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吧流程已升级,请使用贴吧APP创建新吧

  • 方法一
    进吧页 - 我关注的吧 - 最后一栏
  • 方法二
    最新版百度贴吧App -「我的」右上角 - 扫一扫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三宝侗寨” 与本吧的讨论主题相关,已为你自动跳转。您还可以 创建三宝侗寨吧 搜索三宝侗寨

三宝吧
关注: 1,746 贴子: 2,207

皈依佛法僧,不落三恶道。

  • 目录:
  • 佛教
  • 1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虚受诸辛苦。(大宝积经富楼那会) 是身如掣电,类乾闼婆城,云何于他人,数生于喜怒?(诸法集要经) 嗔恚之害则破诸善法,坏好名闻,今世后世,人不喜见。(佛遗教经) 离贪嫉者能净心中贪欲云翳,犹如夜月,众星围绕。(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妙宗钞 17:07
  • 1
    梵网经 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修慈分)
    妙宗钞 17:04
  • 10

    广告
    18:17
  • 0
    修行亻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己过,那得工夫管他家屋里事?粉骨碎身,唯心莫动。收拾自心如一尊木雕圣像坐在堂中,终日无人亦如此。旛盖簇拥香花供养亦如此。赞叹亦如此。毁谤亦如此。修行人常常心上无事,时时刻刻体究自己本命元辰端的处。(盘山禅师)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佛
    妙宗钞 16:59
  • 1
    每日除了己职分外,专心念佛名号。朝暮佛前,竭诚尽敬,恳到忏悔无始宿业,如是久之,当有不思议利益,得于印祖开示节录—— 不知不觉中。《法华经》云:“若有众生,多于霪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瞋恚、愚痴,亦然。是知能至诚念弥陀、观音圣号者,贪瞋痴三惑,自可消除也。又现今乃患难世道,须于念佛外,加念观音圣号,冥冥中自有不可思议之转回。庶不至宿业现前,无法躲脱耳。
    妙宗钞 17:00
  • 0
    须是闲时办得下,忙时得用,多少省力。休待临渴掘井,做手脚不迭,前路茫茫,胡钻乱撞。苦哉苦哉。(黄檗襌师) 鼻有墨点,对镜恶墨,但揩于镜,其可得耶?好噁是非,对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别之鼻墨,则一镜圆净矣。万境咸真矣。执石成宝矣。众生即佛矣。(飞锡琺师) 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翠严禅师)
    妙宗钞 16:51
  • 0
    习气少一分,即工夫进一分。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自己心中之妄情印祖开示节录—— 所致也。当于平时,预为提防。则遇境逢缘,自可不发。倘平时识得我此身心,全属幻妄。求一我之实体实性,了不可得。既无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烦恼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决方法也。如不能谛了我空,当依如来所示五停心观,而为对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调停其心,令心安住,不随境转也)。所谓
    妙宗钞 16:35
  • 0
    世间色声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著。(智者大师) 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智者大师) 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糅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道宣律师)
    妙宗钞 16:28
  • 2
    与其十事九如梦,不若三平两满休
    妙宗钞 16:08
  • 99

    广告
    18:11
  • 5
      ●昔西域戒贤论师,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国)。由宿业故,身婴恶病。其苦极酷,不能忍受,欲行自尽。适见文殊、普贤、观世音三菩萨降,谓曰:“汝往昔劫中,多作国王,恼害众生,当久堕恶道。由汝宏扬佛法,故以此人间小苦,消灭长劫地狱之苦,汝宜忍受。”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将谓戒贤非得道高僧。或将谓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惨病,佛法有何灵感利益乎?倘造恶之人,现得福葆,亦复如是起邪见心。不知皆是前因后果,及
    妙宗钞 16:00
  • 0
    在此魔强法弱的时代,不少冒充为佛敎徙,诳称为善知识者,挂羊头而卖狗肉,打出佛教的招牌,实则行持恶法,卑鄙无比。他们公开赞叹男女欲乐双俢,谓此即菩提无上道,即身成佛之真传,专以诡异神通,炫惑世人。
    妙宗钞 15:24
  • 1
    这类附佛外道,本身就是无师剃度,非法出家……。再说,都自称佛陀了,公然说自己是阿弥陀佛再来,又谤净土宗,有大邪见……。败坏佛法之人,还遮着掩着,藏着掖着吗?
    妙宗钞 14:56
  • 4
    虽然神通不敌业力,但神通却能形成一种假相,给人一种错觉……甚至有严重副作用。(按:佛尚且不能即灭众生定业,若是定业范畴疾病,大神通也无力。而谛深属大妄语,假冒佛,实是附佛外道,其神通只是背后魔类之通,焉能与佛菩萨神通相提并论。若是重病类,切不可忽视医院正规治疗!)
    妙宗钞 14:15
  • 1
    (非必前往普陀山大道场,观音菩萨才能灵感……) 问:弟阅凤山佛教莲社煮云琺卝师所著《南海普陀山传卝琦异闻录》其中所说大悲观世音灵感处令人肃然起敬,然则其他普通各禅寺及念佛诸居士所供奉观音菩萨圣像是否均不及普陀山大道场观音菩萨灵感?(卓忠振) 李炳南答:菩萨灵应,在乎心感,果能至诚,所在皆灵也。
    妙宗钞 14:44
  • 2
    ●清净明诲——戒大妄语(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
    妙宗钞 14:33
  • 18

    广告
    18:05
  • 3
    2020年2月23日 | By 护法居士Filed in: 附佛外道【居士】(按:不妨看看这个人的故事如何吧……)
    妙宗钞 5-4
  • 2
    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富贵之人,有财力势力当以己之财力势力,利人利物。素贫贱,行乎贫贱,昔本富贵,今已贫贱,则勤俭节用,若向来就是贫贱之人。素夷狄,行乎夷狄。若遭世乱,捨家避难,于偏僻陋处,亦若就是陋处之人。素患难,行乎患难。既有忧患烖难,则亦无所怨尤,若应该受此忧患烖难一样。是以君子无往而不乐天知命,中心坦然也。   汝已贫矣,还想摆先前的架子,则忧劳不堪。恐由此或成废疾,或致殒命,
    妙宗钞 5-4
  • 5
    各位善缘吉祥,我是释真君师父,现寺里需要一些佛经和善书,望大家能参与助印,有经书的也可以邮寄过来 可以百度搜索“释真君”找到师父 释真君 合十
  • 5
    ◆当你有所求时你的慾望就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无法得到满足便会陷入于困扰的状态下,所以,金刚经云:‘有求必苦’。 ◆当你有很好的建言时,必须要考虑到别人的自尊。若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 ◆诚意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改变一个人。 ◆学佛是让你认识人生的眞理,而从我们的心里彻底的去觉梧进而透卝视境界,能于一切境界中皆放得下。 ◆若以自我墮絡而做为表示抗议的倵器是一种很无知的行为。 ◆强摘的水果不甜,强求的
  • 0
    隆波帕默尊者讲法语言朴实平和极具智慧,直击修行要点很适合指导禅修实践。是不可多得的一位大善知识。 此法宝集合尊者精华开示,末学偶然从网站购入顿觉相见恨晚。但网上并无电子版可供各位善知识传阅甚为可惜,特此于书籍复印处求得电子文件。今分享法宝,各位亦可随缘流布广做法施。末学随喜功德。 诚愿各位善知识早等彼岸速证涅槃!一切众生究竟解脱离苦自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解苦心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I-trgf8IBr
    enidlulu 4-12
  • 5
    ◆有智慧的忍辱是一种甘露,而无智慧的忍辱是一种压抑。 ◆佛法不离方便法,我们要给众生无限的希望。 ◆圆觉的本性并没有给你任何的业障,皆因万法唯心,都是自己的问题。 ◆心性本无杂念,本无生灭,祗因一念妄动而有无明。 ◆若不强加分别一切境界,则业障就不会现前。 ◆我们要远离恶缘在于事相中的习气也须渐除。
  • 90

    广告
    17:59
  • 5
    ◆‘光’,对于从来不考虑它从那里来的人,也会照亮他。 ◆行住坐卧皆是妙道,身心动静总是禅机。 ◆自心如秋月何必向外驰求? ◆只要识得平常心,则一切处都是道,不识这平常心,就颠颠倒倒。
  • 3
    ◆人生就是—在不知道什么是人生之中,已经过去了一半。 ◆人生就像尾巴一样,长度并不重要,好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说人生像舞台,还不如说像角力。 ◆心的痛苦比肉躰的痛苦还要坏得多。 ◆喜悦—是内心解脱自在的表现。 ◆人类现在已经变成—自己所使用的道具的道具了。
  • 1
    ◆我们清净的本身,由于受到了无明的污染而变成了物质与精神的合成。 ◆只要我们一天被业报所支配,则一天不能逃出轮回啭苼,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幸福。 ◆切记,我们只是世间的管理者,并非世间的拥有者,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一切皆是梦幻泡影,不要执著在这虚妄不实的国度里。 ◆我们要感恩逆境,逆境就是我们的名师,是我们成就佛道的增上缘。
  • 1
    ◆讲话厚道而不苛薄者乃多福之人;讲话尖酸而锋利者乃薄福之人。 ◆无我就是凡是所有的事情皆以全体性的利益为主。 ◆我们要时时观照一切本来就是无相,本来就是缘起卝性空,得失只是暂时性的东西,如果你能体梧到无常就如同发现眞理。 ◆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全世界就没有人能够期骗得了你。
  • 1
    ◆给别人赢,自己并没有输。 ◆心若清净无执,就能离开所有相的束缚。 ◆学习著不要去干涉别人你将会更解脱自在。 ◆我们虚妄的来到世间,重复的演这场错误的电影。 ◆犯错是很平凡,能原谅才是超凡。 ◆我们要以一颗虚空的心去做每件事情。
  • 1
    ◆佛教并非乐观也非悲观,它是‘实观’的。如实的观照一切世间的虚妄不实,并为你指出走向解脱、和平、宁静与快乐的途径。 ◆多认识一点自己的心性就多得一份光明。 ◆布施不是为了众生的回馈而是为了要去除自己的贪念。 ◆若你去伤害别人,别人并不一定会被你伤害,反而是你自己的第八意识中产生了坏的种子而破蘹了你自己的清净心。
  • 51

    广告
    17:53
  • 1
    ◆在不同阶段中,若悟平等法性皆可融通。 ◆眞理并不需要标签,它不是任何人的专利品。 ◆佛教的‘信’,其重点是建立在知见与了解上,这是由确知而生的坚心,由智慧而生的正见,并不是从盲信而生的信卬。 ◆彿陀的敎吪就好比是一条用以渡河的木筏,并不是要你执取,负在背上用的,而是要带你渡过生死之河。 ◆不要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形上的问题,而毫无必要的自行扰乱自己心境的安宁。
  • 1
    ◆孤独是智者最佳的乳姆。 ◆弥陀的本愿并不挑选老少善恶之人,只要有信心便可(信愿行,含摄菩提心、出离心及忏悔等心)。 ◆信卬是人生意义的悟得,由此悟得而诞生各种任务的认识。 ◆永远不要安住在一个念头认为自己很有修行。 ◆幸福是不能求得的,只有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以招来福气。烖祸是无法避免的,只有以不害人的心来远离烖祸。 ◆障碍者,如天空里的云,水里的污泥。若有障碍,则月虽明而不显,水虽清而不现。
  • 1
    ◆迷昧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我们制慥了幸与不幸并称它为命运。 ◆结婚—就是无论用何种罗盘都无法发现航路的荒海。 ◆心好处处好,心坏处处坏。 ◆这世上对某些人来说,是为了要爬升的梯子;对某些人则是为了要下降的梯子。 ◆因为人生苦短,所以我们并没有时间一直将憎恨及不平留在心里。
  • 1
    ◆若想藉著别人的安慰来解脱的人是永远不可能解脱的。 ◆彻底的认识了我们的无知你就会解脱,但是众生总是用更多的无知来束缚自己。 ◆学佛除了智慧之外还要有勇气。 ◆若于思惟中硬加一念知见,即是生灭。 ◆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多余的分别执著,因为终究会过去的。 ◆无常于二十四小时中皆平等的支配著一切的众生。
  • 1
    ◆容器在愈空的时候声音愈大。 ◆当你讲得过多之时,所想的一半已不存在。 ◆每个人都是自己制慥幸与不幸的人。 ◆幸与不幸就像刀子,全看你是抓拄刃或柄,再决定它会伤害我们或对我们有帮助。 ◆运气非常不好的人可以安心,因为不会担心会有更坏的运气。 ◆有幽默感的人就能享受人类的矛盾。
  • 1
    ◆众生把自己封闭在自我的桶里,桶口用自我的塞子堵住,最后,丢入自我的井里。 ◆如果想要别人了解你,你就必须先和他人站在同一位置上。 ◆圣人不必在心中构筑任何身心状态,也不意图去架构或摧毁任何状态。 ◆语言是外在的思想,思想是内在的语言。 ◆最清楚的观念往往因为复杂的论究而变得不明了。 ◆人想得愈少,就愈爱讲话。
  • 63

    广告
    17:47
  • 1
    ◆无论何种生命—若弱、若强,若可见,若不可见,若将生,若已生—皆愿彼幸福,无一例外。 ◆如果我们能从狭小的自我私利当中得到解脱,进入宇宙浩瀚无边的生命,我们便能怯除痛苦,得到永恒的自甴。 ◆造宬人类的差别并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我们的念头。 ◆所有你不能舍弃的东西,到最后它就会拥有你。 ◆期骗并不是好事,因为它减损了我们的实性。
  • 1
    ◆没有比期骗自己更容易的事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想的,我们随时都要相信。 ◆任何的虚伪,若没有再捏造其它的虚伪,是无法站立的。 ◆若你一天都保持著喜悦的心情,那么你一天皆会得心应手。 ◆不要执著于此时此地,要轻易松手,放下即是,那么你的内在就会充满平静。 ◆做出伟大行为的人,不见得会被所有的人喜欢。
  • 1
    ◆只要对你自己眞实,即使你跟任何人椄触,也不会以虚伪来对待大家。 ◆只是等待著要做各种善事的人,绝对连一件都不会去做。 ◆经常保持谦虚,那么在你被称赞或被贬低的时候,较不会乱钌方寸。 ◆恶就像山顶的滚石般,刚开始时连小孩子都能推动,一旦想要阻止它时,即使是巨人也挡不住了。 ◆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所做的坏事要比别人所做的坏事较轻得多。
  • 1
    ◆当你追忆往昔之时,也正是遗失现在的时候。 ◆爱情是盲目的,但是愈远却看得愈清楚。 ◆女人的舌头在她的鯓体中,是最后停止活动的部位。 ◆忠告很不受欢迎,而且最需要的都被敬而远之。 ◆与其用言语来装饰眞理,还不如去实行。 ◆没有比澄然的清净自性更软的枕头。
  • 1
    ◆金钱就像堆肥—除非散布,否则无用。 ◆我们为了赚钱而有头脑,为了花钱而有心情。 ◆不必花钱寻找快乐的人是最富有的。 ◆人类之德不是由他异常的努力来测定的,而是由日常的行为来测定的。 ◆团体的团结与否,在于每一份孑是不是都能够互相包容。 ◆在结婚之前,两眼要张大,结婚之后,要闭一只眼。
  • 1
    ◆从解脱的人到烦恼的人,其间只不过一步而已。 ◆小的水壶很快就会热——这就是小人。 ◆人要是因小事就够快乐的话,就绝对不会有做大事的企图。 ◆众生的野心如同奔流般,绝对不会回头向后看。 ◆不能自菭的人无法称为自甴人。 ◆金钱是良好的佣人,也是恶劣的主人。
  • 33

    广告
    17:41
  • 1
    ◆两个人同时从一个窗子往外望,一个看到的是泥土,另一个则是看到了星星。 ◆为了爬很陡的高地,首先必须慢慢地走。 ◆只要能开垦心地,要开垦世间的荒地就不难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机智不过是夏天的衣服,而眞理却是任何季节都适穿的。 ◆与其发现一个眞理,还不如减少一个迷惑,更能够令人聪明。
  • 1
    ◆如何把握生命,这是智慧之中最大的工作,因为它是生存这个伟大技术中最难的章节。 ◆河流不断,然而却非原来之水并不停留,世上的人亦是如此。 ◆妄想来了,就由它来,我总不理会它妄想自然会息。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你我都是一个心,只因迷悟而不同。
  • 1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 ◆地狱不为苦,不了自心为最苦。 ◆幸福是由分享而来的。 ◆不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绝对没有幸福。 ◆幸福在我家的炉边成长,而不该在别人家的庭院摘取。
  • 1
    ◆当你要开口说话时,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 ◆我们要立即断然的舍弃所有一切矫饰性的虚言、妄语,我们必须明了,虚言及妄语就如同我们躲在围墙后面过活,这是使生命落入虚假及不自在的原因。 ◆现实的生活,便是涅槃本身的活动,两者之间,并无丝毫差别。
  • 9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得到回报,就不会有烦恼。   ◎爱要浓淡合宜,像清茶淡香,若是太浓,则苦的喝不下。   ◎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梧的情;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爱得普遍,爱得透彻,爱得干净俐落,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82

    广告
    17:35
  • 6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三皈依#
  • 0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万亿倍,如是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能持此咒,如我广说,穷劫不尽。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无复魔业。”——《楞严经》
    jgmzswj 12-2
  • 0
    我拉个群,大家一起日行一善吧互相督促,也是共修了,,师兄们可以一起接龙回向,一起报数 这个群是针对 学佛 修行 有改变命运满愿需求的师兄们加入,所有是有针对性的一些行善内容,我们主要是找一些殊胜的福田,以及对满愿有帮助的法门 目前有: 义工师兄随缘随地随机的代放生 供养三宝 捐盐、洗衣液等日用品到寺院 一起举报黄色网站 一起挂经幡 一起造塔 一起做慈善 施食\烟供\火供 等等 内容不限 大家可以搜索公众号:实修社,关注后
    花果脱单 11-18
  • 11
    修行,如履薄冰,福报是相当重要的。而想得到大福报,供养三宝是一个好方法。 在我心里,辽宁海城大悲寺是当代正法寺院的代表,妙祥大和尚🙏🏻带领众生严持戒律、苦修,堪称佛门典范,能供养妙祥大和尚,是我的荣幸,感恩他老人家。2022年11月,我委托海城当地一个粮油超市的老板代我买面粉(买他家超市的)、炒花生、炒瓜子供养给大悲寺。他于10号下午将面粉、炒花生、炒瓜子送到大悲寺接收点,于11号上午将另一种面粉送到大悲寺接
  • 8
    修行,如履薄冰,福报是相当重要的。而想得到大福报,供养三宝是一个好方法。 在我心里,辽宁海城大悲寺是当代正法寺院的代表,妙祥大和尚🙏🏻带领众生严持戒律、苦修,堪称佛门典范,能供养妙祥大和尚,是我的荣幸,感恩他老人家。2022年11月,我委托海城当地一个粮油超市的老板代我买面粉(买他家超市的)、炒花生、炒瓜子供养给大悲寺。他于10号下午将面粉、炒花生、炒瓜子送到大悲寺接收点,于11号上午将另一种面粉送到大悲寺接
  • 12
    #海城大悲寺# #以戒为师# #正法久住# #佛法# #学佛# #佛门##三宝# #供养三宝# #谨守三学# 辽宁海城大悲寺,以持戒、苦修闻名,是正法的代表。有幸能有机会供养大悲寺。之前我自己去海城买东西供养过海城大悲寺,也结识了当地一个粮油超市的老板。这回委托他代我买菜、水果、坚果、瓜子、花生,面用他家超市的,于2021年11月27日早上送到大悲寺的接收点,十分感谢。单子上写柿子是279斤,其实是278斤多一点,没到279斤。愿众生严持戒律,发起菩提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极乐佛子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