经退役的原西军。
无论贫富贵贱,这些人此刻是一样的,因为他们脸上,写着一样的悲伤。
空地往前几十步,是全身披甲肃穆而立的原西军精锐,他们镇守着王陵大门,既挡图谋不轨的活人,也挡山野孤魂的侵扰。
陵内,西王夫妇合葬墓前的祭祀广场上,整整齐齐地站了百十号人。
最前方的,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姑娘,头缠白巾,微肿的眼睛还泛着泪花,一身白孝服更显哀婉,正是西王的妹妹,陈开的姑姑,王府郡主——陈子容。
郡主的身后是一位身材挺拔的中年将领,西王的义弟,西王之下将才第一,军功也最盛的将军——郭正刚。
再往后则是西王生前最依仗的一众谋士,杜清居首,还有西王麾下能征善战的将领或者亲信,原西各州高层文官......
今日是尾七,又是西王和王妃死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整个原西除了有防务在身的兵将,都赶来祭祀,几位不能来的将军,都派了亲信副手前来,代替自己祭拜西王和王妃。几州的长官,也都不约而同地给底下的官吏安排了休沐。
如果将视野放开去,我们会发现,百里外的边防线上,也有军卒就地烧着纸钱,表达着对西王的哀思,有的在坞堡里,有的在城头上。
有精锐的北旗斥候潜到近处,看到这些情况后,又赶紧退去,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若是被发现,一定难得好死!
王府大总管钱通招呼着仆人在墓碑前的供台上摆好了美酒、水果、牲畜等祭祀之物。他谨慎依照王爷王妃的脾气,事死如生,所以东西是并不奢华,显然是怕一向节俭的王爷王妃会生气。
祭品陈列完毕,钱通上前,高声唱礼:“参——”
众人齐齐行了三拜九叩大礼,参礼毕后,钱通再次上前,高唱:
“请——”
陈子容走上前去,焚香敬拜,双手捧起黄表祭文,诵到:
“维三年三月初五日,妹容携原西诸士谨以三牲薄礼祭兄武靖王之灵前:
呜呼!吾幼失恃,时乱世初定,举家就食中原,父常奔走于外,皆赖汝悉心以养;及少失怙,更惟汝是依;又三年,长嫂入门,亦待吾至亲。
而后兄谋归故里,时旗莽荼毒原西,汝以战阵生死间搏王侯之尊,吾于闺阁嬉闹间获金玉之贵。
适逢及笄,求亲者众,然无论天家贵胄、中原名门,亦或江南巨族,江湖世家,吾言无意,汝皆直言明拒,稍有纠缠者,无不鼻青眼肿,悬于东门,久之,皆谓东门为‘悬蛤门’。”
念到此处,陈子容不觉想起当时情形,梨花带雨的脸上漾起微笑,这在肃穆的场合显然不太合适,但是她不在乎,场中没有人去指摘什么,或许有少数人心里闪过这种念头,但又岂敢表露出来。
微顿之后,陈子容继续诵到:
“吾好书,汝聘名士入西席,搜圣著入回燕(回燕楼);吾喜佛,汝请明师(明静师太)解佛理,收圣经填家庙。二十二载间,吾未尝饥寒,不知忧烦。
惟此相弃也,痛不能言!
彼苍者天,果能视乎?何使圣者损,而庸者存,宜瞽也!”
此话一出,场中不少文官变了脸色,自先汉以来,天人合一已经深入文人心中,这样的公开场合骂苍天无眼,是大逆不道!
然而看着前面昂然而立的诸多武将,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算了,皇天之恩还没有浩荡到原西来。
陈子容转神扫向场间众人。
“纵天者不公,神者不明,然不日来,吾亦常见人者之忠也,此立者,或未立但就食原西者,皆受汝恩,信其忠也,渴报之心也!”
众人都昂首示意决心,陈子容回身,将黄表点燃,慢慢烧尽。
“请兄嫂安息,妹容在此立誓:必坚守原西,抚养开儿长大,为你们报仇雪恨!”
最后,她跪下奠酒:“伏惟尚飨!”
(根据情节自己拟祭文,作者是有文学功底的)
贴吧:赘婿作者:指间寻浪 2022-06-04 19:10

大家都在搜

  • 天胄贵胄
  • 贵胄
  • 名门贵胄什么意思
  • 市井贵胄第二部叫什么
  • 市井贵胄续集
  • 王侯贵胄怎么读
  • 漫漫天胄皇贵
  • 市井贵胄女主
  • 市井贵胄人物简介
  • 市井贵胄苏媚娘
  • 名门贵胄txt
  • 名门贵胄全文免费阅读
  • 胄和胄
  • 胄是
  • 地胄
  • 侘胄
  • 未胄
  • 胄和冑
  • 胄怎么念
  • 胄念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