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百合文化的发展(怎么好像都在搞学术向?我也来
“十年不字,本是无郎,二女同居,何妨作婿,帐中认作鸳鸯”——李渔《后续岭南即事·戒契相知文》
本土篇。
1:顺德“自梳女”。顺德蚕女
这是一群以养蚕缫丝,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的女子 。她们经常缔结“金兰契”(就是那个“义结金兰”的金兰。)
其中一部分互称作“金兰姐妹”,以此名义,在“姑婆屋”中共同居住,相互扶持;
另一部分则是真女同,以契相称。
两者合称“金兰契”。
在清末,民国初期(20世纪20年代上下),自梳女在珠三角地区大量出现,在30年代大概破万数。
昔日的珠三角地区,未婚女子大多梳辫。只有出嫁前,才专门雇人梳髻,表示女子出阁成人妇。当地不想嫁入人家的女子,会主动自行将辫式改梳为髻式,借此表达自己终生不嫁。以此称为“自梳”。
至于为什么称为“蚕女”,则是与当地发达的缫丝产业有关。
「今有顺德民女,恳求洪圣大王赐降甘雨,使我家乡有水开耕,父老兄弟得以莳禾种桑,姐妹婶母得以养蚕缫丝,若能如愿,我一定会用最好的丝,织下锦缎为你作铺尘。」(这部分来源于南海神夫人的一些传闻。想要具体了解到可以查找“蚕女化神昭灵官”。据说,南海神夫人的原型正是顺德养蚕女。同时因为一些误会,南海神夫人被称为“姑婆”。这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姑婆屋”的由来。)
《南海县志》也有记载当时的缫丝厂“大者女工六七百,小者亦二三百”。可见养蚕行业的确是当地的女性提供了经济独立的机会。“养蚕”也成了当地女性经济独立的代表。
催使当地女性集体独立的原因并不复杂,仍旧是老生常谈的两个要素——
1:经济独立;
2:对环境压迫的认知。
经济独立上面已经谈过了,讲讲第二点吧。
“粤东风习强悍,虐婢虐新妇之事,亦甚于他省。”当地的舆论环境,过分地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顺从、守贞的义务,导致一些女性对婚姻产生畏惧情绪。
在这里有一段对末代名为“黄月荣”的自梳女的采访:
「成家不会被聘用,也使得妈姐们不愿嫁人。错过了成家的最好年龄,慢慢地也就不再想。就这样,她和要好的姐妹们相约,决定终身不嫁,并先后“自梳”」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流传着关于女孩子嫁人的歌谣,歌谣里说嫁人后日子会很艰难。那时候,也真的是这样。很多姐妹都不想做受气的媳妇。最主要的是,我们都想自强自立」
「我们自梳女只是一段独特的历史,我们不结婚不是因为排斥男人,也不恨男人。我们去南洋打工,也都是靠双手养活自己。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情况。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吧。」
这里其实还有大量我没讲到的细节。而且这些资料意外的好收集,如果有兴趣可以针对“自梳女”“顺德蚕女”“金兰契”这些关键词去搜索。
贴吧:新百合作者:爱文章bai 2024-06-05 20:46
回复:关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百合文化的发展(怎么好像都在搞学术向?我也来
“十年不字,本是无郎,二女同居,何妨作婿,帐中认作鸳鸯”——李渔《后续岭南即事·戒契相知文》
(当你看到女同的古诗词,先想是不是李渔写的。感觉这位一己之力贡献了差不多8、9成。)
中国本土篇。
1:顺德“自梳女”。顺德蚕女
这是一群以养蚕缫丝,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经济上的独立的女子 。她们经常缔结“金兰契”(就是那个“义结金兰”的金兰。)
其中一部分互称作“金兰姐妹”,以此名义,在“姑婆屋”中共同居住,相互扶持;
另一部分则是真女同,以契相称。
两者合称“金兰契”。
在清末,民国初期(20世纪20年代上下),自梳女在珠三角地区大量出现,在30年代大概破万数。
昔日的珠三角地区,未婚女子大多梳辫。只有出嫁前,才专门雇人梳髻,表示女子出阁成人妇。当地不想嫁入人家的女子,会主动自行将辫式改梳为髻式,借此表达自己终生不嫁。以此称为“自梳”。
至于为什么称为“蚕女”,则是与当地发达的缫丝产业有关。
「今有顺德民女,恳求洪圣大王赐降甘雨,使我家乡有水开耕,父老兄弟得以莳禾种桑,姐妹婶母得以养蚕缫丝,若能如愿,我一定会用最好的丝,织下锦缎为你作铺尘。」(这部分来源于南海神夫人的一些传闻。想要具体了解到可以查找“蚕女化神昭灵官”。据说,南海神夫人的原型正是顺德养蚕女。同时因为一些误会,南海神夫人被称为“姑婆”。这也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姑婆屋”的由来。)
《南海县志》也有记载当时的缫丝厂“大者女工六七百,小者亦二三百”。可见养蚕行业的确是当地的女性提供了经济独立的机会。“养蚕”也成了当地女性经济独立的代表。
催使当地女性集体独立的原因并不复杂,仍旧是老生常谈的两个要素——
1:经济独立;
2:对环境压迫的认知。
经济独立上面已经谈过了,讲讲第二点吧。
“粤东风习强悍,虐婢虐新妇之事,亦甚于他省。”当地的舆论环境,过分地强调女性在家庭中的顺从、守贞的义务,导致一些女性对婚姻产生畏惧情绪。
在这里有一段对末代名为“黄月荣”的自梳女的采访:
「成家不会被聘用,也使得妈姐们不愿嫁人。错过了成家的最好年龄,慢慢地也就不再想。就这样,她和要好的姐妹们相约,决定终身不嫁,并先后“自梳”」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流传着关于女孩子嫁人的歌谣,歌谣里说嫁人后日子会很艰难。那时候,也真的是这样。很多姐妹都不想做受气的媳妇。最主要的是,我们都想自强自立」
「我们自梳女只是一段独特的历史,我们不结婚不是因为排斥男人,也不恨男人。我们去南洋打工,也都是靠双手养活自己。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情况。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吧。」
这里其实还有大量我没讲到的细节。而且这些资料意外的好收集,如果有兴趣可以针对“自梳女”“顺德蚕女”“金兰契”这些关键词去搜索。
贴吧:新百合作者:爱文章bai 2024-06-05 20:45
回复:240601【吐槽】叶轻眉:男凝视角下的“大女主”
纠正一下,要提升女性地位应该是发展轻工业(参考清代出现的自梳女),单靠科举入仕不现实
贴吧:黑嬛党作者:探虚陵主 2024-06-03 18:36
回复:大龄男青年勇闯非C岛
之前吧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些地方本身存在男多女少,“娶妻难”的因素。这是我国目前存在的客观现状,不必自欺欺人…但是婚恋这块并非遵循线性关系,比如古代不存在性比失衡,女性结婚收益远低于损失女性就会当自梳女。哪怕传统性比极度逆天的地区,婚姻风气超过了一定度,除非是某些地区那种上上下下都是“吃人”思想的地方。某一性别也会选择不婚,就算想结婚可能会选择出国碰运气。
就是这种地区出身的人,别把自己的那套“吃人”思想,往不不吧带。
贴吧:非处不娶非处不嫁作者:历史正确的一侧 2024-05-16 13:13
回复:真这么整会发生什么?
回复 陌上扶鸾 :自梳女那可是真的自立自强,xxn就算了
贴吧:印度作者:SHA13434447984 2024-05-14 07:44
回复:真这么整会发生什么?
以前广东这边一直有这种,你查一下“自梳女”,她们会从家里搬出来一起生活,相互扶持到去世,甚至会独立设祠堂,供奉已经去世的前辈。当然了,那时候的人还比较单纯,也没有被这些毒鸡汤灌溉过。
贴吧:孙笑川作者:xunfengtian16 2024-05-09 08:58
回复:幽默直雏第八弹
回复 贴吧用户_5KAMGXZ :我国古代有男皇后,契兄弟和自梳女
贴吧:屠同作者:趴趴客栈p 2024-05-06 19:42

大家都在搜

  • 自梳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
  • 自梳女现在还有吗
  • 自梳女的贡献
  • 自梳女特征
  • 自梳女为什么消失了
  • 自梳纪录片
  • 清代自梳女
  • 自梳女阿娣扮演者
  • 顺德最后的一个自梳女
  • 自梳女为什么都很长寿
  • 自梳女为何不流行了
  • 自梳有车吗
  • 顺德自梳女文化解读
  • 自梳女平均寿命
  • 广东自梳女是什么意思
  • 顺德自梳女
  • 话剧自梳女
  • 自梳女工资具体采访
  • 剪布女
  • 自梳女这种风俗产生于什么时候
  • 自梳结局
  • 自梳女数据
  • 自梳女产生的原因
  • 自梳玉欢和意欢发生了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