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之战关羽兵力四分,又被徐晃军和曹仁满宠军内外夹击而败
首先说一下关羽军兵力四分的史料: 一路在郏下:《三国志》:宠曰:“闻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羽所以不敢遂进者,恐吾军掎其后耳。 二路在襄阳:《三国志》:“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 三路在樊城:《资治通鉴》:关羽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乃扬声当攻围头屯面密攻四冢。 四路在南郡等三郡:会汉水暴起,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惟城未拔。 徐晃军的兵力:徐晃军本部+徐商、吕建两将军的部队+殷署、朱盖等凡十二
贴吧:历史作者:快乐的阿寅 2024-12-09 11:30
科普襄樊之战(蜀汉第一将关羽野战曹魏第一将曹仁)
三国志曹仁传(时间:于禁被洪水淹没,徐晃救兵到达之前)记录曹仁的处境和作战情况,史料原文: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于禁投降后,徐晃到达之前,如上史料记录:1、泥做的樊城被泡烂了,城不没者数版,也就是这个守城和野战没区别了2、被关羽围了数重,内外断绝,通信断了、3、救
贴吧:三国演义作者:吴大帝所封左将军刘备 2021-12-02 09:34
回复:三国志8重制版奇才名称 与 三国志霸道战法名称对比
曹仁
UR 率励甚奋
出自《三国志·曹仁传》【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
光荣总是冷不丁认真一下充满了幽默

贴吧:三国志8remake作者:有马加奈? 2024-10-14 21:13
回复:后汉书记载曹操屠徐城十几万人为什么不可信
因为后汉书本身有倾向性
比如,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的192年,陶谦参与公孙瓒组织的围攻曹操,到了后汉书完全删去
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於公孙瓚,瓚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太祖与绍会击,皆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后汉书无该记录
鲜明对比的,是194年春,趁曹操迎击袁术,陶谦联合阙宣进攻曹操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三国志武帝纪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三国志陶谦传
到了后汉书呢
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始与合从,后遂杀之而并其众。——后汉书陶谦传
删去了寇钞,没记联合进攻曹操
更不必说,关于曹嵩之死
后汉书陶谦传记载,曹嵩死于193年,陶谦部下贪财,杀人越货,引发曹操屠下邳郡
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C765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后汉书陶谦传
而到了应劭传呢?
兴平元年,前太尉曹嵩及子德从琅邪入太山,劭遣兵迎之,未到,而徐州牧陶谦素怨嵩子操数击之,乃使轻骑追嵩、德,并杀之于郡界。——后汉书应劭传
曹嵩又死于194年,陶谦因怨恨曹操多次攻击自己,追杀曹嵩
而在194年前,曹操进攻陶谦的记录,后汉书里只有陶谦传,193年陶谦手下因贪财杀人越货
合着,按后汉书的说法,为了给曹操两次进攻陶谦提供借口,曹嵩买了复活甲,死了两次
更不必说,后汉书仅采信曹瞒传屠杀的说法,但没完全采信曹瞒传
按后汉书,曹操攻克彭城,没说有没有屠城,一直打到郯城,到这里为止,采信的是三国志武帝纪
然后就采信曹瞒传,南下进攻下邳郡的睢阳等地
秋,太祖征陶谦,下十馀城,谦守城不敢出。——三国志武帝纪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馀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三国志陶谦传
193年,曹操进攻陶谦,泗水为之不流是陶谦战死的士兵,打到郯城,因缺粮,194年撤退
而曹瞒传
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曹操打到彭城至郯城中间的小城武原被陶谦挡住,转而南下大屠杀
后汉书仅采信曹瞒传屠杀部分,采信三国志曹操打到郯城而非曹瞒传的武原
而曹操真的南下了吗?
并没有
曹操的撤退路线在曹仁传
从征徐州,仁常督骑,为军前锋。别攻陶谦将吕由,破之,还与大军合彭城,大破谦军。从攻费、华、即墨、开阳,谦遣别将救诸县,仁以骑击破之。——三国志曹仁传
要注意,这里的即墨在青州,应该是误记,应该是即丘,刚好是一条从曹操最终包围郯城不克,从郯城北上,并收复193年上半年,被陶谦联合阙宣攻克的费、华二城的路线,也对应曹操因缺粮撤军
这也说明,为什么曹嵩是194年去徐州路上被杀
综上所述
为什么后汉书不可信?
1.立场有问题,删去对陶谦不利的史料
2.选择性采信对曹操不利的史料
贴吧:蜀粉笑话作者:东篱生 2025-01-11 15:14
回复:来聊一下曹魏五子良将中于禁的战绩
二.具体战绩
1.徐州之战(胜)
太祖召见与语,拜军司马,使将兵诣徐州,攻广(威)〔戚〕,拔之,拜陷阵都尉。——《三国志·于禁传》
2.濮阳之战(胜、从攻)
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又别将破高雅于须昌。
——《三国志·于禁传》
3.兖州之战(胜、从攻)
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三国志·于禁传》
4.平定黄巾(胜、从攻)
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三国志·于禁传》
5.苦之战(胜、从攻)
从围桥蕤于苦,斩蕤等四将。——《三国志·于禁传》
6.宛城之战(败、高光)
绣复叛,太祖与战不利,军败,还舞阴。是时军乱,各间行求太祖,禁独勒所将数百人,且战且引,虽有死伤不相离。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三国志·于禁传》
7.穰之战(胜、从攻)
复从攻张绣于穰。——《三国志·于禁传》
8.下邳之战(胜、从攻)
禽吕布于下邳。——《三国志·于禁传》
9.射犬之战(胜)
别与史涣、曹仁攻眭固于射犬,破斩之。——《三国志·于禁传》
10.延津之战(胜)
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三国志·于禁传》
11.击袁绍营(胜)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三国志·于禁传》
12.杜氏津之战(胜)
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于杜氏津,破之。——《三国志·于禁传》
13.官渡之战(平)
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气益奋。——《三国志·于禁传》
14.平定昌豨一(不克)
昌狶反,遣于禁击之,未拔。——《三国志·夏侯渊传》
15.平定昌豨二(胜)
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进攻豨,稀与禁有旧,诣禁降。诸将皆以为豨已降,当送诣太祖,禁曰:“诸君不知公常令乎!围而后降者不赦。夫奉法行令,事上之节也。豨虽旧友,禁可失节乎!”自临与豨决,陨涕而斩之。——《三国志·于禁传》
16.博望坡之战(败)
(1)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三国志·李典传》
(2)使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先主传》
17.讨伐梅成(胜)
后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余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增邑二百户,并前千二百户。——《三国志·于禁传》
18.襄樊之战(败)
(1)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于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三国志·于禁传》
(2)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三国志·曹仁传》
贴吧:三国作者:宇智波舞王66 2024-12-03 23:19
回复:东吴——大都督周瑜战绩一览
二、孙权时期
8.讨平贼寇(胜)
(1)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余口,还备(官)〔宫〕亭。——《三国志·周瑜传》
(2)十一年,与周瑜共讨麻、保二屯,破之。——《三国志·孙瑜传》
9.擒获邓龙(胜)
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三国志·周瑜传》
10.赤壁之战一(胜)
(1)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三国志·周瑜传》
(2)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三国志·诸葛亮传》
11.赤壁之战二(胜)
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周瑜传》
12.南郡之战一(败)
瑜将数万众来攻,前锋数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将牛金逆与挑战。贼多,金众少,遂为所围……仁不应,遂被甲上马,将其麾下壮士数十骑出城。去贼百余步,迫沟,矫等以为仁当住沟上,为金形势也,仁径渡沟直前,冲入贼围,金等乃得解。余众未尽出,仁复直还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数人,贼众乃退。——《三国志·曹仁传》
13.南郡之战二(胜)
(曹)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于瑜。瑜用吕蒙计,留淩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三国志·周瑜传》
14.南郡之战三(不克)
瑜亲跨马?阵,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三国志·周瑜传》
15.南郡之战四(胜)
后(曹)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阵。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周瑜传》
贴吧:名将赵奢作者:宇智波舞王66 2025-02-03 17:37
关于贾诩传中的时间线的一些想法
1.三月,公围张绣於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追,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三国志武帝纪》 2.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
贴吧:魏延作者:约翰zhang 2022-08-29 09:40
曹仁绝对是有勇有谋。
太祖与袁绍久相持於官渡,绍遣刘备徇〈氵隱〉强诸县,多举众应之。自许以南,吏民不安,太祖以为忧。仁曰:"南方以大军方有目前急,其势不能相救,刘备以强兵临之,其背叛固宜也。备新将绍兵,未能得其用,击之可破也。"太祖善其言,遂使将骑击备,破走之,仁尽复收诸叛县而还。——《三国志 魏书 曹仁传》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於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
贴吧:三国作者:鲁都孟尝君? 2022-04-01 10:30
张绣与曹操四次交锋三胜一败1、宛城之战1(绣胜)——建安二
张绣与曹操四次交锋三胜一败 1、宛城之战1(绣胜)——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月。典韦,曹昂,曹安民死、名马“绝影”挂掉,曹操也险些丧命。 2、宛城之战2(绣胜)——建安二年(公元197年)11月。《三国志武帝纪》载:“公之自舞阴还也,南阳、章陵诸县复叛为绣,公遣曹洪击之,不利,还屯叶,数为绣、表所侵。”这场战事并非曹操亲自出征,而是派遣大将曹洪出马,但结果依然以张绣的胜利而结束。 3、穰城之战1(绣败)——建安三年(
贴吧:三国作者:一刀魔 2020-05-26 15:11
关羽襄樊之役中曹魏初期的失败 罪责在曹仁不在于禁
先看曹魏初期失败的症结所在 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
贴吧:三国作者:sun_sherry 2012-02-26 08:43

大家都在搜

  • 曹魏传威力加强破解版
  • 三国志曹传威力加强版
  • 三国志曹仁传下载
  • 曹仁传原文
  • 三国志孔明传加强版
  • 三国志霸王大陆加强版
  • 曹仁泰
  • 曹仁字子孝
  • 三国志曹仁传无敌版
  • 三国志曹仁传原文
  • 三国志战略版曹仁怎么样
  • 三国志徐晃传
  • 三国志满宠传
  • 三国志甘宁传
  • 三国志关羽传
  • 三国志庞德传原文
  • 三国志徐晃传原文
  • 三国志于禁传翻译
  • 三国志吕蒙传
  • 三国志张飞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