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叶卡捷琳娜二世读拉季舍夫《从彼得堡至莫斯科旅行记》
何人敢劝农民反? 作者宜当处死刑。 顾恤家声多显赫, 边疆发配促其行!
贴吧:郑职校友作者: 2010-03-18 23:21
回复:同人小说《水国旅行记》大纲|初版
第二幕
目睹执律庭队员溶解,那维莱特为避免民众恐慌,下令封锁消息,芙宁娜默许此事。随后开庭裁判林尼窥探枫丹机密一事,在谕示裁定枢机给出有罪结果后,由芙宁娜最终判处林尼与琳妮特有罪,到梅洛彼得堡监禁。(芙宁娜有权影响最终判决)
旅行者与娜维娅离开歌剧院,到德波大饭店进餐。旅行者告诉娜维娅面见水神的目的。
玛塞勒先是暗中将枫达饮料替换为乐斯,而后派发条机关暗算想要面见水神的旅行者。
第二天,芙宁娜召见旅行者,称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考察旅行者的能力。并以自己知道的情报与旅行者达成交易,拉拢旅行者。
公子匆匆赶来将神之眼交给旅行者,说他察觉最近情况不妙,似乎有人要对他不利。
旅行者与娜维娅找那维莱特查阅卷宗,并无瓦谢记录。那维莱特深表同情,但当初是水神下的令,他作为审判官虽知事有蹊跷,但也没有办法。
旅行者跟随娜维娅排查可疑之人。然玛塞勒却先发制人,收到图昂报告后,派手下状告公子与失踪案有关。旅行者与娜维娅兵分两路,娜维娅拖延裁判,旅行者直捣老巢。旅行者救出尚未溶解的几名少女(因为现版本传说任务中对少女溶解的描述是,少女们被玛塞勒关起来,一段时间溶解一个。所以至少还有人被关着),并找到证明瓦谢身份的物证。玛塞勒被判死刑。
公子被判有罪,芙宁娜略作思索,给出一致判决。
被执律庭队员押送的玛塞勒,距娜维娅很近时突然发难,用高浓度原始胎海水泼向娜维娅。千钧一发之际,旅行者用水元素力改变原始胎海水轨迹,救下娜维娅。
后续与主线这一部分的大框架基本相同,细节需要调整。
与娜维娅到墓地。
旅行者询问芙宁娜为何如此判决,芙宁娜称目前还不能说。
贴吧:小水母芙宁娜作者:风骊九骏 2024-01-10 19:44
回复:留胡子有罪?18至19世纪俄国贵族的"欧洲化"风潮
经过一两代的外语教学,贵族的母语都在退化,就连我们熟知的拉吉舍夫的名著《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这部被奉为“18世纪俄国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代表作”,它的语言的致命弱点“是文字粗糙”,所以具有这样的问题,是和拉吉舍夫的出身分不开的。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的,“这一缺点是由于我们作家的生长条件,他在童年时必须掌握法文,后来拉吉舍夫又精通德文和英文,而俄文则像当时几乎常见的一样,是学习赞美诗和东正教的历法,也就是说,所用的课本最多也只能教授教会斯拉夫语文,在他到莱比锡时开始忘记俄文,回到俄国任官职后拉吉舍夫感到他的俄文很差,并努力弥补他的这一缺陷,但是他也主要是用教会的斯拉夫文书籍来学习俄文的,因此在他的著作里,处处都碰到‘斯拉夫古文的词汇’。这给他的文风带来一种陈腐古老的性质。尤其坏的是,拉吉舍夫越是全神贯注,越是觉得他写的问题重要,便越要给他的思想加上一层深奥累赘的斯拉夫语文的装饰”。有人甚至怀疑该书不是出自拉吉舍夫本人,普列汉诺夫说:“不管这一假设是否正确,无可怀疑的是,《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的文字,就是在那时也是古老陈旧的。”文风所及,贵族们使用俄语时也夹杂着各种外语,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描写的宫廷社交场合就是如此。这种语言风格给后来的翻译者造成很大的麻烦。
贴吧:欧亚形势作者:刨根之祖 2017-08-17 06:44
回复:俄罗斯
马尔托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9%AC%E5%B0%94%E6%89%98%E5%A4%AB
乌申斯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8C%E7%94%B3%E6%96%AF%E5%9F%BA
瓦-弗-彼得罗夫 丹特斯Georges d'Anthès 约穆德(Yomuts)
涅克拉索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6%85%E5%85%8B%E6%8B%89%E7%B4%A2%E5%A4%AB
杜勃罗留波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0%BC%E5%8F%A4%E6%8B%89%C2%B7%E4%BA%9A%E5%8E%86%E5%B1%B1%E5%A4%A7%E7%BD%97%E7%BB%B4%E5%A5%87%C2%B7%E6%9D%9C%E5%8B%83%E7%BD%97%E7%95%99%E6%B3%A2%E5%A4%AB
冈察洛娃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8%9C%E5%A1%94%E4%B8%BD%E5%A8%85%C2%B7%E5%B0%BC%E5%8F%A4%E6%8B%89%E8%80%B6%E5%A4%AB%E5%A8%9C%C2%B7%E5%86%88%E5%AF%9F%E6%B4%9B%E5%A8%83
亚历山大一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E4%B8%80%E4%B8%96/1142609
保罗一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F%9D%E7%BD%97%E4%B8%80%E4%B8%96%C2%B7%E5%BD%BC%E5%BE%97%E7%BD%97%E7%BB%B4%E5%A5%87
拉阿尔普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B%89%E9%98%BF%E5%B0%94%E6%99%AE
斯佩兰斯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AF%E4%BD%A9%E5%85%B0%E6%96%AF%E5%9F%BA
MYD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B0%91%E6%84%8F%E5%85%9A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F%84%E5%9B%BD%E6%B0%91%E6%84%8F%E5%85%9A
帕维尔-德米特里-基谢廖夫 索菲娅-托波茨卡娅
亚历山大-乌里扬诺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4%BC%8A%E9%87%8C%E5%A5%87%C2%B7%E4%B9%8C%E9%87%8C%E6%89%AC%E8%AF%BA%E5%A4%AB
提尔西特和约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F%90%E5%B0%94%E8%A5%BF%E7%89%B9%E5%92%8C%E7%BA%A6
埃劳战役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83%E5%8A%B3%E6%88%98%E5%BD%B9
巴格拉季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7%B4%E6%A0%BC%E6%8B%89%E5%AD%A3%E6%98%82
乌沙科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9%8C%E6%B2%99%E7%A7%91%E5%A4%AB/3377055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8E%E5%BD%BC%E5%BE%97%E5%A0%A1%E5%88%B0%E8%8E%AB%E6%96%AF%E7%A7%91%E6%97%85%E8%A1%8C%E8%AE%B0
米尼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8%83%E5%B0%94%E5%93%88%E5%B0%94%E5%BE%B7%C2%B7%E5%85%8B%E9%87%8C%E6%96%AF%E6%89%98%E5%A4%AB%C2%B7%E7%B1%B3%E5%B0%BC%E8%B5%AB
斯塔武恰内战役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AF%E5%A1%94%E6%AD%A6%E6%81%B0%E5%86%85%E6%88%98%E5%BD%B9
杰尔查文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B0%E5%B0%94%E6%9F%A5%E6%96%87
莫吉拉学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F%BA%E8%BE%85%E8%8E%AB%E5%90%89%E6%8B%89%E5%AD%A6%E9%99%A2
诺维科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A%E7%BB%B4%E7%A7%91%E5%A4%AB/1562362
冯维辛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AF%E7%BB%B4%E8%BE%9B
苏马罗科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8F%E9%A9%AC%E7%BD%97%E7%A7%91%E5%A4%AB%EF%BC%8C%D0%90.%D0%9F.
赫拉斯科夫Kheraskov 沃姆斯公爵 安娜-利奥波德芙娜 安东-乌尔里希
康捷米尔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B7%E6%8D%B7%E7%B1%B3%E5%B0%9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9%BD%90%E5%A5%A5%E8%B5%AB%C2%B7%E5%BA%B7%E6%8D%B7%E7%B1%B3%E5%B0%94
苏沃洛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7%93%A6%E8%A5%BF%E9%87%8C%E8%80%B6%E7%BB%B4%E5%A5%87%C2%B7%E8%8B%8F%E6%B2%83%E6%B4%9B%E5%A4%AB
拉吉舍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B%89%E5%90%89%E8%88%8D%E5%A4%AB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5%B0%BC%E5%8F%A4%E6%8B%89%E8%80%B6%E7%BB%B4%E5%A5%87%C2%B7%E6%8B%89%E5%90%89%E8%88%8D%E5%A4%AB
奥尔洛夫五兄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C%E9%87%8C%E6%88%88%E9%87%8C%C2%B7%E6%A0%BC%E9%87%8C%E6%88%88%E9%87%8C%E8%80%B6%E7%BB%B4%E5%A5%87%C2%B7%E5%A5%A5%E5%B0%94%E6%B4%9B%E5%A4%AB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8%BF%E5%88%97%E5%85%8B%E8%B0%A2%C2%B7%E6%A0%BC%E9%87%8C%E6%88%88%E9%87%8C%E8%80%B6%E7%BB%B4%E5%A5%87%C2%B7%E5%A5%A5%E5%B0%94%E6%B4%9B%E5%A4%AB
彼得三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D%BC%E5%BE%97%E4%B8%89%E4%B8%96%C2%B7%E8%B4%B9%E5%A5%A5%E5%A4%9A%E7%BD%97%E7%BB%B4%E5%A5%87
伊凡六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8A%E5%87%A1%E5%85%AD%E4%B8%96
安娜一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A8%9C%C2%B7%E4%BC%8A%E5%87%A1%E8%AF%BA%E8%8A%99%E5%A8%9C%C2%B7%E7%BD%97%E6%9B%BC%E8%AF%BA%E5%A8%83
伊丽莎白一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C%8A%E4%B8%BD%E8%8E%8E%E7%99%BD%C2%B7%E5%BD%BC%E5%BE%97%E7%BD%97%E8%8A%99%E5%A8%9C
短命沙皇时期 须税收讫 戈理津 弗兰茨-列福尔特 帕特里克-戈登
缅什科夫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8%BE%BE%E5%B0%BC%E6%B4%9B%E7%BB%B4%E5%A5%87%C2%B7%E7%BC%85%E4%BB%80%E7%A7%91%E5%A4%AB
布图尔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8E%86%E5%B1%B1%E5%A4%A7%C2%B7%E9%B2%8D%E9%87%8C%E7%B4%A2%E7%BB%B4%E5%A5%87%C2%B7%E5%B8%83%E5%9B%BE%E5%B0%94%E6%9E%97
贴吧:tuncay作者:tuncay 2018-10-18 06:57
回复:自由颂
自由颂(这首颂诗的直接范例是俄国作家拉吉舍夫(1749-1802)的同名颂诗.该诗被他部分地收入《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一书,并成了他被判死刑(后改为流放西伯利亚)的主要原因.普希金的《自由颂》开始以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也成了普希金被流放的一个原因.最初由赫尔岑发表于在伦敦出版的《1856年的北极星》;在俄国,一九○六年始得发表.)
贴吧:修昔底德俱乐部作者:探索星河彼岸 2015-12-26 16:12
回复:【转载文章】启蒙主义文化与俄罗斯文学
自然派文学的另一个突破是真正接触到俄罗斯生活的主要层面——农民。以农民为描写对象并不是从40年代开始的,早在诺维科夫的讽刺杂志和拉季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记》中就出现了农民的形象,然而俄国文学中农民这一题材的确立和深化是由自然派作家完成的。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曾经指出:“第一个成功地唤起公众对农民的兴趣的作家是格里戈罗维奇。他第一个使人们感觉到农夫并不是总是在跳圆圈舞,而是要耕地、犁田、播种,总是在伺弄土地,除此之外,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常常被这样的现象所打扰,如徭役、代役、征兵等等。”〔8〕格里戈罗维奇的小说《苦命人安东》的主人公安东是个识字的农民,他由于给城里的老爷写了一封控告管家的信而遭到了管家的报复。安东为了偿付管家催逼的人头税忍痛出卖自己仅有的一匹马,没想到马却被人偷了,马被偷了以后安东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外部的迫害力量笼罩在无法支配自己命运的农民的头上,最终导致一个危险的结局。安东的马被偷了,而他却是最终为此受到惩罚的人,这正是俄罗斯式的悲剧。半个多世纪之后E.索洛维约夫(安德烈耶维奇)写道:“俄罗斯式悲剧的模式就是,一个人一旦跌倒他不仅没有力量再站起来,而且完全相反,与他的愿望背道而驰,天知道环境造就了怎样一条路使他走向了犯罪、死亡、或者西伯利亚。”〔9〕1847年12月别林斯基写给鲍特金的信中谈起这篇小说时写道:“没有一篇俄国中篇小说让我产生如此可怕、悲哀、痛苦而又令人窒息的印象;读着这篇小说,我感到自己身处一个马厩里,在那里‘好心’的地主正在抽打虐待着整个世袭领地——他高尚的祖辈留给他的合法财产。”〔10〕
贴吧:俄国文学作者:科比24加油 2014-11-22 15:18
回复:【转载文章】启蒙主义文化与俄罗斯文学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狄德罗站在唯物主义哲学立场之上指出美源于客观现实,这是以现实主义美学观解决这一问题的初次尝试。狄德罗的这一思想被俄国的启蒙主义者接受,在俄国文学中形成了最初的现实主义文学形态,即启蒙现实主义。Н.А.斯捷潘诺夫写道,“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并不是横空出世”,“早在18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启蒙现实主义’”〔1〕160。“说到俄国的启蒙现实主义,我们指的是现实主义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的发展阶段”〔1〕166。他指出,诺维科夫和克雷洛夫的讽刺散文、冯维新的《纨绔少年》、拉季舍夫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记》都属于启蒙现实主义文学作品。Г.Н.巴斯别洛夫指出俄国文学中第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者是写了很多寓言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的寓言在主题、所反映的问题上表现了最初的民主主义,但是“这个民主主义尚未成熟”〔1〕108。Н.В.伊兹马伊洛夫也曾经指出俄国18世纪文学中就有现实主义的因素,他指出拉季舍夫已经“向现实主义迈进了一大步”,但是“没能建立起现实主义的诗学体系”〔2〕12。克雷洛夫和格里鲍耶多夫“从自己特殊的立场接近了现实主义,也没能建立起整个现实主义体系”〔2〕16。启蒙现实主义虽然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现实主义诗学体系,但是为经典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打下了最初的基石,宣告了一种全新的美学观和艺术方法的诞生,其勇于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态度已经具有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
贴吧:俄国文学作者:科比24加油 2014-11-22 15:14

大家都在搜

  • 俄罗斯圣彼得堡游记
  • 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游记
  •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游记
  • 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小说
  • 圣彼得堡游后感
  • 圣彼得堡游记
  • 圣彼得堡旅游
  • 到俄罗斯旅游的作家
  • 彼得拉夫斯基
  • 俄罗斯旅游
  •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
  •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
  • 莫斯科到彼得堡距离
  •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多少公里
  • 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有多远
  • 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火车
  • 圣彼得堡开车到莫斯科
  • 圣彼得堡到莫斯科高铁
  • 圣彼得堡到莫斯科卧铺
  • 彼得堡到莫斯科乘火车多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