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经历 李铁夫的家境极贫苦,只有一间十三桁瓦顶的土屋。祖父、父亲世代都务农。但是,李铁夫从小却能够随乡里中的一位孝廉吕辉光攻读诗书,这对他后来在艺术、诗文方面的发展至为重要。 李铁夫是在为了生存也为了美术的情况下离开了故土,飘洋越海到美洲生活与学习。这一年是1885年,他正好16岁。随后即转到英属加拿大,当时,在加拿大渥太华侨居的鹤山人不少,李铁夫得到族叔的

资助,得以入校学画,一学就是九个年头。在此期间,据说他有过一段感情伤心史,他曾与一位洋女同学交往密切,后因中西男女交往风俗的不同而分手。也许,这是促使他离开加拿大的一个原因。 离开加拿大后,他又来到美国,这一年约是1896年。李铁夫曾自称,他1905年至1925年为两位美国名匠——威廉·切斯和约翰·萨金特的“门人”。切斯是1916年去世,萨金特是1925年去世。李铁夫跟随这两位名匠学画正好是他们的晚年;此时李铁夫本人年龄约在36岁至56岁之间,因此也正值艺术成熟期。

这一阶段,李铁夫的艺术造诣,得到广泛的认可。孙中山曾称誉他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家黄兴赠他“横扫东亚”的题词。孙中山、黄兴、程璧光、梁联芳等联名在报上推崇他的艺术“洵足与欧美大画家并驾齐驱,诚我国美术界之巨子”。 1930年,李铁夫结束了他在异国四十多年的漂泊生活,回到中国,暂居香港。此时,他已是61岁,过了花甲渐入暮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