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会砍座的瓜回来更贴...更加坚定了我对左圈敬而远之的决心

蒙古入侵是罗斯历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近年来,被排斥在西欧之外的俄联邦史学家们尝试建构出一种“罗斯和蒙古和谐共生,和睦发展”的图景,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罗斯的经济文化在这批野蛮人的打击下极大的后退了。并且,即使是反对“汗国枷锁”这一提法的欧亚学派研究者们也不能否认,蒙古入侵加速了乌克兰,白罗斯与大罗斯三族的分化,被不同国家统治者统治着的三批罗斯人,最终分裂成了三个语言上难以互通的团体。
不过,没有落入蒙古统治者的罗斯人并没坐以待毙,相反的,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加-沃王国,这一国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西欧世界眼中整个罗斯的代表。这也构成了对B先生批判的第二个方面:B先生一味强调东北罗斯的正统性,但却忽略了同时期的西南罗斯,乃至于将加-沃国家贬为公国,再次体现出了一个沙文主义者的自我修养。

之后在提到小俄罗斯问题的时候,还要再把B先生拉出来打个靶,这是倒数第二次。
现在,让我们进入第二节的主题之中:对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王国的介绍。
2.1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的诞生与合并:
在eu4时间线里,加-沃王国是个一半核心在波兰,另一半核心在立陶宛的开局不存在国家。虽然乍看之下,它和立陶宛肚子里的那批罗斯国家并没太大区别。但细心一点的莫斯科玩家在放附庸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国家的名字中间带杠?难不成这个国家是个杠精国家?
加利西亚-沃里尼亚是由两个在弗拉基米尔时代不甚相关的国家: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组合而成的,两个政治实体在王国内部基本上拥有相等的地位,这一特点影响了这个王国从建立到消失的过程中所有的大事件。这里,我们对这两个国家分别进行一大概介绍:
首先是加利西亚公国,我们之前已经提到,雅罗斯拉夫的长子弗拉基米尔·雅罗斯拉维奇早夭,并没能参加到雅罗斯拉夫死时对于国土的分割。于是,在伊贾斯拉夫掌权以后,弗拉基米尔的儿子罗斯季斯拉夫·弗拉基米罗维奇就被剥夺了领地,跑到了孤悬于罗斯国土之外的特穆塔拉干去做王公。但即使这样,当时正在试图加强中央集权的伊贾斯拉夫仍不甘心,授意希腊人毒死了他。于是,罗斯季斯拉夫的几个儿子不得不在当时几近渺无人烟的加利西亚一带扎下了根。几经斗争,最终在12世纪40年代由这几个儿子的后代中的一位杰出人才沃洛季米尔科(你们知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候的激动心情么!总算碰到了一个名字里面没有斯!拉!夫!这三个字中的任意一个的国宝动物了!)统一了整个加利西亚,那个时候,较少受到草原游牧民族侵扰的加利西亚地带已经变得相当繁荣。
沃里尼亚公国的发展轨迹与其相当不同:这一地区和其中的最主要城市:沃伦的弗拉基米尔在雅罗斯拉夫死时,被遗留给了他最小的儿子伊戈尔·雅罗斯拉维奇。1097年,在决定罗斯诸王国分配的柳别奇王公会议上,这一地区被确定授予给伊戈尔的儿子,和奥列格一支结盟的达维德·伊戈列维奇。但在1118年,沃伦又跑到了时任基辅大公的莫诺马赫一支的手里。之后,沃里尼亚公国基本上一直掌握在莫诺马赫子孙的手里。直到1170年,罗曼·姆斯季斯拉维奇(他是莫诺马赫的四重孙,姆斯季斯拉夫的曾孙)登上沃里尼亚大公之位,他进行了整合加利西亚和沃里尼亚两个公国的尝试,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罗曼大王接见教皇英诺森三世的使者,和罗马教廷的关系构成了日后加-沃王国外交关系中的重要一环。
加-沃两国一开始完全和“统一国家”四个字沾不上边,这两个地区的留里克子孙们互相倾轧,一如他们在其他地区的作为。比如,在沃里尼亚的第一任统治者伊戈尔死后,他的长子达维德尚且不满四岁,国土随之被其表兄--之后被伊贾斯拉夫毒死的罗斯季斯拉夫侵占。再比如,不知道达维德是否记住了罗家人的丑恶嘴脸,在重回沃里尼亚后,于1097年弄瞎了罗斯季斯拉夫二子瓦西里科的眼睛。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加-沃两个公国政治上的巨大差异,也为统一之后的不断分裂埋下了伏笔。
这一段内容似乎有点多...先到这里,明天我们从罗曼大王的统一步骤开始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