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于党项,羌,义渠国和D系等的话题和历史 象雄王国衰落灭亡时期:大约公元前1400-前600年(商周春秋战国秦交替):
公元前1400-前1100年,陕、甘、青地区的古羌人遗留下了“寺洼文化”。当时,藏族的先民(古羌人)聚落已具相当规模,信仰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经济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墓葬多土坑墓,形若覆斗,葬具有棺或棺椁,除单人葬外,有合葬和火葬墓。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装饰品及马牛羊的骨骼。少数墓中有殉人和陪葬车马,表明当时已进入奴隶社会。马鞍形口罐是最有特色的陶器。青铜器有戈、矛、镞、刀和铃等。李泰的《括地志》一书中说“陇右、岷、洮以西,羌也”。
范晔的《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河关之西南应包括兰州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即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辛店文化(还有卡约文化、寺洼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一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最重要的时期。
公元前1400-公元前700年的辛店文化,相当于商周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的重要时期。古文献中对这一时期古羌人活动多有记载,《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辛店文化遗迹主要分布范围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方都是古羌人生活的地区。《竹书记年》记载成汤与武丁时有两次“氐羌来宾”。殷墟卜辞中有关羌人的记载也很多。表明辛店文化和古代羌人活跃的鼎盛时期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公元前1373年,戊辰。征西戎(古羌人)。冬,王返自西戎。祖甲西征,得一丹山。
公元前1372年,已巳。西戎(古羌人)来贡。命邠侯组绀。
公元前1348年,庚丁在位期间,继续对西部的方国部落进行征伐。由于采取积极防御策略,庚丁时抗击羌方的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擒杀羌方伯(酋长),占领羌方部分土地,并派出与王族关系密切的逐、何等五族戍守。但羌方并未被攻灭,成为隐患。
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周先公古公直父受到了游牧人戎狄熏育的攻击,在豳原不得宁居安业,于是率私属渡漆、沮两水,来到渭水中游,止于岐下,开发周原地区。不仅豳人举国迁徒,其它部落也有不少随古公迁到周原,作了他的属民。于是古公大刀阔斧,革除戎狄习俗,发展农业,营筑城郭室屋,按地缘编定社会组织,设立五官,实际上奠定了立国与翦商的根基。
公元前1310年,辛未。周师伐义渠。乃获其君以归。义渠戎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建立的古羌人部落国家(很可能属古象雄十八国之一)。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
公元前1304年,文丁继位时期,西方的周国便慢慢的强大起来。当时的周国国王季历(周文王之父)因为文丁采取怀柔政策,就对戎族进行征战,曾经四次征战,为燕京戎之战,余无戎之战,始呼戎之战,翳徒戎之战,文丁所给予的权利也越大,所以文丁有所忌惮,就使计谋将其杀害(这也为周文王决心灭商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303年,戊寅。周公季历伐燕京之戎。败绩。
公元前1301年,庚辰。周公季历伐余无之戎。克之。命为牧师。
约公元前13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殷商时期),青藏高原东部的古羌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可追溯至殷商时期,甲骨文中记载了古羌人与商的战争,对商称臣纳贡,商人用被俘的羌人为奴或进行祭祖。西周初期,古羌人帮助周武王推翻商朝,与周的关系更为密切,古羌人在克商建周和周朝统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古羌人逐渐融入周文化。到战国秦汉,随着商周疆域不断向西扩展,渭水流域的古羌人不断融入到秦汉民族中,河湟地区的古羌人部落遂与秦汉接壤。
子午岭以西,其中尤其是陇山以西黄河及其支流湟水、大通河、洮河流域进入青铜时代,但未出现较为统一的政权,汉文历史文献对这些地区各部落的活动,缺乏明确的记载。考古文化则证明,在黄河上游及湟水、大通河流域,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年代大致相当于夏商至西周。黄河中上游及洮河流域乃至岷山上游今川西北地区,继齐家文化发展的有寺洼文化和安国文化。这两种文化与卡约、唐汪文化年代相当,并与之有共同渊源和许多共同特点,今主要的不同是寺洼、安国两种文化仍是以农耕为主要文化,畜牧业占明显比重,对于上述黄河中上游及上游两大类型的青铜文化,考古学界与民族史学界都判断属于氏羌族群的文化遗存。他们在政治上与夏、商王朝有何种联系无明确的记载,在经济、文化方面与中原地区的相互影响,则已在考古文化中有所反映。
子午岭以东,渭水流域及陕北,山西、河南西部,在夏代或为夏朝中心地区,或为夏朝西部诸方,除夏启曾对有扈氏进行征伐涉及今关中地区,很少见到夏王朝与西方及西北方各族矛盾冲突的记载。
古羌人部落在卜辞中,专称指称为羌的方国,泛称则包括西方与西北各部落和方国。陈梦家先生《殷墟卜辞综述·方国地理》所举武丁时一次征伐方的卜辞,征集归好之族3000人,“旅万人,共一万三千人”。此外,还有北羌、多马羌等专称。《综述》共举关于北羌、马羌的卜辞五条,只有一条是记录对北羌的征伐,其余四条都记录着北羌与马羌对商朝的臣服。陈先生推断,马羌可能是马方之羌,也可能是马方与羌方。北羌与马羌既是臣属于商的古羌人方国,总不出商的西边和西北边境的附近。
公元前1298年,癸未。周公季历伐始呼之戎。克之。
公元前1294年,丁亥。周公季历伐余翳徒之戎。
公元前1289年,壬辰。王命南仲西拒昆夷。
公元前1282年,己亥。王即位。居殷。命九侯周侯邘侯。周侯为西伯昌。
公元前1273年,戊申。夏六月。王畋于西郊。
公元前1266年,乙卯。西伯伐翟(古羌人国)。据《东周列国志》第三十一回载:“却说重耳,是日正与翟君猎于渭水之滨,忽有一人冒围而入,求见狐氏兄弟。”由此可知翟国在渭水一带。翟国离晋国和东周国都很近。
公元前1262年,己未。春正月。诸侯朝周。伯夷、叔齐自孤竹归于周。
公元前1260年,辛酉。囚西伯于羑里。
公元前1254年,丁卯。释西伯。诸侯逆西伯。归于程。
公元前1253年,戊辰。春三月。西伯率诸侯入贡。
公元前1252年,己巳。西伯治兵于毕。得吕尚以为师。
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武丁)时,通过三大战役(土方之战、鬼方之战和羌方之战),稳定了商朝基本的政治格局以及,商朝的地位。随国力强盛,其中以妇好统率13000名士兵与羌方作战,俘获大量羌人充奴隶,经常被作为祭祀时的牺牲品。
公元前1228年(藏历铁虎年),古象雄的大仙穆匝扎海(???????????)授予曾西杰(???????????????)、章桑杰(??????????????)、玛老(??????)、耶老(???????)、穆巧(??????)等六人方士尊好。
公元前1200年,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海拔4000米的廓雄地区已经大量种植青稞。2013年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针对日喀则市拉孜县廓雄遗址的联合考古中发现了青稞种遗迹,并于2014年5月,通过专家组研究,得出测年数据为距今3200年左右。
公元前十一世纪后,古象雄王国(????????????????????????)开始走向衰落,西藏土地上另外两个远古时期的古国唐旄与发羌也随后陆续出现。
大约在公元前1191—前1113年之间,商王廪辛继位初,羌方在今陕、甘一带重又崛起,屡犯商王朝,常使商戍军遭到很大损失,促使廪辛决定用兵平定西戎。商王廪辛针对羌方武装力量强悍等特点,战前进行全面的谋划和布置,一面命戍军暂避敌锋,待机而动,一面组织精锐部队适时增援抗击羌方进犯,打散了蚕丛氏部落,蚕丛氏首领被射杀。到周文王之父季历时,已臣附于商,并依靠商朝的支持,展开了对周围各游牧羌戎的兼并和征伐。据《孟子·离娄下》载:“文王生于,岐周(今陕西岐山县境),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
公元1117年(商王武乙三十年),季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公元前1113年(商王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即猃狁)。“鬼戎”即周代西方古羌人部落名。据《竹书纪年》载,商王武乙、太丁时期,周人伐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后汉书·西羌传》:“周古公踰梁山而避於岐下,及子季歷,遂伐西落鬼戎。”
公元前1106年(太[文]丁四年),周人伐无余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
公元前1103年(太[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公元前1099年(太[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翳徒之戎,我国古代的戎族中的一支。其分布在今天的山西南部。
贴吧:
人种作者:
兰岛记忆 2024-09-21 00:16 回复:孙吧官方水楼 别处灌水会被封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标签: 古文观止写景辞赋精选情感咏史怀古咏史怀古高中文言文抒情目的励志典故景色文言文长安西安地名译文 注释 讲解 背景 知识锦囊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人中有英杰,因大地有灵气,陈蕃专为徐孺设下几榻。雄伟的洪州城,房屋像雾一般罗列,英俊的人才,像繁星一样地活跃。城池座落在夷夏交界的要害之地,主人与宾客,集中了东南地区的英俊之才。都督阎公,享有崇高的名望,远道来到洪州坐镇,宇文州牧,是美德的楷模,赴任途中在此暂留。正逢十日休假的日子,杰出的友人云集;高贵的宾客,也都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聚会。文坛领袖孟学士,其文采像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王将军的武库里,藏有像紫电、青霜一样锋利的宝剑。由于父亲在交趾做县令,我在探亲途中经过这个著名的地方。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时当九月,秋高气爽。积水消尽,潭水清澈,天空凝结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紫色。在高高的山路上驾着马车,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来到昔日帝子的长洲,发现了滕王所修的滕王阁。这里山峦重叠,青翠的山峰耸入云霄。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从阁上看不到地面。白鹤,野鸭停息的小洲,极尽岛屿的纡曲回环之势,雅浩的宫殿,跟起伏的山峦配合有致。推开雕花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山峰平原尽收眼底,湖川曲折令人惊讶。遍地是里巷宅舍,许多钟鸣鼎食的富贵人家。舸舰塞满了渡口,尽是雕上了青雀黄龙花纹的大船。正值雨过天晴,虹消云散,阳光朗煦,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傍晚渔舟中传出的歌声,响彻彭蠡湖滨,雁群感到寒意而发出的惊叫,鸣声到衡阳之浦为止放眼远望,胸襟刚感到舒畅,超逸的兴致立即兴起,排箫的音响引来的徐徐清风,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云。像睢园竹林的聚会,这里善饮的人,酒量超过彭泽县令陶渊明,像邺水赞咏莲花,这里诗人的文采,胜过临川内史谢灵运。(音乐与饮食,文章和言语)这四种美好的事物都已经齐备,(贤主、嘉宾)这两个难得的条件也凑合在一起了,向天空中极目远眺,在假日里尽情欢娱。苍天高远,大地寥廓,令人感到宇宙的无穷无尽。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我知道了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定数的。西望长安,东指吴会,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可测,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远,天柱高不可攀。关山重重难以越过,有谁同情不得志的人?萍水偶尔相逢,大家都是异乡之客.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够去侍奉君王呢?呵!各人的时机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只不过由于君子能了解时机,通达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罢了。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即使喝了贪泉的水,仍觉着神清气爽,即使身处于干涸的主辙中,也是欢乐无比。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孟尝君心地高洁,但白白地怀抱着报国的热情;阮籍为人放纵不羁,我们怎能学他那种穷途的哭泣!我王勃,地位卑微,只是一个书生。却无处去请缨杀敌。虽然和终军一样年已二十一,也有投笔从戎的志向。我羡慕宗悫那种“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英雄气概,如今我抛弃了一生的功名,到万里之外朝夕侍奉父亲。虽然称不上谢家的“宝树”,但是能和贤德之士相交往。不久我将见到父亲,聆听他的教诲;今天我侥幸地奉陪各位长者,高兴地登上龙门。假如碰不上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就只有抚拍着自己的文章而自我叹惜。既然已经遇到了钟子期,就弹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羞愧呢?呵!名胜之地不能常存,盛大的宴会难以再逢,兰亭宴集已为陈迹,石崇的梓泽也变成了废墟。让我临别时作了这一篇序文,承蒙这个宴会的恩赐,至于登高作赋,这只有指望在座诸公了。我只是冒昧地尽我微薄的心意,作了短短的引言。在座诸位都按各自分到的韵字赋诗,我已写成了四韵八句。在座诸位施展潘岳,施展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谱写瑰丽的诗篇吧: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想当初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已不知哪里去了?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贴吧:
孙笑川作者:
James_小鱼 2024-11-03 13:43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杜甫《雕赋》解读
(小河西)
2022-12-15 发表于广东
雕赋
杜甫
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材【才】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遗【逸】响。杳不可追,俊无留赏。彼何乡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鸷鸟之累百,敢同年而争长。【?】此雕之大略也。
若乃虞人之所得也,必以气禀玄冥,阴乘甲子。河海荡潏,风云乱起。雪冱山阴,冰缠树死。迷向背于八极,绝飞走于万里。朝无以充肠,夕违其所止。颇愁呼而蹭蹬,信求食而依倚。用此时而椓杙,待尤者而纲纪。【;】表狎羽而潜窥,顺雄姿之所拟。欻捷来于森木,固先系于利觜。解腾攫而竦神,开网罗而有喜。献令【禽】之课,数备而已。
及乎闽隶受之也,则择其清质,列在周垣。挥拘挛之掣曳,挫豪梗之飞翻。识畋游之所使,登马上而孤骞。然后缀以珠饰,呈于至尊。抟风枪櫐【累】,用壮旌门。乘舆或幸别馆,猎平原,【。】寒芜空阔,霜仗喧繁。观其夹翠华而上下,卷毛血之崩奔。随意气而电落,引尘沙而昼昏。豁堵墙之荣观,弃功效而不论。斯亦足重也。
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荆棘,饱荒城之霜露。回惑我往来,趑趄我场圃。虽有青骹戴【载】角,白鼻如瓠。蹙奔蹄而俯临,飞迅翼而遐寓。而料全于果,见迫宁遽。屡揽之而颖脱,便有若于神助。是以哓哮其音,飒爽其虑。续下鞲而缭绕,尚投迹而容与。奋威逐北,施巧无据。方蹉跎而就擒,亦造次而难去。一奇卒获,百胜昭著。夙昔多端,萧条何处。斯又足称也。
尔其鸧鸹鸨鶂之伦,莫益于物,空生此身。联拳拾穗,长大如人。肉多奚有,味乃不珍。轻鹰隼而自若,托鸿鹄而为邻。彼壮夫之慷慨,假强敌而逡巡。拉先鸣之异者,及将起而遄【复】臻。忽隔天路,终辞水滨。宁掩群而尽取,且快意而惊新。此又一时之俊也。
夫其降精于金,立骨如铁。【;】目通于脑,筋入于节。架轩楹之上,纯漆光芒;掣梁栋之间,寒风凛冽。虽趾蹻千变,林岭万穴。击丛薄之不开,突杈枒而皆折。【此】又有触邪之义也。久而服勤,是可吁畏。必使乌攫之党,罢钞盗而潜飞;枭怪之群,想英灵而虚【遽】坠。岂非虚陈其力,叨窃其位,【?】等摩天而自安,与抢榆而无事者矣。
故不见其用也,则晨飞绝壑,暮起长汀。来虽自负,去若无形。置巢嶻嵲,养子青冥。倏尔年岁,茫然阙廷【庭】。莫试钩爪,空回斗星。众雏傥割鲜于金殿,此鸟已将老于岩扃。
写作背景
参见前篇《杜甫<进雕赋表>解读》(见:本系列第5009楼)。以下分八段解读。
首段
当九秋之凄清,见一鹗之直上。以雄材【才】为己任,横杀气而独往。梢梢劲翮,肃肃遗【逸】响。杳不可追,俊无留赏。彼何乡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鸷鸟之累百,敢同年而争长。【?】此雕之大略也。
译文:
正凄凉冷清之秋季,见一雕冲天而上。它自负有出众才能,浑身杀气独来独往。它矫健坚挺之翅膀,飞出肃肃超逸之声响。瞬间便杳远难追,其英俊无暇久赏。那不知何处的性命,今日碎裂于它的指掌。即便猛禽数以百计,岂敢与它同日而语一较短长。【?】这便是雕之大致情况。
(写雕之概况。自任雄才,无鸟能与争长。)
注释:
1、九秋:秋天。《初学记》(卷3):“梁元帝《纂要》曰:秋…,亦曰三秋、九秋、素秋。”
《秋歌十八首》:“别在三阳初,望远九秋暮。”
2、鹗(è):雕。《尔雅翼-释鸟》(卷16):“雕者,鹗之类也。”
3、梢梢:劲挺貌。《酬王晋安》(齐-谢朓):“梢梢枝早劲,涂涂露晚晞。”吕向注:“梢梢,树枝劲强无叶之貌。”
4、劲翮:矫健的翅膀。(翮:羽茎。)《斗鸡》(汉-刘桢):“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翮 hé:鸟翎的茎,翎管。鸟的翅膀:举翮。振翮高飞。】
5、肃肃:象声词。鸟羽振动声。《鸿雁》(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毛传:“肃肃,羽声也。”
《自平阳馆赴郡》(唐-畅当):“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鹭起。”
6、鸷鸟:猛禽。《上吴王书》(汉-邹阳):“臣闻鸷【zhì】鸟累百,不如一鹗。”
《醉歌行》(唐-杜甫):“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
7、同年:同年而语,相提并论。《过秦论》(汉-贾谊):“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8、争长:争行礼先后;争霸。《左传-隐公十一年》:“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赋西汉》(唐-魏征):“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本文未完 受5000字限】
贴吧:
杜甫作者:
我是杜鹃wsdj 2024-01-18 22:05 回复:有木有吧友在河滨电力小区打篮球? 同学 好霸气哦
看了楼主的帖子,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自觉七经八脉为之一畅,七窍倒也开了六巧半,自古英雄出少年,楼主年纪轻轻,就有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智,古人云,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而今,天佑我大中华,沧海桑田5000年,中华神州平地一声雷,飞沙走石,大舞迷天,朦胧中,只见顶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于天地间,这人英雄手持双斧,二目如电,一斧下去,混沌初开,二斧下去,女娲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倾倒.得此大英雄,实耐之幸也,民之福也,怎不叫人喜极而泣.......古人有少年楼主说为证,少年之楼主如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小生对楼主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海枯石烂,天崩地裂,永不变心.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心情竟是久久不能平静。正如老子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现在终于明白我缺乏的是什么了,正是楼主那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楼主那种对理想的艰苦实践所产生的厚重感。面对楼主的帖子,我震惊得几乎不能动弹了,楼主那种裂纸欲出的大手笔,竟使我忍不住一次次地翻开楼主的帖子,每看一次,赞赏之情就激长数分,我总在想,是否有神灵活在它灵秀的外表下,以至能使人三月不知肉味,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楼主,你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我惟一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帖子顶上去这件事了。 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看完楼主的这个帖子之后,我竟产生出一种无以名之的悲痛感 ——啊,这么好的帖子,如果将来我再也看不到了,那我该怎么办?那我该怎么办?直到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我内心的那种激动才逐渐平静下来。可是我立刻想到,这么好的帖子,倘若别人看不到,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我终于下定决心,牺牲小我,奉献大我。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世人赏阅,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往上顶!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两汉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楼主,你的高尚情操太让人感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金钱社会里,竟然还能见到楼主这样的性情中人,无疑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楼主的帖子,就好比黑暗中刺裂夜空的闪电,又好比撕开乌云的阳光,一瞬间就让我如饮甘露,让我明白了永恒的真理在这个世界上是真实存在着的。只有楼主这样具备广阔胸怀和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能作为这真理的惟一引言者。看了楼主的帖子,我陷入了严肃的思考中。我认为,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就是对谬论的极大妥协。因此,我决定义无返顾地顶了! 说得好啊!我在XX帖吧打滚这么多年,所谓阅人无数,就算没有见过猪走路,也总明白猪肉是啥味道的。一看到楼主的气势,我就觉得楼主同在帖吧里灌水的那帮小混混有着本质的差别!那忧郁的语调,那熟悉的签名,还有字里行间高屋建瓴的辞藻 没用的, 楼主,就算你怎么换马甲都是没有用的 你的亿万拥戴者早已经把你认出来了,你一定就是传说中的最强ID。自从帖吧被水淹了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帖吧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帖吧还有什么意思?没想到,没想到,今天可以再睹楼主的风范,我激动得忍不住就在屏幕前流下了眼泪。是啊,只要在楼主的带领下,帖吧就有希望了。我的内心再一次沸腾了,我胸腔里的血再一次燃烧了。楼主的几句话虽然简单,却概括扼要,一语道出了我们苦想多年仍不可解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根本。楼主就好比帖吧的明灯,楼主就好比帖吧的方向,楼主就好比帖吧的栋梁。有楼主在,帖吧的明天必将更好! 大师的话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吧友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以比拟大师的文才!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你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写天下文章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指点江山的英武气概! 逐字逐句地看完这个帖子以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震撼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帖子!我纵横网络BBS多年,自以为再也不会有任何帖子能打动我,没想到今天看到了如此精妙绝伦的这样一篇帖子!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能够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是多么骄傲的一件事啊!楼主,请原谅我的自私!我知道无论用多么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楼主您帖子的精彩程度都是不够的,都是虚伪的,所以我只想说一句:您的帖子太好看了!我愿意一辈子看下去!这篇帖子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当学习之典范。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本来我已经对这个帖吧失望了,觉得这个帖吧没有前途了,心里充满了悲哀。但是看了你的这个帖子,又让我对帖吧产生了希望。是你让我的心里重新燃起希望之火,是你让我的心死灰复燃,是你拯救了我一颗拔凉拔凉的心!本来我决定不在帖吧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有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贴吧:
开远作者:
曲江超人哥 2012-06-04 16:24 回复:网易真的糟蹋了"率土之滨"这个名字率土之滨不是局限于三国,可 回复
贴吧用户_QbUySeZ :进过武庙,还是出身名门,长社之战相当于给大汉又续了一次命,黄巾之战最后一战斩敌十数万筑成京观垒冢。这么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古代将领你居然不知道

贴吧:
率土之滨作者:
手机给我一下 2021-01-01 16:34 回复:海滨小镇笑死人。
匪徒终于安下了包包,然后守在墙角静静的等待着警察的到来,终于,警察来了,随着几声枪响,没错,匪徒倒在了警察的枪口下,只见下面传来了:漂亮,酷,等字眼儿,然后,他很有风度的端着AR-15,在包包跟前走了几个来回,看着包包由绿变红,大家有点着急了,难道他有钳子?恩,是呀,肯定有钳子,不然他早就拆了,随着下面的大家的话的继续,sb终于说话了,:"那个拆包按几?"然后,随着一声巨响,他以一个优雅的三百六十度转身进入下一轮的Sb战斗………
贴吧:
逆战作者:
姑苏城中火锅店 2013-07-26 13:50 回复:事实胜于雄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凤阳花鼓里最知名的唱段。如今,那击打着一尺多长的两根竹节鼓条,沿街演唱乞讨的悲惨景象已不再重演,但是传唱的事理却依稀可寻。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出于衣锦还乡的思想和强有力的淮西派功臣们支持,决定在他的老家淮河之滨的凤阳建都(称中都)。动用全国财力、物力,聚百万之众,耗时6年。大功即将告成之时,朱皇帝经过几年的冷静思考,认为凤阳不具备都城的条件,又决定放弃中都建设。
明代洪武年间,废除元代富豪权贵蓄奴制度,奖励垦荒和屯田,大力兴修水利,社会经济是发展的。凤阳一带十年九荒,中都工程劳民伤财是一个重要原因。
贴吧:
大同作者:
我是老残 2010-01-23 08:45 回复:率土之滨s2379记录贴(由于本区没有史官,我就勉强当这个不 青州平民打不赢暗盟就好好发育,别听宣传的,就更洗脑一样,你开4都还翻车的去打开6的??最后自己被沦了,导致自己崩盘了,那个盟还收你吗?最后就自己流浪?一个赛季都种地???
贴吧:
率土之滨作者:
御乄祈兮? 2019-08-31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