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盟旗划分一览#蒙古# 一、内扎萨克蒙古 (一)哲里木盟 1.科尔沁右翼中旗(因首位扎萨克巴达礼受封和硕土谢图亲王爵,故俗称“土谢图旗”。哲里木盟第一旗,总管哲里木盟右翼五旗事物,“备指额驸”十三旗) 2.科尔沁右翼前旗(因首位札萨克布达齐受封多罗札萨克图郡王衔,故俗称扎萨克图旗,“备指额驸”十三旗) 3.科尔沁右翼后旗(因改旗札萨克世袭镇国公,故俗称“公爷旗”或“鄂公旗”) 4.科尔沁左翼中旗(因改旗第二任札萨克满珠习礼受封达尔罕巴图
贴吧:
四卫拉特作者:
?多尔济 2021-02-14 01:01 【盟旗】搜罗最全的“盟”名录,存在的消失的,国内的国外的 兴安盟 锡林郭勒盟 阿拉善盟 乌兰察布盟 巴彦淖尔盟 伊克昭盟 呼伦贝尔盟 纳文慕仁盟 呼伦贝尔纳文慕仁盟 察哈尔盟 昭乌达盟 哲里木盟 卓索图盟 巴彦
贴吧:
内蒙古作者:
孔子的二舅二代 2012-05-22 10:03 回复:清代的内蒙古 【外札萨克蒙古】外札萨克蒙古包括漠北喀尔喀各部、漠西额鲁特各部、科布多各部及套西、青海、新疆札萨克各旗。各旗札萨克可以世袭但不保留兵权。
外札萨克蒙古由清庭理藩院典属清吏司、柔远清吏司管理,亦受当地驻扎大臣节制。
一、库伦办事大臣所辖
1、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车臣汗部 二十三旗
车臣汗旗(车臣汗部中旗)、车臣汗部左翼中旗、车臣汗部右翼中旗、车臣汗部中左旗、车臣汗部中右旗、车臣汗部中前旗、车臣汗部中后旗、车臣汗部中末旗、车臣汗部左翼前旗、车臣汗部左翼后旗、车臣汗部右翼前旗、车臣汗部右翼后旗、车臣汗部中末次旗、车臣汗部中左前旗、车臣汗部中右后旗、车臣汗部左翼左旗、车臣汗部左翼右旗、车臣汗部右翼左旗、车臣汗部左翼后末旗、车臣汗部右翼中右旗、车臣汗部右翼中左旗、车臣汗部中末右旗、车臣汗部右翼中前旗
2、汗阿林盟
土谢图汗部 二十旗
土谢图汗旗、土谢图汗部中旗、土谢图汗部中次旗、土谢图汗部中左旗、土谢图汗部中左翼末旗、土谢图汗部中右旗、土谢图汗部中右末旗、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土谢图汗部左翼中左旗、土谢图汗部左翼前旗、土谢图汗部左翼左中末旗、土谢图汗部左翼右末旗、土谢图汗部左翼末旗、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左后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左末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旗、土谢图汗部右翼右末次旗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一旗
掌印呼图克图喇嘛旗
二、乌里雅苏台将军所辖
1、齐齐尔里克盟
赛音诺颜部 二十二旗
赛音诺颜旗、赛音诺颜部右翼右后旗、赛音诺颜部中左旗、赛音诺颜部中前旗、赛音诺颜部中末旗、赛音诺颜部右翼前旗、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旗、赛音诺颜部右翼末旗、赛音诺颜部右翼后旗、赛音诺颜部左翼右旗、赛音诺颜部左翼左末旗、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右旗、赛音诺颜部中右翼末旗、赛音诺颜部右翼左末旗、赛音诺颜部右翼中左旗、赛音诺颜部中后末旗、赛音诺颜部中后旗、赛音诺颜部右翼中末旗、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赛音诺颜部右末旗、赛音诺颜部中右旗、赛音诺颜部左翼中旗。
额鲁特部 二旗
额鲁特旗、额鲁特前旗
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 一旗
额尔德尼班第达呼图克图喇嘛旗
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 一旗
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喇嘛旗
青苏珠尔图诺门罕 一旗
青苏珠尔图诺门罕喇嘛旗
2、札克毕拉色钦都尔诺尔盟
札萨克图汗部 十八旗
札萨克图汗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前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后末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次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末旗、札萨克图汗部右翼右末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后末旗、札萨克图汗部左翼中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右翼左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右旗、札萨克图汗部中左翼末旗
辉特部 一旗
辉特旗
那鲁班禅呼图克图 一旗
那鲁班禅呼图克图喇嘛旗
三、科布多参赞大臣所辖
1、杜尔伯特部 十四旗
赛音济雅哈图左翼盟
杜尔伯特汗旗、杜尔伯特左翼中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左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前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后旗、杜尔伯特左翼中上旗、杜尔伯特左翼中下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前左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前右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后左旗、杜尔伯特左翼中后右旗
赛音济雅哈图右翼盟
杜尔伯特右翼前旗、杜尔伯特右翼前右旗、杜尔伯特右翼中右旗
2、辉特部 二旗
辉特下前旗、辉特下后旗
3、札哈沁部 二旗
新土尔扈特部 二旗
新土尔扈特左翼旗,新土尔扈特右翼旗
4、新和硕特部 一旗
新和硕特旗
四、理藩院直辖
套西蒙古
1、额鲁特部
阿拉善额鲁特旗
2、旧土尔扈特部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
五、西宁办事大臣所辖
青海蒙古
1、和硕特部 二十一旗
和硕特前头旗、和硕特前左翼头旗、和硕特北前旗、和硕特北右翼旗、和硕特北左翼旗、和硕特北左末旗、和硕特北右末旗、和硕特东上旗、和硕特南左翼中旗、和硕特南左翼后旗、和硕特南左翼末旗、和硕特南右翼中旗、和硕特南右翼后旗、和硕特南右翼末旗、和硕特西前旗、和硕特西后旗、和硕特西左翼后旗、和硕特西右翼后旗、和硕特西右翼中旗、和硕特西右翼前旗。
2、辉特部 一旗
辉特南旗
3、绰罗斯部 二旗
绰罗斯北中旗,绰罗斯南右翼头旗
4、土尔扈特部 四旗
土尔扈特西旗、土尔扈特南前旗、土尔扈特南中旗、土尔扈特南后旗
5、喀尔喀部 一旗
喀尔喀南右旗
6、察汉诺门罕 一旗
察汉诺门罕喇嘛旗
五、伊犁将军所辖
新疆蒙古
1、旧土尔扈特部
南路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南路旧土尔扈特汗旗、南路旧土尔扈特中旗、南路旧土尔扈特右旗、南路旧土尔扈特左旗
北路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北路旧土尔扈特旗、北路旧土尔扈特右旗、北路旧土尔扈特左旗
东路乌讷恩素珠克图盟
东路旧土尔扈特右旗、东路旧土尔扈特
贴吧:
行政区划作者:
川北漁樵 2024-02-23 11:07 回复:【素材】满清/八旗及官位爵位详解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贴吧:
银河文学作者:
邶辞? 2017-03-26 22:15 回复:『折翼不悔』【清朝】八旗、官职、爵位图文详解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贴吧:
折翼为你作者:
妖冶吸血鬼 2012-03-11 01:59 回复:【胤祯】——关于清朝的写作素材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贴吧:
胤禵作者:
果果滴滴跳起来 2012-02-03 17:30 回复:北方各大民族谱系 清朝统一漠南,喀尔喀和漠西三大蒙古各部后,在政治和军事上对蒙古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实行盟旗制度和军府制度。它一方面采取联盟政策,充分利用蒙古的力量来为其统一中国和巩固统治服务,清政府设立理藩院 ,专门处理对蒙古(包括新疆、西藏)的事务,负责制·订和研究贯彻对蒙古的政策;另方面,又采取防御和削弱蒙古力量政策,把蒙古族列入以满族统治阶级为核心的政治行政体制,建立直辖中央的军事机构。在蒙古地区,清政府直接派遣将军、都统和大臣等官吏,进行监督和行政控制。在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相继设立将军、都统(副都统)、总管、大臣,用以加强对蒙古的统治。这些官吏大多是满人,一般都是·皇亲国戚,少数为蒙古人。他们有很大权力,所有蒙古贵族都要受其节制和调遣。清朝在漠南除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直控今哲里木蒙古地区外,设有绥远城将军、热河都统、察哈尔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安北将军、左卫将军等,在喀尔喀蒙古地区设有定边左副将军(或称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参赞大臣、库伦办事大臣,其下又按需要设有多名都督、副将军和参事等职务。在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在宁夏、陕甘地区有宁夏大臣直控阿拉善蒙古,设陕甘总督直控额济纳蒙古。清朝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其下设乌鲁木齐都统、塔尔巴哈台和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与领队大臣等等。
清朝为进一步削弱蒙古力量,加强对蒙古人民的直接统治,在广大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盟旗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封爵、编佐、置旗、设盟、置官等几个方面,基本上是在蒙古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其性质已有了变化。旗本是蒙古鄂拓克中一种军事组织形式,后成为蒙古封建主政权组织,清朝利用此形式,一方面作为清朝赏赐给蒙古贵族的封建领地,另方面,又是清政府在蒙古地区设置的相当于县级的行政区域单位,直接为清朝统治蒙古服务。
清朝对蒙古各部进行编旗,小部落合为一旗,大部落分为数旗。各旗互不统属。每旗设札萨克 (旗长)一人管理旗务。旗下基层组织为佐、凡年满18岁至60岁者要编入册。每150人编为一佐。喇嘛可免入册。平时三分之一牧民要服役;三分之二牧民搞生产。佐的头领称佐领,主要负责差役调遣工作。札萨克为世袭制,其下官员设协理台吉、章京、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职,分工管理旗内的军事、司法、行政、土地等。旗的上层组织为盟,盟设盟长和副盟长各一人,从各旗的札萨克中产生,由理藩院奏报清政府任命。盟长的主要职责为会同各旗礼萨克处理大事务,接受上诉和会审案件,检阅各旗军事力量。
清政府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过程中,除将察哈尔部编为直属于清政府的八旗外,于24部中,共建立49旗 ,6个盟,其名称为:
科尔沁部6旗,札责特部1旗,杜尔伯特1旗,郭尔罗斯2旗,属哲里木盟;
敖汉旗,奈曼旗,巴林部2旗,札鲁特部2旗,阿鲁科尔沁部1旗,翁牛特2旗,克什克腾部1旗,喀尔喀左翼旗,属昭乌达盟;
喀喇沁旗3旗,土默特2旗共5旗,在土默特右翼旗境内会盟(今朝阳、赤峰一带) 属卓索图盟;
乌珠穆沁部2旗,浩齐特部2旗,苏尼特部2旗,阿巴噶部2旗,阿巴哈勒尔部2旗,属锡林郭勒盟;
从东北呼伦贝尔迁移来的四王子部、茂明安部1旗,乌拉特部3旗,喀尔喀右翼部1旗,组成乌兰察布盟;
鄂尔多斯部7旗,属伊克昭盟。
外蒙古喀尔喀蒙古附清后,在康熙、雍正年间曾数度编为盟旗制。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在外蒙地区,将喀尔喀蒙古及西蒙古诸部正式编制,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部;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1725年 (雍正三年),青海蒙古正式编旗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1771年 (乾隆三十六年),原先迁往中亚伏尔加河流域的土尔扈特部,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故土伊犁河流域,受到清政府的热情接待,把他们安置在今新疆天山南北,并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
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 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蒙古族地区盟旗制度的建立,是清朝政府在政治上的一大改革,较之我国历史上某些强大的封建王朝,对各民族地区所实行的羁摩政策,有很大的不同。历史上,中原王朝政府往往在民族地区建立都督府州,表面上隶属于中原王朝,实际上,中原王朝大多并未进行直接统治,而是委派本民族的头领为都督来统治,没有改变民族地区原有的政权机构、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对其内部事务不加干预,仍由本民族的各级酋长来统治,实际上保留着原有民族政权独立或半独立的状况。
清政府在广大的内外蒙古和甘、宁、青、新疆、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后,由清政府派遣官吏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建立直属于清政府各级行政组织,蒙古地区原有的民族政权组织形式和政治行政制度不再存在,而完全纳入了清政府政治体制之内,从而,把北方民族地区的政治和清政府进一步联成一体,同时使边疆各民族和内地各民族人民也进一步联成一体,加强了各民族人民密切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牢固的统一整体,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后形成,为我国疆域的最后奠定,各民族经济的共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贴吧:
东北历史作者:
东北四省区 2012-11-12 17:15 回复:『叶墨勒世家』^【资料】清代的爵位简介 (三)蒙古爵位: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go-vern-ment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贴吧:
醉里江山梦里花作者:
叶墨勒景开 2012-08-22 01:23 回复:清代爵位 在内扎萨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非黄金家族成员外,其余皆为黄金家族成员,这四旗贵族称塔布囊(驸马的意思) ,而其余四十五旗贵族皆称台吉,在这二十四部中,以科尔沁部地位和俸银为最高,汗和科尔沁亲王年俸银2500两,一般亲王2000两,科尔沁郡王1500两,一般郡王1200两。这四十九旗中,盛京将军监督科尔沁六旗,吉林将军兼辖郭尔罗斯前旗,黑龙江将军兼辖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后旗、绥远将军兼辖乌盟六旗和伊盟七旗,热河都统兼辖卓盟五旗和昭盟十旗,察哈尔都统兼辖锡盟十旗。
清廷授予蒙古封建主王公爵位,任命为札萨克(旗长)。札萨克世袭,根据清廷的规定和法令处理旗务,并接受清廷的监督。札萨克之下设协理台吉、管旗章京、梅伦、笔帖式等僚属,协理旗务。旗内的土地和属民由札萨克支配,旗下设佐,为基本军事单位,每佐设佐领一人,辖旗丁一百五十人,在旗札萨克领导下,审理丁册,征收税课,排解纠纷,传递信件及征发人丁。佐领之下设骁骑校、领催,协助位领办理军政事务。每六佐复设一参领统辖。在佐之下,每十户设一什长,为最低一级行政单位的管理人。清统治者为了不使旗札萨克享有独立权力,订出会盟制度,在旗之上设盟,合数旗而成。盟不是实质性的管理单位,只是一种实行监督的组织,一般不设办理盟务的衙门。只是在盟内各旗会盟时“简军实、阅边防、理讼狱、审丁册”。盟设正副盟长各一。每3年会盟一次,各盟均有固定的会盟地。盟长由理藩院于盟内各旗札萨克中选人赛清帝任命兼摄。盟长的主要任务是充当会盟的召集人,不能直接干预各旗内部事务,也无权擅自发布政令,只是对各旗札萨克起监督作用,并充当旗札萨克与清政府的中间人。蒙古旧有的部,只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任何行政职能。封爵为:
1亲王
2郡王
3贝勒
4贝子
5镇国公
6辅国公
7札萨克台吉
8一等台吉(塔布囊)
9二等台吉(塔布囊)
10三等台吉(塔布囊)
11四等台吉(塔布囊)
12固伦额驸
13和硕额驸
14郡主额驸
15县主额驸
16郡君额驸
17县君额驸
外蒙古四部:土谢图汗,赛音诺颜,车臣汗,扎萨克图汗,下辖旗八十六个,
计:土谢图汗部20旗,属汗阿林盟;三音诺颜部22旗,厄鲁特2旗,属齐齐尔巴克盟;车臣汗部23旗,属克鲁伦巴尔和屯盟;札萨克图汗部18旗及辉特部1旗,属札克必拉色钦比都哩雅诺尔盟。 青海蒙古共置西蒙古和硕特、绰罗斯、辉特、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土尔扈特部编旗设盟:在今新疆巴音格楞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旧土尔扈特部4旗,为南路乌纳思索珠克图盟;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境内的3旗,为北烙乌纳恩索珠克盟;今乌苏县境内的2旗,为东路乌讷恩素珠克盟;今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境内的1旗,为西路乌讷恩素珠克盟。此外,新土尔扈特2旗,为青塞特奇勒图盟;和硕特3旗,为巴图塞特奇勒图盟。
在西套蒙古地区也建立了旗制。阿拉善地区和硕特蒙古,于康熙年间建立札萨克旗;额济纳地区亦建立了札萨克旗,皆不设盟。乾隆年间,杜尔伯特三策凌率部南附清朝后,于1754年(乾隆十九年),建左翼1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左翼盟;又建右翼3旗,辉特1旗,为赛因济雅哈图右翼盟。
封爵有汗,王、贝勒、贝子、公。无塔布囊,有台吉。
清代蒙古贵族的分封 漠南蒙古藩封:六盟四十九旗
科尔沁六旗,亲王四人,郡王四人,贝勒二人,贝子一人,镇国公二人,辅国公六人;扎赉特一旗,贝勒一人;
杜尔伯特一旗,贝子一人;
郭尔罗斯二旗,镇国公一人,辅国公一人,一等台吉一人:四部十旗为一会盟于哲里穆。
敖罕一旗,郡王一人,贝子一人,辅国公一人;
贴吧:
一人的旅行作者:
流苏暖夏 2011-02-01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