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达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财政部、教育部2025年4月10日下达2025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江西获得21.876亿元, 其中南昌大学部省合建专项资金1.2亿元、一流学科建设专项2000万元: 年底年初,中央财政、省财政提前下达江西19.6695亿元, 南昌大学3.6658亿元,部省合建、双一流专项1.4亿元之外,2.2658亿元; 全省剩余2.2065亿元(4月批次)省财政厅暂未公布挂网: 《江西省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2024: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
贴吧:
江西高校作者:
火凤凰2023 2025-09-18 13:17 11.8日新闻发布会解读 本来懒得说的,因为应该没人有耐心看完。 只发在两个股群里,一个亲友群,一个友圈群。 纯自己手动整理。 【先说结论】 不管现在舆论怎么引导“不如预期”,不管富时A50、金龙指数这两个小不点(说难听点,还远不如上海期货螺纹钢的盘子大),怎么折腾诱市。 注水的效应显现出来,企业有生产有营收有利润后,还是会涨。 其实十月份的企业经营情况就已经有了好转的趋势。 1、注水总量为 0.8万亿*5年 +2万亿*3年 +棚户改造2万亿*0.5(因只针对2
贴吧:
股票红作者:
涩心雨 2024-11-09 09:32 中央转移支付10万亿!川豫湘拿得最多,苏粤减少最多! 作者:余飞 01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继续维持10万亿 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24年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执行情况。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财政转移支付。 其实,这和养老金的中央调剂是一样的。 由于各省人口规模不一、产业不一、资源不一,导致各地区的经济水平、财政状况悬殊,这种情况自古以来便如此。 所以,从古代开始,中国就采取了中央调剂分拨模式,就是全国各地都按照实际状况上交财政给中央,中央再根据各地发展需求划拨给地方。 这
贴吧:
我爱大连作者:
图尔马莱 2025-04-05 10:56 国务院定出2014年医改“军令状”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之后,第一次“亮相”的“年度医改方案”,医改
贴吧:
医改作者:
禅献 2014-06-19 15:24 国务院定出2014年医改“军令状”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之后,第一次“亮相”的“年度医改方案”,医改
贴吧:
医生作者:
丸子和哥哥 2014-05-29 14:18 发钱啦!这些河北人符合条件!快看有你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部署,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省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便于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了解强农惠农政策,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现将2020年重点支农政策发布如下。 一、直接政策性补贴 1.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对已作为畜牧养
贴吧:
河北作者:
独醉? 2020-08-07 16:30 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是通过转移支付保障公务员的绩效发放 转移支付有补充工资的功能,现在大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到了靠中央资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地步,公务员每个月2000+的基础性绩效奖还是通过转移支付调配发放给公务员。也就是说,哪怕地方政府负债累累,转移支付也能保障公务员的待遇不变。相比之下,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能正常发放就不错了(三保保障),剩余的社保、公积金、职业年金地方政府可要头痛怎么找齐。
贴吧:
公务员作者:
往事漂移? 2024-11-27 09:27 老重庆地区为了抢夺资源经济注水,严重影响直辖市其他地区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统计数据注水虚报的危害是多层次、深远的,不仅损害经济发展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以下是其主要危害: 1. **扭曲政府决策,加剧资源错配** - **政策失灵**:虚假数据导致中央或地方政府误判经济形势,制定脱离实际的政策。例如,虚高的GDP可能掩盖产能过剩问题,导致进一步投资加剧资源浪费。 - **财政资源浪费**:中央转移支付、专项债等分配依赖统计数据,虚报可能让低效地区获得超额资源,挤占真正需要支
贴吧:
重庆区县作者:
谁谁谁谁谁谁啊 2025-05-23 19:52 回复:2024年青岛完成财政收入1339亿元!山东济南人还满意吗? 2024年以来,青岛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续发力、加快显效,推动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青岛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39亿元,全市地方税收收入完成937.5亿元。
用好用足财政政策,筑牢经济稳增长基石
争取新增专项债券额度581亿元,增长16.4%,支持310个重点项目,拉动投资超4000亿元。用好40.1亿元增发国债资金,推动官路水库等33个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统筹超长期特别国债、市级资金55.8亿元,加力支持“两重”项目建设、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改革涉企政策资金兑现方式,实现提级管理、直达快享。组建青岛融资担保集团,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作用,累计受惠经营主体8065户,在保规模突破140亿元。出台“财金联动”25条政策,安排22亿元,促进财政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发挥引导基金“耐心资本”作用,撬动社会资本设立144支基金,累计投资青岛项目530个,支持17家企业上市,140余家企业获评独角兽、隐形冠军、瞪羚等称号。
提升财政投入效能,积蓄高质量发展优势
支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推动出台“科技强市行动计划”,未来5年市级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深化科技资金“拨改投”,滚动支持一批科创项目。安排10.9亿元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带动投资额超90亿元。统筹4亿元,推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促进“数实融合”。安排人才专项资金8亿元,支持实施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人才补助政策,持续完善人才金、人才贷等“产才融合”政策赋能人才企业发展。累计投入4.3亿元,支持蓝色种业研究院等海洋高能级平台建设。青岛市以第一名成绩入围国家海洋生态修复项目,获4亿元中央资金支持。提高高标准农田补助标准,推动耕地保护、农机购置等补贴“直补”到户。建设期内统筹15.4亿元,高质量建设9个农综改试验区、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强化民生保障力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就业补助支出12.8亿元,通过政府兜底安置、鼓励企业吸纳、创业带动就业等措施,支持城镇新增就业36.5万人。连续20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增幅3%。安排近2亿元,支持构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支持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74所,改造农村薄弱幼儿园51所。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各学段学生资助政策,惠及学生11.5万人次。提高居民医保补助标准,一档居民达到每人每年880元,二档居民、少年儿童和在校大学生达到每人每年800元。支持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等33个重点项目,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七区城乡低保标准实现统一,提高至每人每月1115元。提高特困人员、孤困儿童、困难残疾人等补贴标准,均为全省最高。
持续优化财政管理,提升为民理财水平
争取中央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83.3亿元,增长57.9%。获批上合国际枢纽港陆路启运港等19项国家、省级试点示范,获上级财政奖补36.7亿元,创历史新高。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对总额614亿元的3062个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评价,实现全覆盖。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聚焦重大战略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实施、财经纪律执行等领域开展监督,守牢财经纪律“红线”。出台10方面45项细化措施,严控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办公用房“非危不修”,省出资金保民生、促发展。市级下达区(市)转移支付310.4亿元,增长5.6%,支持“三保”平稳运行。
新的一年,财政部门将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强化重大战略和基本民生保障,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财政力量。
贴吧:
东部作者:
暗行御使暗行 2025-01-02 20:00 保民生、促消费,财政政策有力度有温度 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6万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0.8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今年以来,财政运行总体平稳。从收入看——上半年,税收收入逐步回升。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下降1.2%。从4月份起,月度税收收入连续3个月同比保持增长。上半年,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增长平稳。多数地区收入保持增长。上半年,地方
贴吧: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者:
朱轶钰 2025-07-28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