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库切的小说啦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貌似他最有名的是《耻》吧,图书馆没有,打算看完这本去买去。。。 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么,怎么觉得有些句子不通顺呢,还是是我自己看不懂? 纠结。。。
贴吧:陆保生作者:Lo专属宏v1 2010-05-13 22:47
回复:【与青春有关】top10经典小说+top20经典影片+top30流行歌曲
6.青春

作者简介 · · · · · ·
J.M.库切(J.M.Coetezee1940——),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现系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成员,并在该校执教。小说《等待野蛮人》(1980)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赢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出版当年就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9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尔文学奖。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青春》不同凡响,写法也特别。它并非采用这类作品常见的第一人称途述,主人公也是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但库切总是称之为“他”。这样的口气不大像是一种自述,因而读来自有疑问:“他”就是他自己么?有一点可以肯定,库切本人的年龄和履历都跟书中的主人公相吻合,至于那里头的诸多细节是否也是作者所亲历,想来已难以考证。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四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性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你想,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贴吧:韩寒作者:捡漏之王伊瓜因 2011-12-01 15:49
回复:【推荐书目】库切《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
作者简介 · · · · · ·
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并于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任职于阿德莱德大学。从2000年的获奖者高行健开始,到其后的奈保尔、凯尔泰斯,直到今天的库切,瑞典皇家学院连续4年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或者有第三世界国家背景的移民作家,这既反映了诺贝尔文学奖国际化的视野,也对应了近年来移民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热潮。主要作品有《等待野蛮人》、《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童年》、《耻》、《青春》、《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等。库切曾获得包括布克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项,并于2003年获膺诺贝尔文学奖。
贴吧:外国文学作者:河湘? 2017-01-07 22:23
回复:【推荐书目】库切《等待野蛮人》
作者简介 · · · · · ·
J.M.库切,194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荷兰裔移民后代。成长于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形并盛行的年代。1960年他离开南非赴伦敦,从事电脑软件设计。1965年到美国攻读文学博士,毕业后在纽约州立大学做教授。1971年回到南非,在开普敦大学英文系任教。2002年移居澳大利亚。小说《等待野蛮人》(1980)一出版,即摘取费柏纪念奖、布莱克纪念奖,为库切贏得了国际声誉。《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1983)出版当年就赢得英语文学界最高荣誉——英国布克奖。《耻》1999年再度获布克奖,使库切成为唯一的一位两次获该奖项的作家。1994年出版的《彼得堡的大师》获得爱尔兰时报国际小说奖。《男孩》(1997)和《青春》(2002)是自传体小说,披露他生活中不为人所知的一面。其他重要作品还有《幽暗之地》(1974)、《内陆深处》(1977)、《福》(1986)、《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2003)、《慢人》(2005)等。库切的每一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意义多元。他是英语文学中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奖项,还获得过法国费米那奖、美国普利策奖、2000年英联邦作家奖等。2003年库切荣膺诺贝尔文学奖。
贴吧:外国文学作者:河湘? 2017-01-08 23:33
回复:王安忆竟然说:库切的小说只有一个“性”字
原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开过“库切小说文库”的研讨会,出席者包括马原、王安忆、陈思和、王晓明等作家和学者。
面对译为中文的库切五部长篇小说:《青春》《等待野蛮人》《彼得堡的大师》《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几乎是一片叫好之声。只有王安忆提出了质疑:诺贝尔文学奖怎么了?
因为,她在库切的书中只看到一个字:性,没有故事,也没有意义。
王安忆说,她不明白为什么库切现在所有的故事,无论政治的还是社会的,全都把最终意义归结到性。她发问:“性本身究竟具有多少资源,有多少含义在里面,我是怀疑的,我们是否给予了太多附加的东西?人应该有很多别的材料可以挖掘,为什么大家都要盯着这个材料?”
王安忆进而对西方写作发生了困惑,甚至对全世界作家的想像力产生怀疑:为何对故事不感兴趣呢?在她看来,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曾经为中国作家找到了一条通向世界的路,知道了西方读者喜欢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喜欢什么。但现在,这条路却越走越绝望。现在的西方文学,好像只剩下了“风土人情,性和暴力”。
贴吧:世界名著作者:如歌_CF 2014-05-12 18:18
回复:求助:谁有《男孩》《福》的txt版?
回复7楼,8楼,9楼:很早的帖了~我自己已经找到了 呵呵 大家还要《动物的生命》吗?我的是《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动物的生命》就在里面~
贴吧:库切作者:Cathy皮卡 2010-05-12 15:22
回复:每天一点
张爱玲《小团圆》扉页上的:“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麼东西在。”书刚翻开泪水就涌上来。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凯瑟琳难产死亡。
“你现在不可以进来,”护士中的一个说。
“不,我可以的,”我说。
“目前你还不可以进来。”
“你出去,”我说。“那位也出去。”
但是我赶了她们出去,关了门,灭了灯,也没有什么好处。那简直像是在跟石像告别。
过了一会儿,我走出去,离开医院,在雨中走回旅馆。

张大春《聆听父亲》里的一段:
简单地说:我们这个家族的男子的恐惧都太浅薄,我们最多只能在命运面前颤抖、惶惑、丧失意志;再深进去,则空无一物。我们都不知道,也没有能力探究命运的背后还有些什么。于是,一具健康伟岸了七十六年的躯体在摔了一跤,损伤了一束比牙签还细的神经之后,就和这个世界断离。作为一个人,父亲只愿做三件事:睡眠、饮食和排泄。这将是他对生命这个课题的总结论。如果你再追问下去:“为什么?”他会说:“老天爷罚我。”如果我央求他试着起床站一站,动一动,走一走,他会说:“你不要跟着老天爷一起罚我。”我若不做声、静静坐在他看不到的床尾,就会发现他缓缓合上眼皮,微张着嘴,在每一次呼吸吐气的时候轻诵道:“罚我哦——罚我哦——”
库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你是在用鼹鼠打洞扒出的土造山。而这就是生活,所有其他人都跟生活妥协了,为什么你就不能。”
毛姆 《面纱》:“从来都无法得知,人们是究竟为什么会爱上另一个人。我猜也许我们心上都有一个缺口,呼呼往灵魂里灌着寒风,我们急切需要一个正好形状的心来填上它,就算你是太阳一样完美正圆形,可是我心里的缺口,或许恰恰是个歪歪扭扭的锯齿形,你填不了。”
贴吧:黑尔德作者:GM水水 2013-06-02 01:32
回复:【推荐书目】J.M.库切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
基本信息:
作者: [南非]J.M.库切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副标题: 八堂课
译者: 北塔
出版年: 2013-3
页数: 269
定价: 32.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库切作品集
ISBN: 9787533936099
贴吧:外国文学作者:Shernotte 2016-10-14 11:25
回复:说,晚安
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显然是,如何从我们现在所在之处,去往遥远的河岸。
可是,我们连自己现在在什么鬼地方都不清楚。
----by库切,《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

晚安。anybody.
贴吧:走过夏飞作者:_夏飞 2011-10-20 00:33

大家都在搜

  • 迪尔德丽·科斯特洛
  • 马特科斯特洛
  • 埃尔维斯科斯特洛
  • 弗兰克·科斯特洛
  • 科斯特洛夫
  • 太平洋战争 约翰科斯特洛
  • 一堂好课的八个基本要素
  • 八下语文第9课
  • 八上语文13课
  • 语文八上24课
  • 八上语文12课
  • 八下语文第12课
  • 八下语文第十课
  • 八下语文24课唐诗二首
  • 语文百八课主编
  • 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匆匆
  • 一年级语文第八课
  • 三年级上册的语文第八课
  • 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