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
1.东秦在读,本帖子既不提倡无脑报东秦,也不支持避雷东秦,不吹不黑,只是一种思路。
2.高考志愿,人生大事,切勿只听信网上只言片语,看了不爽的人理性交流,有这时间蛐蛐我不如去看个p爽一爽。
3.理性看待他人言论,包括我现在说的,自己报志愿报成啥样,都和外人无关,自己填的,一定要慎之又慎。全篇一共有【1】~【9】段落。(写不下的放在评论区里了)
本身不想发言,但无奈校内校外,无脑黑东秦的发言过于逆天。以下是在东秦本科在读的某些感想,也是自己作为一个小汤汁在“归属感问题”上的自我救赎,尽可能运用“理性的假设,推理、反证”,中间出现的某211及任何学校只为举例,不实指,且纯个人观点。
【1】1.就本科教育来说,最功利的情况,从985到二本,大多数人都是迷迷糊糊学了一堆理论,就这样毕业了,一个大学的很多优质资源就像副本,需要研究生才有能力解锁,本科教育只是打基础作用,全国上下,到最后毕业找工作,也许只有毕业证的含金量和个人努力,这两样东西不一样,比如第一学历分985,211,双非,这是一辈子都改不了的事实,而且现在国家废除了一本线,一本二本统一投档,统一报志愿,一本二本学校,统称为本科,这像极了十几年前,国家分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招生,废除三本之后,大量三本学校涌入二本,许多民办三本学院变为民办二本大学,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这造成了二本的含金量暴跌,如今的普通一本或许也可以这样去思考。再说双一流吧,这里没有说双一流不好,当然无条件支持国家双一流政策的落实,但有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双一流名单不是固定的,每过几年都有若干学校会加入“双一流”大家庭,学校多了,含金量自然不可避免下滑,清华北大的含金量可以说:双日凌空,仅有两所。要是人人都是清华北大,那只能说:人人都不是清华北大。而东秦的985身份是若干年前冶金部宣布让东秦并入东大,才有的,这属于国家层面的操作。985211作为一个已经在十年前被废除的名单,已死之人无法再死,已废名单不可变动,就算推出双一流工程,也是影响有限,因为这份985211名单没人能够去增加删减学校。
最重要的一点:学校发展一靠生源,二靠资金。生源:985211因为有品牌效应,自然吸引大批优质生源,包括东秦,我们来东秦,不是没有其他985可去,只是为了保专业,能来东秦的大多数是全省几十万人中的文科前3000名,理科前1w名,和这批人并行真的差吗?资金:985211院校能获得远超双非的“中央拨款”,这客观上一定会拉大985211和双非的实力差距,有钱就能请行业大牛,就能从其他地方聘请好的教授,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授手里的国家级项目。反观许多双非,大多都是拿出有限的资源主攻某一个专业水平,所以才有了某些行业领头是双非,但我后面会具体论述这个问题,这种资源完全可以靠考研获得。
1.东秦在读,本帖子既不提倡无脑报东秦,也不支持避雷东秦,不吹不黑,只是一种思路。
2.高考志愿,人生大事,切勿只听信网上只言片语,看了不爽的人理性交流,有这时间蛐蛐我不如去看个p爽一爽。
3.理性看待他人言论,包括我现在说的,自己报志愿报成啥样,都和外人无关,自己填的,一定要慎之又慎。全篇一共有【1】~【9】段落。(写不下的放在评论区里了)
本身不想发言,但无奈校内校外,无脑黑东秦的发言过于逆天。以下是在东秦本科在读的某些感想,也是自己作为一个小汤汁在“归属感问题”上的自我救赎,尽可能运用“理性的假设,推理、反证”,中间出现的某211及任何学校只为举例,不实指,且纯个人观点。
【1】1.就本科教育来说,最功利的情况,从985到二本,大多数人都是迷迷糊糊学了一堆理论,就这样毕业了,一个大学的很多优质资源就像副本,需要研究生才有能力解锁,本科教育只是打基础作用,全国上下,到最后毕业找工作,也许只有毕业证的含金量和个人努力,这两样东西不一样,比如第一学历分985,211,双非,这是一辈子都改不了的事实,而且现在国家废除了一本线,一本二本统一投档,统一报志愿,一本二本学校,统称为本科,这像极了十几年前,国家分一本批次,二本批次,三本批次招生,废除三本之后,大量三本学校涌入二本,许多民办三本学院变为民办二本大学,部分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这造成了二本的含金量暴跌,如今的普通一本或许也可以这样去思考。再说双一流吧,这里没有说双一流不好,当然无条件支持国家双一流政策的落实,但有有点常识的都知道,“物以稀为贵”,双一流名单不是固定的,每过几年都有若干学校会加入“双一流”大家庭,学校多了,含金量自然不可避免下滑,清华北大的含金量可以说:双日凌空,仅有两所。要是人人都是清华北大,那只能说:人人都不是清华北大。而东秦的985身份是若干年前冶金部宣布让东秦并入东大,才有的,这属于国家层面的操作。985211作为一个已经在十年前被废除的名单,已死之人无法再死,已废名单不可变动,就算推出双一流工程,也是影响有限,因为这份985211名单没人能够去增加删减学校。
最重要的一点:学校发展一靠生源,二靠资金。生源:985211因为有品牌效应,自然吸引大批优质生源,包括东秦,我们来东秦,不是没有其他985可去,只是为了保专业,能来东秦的大多数是全省几十万人中的文科前3000名,理科前1w名,和这批人并行真的差吗?资金:985211院校能获得远超双非的“中央拨款”,这客观上一定会拉大985211和双非的实力差距,有钱就能请行业大牛,就能从其他地方聘请好的教授,这样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授手里的国家级项目。反观许多双非,大多都是拿出有限的资源主攻某一个专业水平,所以才有了某些行业领头是双非,但我后面会具体论述这个问题,这种资源完全可以靠考研获得。